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们婚姻家庭观念的变化,离婚率的迅速上升和离异家庭学生日益增多,离异家庭学生的教育给学校带来了新课题。我校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及群体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以帮助离异家庭学生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目的 父母离异首先伤害的是子女。正如李·索克指出的:“对孩子来说,父母离异带来的创伤仅次于死亡。”中小学教育的实践表明,离异家庭的学生在心理和行为方面都表现出一定的问题,同完全家庭的学生相比有比较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了解父母离异学生在学校心理和行为的表现状况,同完全家庭学生相比有哪些差异,为教育工作者、中小学教师、中小学生家长提供参考,以提高父母离异学生的整体素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的发展离异家庭越来越多,离异家庭儿童的适应性问题成为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重点介绍了离异家庭儿童适应性问题的表现;离异家庭儿童适应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观点;离异家庭儿童适应性问题研究的新特点;并对离异家庭儿童适应性问题研究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离异家庭儿童良好适应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离异家庭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离婚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许多研究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揭示了一些基本规律.目前,在我国,家庭离异已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离异家庭儿童的增多给心理与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难题.如何帮助离异家庭儿童迅速地、良好地适应父母离婚造成的社会生活环境变化,以减少这些儿童因父母离婚这一突发性事件造成的心理伤害及其后的消极影响,是广大心理与教育工作者普遍关心和迫切需要了解的向题.  相似文献   

5.
离异家庭儿童发展性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洵怡  桑标 《心理科学》2008,31(1):163-165,180
随着世界各国离婚率的提高,离异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关注的焦点.文章着重介绍和分析了离异家庭儿童发展性研究的进展、离异家庭儿童心理和行为问题的产生机制以及离异家庭儿童发展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最后对公共政策的制定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有人这样说过:“要做撒播阳光的人,首先我们的心中要充满阳光。”作为一位教师,应该力求做到用微笑面对学生,认真聆听孩子的心声,宽容对待学生的过错。是啊,爱生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学生最基本的心理要求,两老师更要用真挚的爱对待单亲家庭的学生。那么,何为单亲家庭,一般来说,是孩子的父母其中一方因死亡,或因离异,孩子只随其父(或母)生活,谓之单亲。尤其是离异家庭子女,由于缺少完整家庭的爱,心灵受到了创伤,所以精神压力大。父母离异,家庭破裂,孩子失去成长的正常条件,便形成了新的心理特点。  相似文献   

7.
在乡村振兴发展下离异家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存在,父母离异给子女都或多或少带来一定的伤害。离异家庭子女在父母离异后可能会产生许多的问题,如心理缺失、情感障碍等。离异家庭、学校、社会需要认真重视其适应性问题、性格缺陷问题、反社会问题等,并从家庭、学校、社会角度出发积极应对,父母要创造好的家庭环境,学校要多些关心与辅导,社会要在各个方面积极配合。  相似文献   

8.
小学离异家庭儿童认知发展与学习状况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随着离婚率的逐年增长,在全国范围内,有越来越多的儿童生活在父母离异后的家庭之中.对离婚这一社会现象我们在此不加涉及.我们所研究和关注的只是离异家庭的儿童,在父母离婚后心理上和行为上所产生的一系列的反应和变化.而对于在校小学生而言,这些反应和变化首当其冲地是表现在认知水平和学习成绩方面.从大量的观察、调查和个案分析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来自离异家庭的儿童,在认知发展和学习成绩方面明显地落后于完整家庭的儿童,而成为班集体的负担和包袱,遭到师生的厌弃.此种状况目前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如何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寻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尽快地弥补和消除离异家庭儿童和完整家庭儿童在认知和学习方面的差距,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这是社会对心理学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为此,我们在全国妇联的关怀和支持下,对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近千所小学进行了调查.旨在通过对离异家庭儿童与完整家庭儿童的比较,确认和找出他们在认识和学习方面的差异,以便在今后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9.
试论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们承担了全国妇联组织的课题任务,调查离异家庭及其子女的心理影响,在有关单位的支持和配合下,我们深入到江西部分地、市、县对城市小学生及其家庭进行抽样调查,以了解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问题,并写出调查报告,本文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个案分析,就离异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出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10.
4—6岁离异家庭儿童心理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近年来,我国离婚率有所上升。据1986年统计,全国离婚夫妇达70万对,80年代我国每年离婚占结婚总数的0.8%。这样,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成为离异家庭的儿童。离异家庭的儿童与完整家庭的儿童在心理发展上有何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离异家庭环境对儿童的身心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这些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1.有残缺的家庭。“家庭残缺”势必造成教育的残缺,这一因素在当今社会,更加凸显,比如单亲家庭、离异家庭、重组家庭,或家长或家庭成员道德低下,生活有各种问题等。他们主要表现为内心脆弱、自卑、放纵自己、沉默寡言、仇视家庭或社会、个性较强、缺乏爱心等。  相似文献   

12.
现代生活中,丧偶或离异后的男女重新组合的家庭,是极平常的事。家庭是社会的缩影,家庭和睦,利己利家,有益社会。再婚夫妇要使新的家庭美满幸福,彼此之间要想精神和谐、思想一致、感情共鸣,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3.
影响中学生自我价值感形成的诸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重点中学一所、普通中学一所和职业中学一所共774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表头加入年级、学习成绩、家庭经济、居住环境等10多项需要了解的学生生活环境类型,测验结果发现学习和年级因素对价值感影响最大,作用非常显著,在初二和高三年级,价值感发展最快.学习成绩越好,价值感越高.其次是家庭居住环境、家庭经济状况、父母职业、家庭结构等因素.家庭居住环境是学校居住区最有利于学生价值感的发展,家庭经济状况是经济一般的学生价值感最好,其次是富裕家庭的,贫困的最差.父母职业是教师最高,其次是军人、干部、医生等.家庭结构是健全的发展最好,其次是离异的,再次是分居的,最差的是死亡的.  相似文献   

14.
<正>中职院校的学生较为普遍地承受着来自家庭和社会的负面评价,过早地被贴上各种负面标签。很多学生自我接纳度低,缺少自我成长的方向;同时,中职学生来自单亲、离异、留守、随父母外出务工等家庭较多,人际情感支持不足,近年来,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而由心理问题引发的危机事件,其后果往往非常严重,影响面也特别大。中职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师长,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班级管理的核心所在。因此,对于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中职班主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家庭伦理的人类学研究——解读恩格斯的家庭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域解读恩格斯的家庭研究;从伦理与道德相联系又相区别的角度,解析恩格斯的家庭伦理思想。文章按照唯物史观和文化人类学分析方法,阐述了原始社会文明开端的伦理和道德、家庭伦理关系的演变、家庭伦理关系的调节、家庭伦理的制度化过程、个体婚制和个人性爱的道德意义,以及婚姻的离异和人类婚姻的前景等方面的思想。文章力求阐发恩格斯关于家庭伦理的独到见解,探索从原始人到文明人家庭伦理演进的过程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16.
美满和谐的婚姻是幸福的,令人羡慕的,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家庭中途夭折,不想品尝婚姻破裂的苦果 然而,现实生活又不得不令人感叹,家庭破裂、婚姻解体、夫妻离异之事似有无法遏制之势。这一社会现象犹如一股浪潮,也正在冲击看一些基督徒的家庭,所以教会必须正视这个问题。 圣经是我们基督徒信仰的依  相似文献   

17.
离异家庭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社会学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离婚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离婚造成的单亲儿童的教育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现实问题.但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发展与正常家庭儿童比较究竟有何特点,我国尚无全面的研究.探索这一问题,不仅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建立和充实我国的社会学、教育心理学、家庭教育学亦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家长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问题学生的出现与家庭教育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由此笔者想到现在的学校教育中的“问题学生”。我校地处山区,在校生源相对复杂,外出务工子女或离异单亲子女占据一定比例,这些孩子长期和爷爷或奶奶居住在一起,这些孩子长期处于无人管理或监护人监管过严的状态下。由于亲子关系的缺失及非正常家庭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学习上或在生活上出现了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19.
父母离异儿童应激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测量和问卷调查的方法,我们考察了136名父母离异的中学生的应激及其相关因素,并同136名正常的中学生的应激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显着地高于正常儿童,不同年龄的父母离异儿童不存在显着的差异,父母离异时年龄小的(1─5岁)儿童其应激水平较低,父母离异时间长的(10年以上)的儿童其应激水平亦较低,不同性别的父母离异儿童应激水平无显着差异,父母离异对儿童应激的影响并不因父母再婚而改变。同时,我们的研究还表明,父母离异儿童的应激水平与其学业成绩、思想品德表现之间存在着较高的相关,应激水平越高,学业成绩越差,思想品德表现也越差,这表明父母离异所导致的应激状态,既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也影响他们思想品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盖笑松  赵晓杰  张向葵 《心理科学》2007,30(6):1392-1396
采用计票式文献分析技术对国内1994-2005年间关于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特点的35篇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发现所有研究都报告了父母离异对子女心理发展存在消极影响。他们存在更多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孤独、冲动等心理健康问题;行为问题发生率高于完整家庭对照组,主要表现为孤僻、退缩、抑郁、社交不良等行为问题;在人格方面更具神经质特征,表现出更强的掩饰性,人格倾向性容易出现过分内向或过分外向的两极化趋势;在自我意识方面更消极;在学业方面表现较差;知觉到更强的压力而且采用更消极的应对方式,有着更高的犯罪率和自杀意念。对目前研究方法上的不足之处进行了探讨,对国内外研究内容和结果上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