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一个顿号开始。这个逗号位于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里一个关键的命题中。对由这个顿号分开的词之间关系的解释,是最初的问题,后面的篇章把这个问题作为目标,加以阐明、研究并试图解决之。被这个顿号联系起来并隔开的词,指出了一些重要的概念,它们不仅可以在维特根斯坦的《逻辑哲学论》和他思想发展变化中找到,并且可以在总的哲学传统中找到。事实上,我们可以把这些概念看作关于语言、思想和实在三者关系的哲学问题的隐喻和线索。  相似文献   

2.
逻辑哲学研究述评(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路 《哲学动态》2003,(4):25-30
在英文中 ,与逻辑哲学相关的表达一般有三个 :哲学逻辑 (philosophicallogic)、逻辑哲学 (philosophyoflogic)和逻辑的哲学 (logicalphilosophy)。从文献来看 ,使用较多的是前两个。关于这两个表达 ,人们的看法是不一样的。而且 ,即使是关于其中的某一个表达 ,看法也不一样。这些看法不仅表现出人们对逻辑哲学的不同理解 ,而且也反映出在以逻辑哲学为名的东西上存在的问题。一般认为 ,罗素最早使用了“哲学逻辑”这个概念。但是 ,这个词以及与它相近的词“逻辑哲学”的频繁出现却是在进入 2 0世纪 6 0年代以后。在过去几十年的时间里 ,不仅…  相似文献   

3.
李先焜先生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两篇论文(《语言、逻辑与语言逻辑》,1986年第8期;《指号学与逻辑学》,1988年第9期),批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的观点,论证他自己的“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语言符号”的观点。我认为,李先生的观点实际上涉及到“逻辑究竟是什么”这个根本性的逻辑哲学问题,因此应该在更广大的背景中去审视它。  相似文献   

4.
正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不仅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想本身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逻辑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关系极其密切,达米特曾言道:逻辑一直正确地被看做哲学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不仅因为逻辑后承(logical consequence)这个概念是一种成功的哲学必定要加以分析的概念,而  相似文献   

5.
自然语言的逻辑-哲学分析,在现代逻辑、方法论和科学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P.帕维辽尼斯的专著《语言的现代逻辑-哲学分析》(莫斯科《思想》出版社1983)告诉了这一问题的范围,阐述了在哲学、逻辑学和语言学的交叉点上产生的、旨在研究自然语言的语义问题的当代理论的批评性研究成果,同时说明和论证了解决自然语言语义问题的新方法。在逻辑学、语言学和语义学方面的基础研究发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逻辑哲学(又称哲学逻辑)是新近十几年国外发展很快的一个学科。在1972年重版的美国《哲学百科全书》中尚无“逻辑哲学”这一个条目。但目前,西方许多大学都先后开设了这方面的课程,有关的论著也很丰富。不过,逻辑哲学尚未完全定型,笼统地说,它的研究对象是逻辑中产生的哲学问题。  相似文献   

7.
1962年5月14日至19日在基辅举行了关于科学研究选辑的科学会议和逻辑学家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等地的逻辑学家。会议讨论了关于科学研究的逻辑的问题:科学研究的逻辑及其任务;辩证逻辑和科学研究的逻辑;在现代形式逻辑基础上分析科学为逻辑的问题;现代物理学和生物学的方法论问题等。这里翻译的科普宁的文章是作者在这次会议上的报告,以头条位置刊登在苏联《哲学问题》1962年第10期上。会上的重要报告逻有:《科学认识的逻辑的若干问题》(П.В.塔瓦涅莰),《卡·马克思的《资本论》中商品分析的逻辑形式》(В.И.申卡卢克),《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论的范畴体系中的实验概念》(П.Е.西沃柯尼亚),《分析和综合在科学研究逻辑中的地位和作用》(В.Т.巴甫洛夫),《思惟的发生学研究》(Г.П.舍德罗维茨基)、《物理学理论和基本粒子物理学发展的相互联系》(И.В.库兹涅佐夫)等报告。逻辑学家讨论会的目的是讨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迫切的理论问题。在这个讨论会上作了下列报告:《数理逻辑与形式逻辑》(Е.К.沃什维耳洛)、《论现代形式逻辑的若干哲学问题》(G.A.雅诺夫斯卡娅)、《论物理学中的数学假说》(И.В.库兹涅佐夫)、《定义在科学中的意义》(Д.П.高尔斯基)和Г.И.鲁柴文关于概率逻辑研究的报告,В.Н.萨道夫斯基关于国外现代逻辑与科学方法论发展的特点的报告。从这次科学讨论会的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苏联逻辑学界的这样一个情况,即重视科学研究的逻辑和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和重视现代形式逻辑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编者导语     
逻辑与哲学的关系不仅是方法论层面的问题,也是思想本身的问题。在西方哲学史上,逻辑与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关系极其密切,达米特曾言道:逻辑一直正确地被看做哲学的一部分。这种看法是正确的,不仅因为逻辑后承(logical consequence)这个概念是一种成功的哲学必定要加以分析的概念,而且因为对许多其它概念的分析,对语言的基本结构因而对思想的基本结构的理解,都依赖于以一种正确的形式拥有对句子的构造和句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解释,而这种解释正是逻辑要做的事情。1逻辑在19世纪后半叶转向现代发展阶段,同时哲学内部也发生了革命。如今的逻辑理论、技术和方法已经发展十分成熟,运用数学工具对逻辑理论的研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如何运用逻辑理论发展的成果,不被眼花缭乱的逻辑理论所迷惑,努力推进哲学问题的讨论,这是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要运用逻辑理论,首先要掌握逻辑理论(不仅要学会逻辑的技术和方法,而且要理解逻辑理论的实质),否则应用就是空谈。这里我们组织“逻辑与哲学”专栏,希望通过它向我国逻辑界展示逻辑与哲学研究的成果,逐渐推动我国学者在运用逻辑理论研究哲学问题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相似文献   

9.
逻辑实证主义是1931年布鲁姆伯格(A.E.BIumberg)和费格尔(H.Feigl)给维也纳学派提出来的一套哲学主张所取的名称。其同义语有:“一致的经验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科学经验主义”和“逻辑新经验主义”。逻辑实证主义这个名称虽然比较常用,但容易引起误解,因为它的使用范围较广,包括剑桥和牛津提出的“分析”哲学或“日常语言”哲学。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 2 0世纪哲学的最伟大成果说成是关于语言在哲学中功能的研究 ,那就大错特错了。维特根斯坦揭示语言与世界同构 ( 1,P38,“命题是现实的形象”) ,其实只是给逻辑实证主义打了一支强心剂 ,它不仅仅告诉世人可以用逻辑的万能性证明世界的实在性 (这个难题被康德称为人类与哲学的耻辱 ) ,维特根斯坦也因而名声大噪。然而 ,后来哲学的实践完全和维特根斯坦宣言背道而驰 ,世界的实在性不仅和逻辑无缘 ,而且这种实在性甚至和哲学无缘。但是 ,必须看到 ,维特根斯坦开辟的元哲学研究给哲学留下的隐喻的确不可低估 ,人们看到了语言的作用真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理解“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在”问题在哲学中始终是十分基本和特别重要的,甚至称得上是永恒的问题,围绕它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随着语言哲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使用了现代逻辑这一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个概念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刻画和说明。但是从我国出版的一些与语言哲学有关的论著来看,在有关现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的理解方面,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出在对现代逻辑的理解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从现代逻辑的观点出发如何理解“存在”。我认为,这一工作对于我国学术界是有意义的。说到“存在…  相似文献   

12.
出版消息     
为使哲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对近年来国內外哲学界学术争论的概况有全面的了解,复旦大学哲学系资料室汇编了《国內外哲学问题讨论综述》(198l一1982年)一书。该书除对近年来国內外哲学问题讨论进行综述外,还收录了有关逻辑、自然辩证法、  相似文献   

13.
认识论概述     
认识论是哲学的一个部门,它研究认识的起源、结构、方法和正确性问题。认识论(epistemology)这个术语是J.F.费里尔(Ferrier)在《形而上学概要》(1854)中首次使用的,他区分了哲学的两个部门:认识论和本体论。德语中认识论这个词是由康德主义者K.-L.莱因霍尔德(Reinhold)在他的著作《人类想象力新论》(1789)和《哲学认识的基础》(1791)中所使用,但直至E.蔡勒(Zeller)在《论认识论的任务和意义》(1862)一书中采用了这个术语之后,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哲学界在对唯物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进行广泛研究和探讨的基础上,针对我们目前的一些教材和专著对于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阐述方面的缺点,提出了要专门而系统地研究唯物辩证法的体系问题。但对唯物辩证法体系包括哪些内容以及如何安排,存有较大的分歧。现将几种主要观点综述如下。关于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原则问题参加讨论的同志在这个问题上认识比较一致,都认为构成唯物辩证法体系必须坚持五个基本原则:(1)逻辑和历史的一致;(2)辩证法、  相似文献   

15.
西方逻辑哲学研究述介陈波总的说来,即使在当代西方,逻辑哲学也是一门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学科,目前并没有完全成熟和定形。这点可由下述事例印证:其一,在一本1991年出版的英文新书《真理的准则──逻辑哲学引论》中,作者巴斯卡·恩格尔(PascalEngel)在引言部分指出:“这本书是逻辑哲学的引论。但‘逻辑哲学’是一个保护伞式的词,它容纳了各种不同的问题和不同的研究风格。我认为,(关于逻辑哲学的)主题不存在一个单一的既定看法。”其二,有一些所讨论的问题及其内容大同小异的英文出版物,却被冠以不同的名称:“逻辑哲学”,“哲学逻辑”,“现代逻辑中的哲学问题”,等等。这足以说明,逻辑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即使在当代西方也未完全成熟。现选择几本我认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英文逻辑哲学专著作一些简要评价,读者或许能从中窥见当代西方逻辑哲学研究的“全豹”。维特根斯坦写有一部《逻辑哲学论》,虽然也讨论了一些逻辑中的哲学问题,但更多的是一部传统意义的哲学著作,并不真正属于这里所说的逻辑哲学专著。但美国著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W·V·蒯因却写有一部真正意义的《逻辑哲学》(1970),该书的中译本已由三联书店出版。全书分七章,分别题为意义与真、语法  相似文献   

16.
吕方 《学海》2003,(6):197-199
哲学的发展既有自身学术逻辑的演进规律 ,同时又受到社会时代问题逻辑的作用。当时代困顿于旧体制时 ,哲学往往只能在学术逻辑中绕圈子 ,有些事情被研究得很精微 ,但不会有学术观念、思想和体系的根本突破 ,也无法形成宏大的学术潮流来冲击和触动社会。而一旦一个时代突发出新的问题逻辑 ,哲学往往就会在各种巨大社会问题的冲击下 ,在反思、追问、假想和论辩中开阔出新视野 ,从而开拓于新的思想领域和成果。2 0世纪 90年代初在中国开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以及这个时期开始进入中国人视野的信息化和全球化 ,就以其史无前例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西方科学哲学和科学方法论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以前,所谓后实证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已经大大“动摇”了逻辑实证主义在科学方法论领域内的支配地位。他们著作中提出来的观念是对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狭隘经验主义的理所当然的反应。后实证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把研究科学中的变化(科学进展的)条件,看作是科学哲学的基本目的,并广泛运用科学史料的研究方法。他们认为,理论负有确认观察的职能,并以此取代新实证主义所提出的标准科学观念。与此同时,他们也特别强调科学家的想象能力和聪明才智对科学探索的作用。他们的着眼点与其说是研究科学知识的逻辑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思想的逻辑问题域与逻辑学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弗雷格作为数理逻辑、逻辑哲学、数学哲学与语言学的大师,在他对上述学术领域的所有开创性的贡献中,至今仍发生重大影响力的,几乎都与关于思想的理论有关。弗雷格的数理逻辑系统和关于思想的理论,是引起哲学和逻辑学的历史性重大变革的理论根源和动力。弗雷格创造了哲学和逻辑学的崭新的概念和范式,他关于思想的理论,已经成为当代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广义的)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这个被弗雷格问题专家之一的D·贝尔称之为“最持久最具有革命性的贡献”,至今仍释放出源源不断的能量。在拙作《思想的逻辑哲学分析》(见《华南师大学…  相似文献   

19.
论逻辑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科学最初是和哲学融合在一起的,后来自然科学发展成为专门的科学,从哲学独立出去了。同样,逻辑最初也是和哲学融合在一起的,到了本世纪它也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分离出去。对于自然科学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人们有着普遍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逻辑和哲学的融合与分离,人们似乎并没有形成一致的明确的认识,也许甚至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这是为什么呢?缺乏这种认识,如果对于逻辑研究和哲学研究没有任何危害和影响,倒也无关紧要。然而事实是这样吗?我认为,这两个问题,特别是第Th个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值得我…  相似文献   

20.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同一(统一、吻合)这个著名原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我们的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阐发。然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于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质的特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全部丰富的内容,对于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