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伦理话语转换和生态环境伦理中的资源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伦理道德话语的双重转换1 999年 7月 ,一批著名的民营企业家发出“企业信誉宣言” ,试图通过一部分企业家的联合行动来建立一个可靠的商业信用环境。这一举措深刻地表明 ,在计划经济时期所形成的那一套道德话语已经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适应市场经济的一套商业道德话语已经自下而上地走上前台 ,潜移默化地在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伦理道德观 ,中国正在出现道德话语的转换。然而 ,我国道德话语的转换还不仅在此。当中国市场经济的道德话语因为市场需要而走向前台的时候 ,在当今发达国家久盛不衰的一种道德伦理 :环境生态伦理话语 ,几乎…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 经济体制改革的步步深 入,初步形成了一个企 业家的社会群体。作为 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 他们活跃在改革的大舞 台上。企业家这一社会 结构层在与其他社会结 构层的交往中,存在着 很值得研究的道德现象 和道德结构。国外已经 有不少学者对企业家的 行为规范、伦理精神以 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作 过有益的探索。今天, 为了早日建成具有中国 特色的现代化国家,很 需要对社会主义企业家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代,正在进行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中国的哲学必须跟上时代步伐,扎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面向市场经济,认真考察、研究市场经济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中的哲学问题,尽早把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哲学、市场经济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哲学、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慧  方学梅  王亦琳 《心理科学》2007,30(5):1225-12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企业家群体已成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家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广西省柳州市商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在2006年共同展开了"企业家和企业发展"调查研究。本报告主要考察了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任何真理都是有其界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也是如此。要正确认识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正确认识市场经济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适应条件和范围,准确地把握其真理的界限。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与中国现代伦理精神走向赵永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的确立所带来的新旧体制转换和社会生活更新,标志着中华民族迈入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历史大转折的新时代。然而,当我们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潮流中而展望未来的发展时,不能不思索,处于以科学技...  相似文献   

7.
任何形态或模式的经济,既需要有一定状况的生产力的支撑,又需要有经济主体相应的精神因素的维系.在中国,由于商品经济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乏力,使国民普遍缺乏市场经济所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这是与当前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不相适应的.因此,在国民中建构和培育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价值观念和精神气质就极有必要.而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我们无疑应立足于中国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相似文献   

8.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结合新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指出:“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建立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同等重要地被提了出来。这并不是由于在中国社会的历史进程中精神文明曾经是缺项,或是精神文明建设落后于物质文明,而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长期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我们不能...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唯物史观提出的新课题张维久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进一步深化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课题,特别是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课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唯物史观提出了多方面问题,主要有:(一)关于市场经济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其中包括:市场经济的历史必然性和不可超越性;市场经济对推动社会发展、社会进步的作用与意义;市场经济与现代化大生产;市场经济的“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异同;等等。(二)市场经济与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在关系问题。其中包括:市场经济与所有制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之间的关系,它如何与社会主义国有制实现内在结合;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基本矛盾带来那些新变化;根本变革我国的经济体制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关系;改革是解放生产力与社会发展动力系统问题;等等。(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问题。其中包括: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人的主体性;市场经济对实现人的主体性的意义以及对人的主体性的要求;如何实现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人翁地位;市场经济对人的主体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确立,标志着中国经济改革进入了一个体制创新关键时期,也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腾飞振兴的新阶段。 市场经济呼唤重建道德大厦,因为控制人们经济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领导我们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员即公仆们,公仆们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建设”理论研讨会于1993年1月4日至7日在广西南宁举行.这个研讨会是由广西社会科学院、中共广西区委党校等七个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同志认为,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道德进步和道德退步两种社会现象会同时存在,为了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的健康运行,应建设一套对人们有渗透力、影响力的新的  相似文献   

13.
张传平 《学海》2006,46(2):15-19
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社会主义价值观念受到了某种程度的冲击和挑战。市场经济在价值取向上利已和利他的双重特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冲突表明,社会主义价值观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具有客观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求我们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确立自由平等、开放、变革和法治等一般经济伦理观念,而且要求我们积极探索,实现先进文化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新书架     
《唯物辩证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简介刘翠兰、田戈、肖哲贤等主编的《唯物辩证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共有13章,26万8千字。该书第一章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的过程,第二章谈的是计划与市场的辩证关系,第三章讲市场经济的共性与社会主义市...  相似文献   

15.
企业家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角,他们对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因而企业家在现代社会中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一地位同时也赋予了他们相应的发展经济、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社会道德水平提高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6.
最近由九江市发起举办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在庐山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全国部分省、市文明办的领导,企业家、专家和学者。与会者围绕市场经济与精神文明建设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1.精神文明重在建设 与会同志认为党的十四大提出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具体事物,要真正建立成为充分发展的成熟的经济体制还要一段时间,还要全体干部和人民做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作为一名哲学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来考察、分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是一件既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事情。我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事物面前,我们有三件事需要做,一是从建立市场经济的实践中作出新的哲学结论,二是使我们的哲学工作适应建立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如何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创造社会主义新的道德传统,我们认为,主要是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发扬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热爱祖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今天,在完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在发展社会  相似文献   

19.
在南粤大地这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热土上,既驰骋着一批敢闯、敢试、敢冒风险的企业家和实际工作者,也活跃着一批思想深邃、目光敏锐、笔耕不倦的学者、专家,《市场经济的哲学研究》(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一书的主编丘挺、张先贤教授,就是其中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学者。他们不但学术成果数量较多,而且有的成果质量较高,多项获得省、市社会  相似文献   

20.
马拥军 《学海》2015,(4):5-10
按照斯密的看法,市场经济有两条道路:一条是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非资本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经济之路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下的一条非资本主义道路。土地公有制和国有经济是中国市场经济的两条"社会主义"底线,改革开放的成功与对这两条底线的坚持是分不开的。正如土地公有制避免了中国农民的彻底无产阶级化一样,公共资本为中国的福利社会建设提供了保障。中国决不能搞土地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否则就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邪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