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音》1987,(3)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二条本会是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其宗旨为: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提倡人间佛教积极进取的思想,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第三条本会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2.
《法音》1981,(1)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二条本会是中国各民族佛教徒的联合组织。其宗旨为: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的事业。第三条本会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3.
中国佛教协会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团体和教务组织。她的宗旨是: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徒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兴办佛教事业;团结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参加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法音》2002,(10)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英文译名:THEBUDDHISTASSOCIATIONOFCHI-NA。英文缩写:B.A.C。第二条本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其宗旨为:协助人民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维护佛教界的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兴办佛教事业,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加强佛教自身建设;高举爱国爱教旗帜,团结各民族佛教徒,倡导人间佛教思想,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第三条本会任务:(1)根据宪法和有关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金秋九月,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全国各民族佛教信徒的盛会,是我国佛教界的一件喜事,我对会议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佛教协会是我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联系信教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我的成长过程中,中国佛协和德高望重的赵朴老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中国佛协新一届领导班子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坚持赵朴老生前大力倡导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弘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6.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对中国各民族饮食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由于教规的缘故,形成了佛教徒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中国,除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坚持素食。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素”是洁白、粗略之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23,(10):48-51
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三大语系的120位佛教工界代表,齐聚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宣告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时任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主任的赵朴初居士在《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中说:“像这样由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的佛教信徒共同发起、共同参加、共同组织的全国性佛教团体,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佛教协会的产生,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的大团结,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弘法利生的信心和热诚,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致力于爱护国家、保卫世界和平的共同志愿。”  相似文献   

8.
《法音》2015,(5)
<正>(2015年4月21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佛教协会。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英文缩写:B.A.C。第二条本会是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  相似文献   

9.
《法音》2017,(9)
<正>今年是赵朴初先生诞辰110周年。朴老生前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主席,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卓越的佛教领袖,深受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戴。朴老投身佛教事业近70年,为佛教事业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中国人民争取和平、振兴中华、社会进步的事业付出了毕生心血。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9,(3)
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衷心爱戴和虔诚宗仰的杰出佛教领袖、本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为国为教操劳过度,不幸于佛历二五三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在西藏圆寂。人天眼灭,佛日潜辉,全国佛教四众弟子顿失依怙,无比沉痛,无限哀思!  相似文献   

11.
各位代表:现将本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本会第四届全国代表会议召开以来,已经有六年了。这六年是我国的佛教事业在指导思想和实际工作中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的六年。六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我会在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提倡佛教徒担当新时期历史使命的人间佛教思想,发扬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团结各民族广大佛教徒爱国爱教、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是佛教徒心往神驰的圣地。藏传佛教与汉地佛教在此平分秋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佛教历史文化。这是我国汉藏民族文化交流的光辉结晶,在我国佛教史和民族关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法音》2000,(2):3-4
今年春节,是全世界华人告别20世纪、跨入21世纪的第一个春节。在此,我们向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特别向回归祖国怀抱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佛教徒表示最热烈的祝贺和最诚挚的问候!向台湾佛教界同道和海外华人佛教四众弟子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祝愿大家新年百福、六时吉祥!二千五百多年前,伟大的释迦世尊创立了佛教,其智慧光芒,犹如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人生的解脱之路。两汉之际,佛教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土。两千年来,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融合,形成了灿烂的中华佛教文化,对祖国的富强统一、民族的团结融合、人民的安乐幸…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9,(3)
我国各族佛教徒爱戴与崇敬的杰出的宗教领袖、本会名誉会长、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不幸圆寂。大师生前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为贯彻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为振兴佛教事业、培养佛教人才,为维护世界和平事业,数十年呕心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从辛亥革命到现在,先后有三个全国性的佛教联合组织:一是1913年3月成立的中华佛教总会;二是1929年4月成立的中国佛教会(1929.4—1949·4);三是1953年6月成立的中国佛教协会。这三个佛教组织,真正能够团结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的佛教徒,为绍隆三宝续佻慧命而工作,干出一番事业来,平心而论,显然不是前两者,而是后者。  相似文献   

16.
各位代表: 在祖国安定繁荣、佛教事业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我们在京举行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并隆重庆祝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四十四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为我国佛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开辟了广阔前景。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制定、贯彻了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政策。佛教界爱国人士的社会政治地位得到提高。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积极参加各项爱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2,(11)
中国佛教已有千八百余年之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与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不可分割。振兴佛教文化事业,针对当前佛教情况,必须首先加强佛教自身之建设,即切实加强佛教教育,培养僧才,提高佛教徒素质,同时大力组织开展佛教文化各领域之研究。我国现有佛教院校,办学条件差,师资不足,教学手段落后,远不能适应佛教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各位代表: 在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们全国各民族的广大佛教徒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的胜利召开,迎来了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的隆重举行。这是我们全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的一件大喜事,是新中国佛教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  相似文献   

19.
<正>今天,我们在这里聚会,隆重纪念中国佛教协会成立70周年,回顾总结70年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把握佛教健康传承的殊胜因缘和大好机遇,满怀信心规划中国佛教更加美好的未来,这是全国佛教界的一件喜事和盛事,我谨代表藏传佛教界,向大会表示热烈祝贺!1953年6月3日,一个代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佛教徒的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宣告成立,实现了中国佛教三大语系四众弟子的空前大团结,在中国佛教史上谱写了不可磨灭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20.
《法音》2014,(10)
正尊贵的同仁、诸位大善知识:我代表"世界宗教和平会议"向在陕西宝鸡举办的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致以最深切和真诚的祝贺。这次大会是佛教悠久的历史和未来发展道路上重要的里程碑。它确定了佛教徒在全世界各社会层面中承担推动和平的决心。佛教的修习在各层面推动和谐:在修习者内心、社会与大自然。"世宗和"一直荣幸地视世界佛教徒联谊会为备受敬重的国际伙伴。"世佛联"为联系世界佛教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