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生存环境和思维体系因此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艺术与科学泾渭分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代设计,不再是单纯的艺术设计和简单的功能技术设计,在艺术与科学的相互渗透中,艺术设计迈进科学大门,而技术设计走向艺术,这种互动的设计需求使得物质文化生活水乳交融。在“从一个基于制造和生产物质产品的社会向一个基于服务的经济性社会(以非物质产品为主)的转变”中,“设计立即变成一个比不久以前更为复杂和多学科的活动”。设计,是现代设计或工业设计的简称,来源于英文“design”,在实际使用中…  相似文献   

2.
王芬 《美与时代》2014,(5):44-44
说到非物质文化人们很容易就想到了博物馆,非物质文化就是在博物馆展示出来,得到大家的认同和保护。博物馆是一个不追求盈利,为社会发展服务,并且公开的永久机构,在设计学科参与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首要的就是对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同时达到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3.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过程,它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凝结在人造的环境中,成为文明的外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技术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而技术美在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中,更直接地关系到美的本质。 技术美学研究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美,它把美学的研究从以艺术为中心,转向了现实生活,探求“人——环境”之间更为普遍的审美关系。它不仅从艺术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寻求美的规律,而且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物质产品的  相似文献   

4.
清真寺在穆斯林心目中有着神圣崇高的地位。它是穆斯林宗教生活、社会活动、文化学习的中心,是穆斯林的精神家园。穆斯林以清真寺为中心形成同心圆式的居住方式,即一个清真寺就是一个寺坊。寺坊是一种宗教性的地缘社区,它整合着整个社区的生活,实现了社区内部的自治。同一寺坊内的穆斯林以寺为中心形成了错综交杂的社区网络,并且可以保证该社区辐射范围内的物质、精神、信息资源的共享,为广大穆斯林群众提供方便,保证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内部秩序的整合。同时,作为伊斯兰文化象征的清真寺,也总是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掺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5.
设计创新已渗透到了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设计创新引导着生活,美化着生活,是消费者、企业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产品创新依赖于设计创新,设计创新是产品创新的根本保障。产品创新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局部创新,即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对其外观、功能、性能等方面进行适当地改变,从而适应相应的需求;二是整体创新,即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全新产品,从而满足相应的需求。在产品的创新体现中,文化创新必须得以体现,这是体现批判性地继承,体现文化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6.
浅析设计伦理的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物质资料的不断积累,人类在普遍享受丰裕的物质资料的同时,如何定位设计与人、设计与生态环境、设计与造物之间的关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设计伦理学作为整合社会思想观念及价值标准的思想导向,就是平衡和协调人、社会和环境三者的关系的价值标准,探讨和研究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一门学科,因此设计伦理学成为设计艺术学科在新世纪的新的艺术设计方向,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载体和转化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人和环境以及造物,它以时代性的设计理论为指导,给予设计艺术一个新的社会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7.
付凤华 《美与时代》2024,(2):106-108
当前,国家对科普事业越来越重视,传统的科普方式及科普资源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社会对于高质量科普的需求。通过VR技术等进行立体化、多元化、多感官沉浸体验的数字化科普资源开发是必然趋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记录着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方式、风俗人情、文化理念等重要内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知识和技能,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难得的科普资源素材和案例。基于VR技术进行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设计,以广西馆为例阐述设计思路,并提出基于VR技术的非遗科普资源数字化展馆开发,在科学普及、提升全民素养、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全民科学创新意识和能力等多方面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有利于促进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推动国家的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共环境的文化理念需要从根本上进行更新,走创新发展的道路。非物质文化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和意义亟待拓展。当今世界的变化速度和中国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瞬息万变,层出不穷的创新成果给城市发展、环境艺术、环境理论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激励人们努力发挥创造力。通过对蔚县非物质文化的调查和相关文献研究,以城市公共空间发展为背景,围绕四个功能对非物质文化的应用进行论述,探索非物质文化艺术与现代公共艺术融合的策略。未来城市公共空间应把非物质文化融入城市文化建设中去,从而使整座城市更加宜居。  相似文献   

9.
李杨 《美与时代》2013,(12):47-4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服装产品的设计已不仅仅局限于功能性、实用性和面料的舒适性,色彩设计已逐渐成为服装产品设计的主要因素。鲜艳的、时尚的、配色合理的色彩就像服装产品的外衣,能够吸引消费者的目光,驻足并且希望拥有;而配色不合理的色彩设计,则会让人生厌。设计师利用色彩设计,使服装产品或服装商品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这是一种快速的、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瑶族刺绣"是粤北乳源县过山瑶地域文化艺术形式之一,展现了瑶民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文化观念。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工业化生产的冲击,瑶族传统服饰逐步汉化,瑶族刺绣文化也处于濒危失传的边缘。以乳源过山瑶刺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性保护为先导,挖掘瑶绣艺术遗产丰富的文化历史性传承特征,拓展民族艺术文化内涵的研究领域,寻找有效开发传统文化资源的方式,促进连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创新发展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那如林高楼中的一个个窗口构成了现代社会。家庭总要生存、繁衍,于是就有了家庭消费。不同国度、不同社区、不同家庭出现了不同的消费文化。 一、家庭消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通常所言的家庭消费,是指家庭中的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一个家庭要生产就要有工具、原料、燃料等生产资料和劳动的消耗,要生存又要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的  相似文献   

12.
一、茶馆中的新中式家具设计认识 (一)茶馆的理解 茶馆设有固定的场所,人们在这里品茶、休闲等。同时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品位,艺术和生活在这个文化层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它的空间营造已不仅仅是普通环境装饰那么简单,而是升华为一种特定文化氛围的塑造。现在的茶馆更多地采用后现代手法,把传统的结构形式、传统的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茶馆文化重新设计组合以一个全新的标志符号出现。  相似文献   

13.
设计在我国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对农村地区文化与生活的关注却远远不够。通过对城乡设计的不均衡现象的反思,以期能引起设计界对农村设计文化的重视,并通过设计来重建农村文化精神。在后工业社会,设计变成了过去各自单方面发展的科学技术和人文文化之间一个基本的和必要的链条或者第三因素。设计文化产生于"人造物"的生产过程中,又回归最本质、最基本的生活与生产中——即通过解决衣、食、住、行中的问题,来提供美的感受,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设计,是一种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4.
设计形式作为人造物的外在表现,总是以一定的文化形态为中介的。从文化及人类学的视角来考察造物设计形式,通过讨论设计形式与文化,设计形式与人的关系,才能清晰地认识到各种要素,其中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物的因素和人的因素,它们是怎样介入到造物形式的设计中去的,它们之间又是如何结合在一起的。造物中不同特性的互补和交融便是一种文化整合,它使造物设计形式不断地吸收着整个人类文化进步的各种积极成果。通过设计的文化整合作用,才使设计形式沿着提高文化品位的方向不断发展,创造出更多有意味的形式出来。  相似文献   

15.
许琛 《美与时代》2016,(4):70-71
当下,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地区的方言已经逐渐被人们遗忘。如何传承发展承载着当地文化积淀的方言文字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从设计学的角度出发,通过视觉转译的方法,将方言文化进行趣味性的图形创意翻译,从而在受众与方言设计者之间建立交互关系,既能激起受众学习方言文化的兴趣又可为河南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南方言的传承与保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6.
佛教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青 《佛教文化》2009,(2):37-39
中国数千年的辉煌历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56个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民族,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具有无法估量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几千年历史中产生的非物质文化数不胜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变迁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这些非物质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和发展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今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地方戏曲川剧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去传承、保护和发展这些地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8.
王雁 《管子学刊》2012,(2):65-69
齐文化资源是指历史上遗留下来的齐文化元素和符号的总和,表现为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形态,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地上遗存、地下遗存、可移动文物等,非物质的齐文化资源包括齐人的生存样式、社会制度、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技术技艺、历史名人、历史文献等.齐文化资源具有独一性、地域性、碎片性、持久性、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等特征,是所在地区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历史文化标志,具有广阔的产业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9.
改良性设计是一种针对人潜在需求的设计,是创新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居产品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用品,设计者在设计时需要避免造型的同质化,在为产品注入实用功能和形式美感的同时,还需加入文化内涵和情趣特性,实现人性化、趣味化的设计,将产品变成情感表达的一种载体。家居产品的改良性设计所追求的改变并非颠覆性的创新,而是推进设计的微创新,正所谓在不变中寻求变化,才能在不断的变化中坚守住设计的初心,从而同时满足人们对家居产品的物质需要和情感需要,避免将今天的设计变为明天的垃圾。  相似文献   

20.
在这个比创意比设计的竞争时代,所有跟设计有关的场面,都衍变成一场场有输有赢的游戏。而全世界都在用智慧的设计商机来角逐,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盛多彩。环保是全球最为关注的话题,我们怎样才能更好地爱护这个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使它能够更好地走可持续发晨的道路,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眼下任务,也是为子孙后代造福的重大责任。2007年伊莱克斯设计实验室大赛(Electrolux Design Lab Competition)始创于2003年,当时还只是一个面向3个欧洲设计学校的竞赛,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面向全球设计院校的学生,致力于为未来家电提供创新设想的国际比赛。2007年第5届伊莱克斯设计实验室大赛以为2020年的未来提供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家电解决方案为主题,吸引了数千名学生参加,最终入围者在2007年11月被邀请到法国巴黎对设计作品做最后陈述。本届大赛的最终获奖者获得5,000欧元奖金和伊莱克斯设计中心6个月的实习机会,冠亚季军分别被匈牙利、法国、中国的三位设计专业的学生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