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指出了明清之际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有四。其一,是对以前道教“三教合一”思想的全面总结和完善;其二,是用道教、儒学、佛教的主要经典相互参证来论证的;其三,是通过分析儒、释、道三教的同与异、长与短处,强调三教一源、本同枝异、体同用不同,以邪、正为标准分辨三教来开展的;其四,用儒家性理学,佛教明心见性的参究法门来阐述道教修性了命的内丹学,以论证“三教合一”。并指出,该特点的形成,既是儒释道长期斗争和相互吸取的结果,也是自南北朝以来,经隋唐宋元诸多道士及道教学者努力的结果,并受到儒、释二家三教合一思想的推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当时影响最大的丹法东派陆西星、伍柳派的伍守阳、柳华阳和龙门派的王常月几人思想为典型案例,具体分析了他们的"三教合一"思想特色,指出他们仍是继承了宋元道教南北宗思想,但更具有思辨性;在修炼法则上则进一步具体化,通俗化;在言语上也直截了当,少于晦涩难懂的隐喻。表现了世俗化的趋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修行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论述三教合一思想在刘一明修道思想中的表现,同时指出三教合一是其修道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4.
宗杲的三教合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丘处机是金元时期全真教龙门派的创始人,他的道教思想推动了全真教的发展,并通过全真教对中国道教的后期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融道、儒、释为一炉是全真教一贯的宗旨与特质,而丘处机赋予了"三教合一"以新意.丘处机站在道教立场上对"三教合一"思想的推扬,既丰富了全真教思想,也促进了传统道教的变革.  相似文献   

6.
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兆恩的三教合一思想马西沙林兆恩,字茂勋,别号龙江,道号子谷子、心隐子,晚年又号混虚氏、无始氏,明正德十二年(1517)诞生在福建莆田一个大家族,死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享年82岁。林氏一生倡三教合一,创立三一教。三一教曾流行于闽、浙、赣、皖...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翔实史料,从高倡三教一理、融儒讲《易》、话禅注《心经》等三个方面,具体而翔尽地分析了有元一代高道李道纯的三教合一思想。  相似文献   

8.
张玉璞 《孔子研究》2011,(5):107-116
宋代的“三教合一”思潮是在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一是政治的、道德伦理的层面,强调三教在社会教化、国家治理方面的功用是一致的;二是学术理论的层面,主要表现为儒、佛、道三教中心义理的相互融合、吸纳。佛、道二教的一些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儒家所吸收,使儒学体系更为系统化、理论化,并形成新形态的儒学——理学;道教也在该时期积极吸纳儒、佛...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的思想,横亘在传统和近代的交界处。因此,讨论明清之际思想的性质,是研究中国的思想文化如何从传统迈向近代的重要课题。本文摄取了明清之际思想的一个侧面——“由数达理”思维方法的产生、形成和夭折,由此来具体地剖析明清之际思想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昭化寺壁画绘制完成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该寺庙大雄宝殿之内,壁画由描绘佛、道、儒三教人物及传说故事组成,融汇三教神祇,其表现内容为三教合一思想。本文结合地方志、宝卷等历史文献,通过调研考察,从宗教艺术的视角对昭化寺壁画中的"三教合一"思想进行考证和诠释。  相似文献   

11.
刘延刚 《宗教学研究》2004,3(2):156-158
白玉蟾三教合一思想是唐宋以来三教合一思想在道教金丹派南宗创教史上的突出表现,其主要内容是三教"异门"而"同源",以"诚"说孔,以"定"说释,以"静"说老,以"止止之妙"概括三教的中心所在.其思想表现为对宋代道学、佛教的吸收和融摄以构建自己的道教理论,其实质则是"以道教内丹为中心",以较高素质的宗教调适性求得道教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三教鼎立格局是随着佛教传入并逐渐壮大、道教由方士之说假托老子而成为一大教派以及齐家治国的儒教成为中国统治阶级的御用教派之后形成,三教由此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支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三教论衡又是考察三教关系关键所在,三教论衡考其来源,来自印度的佛教与外道的议论是重要影响因子.三教论衡从南北朝开始,主要在宫廷进行,是体现三大宗派在统治者眼中崇贬地位的重要表现形式.而三教论衡最为兴盛的时代是在隋唐时期,此时三教论衡是朝廷宣示文化统制的形式,兼有庆贺、娱乐作用.唐中期之后这种论衡形式已经相当程序化,这也预示了三教论衡之“争”逐渐变小,到晚唐五代之时,三教合流成为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13.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先后对中国的释、儒、道三教进行过研究,但其研究中国宗教的目的和过程有必要深入分析。本文认为耶稣会士研究中国宗教是为了在其中寻找"上帝的启示",以此证明在中国人的传统信仰中有虔诚的上帝信仰,以消除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戒心和敌意。在西方社会塑造一个有着虔诚上帝信仰的中国形象,有利于争取西方社会对传教事业的支持,从而推进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4.
宋元明时期,道教对佛教、儒学的吸收已进入全面融会贯通的阶段,“三教一家”、“万善归一”的论调比比皆是,且出现了以倡“三教合一”为宗旨的新道派,表明道教的“三教合一”思想已经发展成型。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阳明后学为研究主体,试图疏理明中叶后三教合一的衍变形态,并论证它呈现出从"以良知范围三教"到"以孔矩收摄二氏"的思想转折.这个思想转折揭示了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观,不再以"如何确立良知主体"为主体意识,反之,鉴于当时的合流过度强调教体的"圆融性",对教法"规范性"有所疏略,导致"儒不儒、禅不禅、玄不玄"的三教相滥现象层出不穷,社会伦理秩序继而受到挑战.因此一些儒者尝试回到三教根源处,重新确立以孔子之道为规范的合流原则,以期能解决当时的失序危机.然从以"良知"为主体到以"孔矩"为规范融合主张的转变过程,也明显地透露了两大值得思考的讯息:一、部分阳明后学开始逾越以"良知"为主导的思想观念,寻求另外的思想出路;二、学者欲表述孔子无言之天道,加强了儒家"宗教性"的向度.  相似文献   

16.
有学者认为,明末清初形成的重视“个人”的 一股思想潮流,自清代中叶以来从地表消失,直到近代,以梁启超等人为代表的思想家又展 现 了现代性的“个体”观念。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认为在明清之际的公私辩中已经出现了维护独 立性的个体、个人的思想。实际上,深入分析以黄宗羲、顾炎武、王船山为代表的明末清初 思想家的公私辩中对“私”的正当性辩护及其限度,可以发现,尽管私、私欲在某种程度上 被肯定,但并未获得独立性地位,相对于公而言,私仍然具有某种伦理之恶的属性;在群己 关系中,“己”获得了一定程度的重视,但仍然局限于抽象的概念层面,并不具有 现代的个人、个体属性。从明清之际至近代,公私辩的逻辑进路是一脉相承的,“公”是“ 私”的前提,“群”是“己”的限度,他们的区别在于各自致力于探寻达至“公私和谐” 的路径不同。  相似文献   

17.
18.
南宋元明时期的高僧大德,率多沿袭北宋延寿、契嵩、赞宁、智圆等人的做法,为了佛教的生存与发展,继续高扬"三教合一"的大旗.与同时期的理学和道教相比,佛教"三教合一"思想的特点在于多从三教关系的和谐出发提倡三教一家,且多以佛教为高为优,强调有差等的三教合一.应该说,"三教合一"思想的发展,提供了处理多元文化关系的先例,在今天这个文化更为多元的时代,颇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就面临着如何与中国道教、儒学调适的问题。同时,道教与儒学也面临一个如何回_应佛教挑战的问题。随着三者之间的互动,最终达成了三教合一的社会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从佛教刚刚进入中国就开始了,但是形成明确的共识则是在唐代,宋以后蓬勃发展,到晚明达到了高峰。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