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读完初三那年,贪图安逸的我放弃了三年高中,轻轻松松地上了师范。三年后,在我的同学参加高考时,我忽然就后悔了:一生一次的选择机会,我为什么偷懒不去试一试?看看成败,看看自己可以造就什么来?尤其是当我得知当年和我成绩相仿的同学都考进了名牌大学,即便几个成绩中游的同学,补习一年后也考进了重点大学,我更没法叫自己安心!我知道进了不同的学校  相似文献   

2.
出家杂谈     
向你介绍我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区一个小村庄里。父母都是农民,母亲信佛,母亲的母亲也信佛。这就是我早早就接触佛法的缘起。 我93年毕业于家乡县城第一中学,那时我19岁,在家乡小学里作代课教师。但年少轻狂的我不能安于现状,一年后,我不顾父母及家人的反对,独自一个去了北京,想想那时真是盲目,做了很多违背母亲意愿的事。四年后,我从北京回到家。也是因缘成熟了,家乡居士  相似文献   

3.
袁澍 《中国宗教》2013,(8):40-40
1979年我考入山东大学历史系的时候,丁老师是系领导,教逻辑课。1982年丁老师与我父亲的那次谈话,决定了我毕业后的工作选择和人生道路。后来,我放弃了回到江苏父母身边的优越条件,为民族、宗教工作定居山东已30年。  相似文献   

4.
大学毕业后,凭着在学校的优异表现,我很顺利地进入了一家大型公司。我深知这份工作是我人生创业的开始,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更好地发展。因此,从上班的第一天起,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这项工作中。4年后,我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我当上了业务主管,事业有了一定的起色。  相似文献   

5.
一成长历程我所经历的时代,是中国现代史上剧烈变化的时代。如果把新中国成立后的60年分为改革开放前30年和后30年两个时代,那我这一生可以说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是新中国成立前的近30年。1921年5月,我出生于武汉市东西湖区的柏泉乡。解放前,柏泉乡是一个小岛,难与外界相通。  相似文献   

6.
棉被     
正我是盖着奶奶的棉被长大的。奶奶住在农村,我长在城市。奶奶对我的疼爱,絮在暖暖的、厚实的棉被里,包裹了我17年。棉被,就是奶奶嵌入我生命中的爱。奶奶有四个儿子三个女儿。我爸爸最小,大学毕业后结婚晚,婚后7年才迎来我。我出生那年,奶奶已经78岁了。我是她孙辈中最小的孩子。  相似文献   

7.
一个苹果     
大学毕业后.我到一所市属中学任教。两年后,我和任机关工作的恋人喜结连理。之后,我们又在市里买了房子。渐渐地我就有了城里人的优越感,脾气也慢慢变大、变坏。对班里的许多事情摆出一副极不耐烦的架了,许多学生对我敬而远之。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的20年里,我嫁给了 3个完全不同的男人,他们的名字都叫罗德尼。大学毕业后,第一个罗德尼找到了我的爸爸,说他喜欢我,要娶我为妻。虽然我和他已经谈了几年的恋爱,但是他却不直接向我求婚。他是一个大男子主义者,认为向恋人单膝下跪求婚为男人所不齿。我虽然因为爱  相似文献   

9.
意志无敌     
从1998年开始使用电脑以来,我虽然对电脑更深入的知识知之不多,可对文字处理却已是十分纯熟了。我可以用电脑来写文章,能用电脑来和朋友联系,也能通过网络这个十分便捷的工具投稿。自从用电脑以来,我从来就没有再用笔写过文章了。即使出外学习的半年时间里,我也是找电脑来写作,存入软盘,回来后再拷贝到电脑中。几年来,我所写的东西,我许多资料都储存在电脑中。有时候想用一个资料,只要打开电脑,资料立即就出现在我的面前。但是,十分不幸,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个软件,安装后发现不好用,卸载后发现没有完全卸干净,那残  相似文献   

10.
<正>自序人老了,最大的感慨莫过于"时间都去哪了"。我的七十年,刚好可以分为两半:前35年,从当学生、当"知青"、当工人再到上大学;后35年,从助教到教授再到"资深教授",当了半辈子的"学者"。说说我的七十年,主要说的是后35年,也就是我的学者生涯。从60岁开始,每逢我的生日,学生们总要以此为名搞一次聚会。学生们说,老师的生日,就是学生的节日。在这个特定的"节日",学生们为我献上鲜花以表祝贺,我  相似文献   

11.
1998年底,结束了在南方某城市5年部队生活的我,退伍回到了老家江苏苏北某市。部队封闭式、军事化、与外界几乎隔绝的5年生活,让我回到地方后在很大程度上一时难以适应。寂寞、空虚、孤单侵扰着我。在等待分配工作的1999年,我迷恋上了网络世界的神奇与虚幻。通过Q Q号与网友聊天让我消磨了不少无聊、寂寞的时间。1999年1月下旬的一天,一个网名“玫瑰情人”的网友添加我为好友,在没有隔阂、没有心理防范戒备的两个陌生世界里,我们谈理想、话人生、兴趣、爱好,成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好朋友。与“玫瑰情人”认识了大概两个月后,他告诉我他是…  相似文献   

12.
总裁的故事     
正很多年以前,我来到一家搅拌机公司当推销员,我能说会道,口才很好,很多人都说我很适合当推销员。但我才工作了十天就想要辞职了,因为很多时候我已经介绍得十分清楚了,但有些客户还是会提出各种要求,我实在没办法做到没完没了地去满足他们。那天早上,我拿着辞职信来到总裁办公室,总裁雷蒙先生听了我的辞职理由后,哈哈地笑了,他拉着我坐下后对我说:"我要讲一段我的经历给你听,我刚开始进入公司的时候也是  相似文献   

13.
惠兴畅 《天风》2004,(9):51-51
2001年6月,我借了500元钱来到了广州。几经周折后我已身无分 文了,原想挣点钱还债的,可是不但找不到工作,而且困难更大了,于 是我找到了教会,在那里的弟兄姊妹接待了我……  相似文献   

14.
当了20年全职妻子和母亲后,孩子长大了,我决定找个工作消磨时光。一天,当我开车经过一处停满校车的场地时,答案有了。我当时想:就是它了!我喜爱孩子,而且我已在我们家的雪佛莱  相似文献   

15.
家的距离     
刚离家时,余光中的那首《乡愁》,读得我泪流满面。1990年的春季,我应征入伍,运行两天的火车拉开了我和家之间的距离,下车后,我来到了太行山脚下一座偏僻的军营。艰苦的新兵连生活,使我有点想家了。每当一天训练结束,我拖着疲  相似文献   

16.
正秦怡是"岁月从不败美人"的电影传奇,更是一位亲切可人的邻家奶奶。90后这个词,还是秦怡老师自己主动提起的,在她得知我是1992年生人的时候,她说,"你看你是90后,我也是90后,我94啦。你写的文章可以叫,当90后遇见90后。"开始我觉得她就代表了"岁月从不败美人",是电影圈的传奇,后来发现她更像一位亲切可人的邻家奶奶,人缘好,不大会拒绝别人。2015年9月,第一次见到秦怡老师。在此之前三个月,  相似文献   

17.
我小时在清真寺念过三年经,学会了念18个“苏勒”,便学习,由于不知其内容,仅是死记硬背,停学后便全忘光。四十五年后的今天(我已退休),心中又撩起学经的愿望。首先对作了粗略的温习,运用学习“苏勒”联系的方法,自认为得法。  相似文献   

18.
我10岁开始信奉天主教,1950年任玉林天主堂本堂先生,爱国会负责人,1963年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习(宗教班)。文革期间,天主堂被占用,全部人员被赶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了宗教政策,退还教堂,恢复了宗教活动,成立了管理小组,我当选为组长,爱国会恢复,我仍为负责人。记得吾主耶稣十分明确地教导我们:“我从不寻求自己的光荣”“人子来不是受服侍,而是服侍人”。在新的形势下,一个天主教徒应如何服务人民呢?几十年来,根据我对书法的爱好,为群众作了一些奉献。一、参加赠写春联活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城乡活跃,群众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都要贴春联增添热闹。我从1980年开始积极参加赠写春联活动,内容上也赋予新内容,深  相似文献   

19.
徐进元 《天风》2001,(10):29
喝了40年的水,走了40年的路,生命却从现在刚刚开始…… 这是我——一位普通基督徒,在经过两次与病魔交战胜利后发自内心的一句话。 记得在1994年3月,我经营着一个羊毛衫厂,生意不错。但不到半年,我感到身体不适,到医院检查,结果诊断出来,患了恶性肿瘤。这如同一声惊雷,把我和家人的心击倒了,但我们彼此都没有表现出来,为的是不想让对方伤心。我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切除手术,一切都很顺利,  相似文献   

20.
正我与恩格尔哈特教授的相识,缘于1997年范瑞平教授提供的一次机会。是年5月初,我因帮助女儿在美国伯明翰安家,在经过几天忙碌稍有眉目后,应瑞平教授之约,到休斯敦商谈办一本以沟通中国与世界医学伦理学研究成果的杂志。正是这次机会,我认识了恩先生(我习惯这样称呼他)。5月6日上午到达休斯敦稍做安置后,瑞平下午就领我至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所属的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