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旅游团决定到沙漠去,这确实是时髦刺激的探险。带上食品、水果、饮料,在导游的带领下,游客们兴致勃勃地上路了。  相似文献   

2.
公元12000年,游客们抵达地球上某处荒漠时可以看到远处巍峨山顶上的一座小小建筑。看似不远,抵达那儿却颇费周折,地面无路可通。他们先跟着标示步行,然后进入岩洞,在迷宫般的地道中攀登到悬崖。从窄窄的通口挤身而出后,游客们发现自己已置身于一个机械装置中,原来是座巨大的竖式建筑。再顺势往上攀缘,眼前蓦然一亮,灿烂的阳光迎面扑来,游客们到达建筑物的宆顶,抬头望见巨大的圆盘形物体。聪慧的游客们马上意识到这是座钟。钟盘显示出历日和历年,下方铭刻着:公元2000年造。万年钟。一件历经一百个世纪的文物。1999…  相似文献   

3.
值殿记     
星期六是我们坤道班学员在白云观殿堂里的值殿日。白云观是道教全真龙门第一祖庭,位于首都北京,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来自世界各国的外宾也不少。游客们向值殿道士发出这或那样的提问,是常有的事,说明——人们需要了解道教。学习已进入了中期,又一个星期六到了,值殿对于我来说再不是那么拘束不安了。这天,天气晴朗,上午九点钟左右,游客们三五成群地走进了殿堂,有四位女游客在殿堂里观看了一周后,来到了我的面前,其中一位年龄在三十七、八岁左右的中等个头的妇女,满脸含笑的对  相似文献   

4.
<正>弘扬佛法,慈悲济世;行方便事,谱和谐曲。温州护国寺在服务社会的道路上,一直探索前行,从未间断。临近国庆,浙江省温州护国寺的僧人和义工们又忙碌起来。护国寺位于温州城区西边的景山山腰。照往年的经验,假日里,将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此游玩。这几天,义工们忙着采购米、面、菜、油等物资,准备在国庆节期间为游客提供免费的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伴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民众的旅游意识和消费观念逐渐觉醒,传统的旅游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游客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了。游客们开始追求带有更多主题性、开放性、参与性、体验性的旅游活动。体验式旅游模式的应运而生,迎合了人们的体验式旅游的需要,实现了人们各种感官的亲身体验的旅游感受。试图通过对常州恐龙园的研究,来探究体验式旅游模式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从前有两个村庄,中间隔着一片很大的沙漠,村民若想到另一个村庄去,就必须经过这片沙漠,除此无路可走。而沙漠中的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因此已有很多人出行时由于天气骤变,途中辨别不清方向,结果迷路甚至被风沙掩埋。为避免重蹈覆辙,村民们就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大象、猎豹和骆驼决定一同进入沙漠寻找生存的空间。在进入沙漠前,天使告诉它们,进入沙漠以后,只要一直向北走,穿越沙漠后就能找到水和食物。进入沙漠以后,它们发现沙漠比想象中的要大多了,地形也更复杂。最为要命的是它们进入沙漠不久就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哪个方向才是北。大象想,我如此强壮,找不到方向也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自己朝着一个方向走下去,肯定会找到水和食物的。于是,它选定了它认为是北的方向,不停地前  相似文献   

8.
香烟 1917年,英国与土耳其在西奈沙漠地区作战。战士们守在各自的战壕里,生活极端无聊。他们非常渴望能有香烟解闷,甚至把能弄到的树叶和枯草也当成卷烟抽了。  相似文献   

9.
很多人都知道,在我国广袤的沙漠上,生活着一种普通的植物——梭梭。它们被誉为"沙漠梅花"和"沙漠卫士",是我国荒漠区最重要的植被类型,也是亚洲荒漠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一类植被。众所周知,沙漠地区环境十分恶劣,要想立足其中,困难自然不小。但是,梭梭树做到了。作为灌木植物,它们虽然一般只有三四米高,外形也不出众,可是梭梭树丛顽强挺立,迎风顶沙,给沙漠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成为沙漠独  相似文献   

10.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  相似文献   

11.
<正>漫步在八廓街头,细心的游客或许能发现拉萨这座古老的城市依然折射着多元的文化色彩,弥漫着一种来自汉地、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地的混合情调。拉萨八廓街头,不仅有大、小昭寺喇嘛们诵经辩论的法鼓长号  相似文献   

12.
说起沙漠,大多数人的反应是:荒芜、凄凉、干燥。但是,在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一片沙漠上,却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这个景象源于一片梭梭木,是一个名叫吴子申的商人种植的。梭梭木,是一种在沙漠中防风固沙的很普通的植物,本身并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吴子申在沙漠种植大片梭梭木的举动让很多人觉得奇怪。更让人难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的提高,旅游活动已步入大众消费阶段,国家旅游局公布2014年中国国内游客达36.1亿人次,其中国家法定节假日期间游客数量增长最快,游客短时间内数量的剧增为旅游地景区管理带来巨大的挑战。三亚市作为全国优秀旅游目的地,每年接待数以百万计的国内外游客。通过运用智慧旅游管理系统来应对景区高峰期出现的游客游览质量下降、安全隐患增加、不文明现象的出现等问题,是三亚市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家公司招聘职员,最后要从3人中选出两个。应聘题目是:假如你们3个人一起去沙漠探险,在返回途中,车子抛锚了。你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可是你们只能从7样东西中选择4样随身带着。你会选什么?这7样东西分别是:镜子、刀、帐篷、水、火柴、绳子、指南针。而其中帐篷只能住两个人,水也只有两瓶矿泉水。  相似文献   

15.
正沙丘,是沙漠一次次完成游戏后留下的痕迹。大风吹来,沙子便向前涌动,一层一层翻卷,跳起沙漠之舞。但它们却走不远,有红柳、梭梭或胡杨将它们拦住,使它们一层层堆积,形成沙丘。沙漠很喜欢玩这种游戏,一次又一次借助大风这个玩具,玩沙子涌动。也许在涌动过程中,它觉得舒展了一下筋骨,舒服无比,所以总是在等待大风来临的那一刻。那一刻对生命来说,是真正销魂的时刻。时间长了,沙丘就变成了沙漠的  相似文献   

16.
沙漠里养鱼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虽然没有中国的毛乌素沙漠和非洲的撒哈拉沙漠那么著名,但也是幅员辽阔寸草不生,不适宜人类生存。众所周知,以色列是个弹丸之地,与巴勒斯坦因土地之争,硝烟弥漫烽火连天,但他们却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畜牧业,境内湖泊沟汊不多,竟然也是水产品出口国。他们的如此众多的水产品难道是从天而降?原来,聪明智慧的以色列人,把死亡之海的沙漠当成了水产品养殖基地,这真的让人匪夷所思,就连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感到不可思议,为此,他们发表的《全球沙漠展望》报告称,沙漠蕴含着巨大经济潜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生命的立起     
生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沙漠里有阳光,也有空气,但没有水。然而,沙漠里却有生命,这是自然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开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数字化时期,对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是一次深化的社会创新。如今世界级游客服务中心的开展已经表明,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示的扩大优化了展示的技术与方法,它打破了传统的游客服务中心的展示方式,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了游客服务中心展示的方式之一。由此,从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展现设计停止研讨,并提出了互动创意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为纪念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罗斯福决定在华盛顿广场建一座大厦。1943年建成后,这座高大雄伟的建筑就成了华盛顿一景。然而,没过几年,大厦昔日光彩不再,墙面出现裂纹,变得斑驳陈旧。这不仅让游客们失望,也让美国政府十分担心。于是,议会通过了一项决议,组织专家小组找原因,提出解决办法。经过观察,专家们判断是酸雨造成的,并依此设计了很多详尽又复杂的方案,但都无法改变  相似文献   

20.
以色列的内盖夫沙漠,是世界上最干旱最贫瘠的地区之一。这片沙漠里,每年平均降雨量不到75毫米,干旱恶劣的生存条件,让这里几乎成了生命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