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 毫秒
1.
《宗教人类学》已经出版了两辑。第一辑意在为中国的宗教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个交流平台,展示学者"走进宗教现场"的尝试。既有微观层面田野现场的细致考察,亦有宏观层面对中国民间信仰的探讨与反思。同时"非本土"学者的域外视野,从他者的角度让我们对域外田野现场有所了解,并有机会从他者身上反观自身。尤为可贵的是,《宗教人类学》第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试图以探讨社会学学科语境下宗教的定义为切入点,从源头出发确立宗教社会学的研究视野。通过对经典理论与后继理论的述评与比对,发现关于宗教的定义与各个理论流派的方法论直接关联。经典理论在定义宗教时维度相对单一:或是结构的、或是行动的、或是文化的;而后继理论则主张将心理机制、传统等因素纳入宗教定义的范畴,并反对建立关于宗教的普适性定义。  相似文献   

3.
张弩 《中国宗教》2018,(4):82-83
新近出版的《“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一书.汇集了张志川教授近年米在相关问题上的14筒专题沦文,镟中展现了他的学术研究重心从“吲际宗牧学界的百年探索历程”,转移到“中国宗教研究的耶论与方法厦缝”后的主耍战果。  相似文献   

4.
哲学与宗教的同源性,显示为如何从柏拉图哲学的神秘性过渡到基督教思想的神秘性.可以使宗教思考,即使得宗教中饱含着没有被想到的理性因素.在这种“宗教”思考中,由于缺少上帝目光与人的目光之间的交互性,因此上帝和人的灵魂不是被思考的或可以实现的对象,而是绝对的他者.只有做“非对象思考”时,灵魂才是高贵的.德里达所理解的责任,正是对这些“他者”的责任.没有神秘性,也就没有责任.“灵魂不灭”不可说,它属于这些无解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疑难问题,它不是被证明或证伪的,而是被体验的.灵魂的触角永远是独特而不可替代的.  相似文献   

5.
作者的研究始于切身的困惑,即宗教在传统中国社会中的地位问题。《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  相似文献   

6.
黑格尔将他在第一哲学中确立的存在——本质——概念的逻辑发展应用于宗教概念的矛盾发展,刻画了宗教经过三个阶段,即自然宗教、壮美和优美的宗教与知性宗教,达到完善的宗教,即基督宗教;宗教发展的最后结果是自己认识自己的绝对精神扬弃了宗教表象形态,采取了思辨概念形式,从而宣布“上帝死了”。  相似文献   

7.
骆长捷 《世界哲学》2017,(5):99-105
对休谟的《自然宗教对话录》的解读历来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即谁是其宗教观点代言人的问题。以史密斯为代表的学者主张斐罗代表休谟的宗教立场;以亨德尔、莱恩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克里安提斯的观点体现了休谟的真实意图。实际上,休谟的宗教立场与其哲学立场紧密相关,既包含一种怀疑主义,也包含一种自然主义,二者并非相互对立。相应地,斐罗的宗教怀疑论和克里安提斯的自然主义有神论也并非互不相容,二者最终在恪守上帝存在这一宗教情感的层面达成一致,并分别从两个角度展示了休谟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8.
达赖集团策动拉萨“3.14”打砸抢烧事件,纠集“藏独”分子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目的未得逞,反而激起海内外华人空前高涨的爱国热情,为破坏者所始料不及。历史的辩证法大多如此。事情的结果,往往与肇事者的目标相反。其最终结果,是正义的胜利。迄今为止,这个大趋势尚未有人能够违背,而且不断展现在人们面前。  相似文献   

9.
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宗教安全呈现纵深复杂的样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宗教安全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互联网宗教信息的非法传播问题和互联网宗教组织的管理问题。我国正在不断形成互联网宗教治理的法律规范集群,以《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代表,其较为系统的回应了国家当下的互联网宗教安全问题和宗教活动的合法开展问题。未来期待更多的司法、执法、守法资源的投入,形成“良法”“善治”的协同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10.
11.
框架问题的核心命意乃是:在对智能体的行动进行表征之时,如何能够在有效地表征出行动的效果之时,避免对于其非效果的表征?对于符号主义路数的人工智能研究来说,框架问题的确非常棘手,因为它的存在使得对于行动的知识刻画必须引入大量的框架公理,并由此使得系统的计算负荷剧增。从历史上看,人工智能界赖以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条是诉诸于"关于惯性的常识律"或缺省逻辑,即在行动表征中预设:没有被表征式牵涉到的"世界其余部分"都将保持惯性。另一条路径则采纳了海耶斯的"素朴物理学"表征方案,即试图把日常物理学知识全部用谓词逻辑公理化,让系统自动推算出哪些动作会导致哪些结果。本文将论证,这两条道路其实都走不通。在此基础上,本文将从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定性》中寻找灵感,建立一个关于信念网动力学模型——在这个模型中,某些知识节点的激发只会导致某些与之毗邻的节点的激发,因此,对于特定问题求解路径的表征,就能够避免对于一个更大范围内的知识网络的牵涉。框架问题也有望借助于这个模型得到解决。最后,我将利用"非公理推演系统"(NARS)为这个模型提供一种尽量逼真的工程学模拟。  相似文献   

12.
Sober  Elliott 《Philosophical Studies》1999,95(1-2):135-174
Philosophical Studies -  相似文献   

13.
Speculation about the evolutionary origins of morality has yet to show how a biologically based capacity for morality might be connected to moral reasoning. Applying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three kinds of cases where partiality may or may not be morally reasonable, this paper explores a possible connection between a psychological capacity for morality and processes of wide reflective moral equilibrium. The central hypothesis is that while we might expect a capacity for morality to include aspects of partiality, we might also expect these same aspects of the capacity to produce systemic forms of performance-based error. Understanding these errors helps point the way toward a theory of moral competence that includes aspects of both partiality and impartiality.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动态认知逻辑技术结果背后的思想,着重强调其在方法论方面的一般想法。文章在公开宣告逻辑的基础上展开讨论,重点考察了归约公理的意义,揭示了其本质是在基本语言中提前解析动态信息对认知产生的影响。文章以公共知识为例,说明了并非所有的逻辑算子都能找到归约公理,有时候我们需要丰富基本语言的表达力。而且,我们从如何给出一个逻辑的角度提出,动态认知逻辑实际上是在“动态化”认知逻辑,这种动态化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其他静态的逻辑系统中。我们以动态偏好逻辑为例,说明了这一过程是如何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旧证据问题:一种动态的消解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证据问题是指贝叶斯确证理论在讨论旧证据确证新理论(假说)的问题上将出现不合理的结果,它的消解是贝叶斯确证理论辩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本文倡导一种基于Levi理论的动态方案来消解这一问题。在这种方案下,知识汇集的动态性使得旧证据在新理论引入前后的置信概率可能是不相同的,在此基础上我们证明,经新理论扩充后而得到的知识汇集无论是一致扩充还是不一致扩充,均存在一个旧证据E,它对该新理论具有确证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18.
体育运动中“兴奋剂使用”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兴奋剂使用已经成为现代体育运动 ,特别是高水平体育运动与竞赛中最大的问题。由于兴奋剂使用的历史时期长 ,使用背景复杂 ,使用药物和技术日益高科技化 ,国际反兴奋剂使用的斗争面临许多的困难。虽然“反”和“堵”是世界体坛的主旋律 ,但也不乏建议“堵”与“疏”并举的声音。然而 ,它们都面临着伦理学的追问和反思。从兴奋剂何以进入伦理学思考的源头开始 ,寻找现代及未来体育的价值根据和行为准则 ,正视体育运动的层次性和领域分化与拓展的事实 ,人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运用科技和伦理的双层智慧 ,超越或化解兴奋剂使用和反使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20.
虚拟社会关系的心理学研究及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一种新型的、不同于传统“面对面(facetoface)”交往的社会关系——虚拟社会关系(virtualsocialrelationship)——已逐渐形成。该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虚拟交往的动机、影响虚拟关系发展的因素及“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等进行了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虚拟社会关系的研究取向进行了展望,认为虚拟社会关系形成的心理基础、心理机制等将成为今后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