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后的阶级斗争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这个问题能否正确解决,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盛衰兴亡。 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党认真总结了社会主义国家在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的决议中,作了一个完整的概括:“在剥削阶级作为阶级消灭以  相似文献   

2.
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讨论简介在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的热潮中,我国理论界解放思想,冲破禁区,出现了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关于社会主义社会阶级、阶级斗争问题,是大家所注意的,并且是已经开始作了较广泛的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现将这个问题在讨论中的一些主要情况简介如下: (一)怎样划分阶级?划分阶级和消灭阶级有无区别? 关于怎样划分阶级的问题,主要有两种意见: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活中,作为人们的立场、政治路綫和政治方向来说,有没有所谓不偏不倚而居“中”的某种立场呢?我们说,这种“中间立场”,在客观上是不存在的。我们所说在客观上的不存在,是指这种以“中间”为立场、路綫和政治方向的“中”,在客观上是不可能真正居于“中间”的。因为从社会阶级关系来说,生活在阶级社会里的人,都要占着一定的阶级立场,不是这一个阶级,就是那一个阶级;不是趋向于这一个阶级,就是趋向于那一个阶级;或者是在这一方面趋向于这一个阶级,在那一方面又趋向于那一个阶级。任何超阶级的所谓中间立场是不存在的。其次,从唯物主义辩证法的发展观点上来看,任何人不是向前发展,就会向后倒退;不是  相似文献   

4.
“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矛盾论》)。阶级对抗是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所产生的一种外部冲突。那么,在人类历史中,是否还存在别的社会对抗呢?它和阶级对抗又是什么关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克复在来稿中对此作了探讨。他提出:  相似文献   

5.
最近,《光明日报》、《文汇报》和《理论宣传动态》一○四期都发表文章,认为剥削阶级消灭以后,在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根据是,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旦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人民内部也就不存在阶级斗争。这种论断对不对呢?从阶级斗争的传统观念来说,这种论断是完全正确的,是无可非议的。在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中,历来把阶级斗争看作是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斗  相似文献   

6.
光听说世界上有妇女大会妇女运动,旨在提高妇女地位,争取男女平等;而我们文科班却有个所谓的“男子协会”,口号是“消灭阶级压迫,抵制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7.
在本文中,作者首先批评苏联学术界中的经验主义倾向。他指出,苏联有一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过分沉溺于研究十分烦琐细小的题目、积累材料和对材料作简单的描述,而低估哲学概括的意义。但他胡说这种情况也是所谓“个人迷信的环境”造成的。他说,过去对波克罗夫斯基等人的严历批评,不能不引起社会科学中贬低理论思维的现象。他主张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而反对建立一门与历史唯物主义并列的“具体社会学”,也反对把对经济、劳动,文化、家庭、日常生活等等的研究包括到社会学的对象之中,反对把社会学理解为关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科学。作者断言,“历史唯物主义在某些地方巳落后于时代,落后于社会生活和人文科学的需要”。他提出这样的问题:在阶级对抗和其他社会对抗已被消灭的条件下,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否被对立面的完全一致所代替呢?如果不是,那么在这样的社会里社会矛盾是怎样的呢?他还认为,关于个人及共本质、权利、自由和全面发展的问题,现在开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居日益重要的地位。作者以一节的篇幅论述意识、精神因素在现时代的巨大作用。他说在资本主义世界里主观因素的作用也以特殊的形式在增长着。他认为证明这一点的是:“资产阶级的国家在经济关系领域内的作用正在增长,它力求把某些计划因素引入资本主义体系之中”而且“在资本主义列强的相互关系中出现了整体化的倾向,市场关系局部地得到调整”。他还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有可能抑制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规律的作用。在最后一部分里,作者公然修正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的许多基本原理。他说,在社会主义社会里,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是阶级斗争,而是各阶级为达到共同目的所采取的一致行动。又说,在目前的苏联,国家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而是全体人民用来解决共同任务的政治工具。他在反对把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庸俗化,,的幌子下,反对阶级观点,宣扬阶级调和论。他故意把民族解放斗争和阶级斗争对立起来,仿佛民族解放斗争就不是阶级斗争。他不以阶级观点分析民族民主国家的阶级实质,却笼统地说什么“民族民主国家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捍卫民族独立而把一切反帝力量联合起来,并在适当条件下转向非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他宣扬世界热核战争的危险性,说“达种危险性迫使一切反对军国主义的力量不顾阶级差别而力求团结起来”,而且“甚至垄断资本的个别集团也是反对军备竞赛、反对挑起热核战争的企图的”。  相似文献   

8.
(2)党列宁强调,共产主义制度下不仅国家将消亡,而且作为阶级社会统治形式的民主制度也将消亡。如果那时民主制度要消亡,自然,民主制度的机构,政党,也要消亡。这是必然的结论。作为阶级统治形式的强制机关国家消亡时,阶级统治的特殊形式民主制也必然同阶级利益的有组织的表现和代表者政党一起消亡,这适用于一切政党,包括工人阶级政党在内;因为当工人阶级及其特殊利益消失时,为什么这个政党还存在呢?这种没有国家和  相似文献   

9.
进一步做好宗教方面的工作胡长清宗教是一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历史文化现象,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中,随着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的消灭,宗教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灭。但是,宗教赖以存在的社会根源和认识根源还没消除,宗教在一部分人中间...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中国,大量外资纷纷涌入,非国有资本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些资本力量必然对我国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影响。计划经济时代遗留下来的“两个阶级(工人阶级与农民阶级)一个阶层(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已被消解。中国社会结构将走向何方成为当代世界焦点问题之一。有人认为中国大陆既然出现了资本,资本必然产生雇佣关系,因此阶级斗争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一些研究者回避“阶级”一词,将“阶层结构”作为中国的主导性社会结构。各种貌似有理的“阶级阶层分析”纷纷登场。然而,遵循马克思的资本逻辑的分析范式,我们将会发…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一位来访的客人向爱迪生抱怨说:“你家的大门是否修理一下?免得开门这么费劲?”爱迪生笑着说:“不要紧,这对你来说并不算困难,而你却做了一件好事呢!”“我已经做了件好事?”客人很纳闷.  相似文献   

12.
(一)“以太”是纯粹精神性的概念吗? (甲)谭嗣同的“以太”概念的特征(乙)“以太”与“仁”的关系(丙)“以太”与“心力”的关系(二)是主观唯心主义吗?(三)是“体系与方法的矛盾”吗?(四)阶级特征是甚么?(五)小结关于谭嗣同哲学思想的研究,我们觉得我们与孙长江先生的争论,具有着方法论上的意义:是具体分析问题呢,还是采取某种套公式从定义出发之类的简单的办法?下面拟就有关谭氏哲学的几个问题和与孙先生的主要分歧之处,具体说明一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中心就是想探讨一下什么是“对抗性矛盾”?它和“对抗”是不是同一概念?如果不是,那末它们之间又是一种什么关系?对抗性矛盾怎样才能转化为非对抗性矛盾? 一“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形式——外部冲突的形式。这一斗争形式,主要指的最后解决矛盾时所采取的形式。“矛盾论”指出,在阶级对立的社会里,“……要待两个阶级的矛盾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的时候,双方采取外部对抗形式,发展为革命。”当然一些矛盾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多次的外部冲突,这也是“对抗”;但应该把它和最后解决这个矛盾时所必然  相似文献   

14.
人生目标     
丘放河 《天风》2004,(8):22-22
在人生这个巨大的“机器”中,我们是哪一个“零件”呢?我们是令整体“受苦”的零件?还是使之“得荣耀”的零件呢?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在阶级社会里,没有抽象的超阶级的“共同道德”,只有具体的为一定阶级利益服务的、作为阶级斗争武器的阶级道德。因此,任何阶级社会里,都存在有两种对立阶级的道德观点。阶级利益和阶级斗争的不可调和性,也决定了阶级道德之间的对立是不可调和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混入了市场,使人们深受其害。“打假”的呼声很高,好在政府已经采取种种措施,严厉“打假”,保护人们利益。那么,我们教会的情形如何呢?事实使我们看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无神论学会第四次年会,于1985年10月6日至12日在成都举行。会议着重讨论了我国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一些理论问题、无神论的研究和宣传问题以及《中国无神论史》的编写问题。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宗教的性质问题,大多数与会者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将长期存在。虽然宗教赖以存在的阶级根源已经基本消灭,但内容比阶级根源广泛得多的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有些报刊发表的文章,认为剥削阶级消灭以后,在人民内部不存在阶级斗争。根据是,民族资产阶级在我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一旦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不存在了,人民内部也就不存在阶级斗争。这种论断对  相似文献   

19.
话说佛钟     
今年冬季,五台山将开展以“钟”为中心的文化旅游。那么,何谓“钟”呢?如何击呢?有何用呢?下就述之。  相似文献   

20.
按照约定,韩莹来到心理辅导中心,她穿着一袭很淳朴的衣裙,看上去很文静。她说:“我最近睡眠一直不好,现在已经不敢睡觉,索性一夜坐着等待天明。”“是睡不着还是因为做恶梦呢?”韩莹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过了一会儿才说:“做梦。”“能不能说说是什么样的梦呢?”韩莹再一次沉默了,我耐心地等待着。“最早做这样的梦是在5月13日,我没有当回事,没有想到就总是在做这种的梦了……”韩莹还是没有给我讲梦的内容,为了让她放松我开始了新的话题:“你现在是上学还是工作?”“我是学新闻的,今年大四了,正在晨报实习。”“你是本地人吗?”“不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