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将对医学与艺术的本质进行论述。并详细阐明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使诊疗过程更具人性化;同时,艺术作品更能形象的描述、解释和表现临床医学。艺术还能成为临床医疗活动的康复和治疗手段,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加强艺术教育、艺术修养才能使医者达到自我完...  相似文献   

2.
国外音乐疗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小艳  郑希付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106-109,36
音乐疗法目前是国外较为流行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其运用范围也非常广泛。本文简要地回顾了音乐疗法的历史,介绍了音乐疗法的程序与干预方式,回答了音乐治疗中几个常见的问题,并重点介绍了音乐疗法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音乐疗法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医学与艺术是医学人文学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将对医学与艺术的本质进行论述.并详细阐明艺术在现代临床医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医生的人文素养,使诊疗过程更具人性化;同时,艺术作品更能形象的描述、解释和表现临床医学.艺术还能成为临床医疗活动的康复和治疗手段,如:音乐疗法、绘画疗法等.加强艺术教育、艺术修养才能使医者达到自我完善的要求,在临床实践中更能体现个性化、以人为本的宗旨,更有效地达到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数千年来都认为,音乐对于身心疾病患者有很大的助益。早在唐代之前中国已经发展出了宫、商、角、微、羽五音调和心、肝、脾、肺、肾五脏的音乐治疗理论,认为五音六律对养生、保健、医治疾病很有作用。目前,美国以及加拿大、日本等国家都已经将音乐疗法应用在医疗上。这些国家的音乐医疗师都是拥有专业执照,受过训练的专门医疗人员。音乐治病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实践。近年来,美国医学权威再次认真研究并肯定音乐的治疗价值。专家认为,音乐的确有纾解情绪、降低压力及焦虑感的疗效,音乐的节奏、音调的高低起伏都会感染人们内心深处无法…  相似文献   

5.
音乐治疗(又称音乐疗法)是医学与音乐的融合,是一种新兴的、安全而易获得的治疗手段,常可分为接受式、再创造式和即兴演奏式音乐治疗。音乐治疗对各种精神和躯体疾病的治疗效果已得到临床证据的肯定,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本文系统综述了音乐治疗在临床上对于治疗精神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疼痛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尽管音乐治疗的潜在应用广泛、发展前景巨大,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我国引入音乐疗法已近10年,目前全国有300多家医院使用了这种“灵丹妙药”;2003年,中央音乐学院开设一个全新的专业——音乐治疗本科。神奇的“音乐疗法”到底是怎么回事?“海归派”女孩林染又是怎样在美国边打工边“取经”,回国后成为“用音乐下药的心理医生”的呢?走进她的经历,你会惊叹不已!  相似文献   

7.
音乐疗法简单、易操作且无副作用,是一种可应用于睡眠改善的有效的辅助治疗方式。研究证实音乐不仅可以改善从儿童至老年不同年龄群体的睡眠质量,还可以用于单纯或其他疾病伴发的失眠症治疗之中;除常规音乐用于治疗外,还存在个别新颖的音乐转换方式,如"大脑音乐",也在失眠的治疗中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此外,中国传统音乐疗法也应用于失眠症的治疗之中,具有一定的疗效,未来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的音乐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前锋  翁洁静  李琼 《心理科学》2006,29(6):1470-1473
音乐是人心理活动的产物,同时音乐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音乐疗法是集心理学、医学、生理学、哲学、音乐、艺术于一体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作为一门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并日趋成熟。中国有丰富的音乐治疗的思想。特别是五音疗法,反映了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五音疗法整合了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体现了对音乐与情绪及脏腑之间的互动关系;突现了音声与人格情志、脏气等的关系。五音疗法匹配了人体的不同脏腑,把五音、五行、五脏、人格配属用于音乐治疗实践。  相似文献   

9.
叙事医学绝非本在医学之外却于当代被人为强加的异物,它的凸显是医学的自我完善。作为照顾人身体的一门艺术,医学在本质上蕴含着叙事医学和科学医学共同生发的潜质,实际样态则服从于特定历史阶段人们的认识能力和水平。通过揭示在医学真理中科学真理与处境真理的结构性关系以说明叙事医学和科学医学之间的关系实为一个经常性的医学景象。当下叙事医学成为"显学"具有必然性,它是对科学医学"独语"现象的反动,促使将二者关系重构为一种富有活性的"对话"关系,科学医学在拒斥寻求优越性之诱惑中与叙事医学相互融通,医生在这个历程中亲身实践,也收获鲜活、细腻的叙事体验。  相似文献   

10.
1 医学审美创造的美育功能医学审美创造的美育又称医学创美教育 ,是医学审美创造与医学审美教育的融合。医学审美创造美育既是一种医学审美创造活动 ,又是一种审美教育活动 ,二者兼而有之。具体讲 ,医学审美创造的美育是指教育者在一定的医学美学思想和理论指导下 ,在医学教育实践中 ,把医学审美创造的基本要素抽象结合起来 ,形成相对独立的、有规律的医学审美创造的美育内容 ,并以此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审美创造意识、医学审美创造规律方面的教育 ,以提高医学生医学审美感受力、鉴赏力以及创造力。同时又将医学审美创造意识、创造规律渗透到…  相似文献   

11.
叙事医学的概念自问世以来,在国内外均得到快速发展。对采用叙事医学进行干预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临床医护工作者开展有关叙事医学的临床对照研究提供参考。现有叙事医学涉足的领域包括了叙事医学教育、叙事医学文学、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等方面,在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方面集中在叙事病历、叙事故事的建立,并通过叙事干预实现其医疗目的。叙事医学干预不同于传统的医学干预,将叙事医学作为干预措施进行的对照研究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2.
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的融通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1  
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科学精神都是人类医学必不可少的内在组成部分,要达到两者的融通与共建,其前提便是在对医学人文和医学科学的全面理解中塑造当代医学精神,促进医学人文精神与医学科学精神的健康互动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医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无比强大,而人类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恐慌,探其根源,与医学干预范围扩大密切相关。当今医学功能扩大不仅表现在医学技术的增强,而且生活医学化也让医学覆盖范围日益扩大,尤其是不适当的医学化使人类健康恐惧不断加深,人类正处于疾病恐慌与健康选择的混沌之中。实际上,医学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医学化问题根源也并非在医学化本身。因此,人们需要认知生活医学化与健康恐慌之间的关系,理性选择健康方式,将健康掌握在自己手中。  相似文献   

14.
佩莱格里诺在反思当代医学伦理学的社会建构主义路径和后现代程序伦理建构路径的基础上,立足医学哲学对医学本质、医学目的的确认和医学基本概念的澄清,建构其医学伦理学理论。佩莱格里诺基于医学哲学建构的医学伦理学是充满内容的内在于医学的伦理学,具有深厚的人文主义情怀。  相似文献   

15.
道德与法律在临床医疗实践中的碰撞、冲突给医学生带来许多困惑,通过医学道德规范与医学法律规范对比和典型案例剖析,在医学伦理学教学中融入医学法制教育,能够澄清医学生模糊混乱的认识,引导他们正确对待医学道德与医学法律的关系,深化医学伦理学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6.
循证医学推动实验医学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经过上千年的发展 ,经历了从近代医学到现代医学的转变 ,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 (Evi dence -BasedMedicine ,EBM )是 2 1世纪的临床医学[1] ,也有学者提出循证医学对临床疗效研究的作用可以与显微镜发明相媲美 ,对临床医学的贡献将与人类基因组计划齐名。那么究竟循证医学与近代、现代医学的关系如何呢 ?1 循证医学提出新的医学模式随着循证医学的提出及不断的发展完善 ,使原有建立在实验医学基础上的医学模式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实验医学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其不足 ,循证医学应运而生 ,反过来循证医学又推动了实验医学的发展 ,也…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医学的时代特征与医学的应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1世纪的医学将真正从生物医学发展为人的医学,医学文化将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医学将更加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市场化,生态伦理化和多元化,医学目的也必将多元化。医学是时代的医学,但医学在走向人学。  相似文献   

18.
医学人文素质同医学科学素质一样,是医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为了解当前在校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现状,我们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部分在校医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医学生对国内外医疗相关问题和事件的关注,对医学人文课程和提高医学人文素养的认识,以及医学人文素质对医学重要性的认识等方面,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素质相关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在校医学生医学人文现状,为有的放矢的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伴随医学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医学的技术化倾向日趋严重,医患关系愈加紧张,人们开始审视医学本质、叩问医学价值,批判医学的科学主义思维。为此,学界展开了一场关于医学自然主义思潮的"精神暴动",其实质上是回归医学应有的完整属性,核心是彰显医学的人文特质。然而,在这场精神暴动中,分化出人文医学与医学人文两个范畴。应当说,两个范畴在关键词上的逻辑顺序不同决定了它们本质上的区别。医学人文早在1919年由美国著名医学家奥斯勒提出,历经三次人文浪潮,  相似文献   

20.
正1 回归人文是医学的必由之路刘虹教授的"人文医学引论"(以下简称"引论")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强调医学回归人文。"引论"强调人文对医学的意义,指出:"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世界的统领","医学价值的体现最终要在医学人文关怀上才能得以显现。医学人文关怀是医学人文本质可见端、可感态、可触面;是医学人文精神走向医学实践的介质。"之所以医学必须回归人文,就在于人文是医学之魂! "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经》。《易经》写道:"刚柔交错,天文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