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善的定义是一个恒古话题.本文分别考察了中国儒家的"义利之辩"和中国基督教的"因信称义"中对善的定义方式.本文的考察展示了如下重要事实:首先,从逻辑上看,它们是两种对立的善定义方式.前者强调人在诚中完全占有善恶判断权,而后者则要求人在信中完全放弃判断权.其次,从生存上看,前者因拥有善恶判断权而必然走向霸权话语和思想僵化,而后者则因放弃判断权而可能走向迷信.再次,当这两种善定义方式合二为一时,我们就进入一种悖论式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学术发展史提出了社会能量范畴,说明了它与生产力、文化和社会器官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揭示了社会能量的两个特点:一是具有无限增长性,二是具有流动性和转化性,并提出了社会能量的类型:维生能和发展能,有序能和无序能,以此分析和解释了社会能量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是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伦理传统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础 ,也是降低社会变革成本的制度保证。没有一致的道德伦理认同就不会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对道德伦理的认同程度决定了市场竞争的有序程度。因此 ,那种用市场经济本身来构建新的道德基础的主张是有害改革 ,也是浅薄的见解。 相似文献
4.
一、绪论
超越抽象的普遍性来观察差异权,以便使该权利充分体现平等原则,这是当今的政治哲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尤其当这一原则涉及到权利和公民资格的问题时。今天,妇女们争取平等、更公平的代表制,乃至男女同权的斗争无疑表明,民主制的有效性也取决于对这类问题的重视程度。然而,政治哲学似乎一贯将妇女排除在公民之外,它追随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笛卡尔等人的形而上学,并根据身体与精神、肉体与灵魂、物质与形式、感觉性与理解性、 相似文献
5.
<正>吉藏(549-623),自幼从学真谛,且常去兴皇寺听法郎宣讲《三论》,七岁在法郎门下出家。吉藏在罗什、僧肇和法郎等人成就的基础上,专习《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等论著,最终创立了"三论宗"。他以中观"破邪显正"之方法,对南北朝时期的涅槃、毗昙、成实、摄论和地论等学派进行了系统的评判。其中,涅槃学派依据的主要经典是《大般涅槃经》,而因对"佛性"理解不一,因此成为南北朝各家探究和争论的重要主题。争论至隋代仍相当激烈,各家对佛性的讨论也多引涅槃、般若和摄论等经论作为依据。因此,围绕着"佛性"这一中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小王当车间主任多年,是一个吃苦耐劳作风踏实的年轻干部,但使他头痛的是“人际关系太难处了”。为此,他换了几个车间,可是人际关系都处得很僵。比如,他发现一个工人在拆除旧机脚,甩着大锤干得满身大汗机脚就是拆不下来。他急了,立刻跑上去指出,“哎呀呀,你怎么能盲目地蛮干?”说完要抢对方手中工具自己亲自动手。那位工人一肚子不高兴,毫不客气地和他顶撞起来,“我怎么是蛮干?!”事后,小王对厂长说:“我真是好心讨不到好报,这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呀。”厂长告诉他,“别着急,多学习一些老同志的经验你自然会明白。”有一次,小王又碰见那位工人用同样的方法拆除旧机脚,就不声不响的把厂长找来,他要看看厂长的“高招”。只见厂长走上去对着那位工人说:“小李,看你干的满身是汗,来,坐下来休息一下让我干一阵。”小李一面继续干着活一面说:“不啦,任务紧着呢。”厂长说: 相似文献
7.
8.
9.
郑华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1996,17(10):560-560
机体的“混沌”观象解放军第457医院(武汉430012)郑华生命本身就是一个高度非线性过程,混沌现象同样反应在机体之中。混沌对机体来说可能是好消息,也可能是坏消息。例如心律失常,正常人心脏跳动节律总是受窦房结传出的冲动通过普肯野氏纤维控制心脏有序地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超人是上帝之死这一事件中的主角之一,而不理解疯子及其与超人的关系就无法完全读懂超人。上帝死了,疯子承认自己是凶手之一,而以权力意志为本质的超人也是上帝走向死亡之路的推手,疯子或者凶手是超人的第一幅面孔;上帝死后,疯子呼喊着寻找上帝,超人作为本质上失去上帝的人,不知所寻为何却同样处于寻找的维度之中,寻找者是超人的第二幅面孔;在上帝之死这一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疯子对围观者和超人对迄今为止的人都体现出一种超越,并在信仰之可能性、寻找之态度、思之有无这三个方面表现相同,超越者是超人的第三幅面孔。对这三幅面孔的描绘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超人之超越性,并有助于全面把握尼采视阈中人之本质的绽出历程。 相似文献
18.
19.
20.
法称因明﹃三因说﹄的探讨[香港]李润生本文撰述的目的在探究“法称因明”建立“三因说”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得失作出客观性与批判性的评价。本文内容,首先指出法称“三因说”是继承因明的传统、依知识论的原理而建立的。继而把“三因说”的内容及建立的论理依据介绍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