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妊高征诊疗失误引起的思考第一军医大学研究生队(广州510515)高天导师金志魁一例25岁的初产孕妇,因停经34周,外阴及双下肢水肿4周,加剧1周入院。入院前一直定期在当地镇医院行产检,未发现高血压,仅于孕10周时查血、尿常规,发现轻度贫血,无蛋白尿...  相似文献   

2.
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作不安全感反映了一种雇员对工作或工作重要特性受到威胁时的感知和担忧。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它已逐步成为西方组织行为及职业心理健康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构念。文章从5种视角厘清工作不安全感内涵及研究中存在的混淆之处,对其测量工具、研究取向进行介绍,并对有关其前因、后果和调节变量的实证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1)亟待开发统一的测量工具;(2)在区分组织情境的条件下开展更细化的研究;(3)对前因及后果的细致探索;(4)加强对调节变量的研究;(5)纵向研究的需要;(6)跨文化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3.
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关系逐渐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一方面,情绪对语言加工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为:(1)语言中蕴含的情绪信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包括情绪词、情绪性语句、情绪性篇章的加工;(2)情绪背景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包括自身的情绪状态背景(如,抑郁、焦虑、快乐等心境),以及情绪语调/语境、情绪图片、音乐等外在情绪线索诱发的情绪背景;(3)内化的情绪反应模式(如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等)对语言加工的影响。另一方面,语言对情绪加工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表现为:(1)语义概念对情绪知觉的影响;(2)语言指导在情绪学习中的作用;(3)语言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探讨情绪与语言加工的相互作用的内部机制,并将基础研究和教育及临床应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考察社交网站(微信朋友圈)中的积极反馈(点赞)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孤独感的中介效应和生命意义体验的调节效应。采用朋友圈点赞频率问卷、生命意义体验量表、孤独感量表和主观幸福感量表对461名微信使用者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个体在朋友圈中获得点赞的频率可正向预测其主观幸福感。(2)生命意义体验对点赞频率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效应。(3)这种调节效应以孤独感为中介变量。研究揭示了社交网站中的积极反馈与个体主观幸福感之间关系的内在机制及其个体差异,对避免社交网站中社会反馈的消极影响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破坏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心理契约破坏(psychologicalcontractbreach)是雇员对于组织未能充分履行心理契约中承诺责任的主观感知。文章阐述了心理契约破坏的概念界定、它产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后果,以及相关的跨文化研究,并重点介绍了心理契约破坏对员工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过程中的相关权变因素(中介变量和缓冲变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应着重以下几方面:(1)心理契约破坏的心理机制及干预措施研究;(2)跨文化比较研究;(3)个体间差异的研究;(4)研究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6.
研究旨在考察吸烟者的亲友认同和吸烟危害认识在亲友戒烟社会支持与戒烟意向关系中的作用。对340名吸烟者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戒烟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戒烟意向;(2)吸烟危害认识对社会支持和戒烟意向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3)亲友认同对戒烟社会支持和戒烟意向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压力缓冲模型,说明了戒烟社会支持的认知功能,且支持了社会认同在社会支持发挥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155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与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呈正相关;(2)友谊质量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对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扩展性社交倾向在社交网站中的自我表露通过友谊质量影响青少年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中起调节作用。具体而言,上述中介作用仅存在于扩展性社交倾向较高的个体中。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音乐中短语边界的认知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近年来语言和音乐中有关短语边界加工的一些研究成果。首先,语言中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进行的众多研究表明,口语中的语调短语边界和阅读中的逗号都能诱发中止正漂移(CPS)这种反映语调短语中止的ERP成分。然后介绍了近期关于音乐短语结构的一系列ERP和事件相关磁场(ERF)研究,结果发现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音乐CPS都能够稳定产生。最后,对今后汉语韵律层级结构边界的认知加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9.
项目组合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项目组合(itemparceling)是对同一量表中的若干项目进行整合并形成新的观测指标的过程。虽然一直以来它都是一个有争议的议题,但随着其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它越来越受到研究者重视。文章从项目组合的基本逻辑、优缺点以及具体方法等方面对项目组合的研究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使用的具体建议:(1)根据研究的目的与具体情境选择是否需要组合;(2)组合之前必须首先确定概念的维度性;(3)项目组合最好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等等。未来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各种组合方法对模型拟合以及参数估计的影响以及项目组合在一些SEM高阶应用中的效果,并进一步与项目反应理论等测量理论相结合  相似文献   

10.
组织研究中的多层面问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多层面理论(multilevel theory)已成为组织研究中的一个新范式,它可以研究微观和宏观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为了给组织研究者提供一个思考和决策框架,文章在简要回顾多层面研究的来源后,介绍了3种集体层面的结构、集体层面结构的5种“构成模型”(composition model)、以及1个判断框架,并介绍了多层面研究中常用的4个论证指标(rwg、ICC(1)、ICC(2)、WABAI)的算法和区别,最后对常用的3种分析方法(WABA:within-and-between-analysis、HLM:hierarchical linear modeling、CLOP:cross-level operator)进行了简单介绍和比较。  相似文献   

11.
非语义性命名障碍:一个认知神经心理学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林  柏晓利 《心理科学》1999,22(4):289-292,309
本研究从认知神经心理学的角度,根据有关语言产生和词汇认知的理论,对一例脑损伤病人的命名障碍进行了较为细致的个案分析,研究表明:(1)命名障碍可分为语义性和非语义性两类;(2)病人LY的命名无能主要不是因为其语义系统受到损害,而是因为其语音提取受到损害,以致于恰当的语义激活不能激活恰当的语音表征;(3)LY在汉字阅读中的表现也表明了字形信息在词义激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孙颖  葛明贵 《心理科学》2018,(4):822-827
句法启动是指个体在产生和理解句子时,倾向于重复使用刚刚加工过的句法结构。本文梳理了句法启动研究在句法启动的实质(语义的还是句法的)、驱动机制(是词汇驱动的还是词汇独立的)、以及时间进程(激活、内隐学习还是双机制理论)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发现以下结论:语义对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起着重要作用,但对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作用不明显;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不依赖于词汇重叠,而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大部分是词汇驱动的;激活说能解释语言理解中的句法启动,内隐学习说能够解释相对持久的语言产生中的句法启动现象,双机制理论则可以揭示语言理解中相对持久的句法启动现象。同时指出,以汉语为材料以及通过优化研究设计、丰富研究方法手段等可以深化研究。  相似文献   

13.
从博弈游戏看儿童经济决策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研究借助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探查了儿童的决策行为,他们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分配给对方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即公平和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儿童的经济决策行为和社会化不可避免要受文化影响。研究探查了中国文化下小学三、六年级、初二、大学一年级四个年龄组学生在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中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研究同时比较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结果发现: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金额都显示出公平和分享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UG和随后进行的DG中的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这个发现与以往国外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两个博弈的顺序对UG没有影响,但对DG有影响;儿童的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以往的许多研究中,运用效用分析方法评价和预测人力资源活动的效能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该对效用 研究和应用做了简要回顾,主要结论有:(1)效用分析作为多特征效用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对人力资源活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效用模型参数SDy的估计方法研究仍然是瑞研究的焦点,三种在数估计方法特别受到研究的关注;(3)人力资源决策情景的效用研究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效用概念,效用信息表示方法  相似文献   

15.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8  
父母-青少年亲子沟通已成为家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上个世纪70年代起,西方研究者就开始对亲子互动的内在运行机制——亲子沟通展开了研究。该文研究从亲子沟通的特点(如沟通内容、频率、主动性、沟通问题等),影响亲子沟通的因素(沟通对象、青少年年龄、家庭环境等),亲子沟通与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自尊、学业、心理健康)、问题行为(犯罪等问题行为)的关系、亲子沟通的研究方法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6.
雷雳  郭菲 《心理学报》2008,40(9):1021-1029
采用问卷法,以332名中学生为被试,探讨了青少年的分离-个体化、假想观众、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青少年互联网娱乐偏好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喜欢网上娱乐且有更高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水平;(2)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预期拒绝对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正向预测作用;(3)青少年的互联网娱乐偏好对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正向的预测作用;(4)假想观众观念对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直接的预测作用;(5)分离-个体化中的吞噬焦虑通过对互联网娱乐的偏好间接正向预测病理互联 网使用水平;(6)分离-个体化中的分离焦虑和自我卷入通过假想观众观念间接地正向预测青少年的病理互联网水平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中的悖论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化哲学中的悖论刍议何中华(山东大学哲学系250100)文化哲学作为人类文化的最高反思形式,构成文化学的元(meta)研究层面。揭示并分析它所面临的悖论及其意义,对于深化文化研究具有启示价值。文化哲学中的悖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定义中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3-18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举办了逻辑、语言和哲学讲习班与研讨会。本次活动的主旨是:对逻辑学、自然语言和哲学的交叉研究领域中的一些课题进行深入的介绍,交流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逻辑学在跨学科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本次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为期五天的讲习班与为期一天的研讨会。活动的参加者有:阿姆斯特丹大学与斯坦福大学的范丙申(Johan vanBenthem)教授,阿姆斯特丹大学的斯托科霍夫(Martin Stokhof)教授,哥德堡大学与斯德哥尔摩大学的威斯特斯达(Dag Westerstahl)教授,  相似文献   

19.
吴奇郭惠  何玲玲 《心理科学》2016,39(6):1353-1358
本研究采用JACBART范式,通过考察增强面部反馈对高强度微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1)和增强面部反馈对低强度微表情识别的影响(实验2)来探究面部反馈在微表情识别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增强面部反馈不能提高被试对高强度微表情识别的准确率;(2)增强面部反馈降低了低强度微表情的识别准确率。研究提示面部反馈参与了微表情的识别过程,但它是一种对微表情识别“有害”的抑制性线索,且这一线索的作用受微表情强度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老年卫生保健生活现状研究:中国老年卫生保健研究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卫生保健生活现状研究——中国老年卫生保健研究之二北京医科大学(100083)丁蕙孙杜水伯王晓燕①王楚英孙曼霞(三)老年人疾病诊治状况老年人由于躯体的生理、组织和器官发生退行性变化,致使老年人患有各种不同的疾病。城市中的老年人与农村中的老年人患病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