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74年,匈牙利建筑学教授埃内·鲁比克发明了魔术方块,小小魔方蕴藏的巨大魔力迅速风靡全世界,至今全球已售出魔方块4亿多个,人们发现,这个小方块的组成实在奥妙无穷。  相似文献   

2.
侯公林 《心理科学》2001,24(2):226-227
以往曾有研究发现动物及人类的攻击性行为及抑郁等情绪变化都与血浆内的睾酮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但至今为止人们对雄性激素在心理应激中的作用及其机制尚不清楚。而因噪声诱发的心理应激条件下,动物各组织的睾酮水平分析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人的知觉来实现的。人们活在世界上会接触或看到各种事物,理解的,不理解的,都存在他们自身的美。这些事物需要人们发现他们的美。如果不了解它们的含义,就不能理解它们,欣赏它们。所以,在艺术创造中,要感性和理性相统一,发现并理解作品中的美。  相似文献   

4.
从古代社会一直到工业社会,农业友展的基本思路一直是以提高单位产量为核心目标。然而,在最近几十年中,由于工业污染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这种基本思路已受到有力的挑战。人们开始发现,农业与畜牧业产品受到严重的化学污染,消费者开始拒绝购买含有化学物质的食品。一些德国农民在这种新的市场需求下开始改变思路,又重新回到了自然农业的道路。这种自然农业主要是指保护农作物免受污染的自然耕种管理方法。如:通过有效的轮作来消除传统种植方法的弊端,因为人们发现,不断地轮换地种植粮食、根茎植物和象前者、豌豆这样固氮植物可以…  相似文献   

5.
多囊卵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现象的哲学思考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妇科(210002)吴效科,苏延华,张祖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生殖内分泌失调,其临床特征是卵巢雄性激素过多及长期无排卵。一般人认为其发病是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的内分泌失调...  相似文献   

6.
科学实验对科学发展的意义锦州医学院(121000)龙云,关汝昌有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的发展史是人们不断通过实验去探索、发现、研究和创造的历史。所以实验工作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从历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总有部分学生对...  相似文献   

7.
验证实时融合导航及三维重建技术在妇科肿瘤微创手术中的精准定位功能。在30个离体猪心内分别埋入直径为3mm的金属小钢球,并进行CT扫描及CT数据集的三维重建等处理。由五位医学院学生和五位妇科临床医生参与,分组在二维实时超声影像及自主研发的实时融合导航系统的辅助下,对30个离体猪心进行模拟妇科子宫穿刺手术操作。实验结果表明,三维影像导航组操作的穿刺针的定位精度高于其他两组;利用实时融合导航与三维重建技术联合应用的辅助功能,可明显提高妇科临床医生及医学院学生的穿刺操作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人为本,微创手术是当代医学的模式之一。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以辩证的观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引起痛经、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和不孕等症状,严重影响育龄期妇女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人为本,微创手术是当代医学的模式之一。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以辩证的观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一类型内隐联想测验,考察以往研究中常用的概括化心理疾病词和具体心理疾病词作为心理疾病内隐污名间接测量概念词或类别标签的有效性。结果发现,相较于与积极词配对的任务,两类概念词与消极词(心理疾病态度词)配对的任务反应时更快,正确率更高。研究表明概括化概念和具体疾病与反映人们对心理疾病患者真实态度的消极词存在更紧密的自动联结,是人们头脑中表征心理疾病的概念词或类别标签,可作为内隐测量中的心理疾病概念词用于污名评估。  相似文献   

11.
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新加坡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细研究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人们便不难发现两者之间的许多共性。如儒家思想中的“仁道”、“有教无类”、“学而不厌”、“发愤忘食”,与西方资本主义的人道主义思想、教育优先主义和积极进取精神是极其相似和一致的。但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处更为突出以至相互对立,如儒家的重义轻利与西方的重利轻义、儒家的重农轻商与西方的重商主义、儒家的群体意识与西方的个人主义、儒家的礼治与西方的法治、儒家的集权思想与西方的民主意识、儒家的平均主义与西方的效率观念等等。亚洲“儒教文化圈”内的国家和地区现代化实践表明,某些西方优秀的现…  相似文献   

12.
一、夸克模型及夸克禁闭假说自1879年发现电子以来,现代物理学深入到比原子更深的一个层次,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发现。1919年发现了质子。1932年发现了中子。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逊发现了正电子,并在1955年又发现了反质子、反中子。六十年代人们又发现了一大批很不稳定的“共振态”粒子。迄今人们已发现基本粒子三百多种。人们把这三百多种粒子(包括它们的反粒子)通常分为两类四族,即: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三个研究从本土化视角探索人们对体胖者的社会性偏向特征。研究1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获得了被试对体胖者的刻板印象内容;研究2使用情感温度计和AMP范式对体胖者的外显与内隐偏见进行了测量;研究3通过情境测量对比人们在不同生活情境中对体胖者的行为反应。结果表明,中国被试对体胖者的刻板印象内容提名以高热情特质为主,刻板印象评价呈现低能力为主的特征;人们对体胖者没有外显偏见,但存在一定内隐偏见;社会生活情境中体胖者可能遭遇歧视,对女性体胖者的歧视程度更高。总体上,人们对体胖者的社会性偏向表现出复合性的本土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谈糖尿病研究的发展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893年法国人Laguesse发现胰腺与糖代谢的关系,1955年德国科学家成功地从磺胺族中试制出口服降糖药,1957年双胍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1979年α-葡糖苷酸抑制剂诞生。特别是1922年加拿大科学家Banting和Best发现胰岛素,人们一度幻想糖尿病将在地球上绝迹。但事实并不尽人意。近10年来,伴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糖尿病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随着基因序列的破译,糖尿病基因变异的被揭示,人们期待着转基因方法建立起来的治疗手段能彻底改变糖尿病患者的命运。然而,磺胺、青…  相似文献   

15.
有研究发现,他人的注视会使人们倾向于遵循社会规则,但甚少发现他人注视状态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该研究旨在通过比较眼睛的呈现类型和形式对不诚实行为的影响,来考察哪种注视状态能有效抑制个体的不诚实行为。结果发现,非伴随注视状态下,被试表现出不诚实行为,且不同类型的眼睛对被试的不诚实行为没有影响; 伴随注视状态下,直视眼抑制了被试的不诚实行为,而斜视眼则没有。这表明他人持续的注视可能作为内隐的名誉线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不诚实行为。  相似文献   

16.
浅析病毒疫苗发展中的科学与技术天津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博士生(300070)马海伦,曹传海导师任中原公元16世纪,天花被人们称为瘟疫,接触者无不遭受天花感染,感染者大多死亡。开始人们对其束手无策,但是在生活实践中人们逐渐地发现,感染天花的幸存者再次...  相似文献   

17.
内隐领导理论的中国研究——与美国的研究进行比较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内隐领导理论代表了某种特定文化中人们内心对领导概念化的构成方式。本研究发现,中国人的内隐领导理论的内容由“个人品德”、“目标有效性”、“人际能力”和“多面性”四个因素构成。与美国的八因素有很大的差异。这也许是中美文化不同所造成的。本研究获得了与CPM领导行为评价模式非常类似的结果,从而验证了CPM模式是不同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模式。  相似文献   

18.
应用控制论方法提高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妇科恶性肿瘤的诊治过程是一个不断自行调节的母子系统 ,妇科肿瘤医生可以运用控制论方法 ,通过信息 (尤其是反馈信息 )处理的能动过程 ,使系统保持稳定状态或处于最佳状态 ,从而实现人们对系统规定的功能目标。系统中的疾病表现的症状、体征、医生素质、检查仪器等项看作子系统 ,而他们又由许多要素组成。例如医生初步诊断这一子系统 ,就包括其本人的业务水平、思维方式、医德、心理状态等诸要素。各个子系统或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彼此影响、互相制约、共同作用的 ,任何一个子系统或要素的变化 ,都会影响母系统。如更年期功血和子宫内膜癌…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网恋现象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日常交往方式,同时也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交流方式。作为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亲密交往方式,网恋越来越普遍,在大学生中体现的尤为淋漓尽致。为分析大学生网恋现象背后的原因,本文搜集了大量的相关资料,发现大学生网恋具有比例高、公开化、轻率的特征,进而剖析了其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指出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1 社会需求对科技的导向作用就整个社会而言,一切科学技术成果,都是人类为满足社会的某种需求而自觉创造出来的认识或实践的手段。人类对生存和健康的需求亦然。起初,人们对传染病束手无策,对“瘟疫”谈虎色变。后来人们发现,那些得了“瘟疫”而又幸免一死的人,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在“瘟疫”再次来临时得以幸免。是什么让那些人幸免“瘟疫”的迫害呢?怎样才能躲过这样的灾难而得以生存、保持健康呢?这种对生存和健康的需求,促使人们去研究。后来研究者们发现,原来免疫的动物或人体的血清中具有抵抗细菌毒素作用的物质。那么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