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人类即将迈入世纪之交的大门之时,自然要关注未来的文明走向。一些人以科学对人类社会已经和正在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社会生活科学化进程加剧为根据,预言后工业社会文明仍将建立在西方文明的坚实基础之上;另一些人则以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以及莱布尼兹、玻尔、普里戈京等科学大师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为例证,来证明未来世界的主流文化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这两种见解虽然针锋相对,但却都以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为前提。一般认为,东西方文化界线分明,东西方智慧各显特色。譬如,西方智慧重解析,求实证,力求战胜自然;而东方智慧则重…  相似文献   

2.
智慧之光     
自从混沌初启,在这个星球上出现了生命,进而自然又产生了人类,那么智慧之光就开始毫不悯惜地普照着这个绿色的大家族,智慧就成了人类生存的依托,人类本身就成了智慧的象征,有人类的地方,就会有智慧的光芒。智者有智者的智慧;强者有强者的智慧;只要生存着,智慧就...  相似文献   

3.
靠智慧生财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靠知识、智慧生财正在成为主流。不过这并不是说只有高学历的人才可能智慧生财。文化高的人自然是知识经济的主角,可是文化层次比较低的人也不是完全没有用武之地。既使是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也需要动脑子。不管你从事何种行业,只要善于动脑子,就可能比别人计高一筹,抢占先机,而得  相似文献   

4.
李健 《哲学动态》2022,(12):62-69
对老子的“自然”概念可作两层分疏:“法自然”与“辅自然”。就“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言,从文法修辞上可以还原为“人法地,法天,法道,法自然”,人法地、天、道也就是人“法自然”(自然是地、天、道的本质),人“法自然”的诠释路线可以克服“道法自然”的诠释困境。就“圣人能辅万物之自然”“百姓皆谓我自然”而言,讲的是圣人“辅自然”,意在君王应顺辅百姓之自然。其他关于“自然”的原文及思想,均可统摄在“法自然”与“辅自然”的两层义涵之中。人“法自然”是在天人(天道与人道)关系里讨论修身智慧,是向上法(人取法地、天、道之自然),凸显天道的本原地位;圣人“辅自然”是在君民关系里讨论治国智慧,是向下辅(圣人辅百姓之自然),凸显民的自主性地位。  相似文献   

5.
智慧与知识     
应当把智慧和知识严格区分开来。智慧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精神的一种状态,一种关联,是精神同精神,精神同自然,人与神的关系状态。它是一种圆满和谐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是努力的结果,而是原初本然状态。我们由于种种知识、暴行和制度,失去了原初公义状态,我们可以揭示、重新寻回或回归这种状态,但无法靠自力创造和拥有智慧。对哲学家而言,智慧与知识不同。知识是对于可见事物与事实的描述与解释,智慧则是对价值与意义的洞见与直观。从事实不能合乎逻辑地推导出价值。价值与意义不是推导出来的,不是观察到的,而是感悟到的。价值是思…  相似文献   

6.
钱学森大成智慧学思想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很难说是在某一具体时间产生的。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这个概念是在1992年11月13日与王寿云、于景元、戴汝为、汪成为、钱学敏、涂元季等六个人谈话中第一次提出的。钱学森“大成智慧教育”这个概念的正式提出,是钱学森于1993年10月7日给钱学敏的一封信,谈到要培养18岁的硕士,即“大成智慧教育的硕士”。  相似文献   

7.
八般若波罗蜜 8.1 大乘空宗的玄学理论: 大乘空宗的玄学理论集中在般若波罗蜜。般若一词,梵文本义即知识、智慧之意,但是这里所说的般若智慧并非一般人的智慧,它是一种很神秘的宗教智慧。得到般若智慧,自然具有五神通、六神通等超越能力,前面五种波罗蜜的目的都是为了达到般若波罗蜜。单是实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和禅定  相似文献   

8.
五台山又名清凉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成为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五台山自然气候的清凉与文殊菩萨智慧的清凉深度契合。"清凉智慧"沉淀深化成为五台山文殊智慧的文化符号和精神内核。清凉智慧导人超脱烦恼,达到彼岸,获得开悟,明心见性,其禅学价值对净化人心、建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 ,伊甸园神话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人学义理。通过构想人的起源、原罪和惩罚等情节 ,以神话形式依次回答了“人是什么”这一人学总题中的三个基本分题 ,即人的由来、本质和命运是什么。故事表明 ,人是由神创造的特殊生物 ;由于人类先祖亚当夏娃违犯神诫摘食智慧之果 ,使人类改变了伊甸园时代的自然本质 ,成为以意识、智慧为本质的精神生命体 ;人的智慧本质特别是矛盾观念 ,使人陷入不能自拔 (甚至神也爱莫能助 )的苦难命运中  相似文献   

10.
谭特立 《佛教文化》2011,(4):110-111
国学大师章太炎,曾经参与百日维新,一,因他纯任自然,生性傲慢,举止怪异,极异,包含着大智、大略,渗透禅的意境,后又投身民主革命,是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之一度被人称为“疯子”。其实,他的“疯”极奇、表现禅者机敏、智慧、激荡和狂放的气质……  相似文献   

11.
奥吉布瓦教是奥吉布瓦人在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集体智慧的结晶,信仰奥吉布瓦教的人对人、物、神和世界本源等均有着自己独特的认识。16世纪初,西方殖民进入北美大陆,随之带去了相应的宗教、文化和语言。奥吉布瓦教在历史上大致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天主教传教浪潮,这给奥吉布瓦教带来了重创。20世纪60年代之后,美国土著文艺复兴使得这一宗教重获了生命。  相似文献   

12.
略论道教伦理思维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伦理思维是中国道教认识伦理本体、完善自我和协调自然的特有的方式方法,是古代中国人道德智慧的独特体现.自我性思维、人本性思维和生态性思维是道教伦理思维的三大特征,它折射出道教抗命逆修、抱朴守真、清静恬淡、慈爱和同、度人济世、性命双修、顺应自然和力行不止的主体精神.道教伦理思维和主体精神的最终旨趣是对自我完满、人我和谐和人物(自然)和顺的追求.在现代化过程中,道教伦理思维及其主体精神是人类精神资源宝库中使生命得以充实、发展和丰富的重要智慧,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为根"作为人之为人的自然本性源于以下事实:人生命的产生源于自然之演化,自然是人类生身之"母";人生命的成长离不开自然之养育,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根";人的发展与幸福离不开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自然是人类可持续发展并过上美好生活之"基"。而近代以来人类的发展实践在创造工业辉煌与奇迹的同时,由于悖离"以自然为根"的人的自然本性,已经带来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造成人类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不断下降,使人的身心健康遭受各类危害,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我国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是在遵循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基本观点、原则与要求的前提下,为超越黑色发展模式及其造成的发展困境,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性变革,由此破解人类发展不可持续这一时代难题而作出的历史性谋划与创造性决策,因而具有重要的伦理属性和伦理价值。从认识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无疑是人类认识史的一次实质性飞跃,是人类的生态认识和生态智慧的结晶。从实践论的层面看,绿色发展恰恰是对人的自然本性——人类对自然的亲缘和依赖关系——有机协调、互利共生关系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那马人的山灵崇拜及其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实地调查材料,论述了那马人山灵崇拜产生的原因及其经历了山鬼──山神鬼──山神三个顺序相承的发展阶段,认为那马人宗教观念中由鬼到神,由自然神向社会神,由自然崇拜向偶像崇拜的演变过程是同那马人社会历史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淳法 《佛教文化》2007,(5):92-93
般若,即佛性,或如来藏。般若是认识现象的主体,是智慧的源头,是人内在的潜力。般若本身没有色相、没有形状、没有思维形式,所以是空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般若是遇到色相(心理和物质的信息)才起作用的。般若是一种能,一种光明性,能随机应缘中孕育智慧,产生种种认知、判断和真见。当自己的心智不被物欲所蒙蔽、不被成见所障碍及不受情绪所干扰时,般若就流露出透澈的省察力,那就是智慧。  相似文献   

16.
追求智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智慧是什么?是引领人走向辉煌的路标!自然,人对智慧的追求最为有声有色,也最为惊心动魄。何以见得,请看《圣经》。那是很久很久以前,上帝曾依照自己的模样用泥土造出了第一个人,一个男人——亚当,并让亚当无忧无虑地生活在伊甸园中。不久,上帝见亚当孤独一人挺寂寞,就又用  相似文献   

17.
浮嚣的尘世越来越不安静,能静下心来沉思的人越来越少。追逐名利,心中自然难以平静;喜欢热闹,心中自然浮躁。人,要活出自我,活出境界,还是要让这颧悸动的心平静下来,去读书,去思索。人的思想火花产生于三种状态:一是产生于激烈的争论中,火花一现;二是产生于观察与思考,灵光一现;三是产生于阅读中的思想碰撞和知识积累达到一定程度后的爆发。这三种状态都离不开思考。不论短暂还是漫长,不论顿悟还是大觉,不论浅近还是深远。不过,第三种思考更成熟,更深刻。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一般人内隐的智慧分类机制及智慧类型,考察了51名硕士生对智慧描述词和提名智慧者的分类。多维标度分析与聚类分析表明,40个智慧描述词的语义空间包括人文才能/科技才能和内在特质/外在表现两个维度,分为自然科学才能、社会科学才能和人文科学才能三类;40个提名智慧者的语义空间包括自然科学者/人文社科者和人际间的/个人内的两个维度,分为自然智慧者、社会智慧者和人文智慧者三类。综合分类结果及中西智慧文化,根据智慧内包含才能或能力的性质或要解决的问题性质,智慧可分为人慧与物慧两大类型。  相似文献   

19.
人类应献身劳动勇于创造———从《古兰经》看人类和自然的相互关系王洪濮米寿江根据《古兰经》和“圣训”的精神,人类的生活应该与持久的、不断更新的劳动创造联系起来。伊斯兰教认为,真主创造了人和自然,人在大自然中劳动、生息、繁衍,并依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推动社...  相似文献   

20.
人脑是人在社会群体生活中自然演化的产物:人脑的基层是原始脑,中层是边缘脑,上层是大脑,加上额叶前部,这就是人脑自然演化的四个阶段。人脑是个信息判释器官:思维并非线性活动,而是三脑许多机能不同的神经细胞单元(类似计算机模块)的并行性活动,形成一个大联盟通到额叶,用语言表达决策,摆脱了机械反射,形成了理性认识。宗教、神话、民间传说是人通过想象获得精神安慰的产物;言行病态是因脑不健全;不同的信仰、信念、文化习惯,异常的思想或行为,是人类进化过程中难免的,我们应该尊重客观事实,必须正视这些问题,既要认识理解,又要预防治疗,尽快加强教育措施,促进世界走向大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