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成体系的佛教自然观魏晋时对中国传统自然观产生影响 ;四大五蕴说为部分人接受 ;般若学与玄学自然观交融产生了本无、即色、心无等不同观点。  相似文献   

2.
中西绘画美学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艺术理论体系,也可以说体现着两种不同的艺术境界.从总体上看,中西传统绘画都是和谐的艺术,即古典主义的艺术,两者都强调再现和表现的结合.然而,由于中西文化传统以及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中西绘画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渐积淀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审美特点.即:中国绘画侧重于表现和抒情,以写意见长,而西方绘画则侧重于再现和摹仿,以写实取胜.造成这种美学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两者根植于不同的民族土壤,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传统与哲学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民族文化造成了中西传统建筑和谐美在审美观念、建筑形制、空间处理等方面存在着诸多差异,而这些审美观的不同,究其根本,就是中西文化理念的差异。文章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4.
无神论是相对于有神论而言的,二者表现为同一文化背景所孕育的对立物。中西无神论的特点,离不开双方有神论的特点,也离不开中西哲学思想的特点。一自然观的差异:机械因果观与有机自然观本体论在西方传统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对本体的追寻实际上就是对整个世界生成、运行的内在依据和意义的探求。因而,注重因果律和逻辑性成为西方哲学的一大特色。他们对动因问题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张慧 《美与时代》2005,(8):78-80
吟咏自然,寄寓山水.在中西文学发展史上,自然诗以清新质朴、恬淡静雅的风格表现着人与自然互为观照,情景相生的和谐默契.但由于中西文化背景、诗歌发展历史、民族性格与心理结构、哲学思想与美学传统的不同,它们又在许多方面展现出不同的风貌.以物我主题抒述、意象呈现、意蕴表达和语言艺术来讲,中西诗便显现出不同的情趣及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与西方文化在世界观、艺术观、审美观上有着不同的特点,因此,中西传统绘画艺术存在较大的差别。这些差异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是由民族思想与民族文化决定的,是不同的民族意识形态在绘画审美上的反映,它既体现了民族的独特品性,又体现了人类历史文化的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7.
林风眠与潘天寿二人是我国重要的艺术教育家,林风眠走向了"中西融合"之路,潘天寿则选择用传统创新来宏扬民族文化与精神,两者都具有典型的学术精神与使命感,回应着时代的命题。与林风眠融合中西艺术以产生一种新的艺术相反,潘天寿则极力强调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林风眠是将中西绘画放在一个对等的位置来谈融合;而潘天寿则坚持走民族绘画之路,在以本民族绘画为主体的情况下谈从西方绘画中获得滋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自然观频繁地展现在他们的建筑当中,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民族与自然的联结是如何的紧密。文章结合游日本西芳寺、桂离宫与阅读日本建筑师黑川雅之的《依存与自立——日本建筑的自然之心》的感受,分析日本民族自然观的由来以及其将自然观运用至园林以及建筑的手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方传统绘画有着不同的透视方法,不同的透视观实际上反映出中西方审美心理结构的差异。文章就焦点透视在中西传统绘画中的表现差异进行研究,分析了中西传统绘画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
建筑是人类民族文化的结晶,某一时期倾力而建的建筑必然映射当时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水平。因而,若是要了解一座建筑,就需要探析构成建筑的内在本质——文化取向。文章试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出发,在"人本"与"神本"不同的背景下,比较中西传统建筑,解析中西方传统建筑的内在精髓。  相似文献   

11.
漆画艺术是一个新生的画种,其发展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养分。培育漆画艺术的民族独特性,必须在中西艺术体验与诠释中创新,必须伴随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漆画艺术才能立足于民族传统绘画的形式中取得创新。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自然观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关于万物始基的元气本体论 ;另一方面则是宇宙形式的天人合一论。正是这种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元气本体论和天人合一论 ,才使中医学形成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方式和理法方药的独特体系 ,尤其在中医诊治方法上 ,也无不富有传统自然观的特质。1 中国传统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哲学规定性气是中国传统哲学中最基本、最广泛、涵摄丰厚而衍变繁杂的范畴之一。元气论自然观运用于中医理论体系中 ,用来说明生命的物质性和运动性 ,以此进一步阐释人体、人与环境的整体性和联系性 ,力图唯物地论述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13.
所谓社会结构,是指社会要素具体的、稳定的构成方式。中西传统社会结构都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之上,都有地主与农民的对立,都存在着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制度;但是两者又存在着具体差异。这种具体差异的根源在于中西传统社会里有着不同的成分。中国的封建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中国的佃农具有一定的人身自由;建立在血缘性基础上的家族势力在传统社会结构中有重大影响。西方传统社会的土地所有  相似文献   

14.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与中国哲学现代化刘进田中西哲学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比较都能够启发我们去承认中国哲学的主体独立性。中西方哲学在其各自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都曾发生过同其他民族和地区哲学相互交流和比较现象。如古希腊哲学同亚细亚、叙利亚、埃及及印度诸民族的哲学接触和交流,中世纪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领域中渗透着酉方哲学的内在精神,而在近代,意大利、英、法、德诸民族国家的哲学的密切交流等。中国哲学史上曾经发生过三次大规模的文化和哲学交流。一次是公元一世纪后印度佛教的输入,第二次是十七世纪后西学东渐,第三次是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的传入。每次输入.中国文化和哲学在外来文化和哲学的挑战面前,既善于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又保持了自己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由此可见,无论是西方哲学抑或是中国哲学,保持本民族哲学的主体独立性是一种共有的、普遍性的规律性现象,是不同哲学系统交流和比较过程中的一条基本原则。但是,中国哲学主体独立性同以排外和自发封闭为特征的传统的民族自我中心主义的文化观念是根本不同的。同时,中国哲学的自我反省和批判的结果也不应是自我毁坏,而应是积极的重建和再生。这样,中国哲学现代化这一问题就提到了我们面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目  相似文献   

15.
桑吉扎西 《法音》2015,(2):47-51,33,36,73
<正>记者:"丝绸之路"是由德国著名文化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文化概念,专指汉代长安、咸阳、经甘肃河西走廊、敦煌,入西域进中亚,直到东罗马帝国的知名交通要道,它连接欧亚绵延7000多公里。在这条连接和沟通中西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古老商道上,各民族的互动商贸,才使得不同地区的民族与国家,在相互交往中彼此影  相似文献   

16.
由于经济、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西传统人生观教育方法在发展的基本趋势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特征,而在具体方法层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相异之处。中西传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相同点主要体现在:都注重"因材施教";都强调"知行合一";都重视"学科渗透式教育"。中西传统人生观教育方法的不同点主要体现在:西方重"宗教化",中国重"世俗化";西方重"心理疏导",中国重"行为引导";中国重"反求诸己",西方重"外在拯救";中国重"正己而令他",西方重"正他而树己"。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塞尚的感性透视到中国的散点透视,从"艺术乃与自然平行之和谐"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探讨塞尚风景画绘画与中国山水画中西两个美学体系在透视观与自然观中对于"自我"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正近一个半多世纪持续进行的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历程,生发出对整个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释的诉求。同以往不同,这次处于古今之争漩涡中的解释活动又受到中西之争的影响,古今中西之争交织在一起,共同构造了人类历史上最为复杂的一次解释学的实践。李承贵教授新著《哲学的解释与解释的哲学》收集了作者2000年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分析论述了古今中西之争中众多思想家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现代阐释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解释学原则和方法的精辟见  相似文献   

19.
中式服装,即具有传统风格、民族风格特点的服装。它积淀了“中国文化精神”,具有典型的民族标识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式服装现状,中西服装的差异,中式服装走向国际的可能性,探索中国服装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与西方民族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诞生出不同的艺术体系。中西绘画风格与技艺的结合使得中西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并在各自适合的土壤上蓬勃发展,绚丽绽放。文章以中西方文化发展为基础,对中国绘画艺术未来的发展作出尝试性探究。通过本次的研究,在以后的教学中,将中西古典绘画美学研究和时代发展结合在一起,使之后的教学能够适应时代,不断促使绘画美学得到新的认知,使中西方艺术观念相互渗透,实现深入的融会贯通,从而焕发出新的艺术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