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从哪里来 ?要到哪里去 ?”人人都在追问 ,生的眷恋 ,死的恐惧 ,时刻萦绕心间。生与死 ,是人生的首要问题 ,也是任何一个宗教都必须解答的问题。一切宗教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们的信仰 ,被成千上万的信仰者痴迷地尊奉 ,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都包含了对人类最深沉的 ,也是最原始的心理隐患———死亡的最终解决的承诺。但不同的宗教因其基本教义、教理之不同 ,对生与死的看法各异 ,也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生死观。在中国 ,儒道释三足鼎立 ,而儒者慎言生死 ,故生死之事多由佛道包揽。二者虽经千余年冲突交融、异中求同 ,但差别仍是很大 ,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一、目的跨文化的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来说是比较新的。虽然在本世纪初就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只是到六十年代从跨文化观点系统地论证心理学的争论才真正为人们所接受。在儿童心理发展理论中,首先接触到的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即遗传与环境的关系。关于这个问题,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从跨文化的观点加以研究。尽管辩证唯物主义已经指出遗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作用,但是,环境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知发展中如何起作用?民族差异对儿童认知的发展又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需要作具体的调查和研究。本文从云南实际出发开始对上述问题作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郑晓江 《学海》2006,(2):146-153
周敦颐的生死哲学主要由二部分构成,第一是生死态度:“今死矣,命也!”第二,生死观:“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周敦颐构筑了儒学之形上本体,又以阴阳五行之理贯之“天人”。这不仅为儒者之积极入世、道德践履的人生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从本根上确立了儒式的生死观。本文从对周敦颐生死思想的探讨进而对儒家的生死哲学进行反省,以期推动对中国哲学的思想探讨的深入。  相似文献   

4.
涅槃     
《法音》1990,(4)
梵说nirvna的音译,又作泥洹、泥日、涅槃那等,意译作灭、灭度、寂灭、不生、无为、安乐、解脱等.灭,指灭生死之因果.灭度,指灭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灭即度也.寂灭,寂有无为空寂安稳之义,灭者生死之大惠灭也.不生,指生死之  相似文献   

5.
道教在创立之初就特别关注人的生命如何形成、人为何生而有异、人的生命能否永存、个体生命如何超越现实的痛苦和生死的局限而契合于生生不息的大道等人生问题。从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出发,道教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基点, 以认识自我和顺应自然为基本特征, 吸取佛教的佛性论和中观学, 在历史演变中形成了具有独特哲学意蕴的心性论。本文试图从道教心性论的哲学意蕴入手, 来寻绎道教心性论在与佛儒心性论交涉过程中的理论演化, 并以此说明道教心性论是促进魏晋南北朝以来道教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动因之一。一心性论是人对自身的认识, 是研究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正>在多元文化共生并存的复杂背景下,当今书坛既充满生机活力,又表现得困难重重。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一种局面?我们又将如何去应对?这是书法艺术发展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本文从价值取向、艺术标准、理论与实践关系、主流书风建设四个方面作了一些简单的分析与探讨,以期唤起每一位书家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7.
归因理论发展之概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归因理论是社会心理学中人们对社会行为作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领域。它研究人如何理解和解释行为的原因。人的行为原因是多重的,但人们对自己或他人行为原因的理解往往只从某一个或几个方面去推论和解释。人们怎样去解释行为的原因?各种人对行为原因的解释是否有差异?有无众人皆循的规则?不同的原因会不会影响以后的行为?对这些人们感兴趣的问题,心理学家都作了探讨,形成了现代归因理论的架构。因此,归因理论被定义为理解原因的研究。归因是观察者对他人或者自己基于外部行为的内部状态的推论。归因研究近十多年来成为社会心理学中一个最活跃的研究领域。它在社会心理学期刊的研究报告  相似文献   

8.
生死问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自古以来世界上各种宗教、哲学探讨不休的重大课题。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生死问题也日益在现代社会凸显出来。作为佛教中国化的禅宗,其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仍注重在人生哲学与生命哲学。从重人贵生、了脱生死到超越生死,禅宗从独特的视角对生死  相似文献   

9.
研究南画或以文人画样式来创作的日本画时,从一个中国人的视角来思考是很有必要的。在文人画悠久的演化过程中,中国画家对其的理解和创作是如何被日本同化和吸收,它们又是以何种方式被转化和采用,从而顺应了当时的日本环境,对德川时代的艺术家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呢?文章从德川幕府时期进口的四种类别的中国文人画为例进行分析,以探讨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关于生死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社会,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及制度的改进已大幅度提升了生活水准,但却并没有同步提升生与死的品质。基于此,笔者以为有必要通过生死哲学的研究来使现代人真正实现生之幸福与逝之安乐。生死哲学探讨的理论目标应是:一方面让人们获取关于生死的知识性学问,另一方面则努力将生死哲学的知识落实于生活实践,把生死的知识性学问转化为生死的生命性学问,即从“学习生死”上升到“学会生死”。“学习生死”是对人之生死各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探讨,认识之并掌握之,而“学会生死”则是在学习生死的基础上构建人生智慧与死亡智慧来应对复杂的…  相似文献   

11.
一、调查目的经过十年动乱,新一代的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怎样呢?他们的意识倾向(主要是理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心理需要又如何呢?这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在1982年11月试图通过对广州地区部分大学生的调查,对这个问题作一客观的分析和基本  相似文献   

12.
一场突其如来的非典灾害,让历经沧桑和磨难的中华民族,又一次经受了严峻考验。人们在震惊之余,不约而同地开始了反思。对于宗教界来说,他们是如何看待非典的呢?最近,本刊约请部分宗教界人士,请他们从宗教的角度,对非典问题作了一番反思与审视。这些审视既是宗教的,但又超出了宗教的范畴,从而具有了更为深广的人文意义,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3.
学诚 《法音》2007,(2):28-30
学习佛法就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获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同时能够逐步逆生死流,走上解脱道、菩提道。如何来改进自己的生活?诸位来到寺院里,会觉得寺院不同于自己在世俗的家庭。寺院生活,也不同于在世俗时的家庭生活。这些“不同”表现在哪里呢?  相似文献   

14.
夏威夷佛缘     
“你现在的生活好吗?”师傅突然问。我沉吟,考虑如何说好?“不”,我终于说,眼圈便也红了。“放下它。”师傅坚决地说。“放下?”他做了对我不利的事,却要我放下?不!我的眼泪“刷”地流了出来。“我佛慈悲,一个学佛的人,是成佛菩萨,还是走向六道轮回,常常在一念之差,人生人生,是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是一己私欲都放不下,如何一了生死,走出三界?他是你的丈夫,你不原谅他,谁还能原谅他?“南无阿弥陀佛。”师傅合掌。我想到了令我很烦很烦的生活,想到了我飘摇不定的婚姻,想到放生之外的话题:宽容,我感到有一柱阳光姿态昂扬地嵌进我的心———人应…  相似文献   

15.
生“解脱生死”,是修行佛法的根本问题,所以“了生死”、“了生脱死”,成为中国佛教界的一般论题。然而什么是生,什么是死,大家似乎并不想正确的去认识,所以不免有以讹传讹的传说流行。依我们人类来说,一般以为胎儿从母胎中诞生,就是生,释迦佛不也是四月初八日生的吗?不错,这只是常识所说的生,一般误解了以为这是“了生死”的生,于是传出了“投胎”的故事。如说:老爷睡在书房中,似梦非梦的见某人进来。正在惊疑不定,ㄚ鬟来报:夫人生了公子。哦!孩子就是某人的灵魂投胎而生的。又如说:有女人怀孕,过了十个月,还没有生下孩子。等山中某老禅师…  相似文献   

16.
类别学习是人类对不同类别加以归类的过程。类别信息的表征、分类策略运用的特点一直是类别学习研究的重点。非监控类别学习可分为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和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非限制任务, 限制任务)中被试的分类策略具有分类“单维度倾向”策略特点,类别变异程度会影响类别表征; 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更倾向形成相似性表征, 直接的非监控类别学习则为基于规则表征。现有的非监控类别学习的理论对分类策略和表征的解释仍显薄弱, 不同学习任务下类别迁移和知识效应的研究还存在不足, 未来研究还需要进一步验证知识效应对非监控类别学习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影响、探索影响类别表征形成的因素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现象的分析     
多年来,目,内哲学工作者注重探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并以主客体统一的原则分析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开始,主要是以主客体关系重新探讨哲学认识论,之后,有的以主客体的关系建构新的哲学体系,有的将主客体的关系命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有的用主客体的关系分析唯物史观,有的以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来规定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等等。这其中不乏有益的探索。本期发表的杨河同志《现象的分析》一文,从主客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了现象和本质的范畴,认为现象具有主观和客观两重属性,它既在主体之中又在主体之外,在客观物质世界中并没有与主体认识的现象和本质相对应的物质原型。还认为,主体意识与客观存在的绝对分明的界限正在消融,代之而起的是以主体性为主导的两极渗透。杨河的探讨不失为一个新的角度,很值得作进一步研究。例如,该文从主客体相互作用角度对色、声、味和时空等现象作了分析,那么对复杂的自然、社会现象及其本质如何从主客体相互作用上去界说?如果对现象和本质可以作这种分析,那么是否可以从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辩证法的规律及其它范畴?怎样使这种探讨有更充分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如何在探讨中达到本体论、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科学统一?等等。探讨这些问题,无疑将会对哲学的根本理论问题的研究有所推进。我们期待更多的、有新意的研究文章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8.
道教     
本文从对道教产生之前社会的生死、灵魂观念及种种人神交往巫术的分析入手,对道教特别是早期道教的组织结构、宗教生活、斋仪、修炼方法及其发展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及北约的导弹炸毁我国驻南大使馆,三位中国英雄血洒南国,引起全国人民的激愤,示威游行中见僧伽队伍,香港有人议论,怎么出家人也卷入是非?况且是见血的事,抗争的事,激烈的事,如何契佛法,契戒律,契修行?恐怕一些居士及出家人都有此疑问。《佛教文化》约笔者行文,谈点看法,与大家商榷。佛法不离世间,但世间法有大道理,有小道理。小道理者,独善其身;大道理者,兼善天下。但小大不二,因小能见大,大又摄小。如出家人常说,生死事大,这是就个人修行言;但同样生死事小,这是就家国言、天下言、佛法言。一座寺院,有低眉菩萨,又有怒目金刚,低眉菩萨感…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传统生死观念深刻影响着公众在对待生命伦理问题时的道德态度和伦理选择,在梳理我国传统生死观念基础上,从生命现、知情同意、临终关怀三个角度思考了传统生死观念对现代生命伦理问题的现实效应,指出对传统死亡观念的提升和转换将有助于生命伦理的实践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