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的魔力笔者近日到一早餐店吃早餐,该店以经营豆浆、牛奶、包子、稀饭为主,也有小菜和熟鸡蛋供应。笔者刚坐好,老板就满脸笑容问道:“先生,吃点什么?”我略一思索:“一碗豆浆,两根油条。”老板很快就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豆浆和油条,问:“先生,要一个鸡蛋还是要...  相似文献   

2.
头文字C     
未进象牙塔之前,就曾听闻有“镇塔之宝”名曰“CET-4”。类似某前辈从大二到毕业的“四级马拉松”传奇,某高人一次通过且分数再创新高的“神话”等等,成为大一新生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3.
一刻钟     
下午三点多,忽然接到尼娜电话,问能不能来我家“打扰一下”?虽然吃惊,还是接纳。尼娜是她在公司的“叫名”,真名是王爱红,她的父亲是我中学同窗,比我大一岁,我和王兄穿越历史烟尘一直保持联系,我是看着尼娜长大的。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家庭环境和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通过南京大学2013级3191名大一学生UPI问卷调查,采用回归方程分析家庭环境中的家庭来源地、家庭经济、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环境认知以及专业满意度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作用。结果发现,家庭环境因素和专业满意度均显著影响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5.
<正>转学,也转走了我的快乐星,是我们学校的大一新生。她既不是应澈回访,也没有电话预约,而是直接敲响了咨询室的门。在心底里,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女孩挺大胆的。现在,当我真正走进她的内心世界的时候,我才发现,我太自作聪明了。要知道,当她敲响咨询室门的时候,是付出了多大的勇气和力  相似文献   

6.
“90后”大一新生适应性及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分析"90后"大一新生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心理适应能力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四川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2009级800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①有54.9%的学生心理适应能力较差,仅有3.3%的学生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②"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低于全国青年常模,除躯体化和敌对因子外,其它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③不同心理适应能力的"90后"大一新生在SCL-90各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性别比较时,只在恐怖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90后"大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学校应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90后"大一新生的心理适应能力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2012,(5):61-62
有朋友跟我谈起美国,说这个国家如今的情形与我们的大唐王朝差不多吧?我听了一笑,回说:“有些历史现象不是简单的类比可以清晰表述的。如果从国民生产与生活享用的绝对值去算,美国早就超越了唐代了。如果论到‘鸡剔皮’(GDP),可能它还差着老大一截儿。如果从文明特征上讲,我认为很不一样:美国是‘惊人’的,而中国的唐代是‘迷人’的。说美国惊人,一是它有钱,二是它有炸弹,这两样东西在世上晃来晃去,很显眼;说大唐‘迷人’,除了它也有钱,二是它拥有诗歌和宗教的昌明,像彩霞一样绚丽灿烂,同样也是光耀寰宇,垂照千古的。”  相似文献   

8.
他,大一新生,1米8几的个头,聪明、沉稳,英俊、潇洒,可说是“酷毙了”、“帅呆了”、“乖极了”。是老师、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是女孩理想的恋爱对象。但入学一个多月了,同学们谁都没见他笑过。他很少和大家接触,一说话就脸红,见到女孩更是“退避三舍”,这更对女孩有一种“神秘感”。听  相似文献   

9.
和许多到我治疗室里做客的人们一样,我也不时会感到人生的空虚和无聊,但这种感觉一般不会持续太久。客人们总会好奇地问我:“你也会空虚?你用什么方法排除空虚?”实际上,心理治疗师并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治疗师也会体验到各种不良情绪,我排除空虚感的秘诀在于9个字——“爱自己,爱空  相似文献   

10.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1.
慈父恩师     
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小学的时候教过我。所以,他既是我的父亲,也是我的老师。在他教我之前,我的成绩很一般,那时的我特别淘,贪玩,不爱学习。可是等到父亲教我后,我的成绩便直线上蹿,他并没有特别的“关照”我,待我和别的学生一样。因为怕他,所以认真学,凡是他的课,我都不敢有小动作。虽然那时,我不愿意在父亲的班里,可是,现在回想起来,那实在是一件好事。如果父亲能一直教我,我肯定会顺利考上大学。  相似文献   

12.
以大学生羞怯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为工具,对359名大一新生进行2个月的追踪,以考察大一新生羞怯和适应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1)大一新生的羞怯和适应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2)羞怯与适应呈显著负相关。(3)T1的羞怯负向预测T2的适应,T1的适应负向预测T2的羞怯。结论:新生入学之初羞怯与适应之间互为因果关系,因而可以在此阶段从羞怯和适应两方面着手进行干预,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仿佛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您还记得半个世纪前流传达的这句诗吗?也许您会和我一样,知道这是那个年代名诗人徐志摩的名积句,但知道而已,并不喜欢—在世纪末的会天,咱们几曾见过这等“温柔”?时移境迁,当初让无数青年男女怦然心动的诗句,在今天这个时代似乎就有点变味、青些发酸了,至少,这样的表这方式令当代人感到陌生和不太习惯。咱们不能断言说会天满世界都是矫情的包装过的“娇羞”,但是水莲花一样自然和无穷回昧的“一低头的温柔”,肯定早就是稀罕物了,对不对?更何况,这等儿女私情,几曾入过学…  相似文献   

14.
发愿     
要不是这眼泪,我怎么也不可能写这封信的。 是痴么?看《佛教文化》竟看得泪如泉涌,有谁会和我一样痴?如果有,是知己。会来找我吗? 究竟看到何处流的泪?是1994年第1期第30页上牧人主持的寄语:“一些人难以理解的佛教,对另一些人却是那么难以割舍。”只这一刹那。  相似文献   

15.
用“十年磨一剑”这句诗来形容我在都市里打工的经历,是再恰当不过了。10年的风风雨雨中,我像辛勤的农民一样,在陌生的城市里种着自己的“责任田”,以打工仔的身份为这个城市的繁荣与发展,奉献着绵薄之力。一朝一夕皆甘苦,十载历程不寻常。打工,改变了我的生活,也丰富了我的人生。  相似文献   

16.
天使曾来过     
在生活中,我有个偏好或者说习惯。只要稍有空闲就直奔窗口,或端了茶杯,站在窗前极目远眺;或推开窗户吹吹风,直到趴在窗台上品尽杯中茶才会甘心;或拿了手机,边与友人聊天边隔了玻璃欣赏窗外的风景。却从来不曾想过,假如房子没有窗子该会是怎样的境况?也从没想过这世上还有没窗户的房子。直到有一天,我壮着胆子走近那个拾荒老人的“屋”,才真正体悟到没有窗子的屋里,那可怕的黑暗,也才理解了生活中所谓的个性与怪异,只不过像“饱暖思淫欲”一样的,因境而生。  相似文献   

17.
从我出生的那一天起,或许就已注定了我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因为我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意味着我一辈子都不能跟别人一样行走。  相似文献   

18.
粽子的选择     
正俗话说,手心手背都是肉。可是没有一个妈妈不是偏心的。哥哥比他大一岁。从小两个人在家里什么都是相同的。一样的碗筷,一样的床铺,一样的衣服,吃同样的饭菜。只是在位置上,哥哥习惯性地在左,他在右。家里穷,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玩具,也买不起小孩子们喜爱的零嘴。可妈妈从田里干活儿归来,会捉两只一模一样的蚂蚱给他们玩耍。也会从兜里掏出一把酸甜的野浆果,洗干净放在盘子里,然后哥哥吃左边的,他吃右边的。  相似文献   

19.
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重点大学的大一学生,这段时间来,我因失落而痛苦:我不再是出类拔萃的“尖子生”,不再是干部,不再受到老师的宠爱和同学们相比,在各方面甚至表现平平,这与我的中学时代截然不同。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未来也不再满怀希望,变得既不服气别人,又不满意自己。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传说有一天,一位猎人去拜访心中仰慕已久的大学者,没想到这位学者正和家人荡秋千,玩得不亦乐乎。猎人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位治学严谨的人会浪费时间做这种游戏?学者问他:“你背上的弓为什么不把弦扣上?”猎人回答说:“如果一直扣紧,弓弦就会失去弹力。”学者接着说:“我和家人荡秋千,理由也是一样。”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