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发明离不开灵感,有时一个灵感就是一件发明,发明到最后往往靠灵感来完成,原因是灵感具有自创造性。发明与灵感总是结伴而行。发明家除了形象思维发达外.灵感思维也比较发达。如爱迪生平均几天就有一个发明灵感。那么什么是灵感呢?灵感是灵感思维的结果感。灵感思维又是一种什么样的思维呢?灵感思维是自动思维、快速思维、自编程思维。  相似文献   

2.
灵感初探     
灵感是人在创造性活动中出现的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最佳的创造性能力,是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想象能力和记忆能力巧妙地融合,使问题获得迅速地解决。灵感同其他心理想象一样,也是人对各种客观现实的反映,是人脑的一种机能。否认灵感的存在,或者把灵感神秘化,都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我们不应回避对灵感的研究,而应该科学地探讨它,逐步阐明灵感的规律。本文拟对灵感在科学创造中的作用、灵感的心理与生理机制、捕捉灵感的心理条件等三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刘亚  周长江  杨哈韬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34-1842
灵感既是一种人格特质, 也是一种状态体验。无论是作为心理结构的特质灵感, 还会作为欲求体验的状态灵感, 都具有动力性、唤起性和超越性三个核心特征。状态灵感是由诱发刺激所唤起的, 并使个体趋向于目标, 包括by成分和to成分两个独立的过程成分。灵感与积极情绪相比, 具有相当的动力性、更多的超越性和更少的责任性。灵感有利于创造力的发挥, 有益于心理健康, 能够增进个体的幸福感。未来的研究应对领域特异性的灵感、灵感结构的普遍性、灵感的诱发方法以及灵感影响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机制做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论灵感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感是创造性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灵感对创造性活动有一定的重要意义。本文仅就灵感的特点进行讨论。灵感具有以下特点:1、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灵感产生的基础在于创造性活动.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没有创造性活动,也就不会有创造的灵感.创造者长期从事创造性活动,对探讨问题熟思深虑,才可能在某种刺激的诱发下,豁然开朗.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必然产物,犹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一个人对某个问题毫无研究,绝不能凭空产生对这个问题的灵感。清末学者王国维曾经生动而深刻地描述做学问的三种意境。他认为,古今成大业、大学问者,都经三种境界:第一境界  相似文献   

5.
灵感通常被认为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么灵感究竟可不可以被激发?事实证明,灵感是可以被激发的,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为探索灵感的激发及其规律打开了大门。灵感的激发是在意识和潜意识的进阶过程中完成的,激发灵感离不开四大核心要素:开放性思维模式、知识储备与跨越、社会需求与责任以及全球发展中的创新平台。主动构建"人圈门"模型,在运作过程中激活四大核心要素的协同联动作用,显现了灵感高效激发的一般规律和过程。在"人圈门"模型的启示下,国家、社会、团体和个人要协同作用,形成激发灵感的合力,充分激活创新潜力。  相似文献   

6.
灵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刘奎林教授探索灵感的秘密,即是为创造创新搭建阶梯。灵感的发生,虽然看似神秘、偶然,灵感绽开的花朵虽然瑰丽、灿烂,但它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非异想天开、信手得来的,归根结底还在于人这个思维的主体。刘奎林教授指出,灵感发生的规律的本质,归根结底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相似文献   

7.
笔者通过研读梁广程的《灵感思维与脑的自动化做功》,认为其对灵感是人脑在双重意识下做功的产物的阐述、对灵感产生过程中的酝酿、激发、捕捉、加工四个阶段的论述,对进一步探寻舞蹈创作灵感的产生,有很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海》2016,(6):212-216
灵感思维是人类用于获得灵感认识、创新性认识的一种思维形式,兼具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特征,而又高于二者,是理性直观或者是柏格森所说的"创造性直觉"。研究生中不乏聪慧过人、学术悟性很高的人才,但是一些研究生仍然局限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两种方式,缺乏灵感思维和灵感思维能力,以至于他们的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学位论文鲜有闪光点。我们认为,高校培养研究生灵感思维的主要路径有三条:一是转换研究生培养模式,变"知识灌输型"为"学术讨论班"模式,诱发研究生养成灵感思维方式;二是要立德树人,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将德性转化为灵性,激发研究生的灵感;三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人—机交互"的智能系统,催生研究生的灵感。  相似文献   

9.
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马长英灵感是怎样产生的?古往今来一直是哲学家们注意的课题。柏拉图认为是神赐的;现代西方有人认为灵感是在幻觉条件下产生的,甚至用致幻剂来诱发灵感;弗洛伊德等则用无意识理论来说明;还有顿悟说等等。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揭示出灵感产生的生理机制及客观条件。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灵感是主体结构中多种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一、两种思维方式的转化与灵感的产生思维是人脑特有的功能,是认识的理性阶段,也是认识的过程与结果。思维有两种基本方式: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目前也有人把直觉、灵感看成是第三种思维方式,这是一个有待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进一步探索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灵感与抽象思维、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正是在这两种思维的作用与转化之中,灵感得以产生。钱学森说过,得灵感的人总是要经过一长段两种思维(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苦苦思索来作准备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从心理学角度讲,它们都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反射,形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一信号系统的反射,抽象思维侧重于对第二信号系统的反射。从哲学角度讲,它们都是主体对客  相似文献   

10.
短视频顾客灵感(SVCI)是顾客灵感概念在短视频情境下的具象化, 是顾客由营销类短视频中获得的从接受营销引导的想法到转变为对消费相关目标的内在追求的激活状态。短视频顾客灵感的前因包括视频因素、主播因素和个人特质因素; 短视频顾客灵感中的观念式启发和行动式启发两个维度的交叉可以产生短视频顾客灵感状态矩阵, 矩阵中四种灵感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 短视频顾客灵感通过直接贡献(顾客购买)和间接贡献(顾客推荐、顾客影响力和顾客知识)两条途径对顾客融入产生正向影响; 商品类型和消费者-主播关系强度在短视频顾客灵感对顾客融入的作用中起到调节作用; 短视频顾客灵感有助于揭示短视频营销中顾客灵感的触发机制及其对顾客融入的影响, 可以帮助消费类短视频主播和短视频平台产生更高效的营销内容和策略, 同时可以帮助消费者提升短视频购物的消费体验。  相似文献   

11.
灵感是在创造活动中突发的一种最富有创造性的心理状态,灵感“火花”的爆发就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在灵感状态下,人的思维十分活跃,情绪特别高涨。此时,科学家会成功地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重大问题,有所发明创造;文学艺术家会兴致大发,构思出美妙的篇章,勾勒出动人的形象。灵感产生于创造活动中,但灵感何时到来是不可预期和控制的。当然,这不等于说我们可以消极地等待灵感的出现。相反,我们可以积极地创造条件去捕捉创造的灵感。第一,致力于长期而艰苦的创造性劳动。这是产生灵感的基本条件。灵感并不是什么神秘…  相似文献   

12.
有人从"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的传统观点出发,认为艺术灵感和科学灵感在内容上一致,都是"认识上的飞跃".只在形式上有区别:科学灵感主要在抽象思维中爆发,艺术灵感主要在形象思维中爆发.  相似文献   

13.
人们崇尚灵感,渴望它的君临.因为灵感是创造力的爆发、思维力的升华和表现力的高涨.君不见,灵感来的,“思如风发,言若泉流,摇笔挥洒,骏利无状.”(陆机《文赋》)郑板桥也赋诗描述过灵感的有无对创作的影响,“十日不能下一笔,闭门静坐秋萧瑟.忽然兴至风雨来,笔飞墨走精灵出.”灵感是人的高度积极的精神力量,是一种思维加工的高层次功能,是用脑艺术的最高境界.普希金说,灵感是“一种敏捷地感受印象的情绪”.它是思维云层的闪电,能够照彻幽冥的思维穹宇,接通“短路”的思维导线,高度激活思维的创造活性.所以,灵感便因其令人惊异的创造魅力,赢得了人们的神往和赞叹.  相似文献   

14.
汪静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08-108
爱因斯坦曾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九十九的汗水”。这句话虽已强调勤奋的重要性,但缺少那仅占1%的灵感,最终还是功亏一篑。可见灵感在成功的道路上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创新灵感更具有敏捷性、突发性、灵验性和神奇性,若能运用于作文教学中,那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那么,学生如何在作文中产生创新灵感呢?  相似文献   

15.
灵感是一个难解的理论之谜,其中如何激发灵感的问题尤具理论的难度,也更有实践的价值,因此也就更有诱惑力。多少年来,为寻找开启灵感之门的钥匙,各行各业的专家学者从各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努力地探求着、追索着、体味着,对灵感发生的规律和引发机制积累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灵感曾经闪烁着神秘的色彩。使普通人不敢对她心存幻想,然而普通人要取得事业上的突破和工作上的成功,电离不开灵感所赋予的特殊智慧。我们曾与激发的秘密有了进~步的认识、真切的感爱和初尝圣果的欣喜。我由亲身体验确证了灵感不是上帝的恩典,也不是个…  相似文献   

16.
对一个女人来说,未婚是张金牌。尤其对于一个生活在到处都是无形思想限制生存环境中的女人更是如此。适合于思想灵感、艺术灵感生成和迸发的环境就是那种无拘无束的环境,或者那种像运行在地下的炽热的岩浆般的灵感和异想,随时等待喷发。  相似文献   

17.
灵感及其实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探讨了灵感这种特殊的心理现象 ,概括了灵感的四个特征。作者认为灵感是问题解决过程中意识和无意识认知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医学研究与灵感思维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陈振民灵感是指脑海中的瞬息闪念,又叫思想火花。它是医学研究工作在思维上的起点和引爆剂,在医学的发现创造上有巨大意义。灵感的爆发是突然的、闪电式的。但在爆发之前有一个长期积累、反复思考的过程,并不是头...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的思维与智慧的王国里,最令人困惑和神往的就是灵感了.尤其是对常人来说,更有点可望而不可及的味道。但就普通人来说,对灵感是否就永远只有望洋兴叹的权力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那么,培养和诱发灵感有些什么规律和方法呢?1、厚积薄发法灵感莅临的最大的可能是,创造者厚积薄发,充实信息库,耽思迷想,对对象具有极大的热情和兴趣。黑格尔认为材料积累对于诱发灵感非常重要,材料的意蕴一旦被心灵抓住,就能激发起灵感。厚积首先是体验。只有充分地感知、强烈的欲望,才能使大量的显意识沉入潜意识,在机遇触发下,调动自己的…  相似文献   

20.
刘奎林教授新近出版的《灵感———创新的非逻辑思维艺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 0 0 3年 1月出版 ,以下简称“《灵感》”) ,是一部探讨创新思维方法的佳作 ,其重点在于破解“灵感之谜” ,弄清灵感与创新的关系。本书内容丰富、创见颇多 ,现撮其要点 ,作一简单介绍。第一 ,作者通过对意识与潜意识关系的研究 ,阐明了灵感发生的基本原理和奥秘。作者认为 ,要达到这个目的 ,就必须先从揭示灵感发生的原理入手 ,然后以“显意识和潜意识相互作用理论“为基础 ,按线性科学与非线性科学提供的理论 ,去深入地探讨灵感发生的基本规律。那么 ,灵感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