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光法师文钞》正、续、三编[近代]印光《印光法师文钞·正编》,亦名《增广印光法师文钞》,四卷。《续编》分卷上、卷下,亦可作二卷。《三编》,四卷。共十卷。1914年,高鹤年将印光大师数篇文稿交《佛学丛报》发表。1918年,徐蔚如据此并历年搜访所得,编...  相似文献   

2.
我是在很偶然的机会读到《印光法师文钞》的。大约是91年4月的一天,我游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寺,寺内的游人不多,古刹一片清静的气氛。在新开辟的佛经流通处的玻璃柜里,放着很多新到的佛经和其他佛教书籍。其中有一套四册的《印光法师文钞》增广本,一套两册的《印光法师文钞》续编,都是由江苏苏州市灵岩山寺出版发行的。其中增广本四册是线装的,里面的纸白  相似文献   

3.
宏法 《法音》2000,(6):37-38
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年以来,经无数高僧大德的弘扬,形成了以大乘八宗为特色的中国佛教。其中,收机最广、三根普被者,为净土宗。在近代,弘传净土法门最著名的,当属莲宗第十三祖的印光法师。他佛儒结合,“觑破时节因缘,因机调伏众生”,其代表作即为《印光大师文钞》。蒋维乔先生在《中国佛教史》中称颂印光法师:“居普陀时,虽与世鲜通,然缁白闻名而求开示者日众。法师口宗笔答,凡所为文,字字从性海中流出,而仍无一语无来历。”印光法师留下的百余万字的三大部《文钞》,不仅是净宗瑰宝,也是近代学术思想的珍贵财富。梁启超在读了…  相似文献   

4.
徐蔚如编辑、印刷、流通的《印光法师信稿》是最早署名"印光"的别集.该书收录了《复邓伯诚居士书一、二》、《复邓新安居士书》三封书信,发行5000册.它的出版是《印光法师文钞》编撰的前奏,也是印光法师从"粥饭僧"到"人天师"身份转变的一个关键,对于印光"专修净土"的形象具有导向性和建构性意义,具有文献学、宗教史学、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5.
阅读一部160万字的《印光法师文钞》,仿佛在聆听印光法师的叙说,令人感慨不已。印光是一位非常善良的人,于弱冠之年因惧怕地狱而出家。对他来说,出家是一种追求,但更是一种无奈。他断绝与家人的联系,长期忍受孤独、苦恼,出家后数十年未回乡见父母兄长一面,甚至不知道父母兄长是何时离世的。书中所描述的情景,简直令人目不忍睹。佛教教义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过于严酷。善良的人们在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尤其需要无神论。  相似文献   

6.
静波 《法音》2023,(4):39-40
<正>一代高僧传印长老离开了我们,作为老法师的学僧,曾经近距离地聆听多年教诲。在中国佛学院,传老是一位既严肃又开朗,既传统又现代的老法师,原来是敬畏的,后来是可爱的,再后来我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传老的影响。读本科的时候,传老教授我们《戒律学纲要》《印光法师文钞》。那个时候的传老会把我们班同学的名字刻在竹签上,会不时抽出来让我们回答问题。  相似文献   

7.
武延康 《法音》2002,(6):24-26
近年来,我们在收集、整理有关中国近现代佛教史资料的过程中,陆续发现了几篇印光大师的佚文,皆为《印光法师文钞》及《续编》、《三编》所未载。它们是:1、《九江查六庆童女(民国十四年往生)》。此文载杨慧镜居士于1925年辑录之《近代往生传》(台湾青莲出版社,1999年4月版)。该书前有印光大师作于民国十四年(1925)的序文一篇。除《序》以外,书中还收有印光大师的文章五篇,此为其一。2、《地藏菩萨本愿经序》。此文载民国年间扬州江北刻经处所刻唐实叉难陀译二卷本《地藏菩萨本愿经》前。目前该套经版藏金陵刻经…  相似文献   

8.
去年夏天,金陵刻经处老主任徐平轩居士之子徐延陆示我其父于1931年编印的《石埭徐杨贤证居士遗徽集》一册。展阅之际,发现书中的序、记、传、赞等多为当代高僧大德和学者名流的手笔。其中有谛闲、太虚、印光的作品多篇。查检《谛闲大师语录》(台湾和裕出版社,1999年1版)、《太虚大师全书》(台湾《太虚大师全书》影印委员会,1980年11 月3版)、《印光法师文钞》及其《续编》、《三编》(台湾华藏佛教图书馆印赠,1997年 11月版),发现《遗徽集》中所载多为佚文。欣喜之余,亟抄录之。计有:谛闲大师佚文两篇(…  相似文献   

9.
在印光法师的出家道友中,真达法师是对他照顾最多的法师,也是对他最为尊崇的法师之一。印光法师无论是在上海弘法,还是在苏州闭关,抑或是晚年移居灵岩道场,都得到真达法师无微不至的关怀。可以说,真达法师是成就印光法师为一代宗师的最大助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83,(6)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在整修一新的灵岩山寺内,先后举行了佛像开光和印光法师舍利入塔仪式、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第二期开学典礼。上午八时半,大雄殿里诸山长老和四众弟子依次分列两序,虔诵经文,由灵岩山寺方丈明学法师为佛像开光。十时,由苏州市佛教协会会长明开大和尚主法,举行了印光法师舍利入塔仪式。  相似文献   

11.
认识寺院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份材料是我刚出家大概三十三岁时候写的。当时,接受白圣法师的邀请在三藏学院教书。那时候教材都是自己编的,参考资料多半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出来的,编成表解,作为佛学院的教材。《寺院教育商榷》,是我当时对一个寺院要把佛法发扬光大的构想,总共有五讲:第一是认识寺院教育,第二是怎样展开摄化活动,第三是修学的生活,第四是修行的目的与初方便,第五是信众的联谊与互助。就“认识寺院教育”这个主题可以从五个方面来说明。一、寺院价值寺院的设施及其存在的意义,这是我们首先要清楚明白的,“寺”这个名称的由来有它的历史渊源。佛教…  相似文献   

12.
传慧 《法音》1990,(11)
传慧法师《今日灵岩山》一文,以切身的见闻追述了印光大师开创灵岩净土道场的业绩,并向广大读者介绍了今日风规依旧的灵岩道场,读来倍感亲切.  相似文献   

13.
《法音》1981,(1)
1980年12月10日,苏州市佛教协会在灵岩山寺举行印光法师生西四十周年纪念法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巨赞法师、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真禅法师、中国佛学院灵岩山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印光法师是民国佛教四大高僧之一,在汉传近现代佛教界影响巨大。印光自号"常惭愧僧",作为一个严守佛教戒律、严谨处世的出家僧人,作为一个被同时代僧俗四众视为大师的出家僧人,他何以深刻地有感"常惭愧"?何以自号"常惭愧僧"?其中的微言大义何在?本文依据有关佛典,印光和虚云、弘一等的修持与思想,对此予以诠释,就众生要面对生死大问题的共性,发掘其中终极关怀的意蕴,一窥印光思想在中国净土宗历史上特有的继往开来之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03,(8)
本刊讯7月20-26日,由长安兴教寺主办,净业寺、青龙寺协办的首届终南山佛子夏令营在长安兴教寺举行,西安市佛协和长安区有关领导及夏令营的导师、法师,与来自全国11所大学的43名营员出席了首日举行的开营式。在活动中,营员们听取了省社科院宗教研究所所长王亚荣教授作的《玄奘文化研究》、陕西师大吴言生博士作的《中国茶道与佛教》及《禅宗的诗性思想体系》、法门寺博物馆韩金科馆长作的《唐密曼陀罗》的演讲,并行脚体验,徒步攀上终南山南五台,沿途参访了弥陀寺、圣寿寺、紫竹林和一些茅蓬,还在圣寿寺印光法师影堂前念佛回向。扶风大明寺住…  相似文献   

16.
从报刊编辑学角度对印光法师《与佛学报馆书》(含节录与补遗)所提意见和建议的分析,发现法师所提涉及报刊定位、方针及传播策略、编辑修养与意识、编排业务、印刷出版等多方面内容,称得上是微型“佛教报刊编辑学”,或者“佛教报刊编辑学”之雏形,其观点和建议契理契机,彰显了法理智慧与方便善巧,既蕴含着浓厚的“弘法利生”心怀,又与当代新闻传播规律及理念相吻合,对于当前佛教媒体的发展及弘法传播具有重要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拾文 《法音》1990,(11)
本刊讯印光法师在三十年代初期至四十年代中期,与著名佛教学者徐蔚如居士的书信手稿,最近在徐居士的外甥张叔文先生家的藏书中发现.这批书信手稿共有十五封信,约一万三千多字,大部分内容未经发表,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另有印光法师在抗日战争期间写给其皈依弟子何希净(雅南)居士的书信手稿一篇,系由何希净的后人提供.  相似文献   

18.
禹晓红 《法音》2003,(2):11-11
本刊讯1月7日至9日,江苏省佛教协会第四次代表会议在南京东郊宾馆隆重举行,来自全省13个省辖市的四众弟子代表139人出席会议。国家宗教事务局帅锋司长、中国佛教协会蘧俊忠副秘书长到会祝贺。会议传达了中国佛教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会议精神,转发了中佛协《关于深入开展揭批法轮功邪教的决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江苏省佛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和修改后的《江苏省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了江苏省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57人、常务理事30人。明学法师当选为会长,松纯法师、真慈法师、无相法师、弘法法师、心澄法师…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17,(4)
<正>本刊讯4月1日至3日,由西北大学佛教研究所、苏州弘化社、合阳阳光爱心助学联盟、净土文化工作坊等联合发起,在合阳县委、县政府支持下,县政协具体组织的"普烛群品——印光法师思想研讨会",在印光法师故里合阳县举行。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佛教寺院、新闻媒体的学者、法师、记者及合阳县有关领导三  相似文献   

20.
王帅 《五台山研究》2023,(3):20-25+31
印光法师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号子任。反映了其家庭“奉儒守官”的家风,对印光“儒佛融合”“以振兴佛教为己任”的思想产生深远影响。出家之后,法名圣量,字印光,号继庐行者、常惭愧僧、普陀僧、粥饭僧。这背后既蕴含着印光对于自己弘法事业的定位和期许,也可以看出其作为佛教领袖自觉振兴佛教的使命意识和担当精神,更可以看出印光谦卑恭逊背后的勇猛精进与坚定自信。从印光使用别号的时间、频率和场景,也可以看出其弘法实践中“善巧方便”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