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星座个性座     
星座及定位 西方的星相术如同中国的四柱预测(俗称“八字”)一样,广为流传,影响很大。西方人知道自己的星座就象中国人知道自己的属相一样重要。现今我国对星相术介绍了不少材料,青年朋友对此特别感兴趣。现介绍有关材料以帮助青年朋友查对自己的星座及分析自己的个性与运势。  相似文献   

2.
论“进步”及其历史──对现代性核心观念的反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步”之在中国,完全是一个现代观念。这里的所谓“现代观念”,一指它是一个现代性的前提,象它在西方现代社会的作用一样;二是指它在中国的形成,是中国现代化运动的某种结果。所以只是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进步才被中国人逐渐接受。19世纪中叶以前,中国人的观念世界中没有“进步”信仰。主流意识的世界观、历史观背景是循环论,甚至是历史衰退论。中国哲学有极其富于民族特点的“变”的智慧,它集中体现在易学哲学之中。但是中国哲学赞美变易的理论,中国智慧的实质,在于承认对立统一是宇宙间普遍适用的法则,和人事在“否”-“…  相似文献   

3.
外国逻辑史著作本来就不多,其中关于“中国逻辑”的论述就更是凤毛麟角。但在这廖廖无几的论述中也可见一种趋势:由不承认到承认,至开始重视。外国哲学家、逻辑家最早谈到中国人的逻辑思想的要推黑格尔,这位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在对中国人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估计上采取了虚无主义态度,他说:“真正的哲学是自西方开始”,“东方的思想必须排除在哲学史之外。”就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说:中国人“他们自己像是不能用概念来思维的……对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科学知识估计太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以来 ,随着人文思潮的发展 ,生活本体日渐成为中国和西方哲学的热门话题 ;尤其是 80年代中期以后 ,此问题在国内学界倍受关注 ,以至被人们称作本体论的“复兴”。本体问题在人类文化系统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 ,它的“复兴”表征着现代社会生活以及现代文化正在发生着深层的、体系性的变迁。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巨变时期 ,我们必须重视中国传统本体思想的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对本体具有深刻而透彻的把握 ,中国人对这一问题的见解根本不同于西方传统文化 :中国文化视野中的本体是生活世界的本体而不是西方二元文化语境中的物质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刘同辉 《心理科学》2006,29(1):221-221
1引言中国教育心理学一直延续着“拿来主义”的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前,主要是言必称苏联,改革开放后,主要是言必称西方。这中间存在着巨大的逻辑悖论,正如杨国枢在《为什么要研究中国人》一文中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中国人;在从事研究工作时,我们却变成了西方人。我们有意无意地抑制自己中国式的思想观念与哲学取向,使其难以表现在研究历程中,而只是不加批判地接受与承袭西方的问题、理论及方法”。中华文化中蕴涵有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它们是以中国人为对象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的实践结晶与理论升华。以回溯的视角去研究一番,定会探寻到符…  相似文献   

6.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是学习西方。为了在中国进行社会变革,实现近代化,中国近代的变革者们无不向西方寻找真理,引进西学。他们向西方学习是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从开始学习西方的工艺技术发展为学习西方近代的自然科学;从开始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而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哲学。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那时西方人极力向中国传播的基督教却不感兴趣,甚至拒不接纳。就此而言,近代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西方并不全面。诚然,中国人对基督教的排拒是带有普遍性的,从未间断过的“反洋教”斗争便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和现代之间,犹太教改革采取了“兼顾彼此”的态度。其结果是在帮助犹太人融入西方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同时,又存留了犹太教,进而保住了犹太人的族性。犹太教的经验为中国人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其中主要的一点就是:经过革新的传统仍然可以成为现代人的价值观。有鉴于此,中国人在传统和现代的抉择面前不应“非此即彼”,而应该取道于两者之间,即在实现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的同时,继承和革新以儒家为核心的传统,使之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安顿和族性。犹太人的经验之所以可被借鉴,乃因为当代中国人和当年的犹太人面临类似的文化危机,面临同样的实现现代化和改革传统以保存族性的双重任务。  相似文献   

8.
今年是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中国,1860年打进北京,洗劫焚烧圆明园,并逼签《北京条约》的140周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称为“庚申国耻”,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国耻大辱。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抢劫和焚烧了被誉为“万园之园”的世界园林艺术典范、珍宝文物宝库圆明园,连侵略者英国军官戈登自己也承认“我们就这样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这方面的滔天罪行已有许多论著揭露,本文着重揭露西方传教士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与签约的关系及其扮演的不光彩角色。西方列强虽然通过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  相似文献   

9.
东方专制主义 ,西方民主主义 ,这是我们过去长期接受的有关历史知识的“共识”。但是 ,翻开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画卷 ,不难发现 ,民主无疑是中国人普遍尊崇的政治价值 ,并成为近 4 0 0年来中国近 (现 )代化进程的主旋律。当然 ,由于各国国情不同 ,历史条件各异 ,中国的民主理论和实践与西方不尽相同。因此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只能在传统思想文化基础上通过改革 ,汲取世界优秀思想文化成果 ,建构具有时代特点的现代民主  相似文献   

10.
安德森在<想象的共同体>一书中指出语言和民族主义的觉醒有不可分割的联系,欧洲民族主义国家的诞生大多得益于对自己语言和文化的信心,显示出了对自己国家语言和文化的认可与民族国家的建立之间紧密的联系.然而中国民族国家的建立则是在对自己语言的否定、对自身传统文化价值的批判上诞生的,激进者甚至主张废除中国文字.表面看这似乎与欧洲民族主义国家建立所走的道路不同,但终其目的却一样.即建立一个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富强的民族国家.而当中国民族国家建立以后.民族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也激动着亿万中国人,当代中国人用其语言表达了他们的民族主义情绪.  相似文献   

11.
生命诚可贵     
5·12,一个极其常见的数字组合,却成了全中国人一生难忘的时刻;5.12,这只是整个历史时间段中的一刹那,却成了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的悲痛.历史不会忘记那一时刻,穹苍不会忘记那一时刻,世界不会忘记那一时刻,我们更不会忘记那一时刻.  相似文献   

12.
一、现代化的“个人原则” “个人原则”或者说个人本位既是人在现代化中的自我理解,也是现代化过程不断深入化的根本动力。现代化的发生及其发展过程所伴随的,是“个人”不断地获得强调,不断地成为价值“尺度”的过程。为了弄清现代生活中这种人的自我理解,弄清“个人原则”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意义,我们有必要回到现代化之前的人类社会和生活中,有必要弄清与现代人相对的古代人是怎样理解自己的。我们可以这样说,在现代化之前,人首先和根本不是从自身出发,而是从他所处的“位置”出发来理解自己的存在与意义的;也就是说,人不是从自身所是,而是从自己的“周围现实”来理解人生和人性的。具体而言,在前现代的西方,人首先和在根本上依他在宇宙中的位置来确认自己的“应然”,即价值,这是一种具有哲学一神学向度的人学;而在前现代的中国,人则首先和在根本上通过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来把握自身,  相似文献   

13.
中西文化发展的源头、过程、结果是不同的,因而形成中西人的思维方式也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中国人擅长于感性直觉思维,西方人擅长于理性逻辑思维;中国人强调整体,西方人更注重个体;中国人的思维以道德为标准,西方人的思维则以科学为标准;中国人的思维轨迹是曲线式的;西方人的思维轨迹则是直线式的;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单一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则是多元的;中国人的思维是封闭的,西方人的思维则是开放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这辈人在幼年的时候(二十世纪初年)就习见习闻“列强”(通过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地主和资本家)在中国横行霸道,他们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他们说中国是“东亚病夫”,是“劣等民族”,中国人是“一盘散沙”,当时的读书人也自认为事事不如人,满脑袋“洋人至上”、“美国的月亮此中国的圆”一类奴才思想。蒋介石集团二十多年的血猩统冶,更将中国引导到绝境。中国也正在被凌辱、被践踏的同时,育孕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党把中国从复亡  相似文献   

15.
燕继荣 《学海》2003,(5):13-17
“自由”的意义对于西方学人似乎已经成为一种常识 ,但对于中国人来说似乎还显得比较陌生 ,尽管不断有学者加以介绍和解说。近两年中国学界关于自由主义的争论 ,实与对自由概念意义的理解不无关系。在西方学术传统中 ,自由理论主要被认为是一种政治和经济学说。所以 ,从政治学角度出发 ,对自由的意义做出解析 ,并比较分析现实生活中不同价值观念和不同意识形态下人们对于自由的基本态度 ,以说明自由问题上的分歧和争论所在 ,这应该是我们澄清思想 ,达成关于自由之共识的基本路径。自由的双重含意“自由”在中文中的含义为“由于自己” ,而不…  相似文献   

16.
清真菜 :世界三大菜系之一  在我国繁花似锦的餐饮行业中 ,说起“四大菜系” ,很多人都知道那是指川菜、鲁菜、粤菜、苏菜。提起“八大菜系” ,也有不少人能准确地说出 :除了已有的“四大菜系” ,再加上闽菜、湘菜、徽菜、浙菜。如果问起世界三大菜系有哪些 ?恐怕能脱口而出的人就没有那么多了。其实 ,上面提到的“四大菜系”也好 ,“八大菜系”也罢 ,放到世界餐饮业的大家庭中 ,只是其中的一个菜系———以中国菜为代表的东方菜系。走出东方看西方 ,那里便是以法国菜为代表的西方菜系———也是世界上的三大菜系之一。已知东方菜系和西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中国宗教活动的三个主要功能 ,即“普济”、“普度”、“普觉”作为基准 ,回顾和论述了 2 0世纪中国与世界各国在宗教方面的交流和相互影响。作者指出 :在 2 0世纪初 ,西方基督教和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教活动中 ,以教育、慈善救济、医疗作为三项主要的切入点 ,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极大地震摄了中国人的心灵 ,中国宗教起而仿效。到了 2 0世纪 6 0年代后 ,东方的宗教则在欧美大行其道 ,这是因为西方人发现人的心灵才是真正主宰物质世界的主要力量  相似文献   

18.
资产阶级社会学是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到中国来的。中国的所谓社会学家无非是抄袭和复述现代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家的议论。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严复翻译了斯宾塞的“社会学导言”一书的第一章和第二章,在“国闻报”上发表。以后他译完了这本书,在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出版。当时他把社会学译做“群学”,书名称为“群学肄言”。西方资产阶级社会学就在这时开始传入中国。斯宾塞(1820—1903)和比他略早的孔德(1798—1857)被认为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的创始人。他们之所以取得这种地位,不仅是因为他们开始使用社会学这个名称,而且重要的是,因为他们生活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的时期,他们所提出的社会学学说  相似文献   

19.
感悟人生     
在金钱与世界之间一个富人去拜访一位哲学家,请教他为什么自己有钱后变得越发狭隘自私了。哲学家将他带到窗前,问:“向外看,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富人说:“我看到了外面世界的很多人。”哲学家又将他带到一面镜子前,问:“现在你又看到了什么?”富人回答:“我自己。”哲学家一笑说:“窗子和镜子都是玻璃做的,区别只在于镜子多了一层薄薄的银子。但就是因为这一点银子,便叫你只看到自己而看不到世界了。”人们都知道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个著名的慈善家,但却很少有人知道洛克菲勒也曾被薄薄的一层银子蒙住了双眼。洛克菲勒出身贫寒,创业初期勤…  相似文献   

20.
学会尊重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铅笔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不假思索地将10元钱塞到卖铅笔人的手中,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开了。走了没几步,他忽然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连忙返回来,从卖铅笔人手中取出几支铅笔,并抱歉地解释说自己忘了取笔,希望不要介意。最后,他郑重其事地说:“您和我一样,都是商人。” 一年之后,在一个商贾云集、热烈隆重的社交场合,一位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推销商迎上这位商人,不无感激地自我介绍道:“您可能早已忘记我了,而我也不知道您的名字,但我永远不会忘记您。您就是那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