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寒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是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其对绿化植物的选择应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蓝羊茅的耐寒性、抗旱性等使其成为优选植物,应用前景广阔。简要介绍了蓝羊茅的生长环境及其在寒地城市景观中的特性,并通过分析蓝羊茅的生长习性,研究其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情况以及在寒地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形式。此外,分析了寒地城市的景观设计原则,提出了我国寒地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及现阶段蓝羊茅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现阶段,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景观规划,而在城市景观规划中,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加入人性化设计理念,不仅能够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让城市居民在休闲娱乐时有一个好场所,还能够满足城市居民对园林景观多元化的观赏需求。基于此,文章针对风景园林人性化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人类"逐水草而居",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水与城市息息相关。自古以来,滨水而居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特色,滨水景观常常是借助于植物来表现的。滨水景观由植物组成,植物又作为滨水生态景观的决定因素,成功的滨水景观营造,不仅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塑造城市形象,提高生活品质,还可以带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作为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复杂综合体,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地形、水体、植物、大气环境、景观设施等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景观设计日益成为重要课题,而三维动画技术的发展及成熟恰恰能够为城市景观规划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或者手段。在分析三维动画技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的时候,将重点介绍市政道路桥梁动画、城市漫游动画、虚拟现实小区漫游动画、楼盘漫游动画等等。  相似文献   

5.
乡村景观规划作为中国传统地域性文化的缩影,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文化价值,是乡村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的多元化融合体,表现出极强的自发性、地域性、生态性以及生产性的多样化特点。在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当中,以自然风光为主要的表现载体,能够展现出特殊的肌理性与文化性特征,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城乡生态平衡、提升城市乡村自然属性的重要保障。由此,文章以城乡中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为人们构建出更为优越的生存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市滨水环境中洪涝灾害、干旱缺水以及水质污染使得天然状态下水文机制和水文循环被不断破坏。海绵城市概念正是解决当前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理论,城市滨水景观同样是影响城市生态体系改善的重要因素。文章以"海绵城市"理论为基础,从滨水景观规划设计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在徐州吕梁风景区段黄河故道生态绿道滨水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河道是城市的重要脉络,是城市空间联系的纽带。在城市滨河景观改造过程中,应结合其地域及基址条件综合考虑。现以荆襄河生态公园规划为例,初步探讨滨河景观规划中地域认知与场地理解问题,规划在充分调查现状基址条件及可利用的景观资源基础之上,力求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植物、园林建筑、景观雕塑、铺装、水体等关键景观的设计,进行公园空间塑造,探讨具有地域特质的园林空间营建。  相似文献   

8.
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空间中富有活力的场所之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章探讨了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规划问题,以巢湖市为例,对其滨水生态观光区项目进行分析,从项目概况和所存在的规划问题出发,提出针对巢湖市滨水区规划的发展策略,为今后巢湖滨水区的发展提供参考,最终促进巢湖市旅游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从而带动城市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后工业景观设计是一个城市在工业高度发展后的新地标设计,在这个设计中原有的植被和废弃地块分布很不规则,这在城市景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是个巨大的挑战。随着城市功能空间的转变,景观内部设计和外部转变是对城市工业发展的一种体现。文章根据工业发展的规律对城市工业景观规划的一些方法和概念进行分析,从而体现出城市后工业景观中与工业建筑有关的形象设计。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正面临着新的发展契机。要是单从表面上来说,中国的城市化的水平比较高,发展得也很快,然而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建设中的景观规划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究其根本主要还是政府和相关部门未能重视景观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表现手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如今,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在不同领域当中的交流范围也在逐渐扩大,新理念、新技术的运用促使整个城市景观的规划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这种变化当中却形成了一种"千城一面"的弊端。在这时候,怎样才能够针对目前所表现的弊端进行转变,进而从城市的地域性特点、文化特点、民俗风俗等方面进行融合,进而打造出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景观规划成为了众多学者不断热议的重要话题。因此,对当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地域性表现手法进行分析探讨,希望通过研究,能够为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校园景观是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传承校园文化与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全面推进中学生素质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以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部新建校园思源实验学校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分析、设计构思、总体设计、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与文化景观节点设计五个方面出发,探讨基于地域文化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理念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山东滨州黄河植物园景观规划设计实践为例,挖掘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物质空间的特质和地域文化特色,从城市形象建设的高度出发,提出既能健康黄河生态,又能讲好"黄河故事"的黄河沿岸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以促进当下趋热的城市公共景观风貌规划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焦作城市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城区规划布局现状等地域背景特点的分析,从生态性、功能性、经济性、文化性、社会性等方面对焦作城区景观规划的设计原则提出全新的思路和理念,为该地区景观规划设计确立切入点,并且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弘扬地区传统文化、改善民生设施、展现城市活力、提升城市品牌在国内外的影响力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多极化与一体化趋势加强,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技术信息、历史文化都得到各个层面的交流沟通,同时影响着我们城市景观的规划设计。地域性文化是城市景观规划设计中的标志性符号,但从当前实施的情况看,地域性文化的缺失不仅是受到全球文化传播的影响,呈现出西方发达国家规划设计的模式,更是我国城市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本土地域性文化的忽视。本文立足于现实首先分析地域性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之间的相互融合的关系,其次对地域性文化在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要素进行阐述,彰显出城市景观的地域性色彩,同时具有新时代下的人文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16.
本篇文章将简述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通过对基础设计路径的叙述来分析风景园林中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整体流程及方法,也希望本文可以为今后的园林景观从业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艺术化与符号化是设计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具体的符号样式,融入景观环境的服务设施设计中,可以提升和优化公共空间的品质,让人们在游憩中感受到景观片区的历史文脉和文化创意。以贾鲁河滨水景观为例,重点讨论和展示在现代滨水景观中公共服务设施的艺术化设计,为城市河流景观规划设计提供案例。  相似文献   

18.
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规划建设速度过快,很多规划和设计工作不到位,所以城市在大的降雨天气之后容易出现严重的城市洪涝灾害。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时为了能够更好地利用雨水资源, 201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试行)》。自此,海绵城市的概念逐渐进入到公众视野,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指导性思想。"生态海绵"景观设计的方法是对雨水进行利用的一种规划理念,从城市规划层面合理地提出利用雨水把城市打造设计成一个"海绵体",使其能够在对雨水进行吸收的同时也能把雨水储存起来对其合理循环利用。文章就以济南市的绿色街道景观设计为例,分析绿色景观街道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应有的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类文明程度的不断进步,城市成为了现今大多数人的生活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市民文化已经取代农耕文化成为了主流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不光体现在纯粹的艺术中也体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城市景观在文化层面上更为内在和含蓄,这也就注定了城市景观与绘画这一艺术形式的关联具有了更大程度的可能性,它不光在城市景观规划的艺术性上,也能够从美学意义上改善城市视觉面貌,还能帮助保护和延续地域性文化和地方特色。从作为"记录"的绘画和作为"指导"的绘画两个方面对城市景观与绘画的关联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当代的城市景观规划提供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石河子"军垦城市"的定位是石河子城市景观规划的文化依据,在反思石河子城市景观规划"地域性"与"当代性"的理性逻辑中提出符合"当代"的设计语言,挖掘"地域"文化的策略,即突出以"军垦"为主体景观的文化连续性、"地域"文化与"当代"审美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