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礼仪是形成和发展于早期华夏先民的渔猎、农耕、养殖活动而遗存于三代文明中的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礼节仪式性活动。在《礼记》中,狩猎之礼、渔礼、籍礼、桑蚕之礼、养兽之礼等生产礼仪的程序安排,包含着祈祷献祭的宗教信仰的内容,体现了先民对农业及对天地、神鬼、自然、人事之道的认识的象征含义,蕴含着早期文明社会组织利用生产推行教化的伦理意蕴。生产礼仪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受到礼家重视,与人们对待农业生产的态度有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期的生产方式、取食方法、分配形式,蕴含着先秦礼仪文化注重礼节仪式、实践操作、敬神奉献、意义象征的独特性质。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孕育着农耕文明沃土的广袤村落在历史的沿革中已经逐渐成为农耕与文化的结合。历史文化村落在风俗习惯、建筑风格、整体空间布局等方面都较好地体现出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伴随着近年来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历史文化村落正在经受着"建设性、旅游性、开发性"的破坏,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现状堪忧,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促进历史文化村落在新时期的良好发展。现通过对当前我国历史文化村落保护与发展的必要性以及历史文化村落保护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与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在新时期、新的社会形势下,历史文化村落能够得到良好的保护和利用,实现长期的健康、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3.
于洋北 《美与时代》2022,(9):118-120
城市和乡村是两种不同的社会形态和文明体系。中华文明根源于乡村,几千年来,乡村的农耕生产方式不仅为世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孕育了中华民族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农耕文明。然而,随着我国城镇化、工业化步伐不断加快,城市文明兴起并兴盛,而农耕文明有萎缩之势。在新时代,为了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因此,从保护传统村落、重塑耕读文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三个方面探讨城乡融合背景下农耕文明的传承,同时对城乡文明互鉴的历史逻辑、时代意义、实践路径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4.
王刚 《美与时代》2023,(1):28-30
传统村落随着农耕文明的传承与改变而不断发展与演变,时至今日,已经成为农耕文明的“活化石”。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板块,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传统村落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既要加大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力度,又要有效利用传统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只有这样才能在延续中华文明的同时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以传统村落的现代价值为切入点,简要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代表着农耕文明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根基所在,同时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与自然景观资源,是我国乡村文明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豫南地区是河南省的南部,地势南高北低,山体地貌多为丘陵浅山,兼具南北方风貌特征,文化多元,遗存了许多风貌古朴、地域特色突出的传统村落,是我国传统村落的重要聚集地。文章以豫南光山县龚冲村为例,通过实际调查及文献资料查阅,从环境特色、文化特色、街巷特色、建筑特色四个方面进行景观风貌特色解析,为传统村落地域特色保护与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古村落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精髓,也是中国农村历史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活化石"和"博物馆",还是一个地方民族文化和地域个性的代表。文章以云南沧源翁丁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村落主要景观元素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并分析问题,从而为村落的建设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乡土造物技艺是农耕文明时期村民日常生活中须臾不离的手工技艺,涉及村民的衣、食、住、行及农事耕作等各个方面,是为村民打造基于生存需要的实用性民间工艺,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及乡村文明程度的具体表现,带有鲜活的地域特色、民族精神和生活气息。武陵山区传统的乡土造物技艺及其打造的器物,蕴涵着该地区各民族文明之始直到现今的造物工艺文化。千百年来,其除了满足村民基本生存的物质基础外,还对村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乡村伦理、宗法观念及共同幻想的建立产生深远的影响。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不断使用传统的器物对传统村落文化产生认同,进而内化成村民的文化自觉,即自觉保持村落传统文化从而保护传统民族村落,是该区域传统民族村落保护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存在较多的传统村落。正是因为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凝聚古代文化、艺术,传统村落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提出的有关政策有助于保护传统村落,减缓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只有对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加以分析,探索其空间形态类型,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急剧的城市化进程让乡土文化不断被挤压。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珠三角,岭南水乡风貌和传统农耕文化也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破碎杂乱的城中村现象。而如何在保持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延续和发展岭南传统村落文化,已经成为政府和学术界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10.
城市不仅是现代文明的传承者,还是历史文明的承载者。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城市竞争也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文化已成为城市竞争的主要内容之一。城市人口、现代建筑不断增多,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传统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传统村落文化景观迫在眉睫。在这一过程中要保护好历史文化景观,并在这个基础上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发展方向,确保传统村落能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统农耕聚落是指构建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基础之上,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要营生的族群聚居的聚落空间。川东北传统农耕聚落由于受到传统农耕文化、移民文化以及川东北地区特殊地理地貌的影响,在聚落整体形态层面上呈现出独特的形式外延。文章以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太华乡雍氏传统农耕聚落为典型性案例,深入剖析了川东北地区传统农耕聚落在宏观层面上的形态特征及成因。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语是对民族文化的浓缩和反映。对于我国现当代文化事业的发展也有重要作用。试图采用分类手法,将成语进行分类,研究农耕生产农业民俗类成语,并以"刀耕火种"为例,尝试发现此类成语对于我国尤其安徽省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及指导作用,帮助推动文化乡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李四龙 《中国宗教》2022,(11):62-65
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既与印度佛教一脉相承,又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进而成为东亚佛教的核心。印度佛教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社会,这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的典范:佛教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形成了适合中国农耕文明、宗族社会的佛教形态。  相似文献   

14.
文章基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针对如何可持续地活化村落,从社会关系的角度重新剖析园林生产的本质,通过园林活动的人格再生产、时间空间再生产,探索与建构适用于当下社会文明机制的园林性空间语言,将造园活动理解为社会关系再生产的有效手段。同时,将精神重塑、文化的再生与人居环境的统一作为村落与园林的连接点,从参与主体的角度分析园林生产方法在村落活化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明清之际来华的耶稣会士在向中国译介西方科技的同时,也把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包括农耕文明介绍到了欧洲,加深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既对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思想产生了影响,同时还促成了法国重农思想的兴起.本文依据大量史料,对耶稣会士向欧洲所作的中国农业社会状况及农业生产介绍活动进行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现代商业文明严重冲击、颠覆着农耕文明时代遗留下的原生态民间文化艺术。在贵州水城县农民画之乡,曾引以为豪的原生态文化陷入资金来源单一、保护技术落后、理性商业思维短缺,代际传递乏人的发展困境。乡村振兴背景下,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成为摆在所有有文化使命感的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重塑先民的智慧,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通过资本化与市场化运作,重塑原生态文化艺术自信自觉,推动农民画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乡村文化凝聚了中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承载了乡村社会深厚的历史记忆。论文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九江乡村文化的现状和面临的隐忧,提出了构建政府、社会和乡村居民三维协同的乡村社会治理新模式,注重城镇化特色保护与塑造,推动乡村文化创新发展等思考。  相似文献   

18.
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制度伦理建设的需要,必须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从制度伦理的视角而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主要包括从农业文明到商业文明,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从国家主义到以人为本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是伴随着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逐渐形成发展的,这种传承和创新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下,传统村落却日渐凋零衰落,空心化现象越来越明显。基于地域文化,从文化基因角度出发,解析豫北传统村落核心文化基因,深入挖掘村落文化中的"根"。以林州西乡坪村为例,从村落自然肌理、风水理念文化、石文化、建筑文化、风土人情等几个具有明显地域村落特征的文化因子出发,对其内涵进行深度解析,为未来村落的整体保护、品质提升以及村落文化的发展传承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农耕时期,武陵山少数民族村民形成了许多约定俗成的关于生产、生活的“共同观念”,这些“共同观念”成为村民日常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维系了该区域农耕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和谐共生,对传统村落及乡土文化保护传承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多元文化冲击下,村民的“共同观念”日益淡薄,对武陵山民族村落的保护及文化传承带来灾难性的影响。研究如何将农耕社会村民内化于心并自觉遵守的“共同观念”进行重构,对该区域传统民族村落及文化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