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传播的媒介也不断发展,新媒介的发展趋势日新月异,同时也体现出了较大的兼容性。从版画的发展历史来讲,从最初雕版印刷中的佛经、民间画作、插图到之后的石印版画,都具有一定传播性,只是传播方式不同。在当代,媒介也经历了较大变革,新媒介逐渐被使用,并且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泛,这为版画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也为版画创作带来了相应难度。  相似文献   

2.
正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一书中主要论述了机械复制技术的发展给艺术领域带来的一系列变革。在摧毁了传统的同时使现代艺术具有了新的特点、价值和接受方式。安迪沃霍尔作为在机器复制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运用丝网版画制作作品的波普艺术家,开创了版画艺术走进现代艺术领域的先河。在中国,运用版画语言去创作的当代艺术家进入公众领域的包括,徐冰在版画研究生的毕业创作中运用了雕版印刷的方式制作的大型装置"天书"  相似文献   

3.
版画艺术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当时是印刷艺术的一种衍生。版画从出现到现在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一直活跃在艺术的舞台上,但是版画在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受到了各类艺术或多或少的冲击,导致了版画艺术在大面积推广时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通过对当代版画研究发现,版画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民间艺术、西方文化以及现代艺术融合,使得版画艺术的发展不再单调。文章主要分析了版画艺术的发展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研究,希望不断寻找当代版画艺术发展的新思路,为版画艺术的发展奠定基石。  相似文献   

4.
孙昱 《美与时代》2014,(11):89-89
综合版画是近年来版画发展历史上继“三版”版画以后出现的又一种新型的版画类型。随着综合版画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也日益体现出来。通过着重探讨综合版画的当代价值,来分析研究时代走向,希望能够促进综合版画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继续发挥其巨大的价值与作用,促进我国版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徽派版画是明代中叶兴起于徽州的一个版画流派,徽州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诸多要素的相互作用,造就了徽派版画独特的风格面貌。徽派版画在推动我国雕版印刷术的发展上起了重要作用,尤其是版和拱花的发明,不仅把版画印刷技术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对国内外版画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十竹斋"彩色水印套版印刷的发明,不仅是中国印刷史的重大突破,更是中外版画史上的伟大创举。徽派版画率先使用套色印刷术,对世界版画艺术和印刷术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徽派版画代表着中国版画艺术的最高成就,它对印刷术的贡献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6.
在对当代意象水彩画进行深度理解的基础上,将意象水彩的表现手法融入到丝网版画的创作中,将意象水彩作品中展现出来的灵动引入到丝网版画作品当中,展现丝网版画作品的包容性,使其成为丝网版画创作的一个创新点,再对融合方式和效果进行总结,能给其他丝网版画创作者以参考,创作出更加具有活力的丝网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7.
论医德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心理养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近些年来,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医德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许多医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群体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医护人员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护人员群体的形象,间接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版画以木刻版画为主,是在木板上使用不同的刻刀,运用刻、铲、切、划、凿等多种技法呈现事物画面,最后转写拓印到纸上的美术形式。中国古代版画在技术上是伴随着印刷术的产生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从开始出现就打上了传统文化的烙印,表现了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  相似文献   

9.
刘京 《美与时代》2014,(7):89-90
《十竹斋笺谱》是中国传统套色水印版画的杰出代表,其技术的精妙程度,品格上的高雅清淡,都达到了难以企及的境界。它是将绘、刻、印三者进行结合的较早实践者与成功者,是拱花技术的发明者。十竹斋的技术为今天的水印版画研究者提供了完美的参照。更重要的是,它那宁静如水的意境,体现了中国文化人由来已久的淡泊与中和。其精神的深度与力度,更为后来者所不及。另外,作为实用艺术的传统水印版画,它所具有的传播性与社会影响力,为日益式微的当代版画提供了一个可供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艺术领域的快速发展,当代版画创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使版画创作进入了新时代。与上世纪相比较,我国版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表达方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当代版画要想在新世纪中站稳脚跟,长久发展,就必须要意识到当代科技的重要性,并与之相结合,寻找出新的灵感与发展方向。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艺术的创作是无法离开科学技术的支持,每一幅作品当中,都含有当代科技的影子。在艺术发展或创作中采用影像艺术已经成为当代社会艺术发展必不可少的方式和手段,也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以我国当代版画创作来说,当代版画创作在影像艺术的影响下,打破了传统的创作方式与理念,发生了版画创作的变革,从而创作出版画的新观念与新形式。基于此,对我国当代版画创作与艺术影像发展进行了研究,从而确定中国影像艺术发展对我国当代版画创作的影像。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对医护人员的负面报道时常见诸报端,医德问题开始成为公众注意的焦点.许多医源性伤害事件的发生,不断使社会对医护人员这一职业群体产生怀疑,导致公众对医护人员职业信任度的降低,这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医护人员群体的形象,间接影响到了医护人员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进而影响到医疗护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版画作品的语言拓展是版画创作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文章从自身的创作入手,对比不同时期对人物头像的创作手法,分析了木刻版画创作的材料和技法的运用,试图探讨在木刻版画中让每种媒介材料都以某种形式参与到一个更大概念的创作意图中,使媒介材料脱离作为简单使用工具的状态,成为作品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版画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同时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更重要的是,版画还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能锻炼作画者的艺术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艺术修养、开拓视野、开发大脑等都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提高版画艺术的教学水平,通过构建学校版画艺术特色,使美术教学工作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是目前我们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分析了目前学校版画艺术教育的现状,从学校版画艺术特色的界定,到研究过程及方法的制定和实施,以及取得的成果等各个方面对学校版画艺术特色的构建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陈杭 《美与时代》2014,(7):88-88
当初之所以选择版画,是因为我没见过版画,也没接触过版画。我一直对新鲜事物和没尝试过的东西充满好奇。 版画是一门越学越爱的一种艺术。它不单一,它融合了多种手法,我最喜欢它的未知性。一幅版画在没有做出来之前,任何人都不知道它最后的效果,这个过程驱使我去探索。油墨的大小、木板质量、雕刻力度大小,任何一个步骤掌握不好,最后出来的效果都可能差别很大。这其中的神秘性和多样性使我沉迷其中。  相似文献   

15.
明代中后期,徽州版画之所以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号称中国版画之最,是因为有众多著名画家参与版画和墨谱图谱的绘画创作,与木刻艺人协力配合,融绘画与雕刻于一体,使徽州版画的艺术水平得到了极大提升。丁云鹏是众多画家中的杰出代表,为徽派版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他在从事绘画创作的同时,积极投身墨谱版画的设计创作,为版画和绘制了大量的图稿,经过刻工精工细雕影印成书,这种图文并茂的图书,就是徽州版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后,在徽州版画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徽派版画这一流派,徽派版画是中国版画其他流派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和推进了中国版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数码技术在当代版画创作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艺术形式的发展都与其时代对艺术的特定需求紧密联系.在多元发展的现当代,新技术、新材料、新的创作观念和创作语言的多样化取代了版画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电脑等数码媒介以其特有的精确性、简明性和高效率为古老的版画艺术赢得了新的生存空间,增加了版画的技术性含量,拓宽了当代版画艺术的审美视野.因此,"数码版画"艺术这一新的名词逐渐产生并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17.
想要探究黑龙江版画的发展现状,就需要了解最早兴起黑龙江版画的地区、黑龙江地区成为版画的重要基地的原因、人们怎样传承黑龙江版画、人们怎样落实黑龙江版画本土化目标以及人们怎样发展和创新黑龙江版画等相关概念。以此来把握黑龙江版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本土性""传承性"和"创新性"特点。这对研究黑龙江版画发展现状而言,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版画在中国版画发展史中占据了突出地位,且这一形势持续了半个世纪之久。黑龙江版画能有这样的地位,不仅仅是由于黑龙江版画吸纳了北大荒版画的优秀文化成果和思想技术,还在于人们不断发展黑龙江版画,以及不断改革创新黑龙江版画。通过研究黑龙江版画本土化的传承性、黑龙江版画的发展过程,以及黑龙江版画的创新性开展深入研究,进而探究黑龙江版画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8.
丝网版画与其他版种相比属于较年轻的一个新兴画种,真正意义上的丝网版画出现不过百年的历史,在中国也不过半个多世纪。20世纪初,西方丝网版画作品并不为社会和大众所认同,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等很多著名艺术家使用丝网版画制作作品,在艺术领域产生广泛影响使得社会和大众开始认同和接纳这一新的版种。丝网版画在中国也只有短短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基本的技术和手法都是从国外引进的,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了不少有成就的艺术家,但丝网版画作品仍缺少个性化风格和新表达语言的突破。文章通过对绘画语言概念的理清来说明形式语言的重要性,并通过对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构图语言、肌理语言的分析为丝网版画创作探索提供思路和方法。形式语言在丝网版画创作中非常重要,但语言探索不是唯一目的,为了更好地传达作者的思想和理念,需要进行形式语言探索进而创作更深层次更优秀的丝网版画作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版画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形式,这种文化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我国长期流传。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中国社会大众的需求已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传统版画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需求的客观现实。此外,随着科技的发展,也产生了新的版画形式,即数字版画。但从社会现实情况来看,数字版画依旧处于初始阶段,水平不是太高,而且在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将数字版画和传统版画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和创新已经成为版画一种主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木版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有着区别于其他画种的独特艺术语言。语言的独特性使得木刻版画独具魅力。木刻版画从古代复制版画到当代创作版画,每个时代中每个艺术家的表现语言都是独一无二的,这种多元是木刻版画艺术形式美的多元。黑与白是一对极端的色彩,黑与白的构建及点线面的组织使形式美在木版画中得以集中展现。如果说油画、国画是在画纸上做加法,而作为凸版的木板画就是在做减法,各种木刻刀在木板上制造的痕迹与肌理,更是拥有其他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美感。从版画的时代特征、版画的黑白语言、版画的刀法痕迹等方面入手,对木版画形式美的多元构成进行探讨和研究,能够充分挖掘版画所包含的独特的形式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