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精进佛七开示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第一天(农历十一月十八日)今天是佛七的第一天,从昨天晚上起七到今天,二序大众都来参加了。看到大家一起认真地念佛,我很受感动!我虽然出家已经十多年了,参加过很多佛七、禅七,出外参学也有不少所见所闻,但在广化寺还未曾主持过佛...  相似文献   

2.
各位居士发心来这里参加佛七,因缘很殊胜。我本人对各位的精进心、勇猛心、向道心感到非常敬佩。不少居士希望我能经常给大家讲讲佛法,但由于教务工作比较忙,所以各位这种愿望没有能够及时满足,很抱歉。今天已经是佛七第四天了。前几天,明哲法师等已经给各位开示了很多,而且有许多人经常在这里参加佛事活动,经常听各位法师讲法。我今天仅就念佛与修定应注意的问题,根据佛祖的言教,同各位谈一点体会。我们这次举行的是念佛七,严格地说,念佛也是禅定的一种。大家每天念的回向文中就有“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的话。念佛的人都希望得念佛三昧。三昧就是正定。念佛三昧也就是念佛的正定(或禅定)。念佛如果不能念到一心不乱,念佛就  相似文献   

3.
精进佛七开示莆田广化寺方丈学诚第四天(农历十一月二十一日)净土三资粮──信愿行几天以来,早晨、白天来参加念佛的人数都没有晚上来得多,我想大概有二个原因,第一,晚上是大众最闲静的时候,厨房、流通处、外寮等的各位师友都来参加念佛;第二,借此佛七期间来听一...  相似文献   

4.
净土法门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佛七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来参加法会的居士不少,据说有二百多人。天气很冷了,能有这么多人冒着严寒来到寺院念佛,很殊胜,也很难得。希望同修们珍惜这个机缘,好好念佛。  相似文献   

5.
<正> 慈云寺每年冬季为纪念弥陀诞辰都要举行念佛七。今年的佛七到今天已是第三天了。来参加法会的居士不少,据说有二百多人。天气很冷了,能有这么多人冒着严寒来到寺院念佛,很殊胜,也很难得。希望同修们珍惜这个机缘,好好念佛。  相似文献   

6.
《法音》1991,(2)
上海佛教居士林最近落实宗教政策,迁回觉园香光堂,推出了几项以修持自净为目的的活动,颇具移风易俗的意义,值得推广介绍: 1.举办精进净七。根据清梦东彻悟禅师的“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十六字纲要,组织信众打精进净七。净七期间,不设牌位,禁语止净,坐念、绕念弥陀圣号,为净心念佛打好基础。有专人护法,照料生活琐事,参加者放下一切,唯提佛号。这样经过七日精进,深切体验念佛实践的法益。2.每年在药师圣诞日举行“寿辰会”,由寿星们自己诵念《药师经》与药师如来圣号,设斋上供,祈求消灾延寿,回向世界和平。3.为新亡林友诵念《地藏经》追荐超拔。参加者都是亡者生前净友,一律自  相似文献   

7.
打七     
“打七”是指在 七天中,集中精力, 克期求证的修行。 修行者为了求得在 短期内得到比较好 的修行成果,常作 限期的修行,在一 定时期内,除了必 要的饮食睡眠之 外,专心致志地修 行。通常大多以七 日为期,称为“打 七”,又称为“结 七”。如果要七天之 内,专修念佛法门 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专念观世音菩萨名号,为“观音七”;专念地藏王菩萨名号,为“地藏七”。 “打七”应该是起源于善导的念佛三昧行仪,善导在《观念阿弥陀佛相海三昧功德法门》指出,念佛三昧,可…  相似文献   

8.
释迦设教,唯净土一门最为难信,而又最不可思议。故夏莲居老居士在会校无量寿经粗竣时,有偈曰:此事本来也太奇,顿教一念越三祗佛云难信诚难信,万亿人中一二知!盖由念佛往生,耳闻者虽多,而亲见实少也。现我市宏定师去夏往生,种种瑞相,千人所见,万人所共睹,念佛功德真不可思议,犹云不信,恐不可得矣。师俗姓高,名长元,桐城县孔城铁山人。生于1913年九月十四日。生不茹荤,闻味即发晕呕吐。小时父母偶以荤食之,师辄暗中以食猫狗。七岁即从小街禅庵比丘尼汤某出家。师不识字,以净业为归,力田自食,精进不止。五四年初城大水乏…  相似文献   

9.
《佛教文化》1996,(2):44-44
我们学佛念佛的人,常常做早晚功课。早晚功课是干什么用的呢?我常说,早课是我们提醒自己,晚课就是我们自我反省。今天一天,我的想法,我的看法,我的做法,我的言语,有没有过失,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晚课。念佛,必须要把自己的贪瞑痴慢念掉,早晚课,也要把自己的五欲六尘来念掉,把自己的烦恼习气念掉。这样的念佛,这样的做早晚课,才真正有效啊。我们现在的念伟人,很多时候是有口无心啊。我们的早晚课,我们的伟号,是念给谁听的呢?说我们是念给佛菩萨听的,这是大错特错的。真正的念佛人,佛号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是念给自己受用…  相似文献   

10.
学诚 《法音》2004,(9):21-27
所谓“念佛七”,是佛教徒密集修行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注重这种胜会。随着修学佛法岁月的增长,以及对佛法理解的逐渐深入,我觉得念佛法门这样一个万修万人去的殊胜法门,自佛法流传二千五百多年来,总是弘扬得不够,甚至于修习念佛法门的人,对这个法门还多少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全家人信佛,所谓佛化家庭,倒有所闻,至于全村人信佛,且不论大小都会念佛的佛化村庄则很少见.当初,我听说有这样一个地方,觉得很是难得,心想如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一天,机会终于来了,该村一位老者定邀我到他家作客,我就欣然同  相似文献   

12.
以588名高中生为被试,以《精进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和《积极与消极情感量表》为工具,先考察唯识精进的结构,然后,以精进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例,考察精进的功能。结果表明:(1)精进是七因素的结构;(2)对于生活满意度和积极情感而言,最有力的正向预测变量是无下和披甲精进;(3)对于消极情感而言,披甲和加行精进有微弱的负向预测作用。本研究突破了唯识心理学乃至佛教心理学偏重思辨研究而忽略实证研究的局限。  相似文献   

13.
念佛法门     
《法音》1990,(5)
佛教净土宗以念佛为正行,依据佛教经典有四种念佛:一、持名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实相念佛.一、持名念佛.即《佛说阿弥陀经》、《无量寿经》所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具体念法又分多种,从出声与否而言,有出声念、金刚念(微动口齿,其声在口耳之间)、默念.从摄心方法而言,有计数念,  相似文献   

14.
佛言祖语     
《法音》1996,(11)
佛言祖语今之知识,每于利者令参禅,钝者令念佛;是参禅惟被上机,念佛惟为中下也。夫禅不曲被中下,则谤禅;念佛不被上机,则谤教。禅教俱谤,扇以成风,遂令禅作虚名,念无实行,可悲也!讵知参禅、念佛及修教观,各有夙根;一一根性,各分三品:禅门第一品人,触著便...  相似文献   

15.
“四种三昧”是智频开创的天台止观实践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具有一定中国特色的禅观理论。其中前两种三昧从修持上可说是一种“念佛三昧”。在智颧禅学思想代表作《摩诃止观》中,其“念佛三昧”都以法界、中道实相为系缘,体现了“实相念佛”的理论特色;其中智觊对自力与他力关系的看法也有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6.
魏磊 《法音》2001,(3):7-15
信愿胜心萌发,则念佛行持若决江河,沛然莫御。净宗念佛复有多门,主要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是专念自性天真佛,真如实相虽然本具,而众生障重,解悟者稀。观像念佛,注目圣像观视,然像在可修,离像则难,净因易断,相续甚艰。观想念佛,凡夫心粗,净土境细,妙观难成。唯持名念佛,简要直捷,但能继念,便得往生。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全体显露。西方妙境,彻底圆彰。即持名而亲证实相,不作观而彻见西方。持名一法,乃入道之玄门,成佛之捷径。故称为径中之径。  南无阿弥陀…  相似文献   

17.
一众所周知,日本净土教绘画的开展,有描写西方极乐净土景象的净土变相图,有念佛行者于临终称念佛号、期愿极乐往生,阿弥陀佛和观音、势至等圣众现前的来迎图,大多是在十世纪以后制作的。事实上来迎图在形式上也很复杂。这些多种形式的来迎图正是日本净土教绘画的特色。来迎图中还有一种特殊的被称为来迎图终极的《摄取不舍曼陀罗》。  相似文献   

18.
简讯     
《法音》1985,(6)
江苏省启东县佛教协会成立启东县佛教徒代表会议于八月七日在汇龙念佛堂举行。会议决定成立启东县佛教协会,推举又仔法师为名誉会长,新法比丘尼当选为会长。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4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七七”四十九天念佛法会于呼和浩特观音寺安养院隆重举行。在观音寺住持澄还法师的筹备、组织和带领下,法会盛况空前,四众弟子欢喜无比。除每天念佛外,澄还法师还日讲《普贤行愿品》和《随念三宝经》,使听众法喜充满。法会吸引了黑龙江省、长春市、大同市、呼和浩特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等地区众多信众。法会期间恰逢文殊菩萨和释迦牟尼佛圣诞,澄还法师带领信众举行了隆重的供万盏智慧佛灯和浴佛节法会。6月8日,念佛法会在盛大的放生仪式中圆满结束。内蒙古自治区举办首届“七七”四十九天念…  相似文献   

20.
打斋于寺院举行法会时,信徒出资斋请与会大众,广结众缘,称为打斋。打七“打”,举行的意思。打七,指于七日中克期求证的修行。若于七日中专修念佛法门者,称为打佛七,略称佛七;专修禅宗法门者,称为打禅七,略称禅七。此外,亦有专念观世音圣号的观音七。打板又作打版。丛林中,于斋食、开浴、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