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1994,(1):26-26
各位读者,今天大家也许已经从身边教会情形或从本刊近来的一系列文章中感觉到,中国教会在复兴的同时自身也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表现为某些领导人本身的腐败,有的表现为教会内部的结党纷争,有的表现为经济管理上的混乱等等。光揭露,光批评不一定解决问题。上帝既已把治理教会的职份托付给我们当中的一些人,我们就需要有忠心和务实的态度来探讨今天教会治理中的一切事项。  相似文献   

2.
“民主”是个近代新名词,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文明与进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辑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上是这么解释的:“指人民有参与国事或对国事有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民主”的解释应当具有相当高的权威性,我们推理与延伸这个概念,就会知道,民主涉及的范围可以上至围家,下至平民百姓的家庭,甚至可说无所不及,当然也包括教会。  相似文献   

3.
《天风》2014,(8):4-6
吴耀宗:所谓自传,不只是“什么人去传”的问题,而更是“传什么”的问题……若要真的“自传”,中国的信徒就必须自己去发掘耶稣的福音的宝藏,摆脱西方神学的羁绊,清算逃避现实的思想,创造中国信徒自己的神学系统;这样,我们才能把耶稣的福音的真精神,表现在新中国的环境里。——摘自《基督教革新运动的新阶段》,原载《天风》1951年1月30日。  相似文献   

4.
长老     
彭圣佣 《天风》1994,(7):2-3
经文:徒20:28,提前5:17 “长老”的称号,早在旧约摩西以前就有。不但摩西曾简立七十长老作他治民的助手,就是在埃及、米甸、摩押等国也有长老之设(创50:7,民22:4、7)。这些称为长老的,大多是民间的首领、族长、有名望的老者。耶稣在世时,犹太公会中也有长老,那些长老与祭司长一同要求彼拉多把耶稣钉十字架(太27:1)。五甸节后。  相似文献   

5.
李栋 《天风》2005,(3):15-16
抗日战争爆发后,沿海一带许多机构,包括教会的一些大学、医院,全国性的教会出版发行机构迁移到了成都。一时间,成都乃至西南地区云集了国内众多的精英;《天风》这个后来成为中国基督教唯一的并延续至今的刊物,就在成都诞生了。编辑发行部设立在成都市四圣祠北街20号。  相似文献   

6.
范爱侍 《天风》1994,(12):33-33
《天风》今年第7期发表了李亚丁同工题为“主耶稣的12门徒”一文。内中提到12门徒中,以身殉道者达10人之多。一位同道写信给我说:“读了这篇文章之后,很想不通,为何他们大都遭到这样不良的结局?我想是不荣耀主嘛!为什么主不救他们脱离凶恶、荣神益人呢?”有些传道人,也说有信徒向他们提此问题。  相似文献   

7.
张效法 《天风》2003,(7):16-17
诤,顾名思义是以言相争。有人一听到“相争”两字,就条件反射地说:不好,教会里不宜争吵。但这里的相争,不是那种伤感情的争,也不是争吵而是争论。善意的争论能争出民主,争出真理。以言相争,意思指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把一个问题从多方面考虑,对解决问题只有好处。教会不是搞一言堂的地方,但却是容易搞一言堂的地方。所以,要  相似文献   

8.
张有正 《天风》2015,(2):38-40
<正>作为基督徒的我们,蒙神丰富的恩典,得神拯救在基督耶稣里(参弗2:7-9;林前1:30);神也藉着他所默示的圣经,叫我们被真理教训、督责、归正,行在义中,在侍奉神上得着装备,行各样善事(参提后3:16-17)。基督徒通过读经,正确理解圣经真理,将信仰建立在神的话语上。若缺乏读经,不明白经文的真正含义,在行事为人上就不可能符合圣经的真理,也不能运用真理指导信  相似文献   

9.
“民主办教”听起来似乎较新颖和陌生,但经细细品味体验,特别是慢慢思量整个教会发展的过程,研读教会的圣典,考量每一次教会经受重大变革的脉络,研究和思考整个教会神学的静态内涵,尤其是动态发展演变历程,圣教会能延续二千年跨入第三个千年,都会留下或者说根本就脱离不开民主管理,离不开同时代社会  相似文献   

10.
阴阳家较早出现,但直到战国末期才成大盛之局。回到带有“原点”性的《汉志》以探究其原因,则至少要注意学术流变的几个层面:首先,《汉志》与《尚书》同样将阴阳家溯源到历象明时的羲和之官,《宋司星子韦》《吕氏春秋·制乐》《史记·天官书》等反映了古人天象与人事、星变与国变密切关联的文化心理,其与《周易》以“阴阳之义配日月”的诠释模式有着相同的建构逻辑。其次,从载籍上看,《汉志》列“阴阳”于诸子十家,“数术”则别入“略”类。结合《汉志》谓阴阳家末流为“牵于禁忌,泥于小数,舍人事而任鬼神”的“拘者”来看,其所叙录的“数术”六家与能“望气”的南公均可归入阴阳家末流。再次,从方法论上看,无论数术之法还是阴阳之术,或是邹衍求“大祥”“大顺”的大视野,都离不开“深观”、密察、善推甚至占验的神秘色彩与炫化效果。最后,历史上论五德转移的“终始”观念与《终始》之篇,将“阴阳”与“五行”密切关联,蕴成五行相胜的公式,是邹衍之术真正大显于“王公大人”之间而大用于世的主要原因。总之,无论是作为渊源的“历象明时”的史官传统,还是“深观阴阳消息”乃至作为末流的“数术”星占等,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先秦诸子“各务为治”的共性,更...  相似文献   

11.
罗晓颖 《现代哲学》2017,(1):98-104
亚里士多德谈论哲学、幸福、智慧、美德,分析运动、灵魂、原因等诸观念时无不涉及“神”这一概念。不过,这个明显不同于奥林珀斯山众神的“神”,在自然哲人那里未曾有明确定义,亚里士多德却以哲学的方式将之确立起来。这个“神”既是哲学的最高原则,也是无形之中否弃传统诸神的利器。因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之神”更接近无神论,或者说更有可能颠覆传统的诸神信仰。然而,透过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和《政治学》中对神与神事的论述,我们却发现亚里士多德在实践层面对传统诸神信仰的维护和建构。本文试图探究亚里士多德在这些作品中如何论及神与神事,并尝试理解其意图。  相似文献   

12.
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区四方乡郭店村的一座战国墓葬出土的楚文字竹简中 ,有一组竹简 ,共十四枚 ,开头是“太一生水”四个字 ,整理者便把这一组竹简题为《太一生水》。竹简中还有一些属于道家的著作 ,即题为《老子》的三篇文字。由此可见 ,道家著作是郭店楚简的重要内容。由于《太一生水》是不见于世传的珍贵文献 ,研究该文献必然有助于推进我们对道家文化和道教的认识。这里仍然按照十四枚竹简原来的顺序排列 ,仅就个别文字略作整合 ,以之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文本 :太一生水 ,水反辅太一 ,是以成天。天反辅太一 ,是以成地。天地复相辅地 ,是以成…  相似文献   

13.
《论语·泰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句,因与孔子核心思想似有不符,故梁启超、宦应清等人率先提出变更句读的释读方法。后来学者拓而广之,此句遂有五种不同之句读。笔者认为,无论变更句读之后是否能自圆其说,这种做法本身并不可取,因为它不仅句法不合,而且违背了授受源流,甚至其产生的前提也并不存在。即使在保留旧句读的前提下,古人仍有十八种解释完全可以训释此句。笔者对古今二十二种训释(五种句读)作一汇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残灯 《天风》1994,(1):10-11
神爱我们,藉着圣经告诉我们,他有许多要赐给我们的恩惠,而且还常常在说到这些恩惠时,加上一个“必”字。“必得”、“必蒙”、“必要”、“必然”、“必指引”、“必成全”、“必保守”、“必欢呼”……所有这些“必”,都是神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实实在在地对我们讲的。我每逢读到这些“必”字,一缕感恩深情不期油然而生。我清晰地听见圣灵对我说:“神的儿子耶稣基督。  相似文献   

15.
在海德格尔的《哲学论稿》中,"最后之神"是篇幅最短却又极关键的部分,向来惹人遐思又令人却步。塞杜尔在比较了其他著作之后,指出《哲学论稿》承载着海德格尔的基督论,而且目的就是"最后之神"。本文首先引述这个具有争议性的看法,从《哲学论稿》的遣词用语、论证内容出发,并与相关思想家如布尔特曼和谢林作比较,指出海德格尔确曾受他们启发,但也显示出思想上的差异。接着,本文从更宽阔的海德格尔的思想发展脉络来评估其神学关怀,并指出以神学方式阅读海德格尔及其现代状况的意义。《哲学论稿》和同期作品反映出了一位当代西方思想家在面对现代转向时如何试图建构一种圣俗交织的现代话语。传统基督教义虽有参考意义,却未能完全处理其中问题,而纯粹哲学又难以处理神圣问题而陷入失语,故比较进路或许能对这种现代状况提供出路。  相似文献   

16.
翟士英 《天风》1997,(11):29-30
笔者曾在《中国青年报》的副刊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 在北京一所学校里,有一天一位老师发现一男生偷偷亲了一位女同学。这位老师看见后,仍若无其事地照样上课。课后,她和颜悦色地把那男生叫到办公室,进行个别教育。后来,该同学考入军官学校后给老师写的第一封信就提及这事。  相似文献   

17.
我所在的单位也算是比较大的企业,这些年,看着一拨又一拨的高校毕业生走马灯似的来了又去了,长则数月,短则十几天。这是个职场激流潮涌的年代,他们或者承受不了这里的风大浪大而退避,或者寻求更广阔的用武之地而奔离。大多都已逐渐淡忘他们的样子,只记得他们稚嫩的睑上泛着的青涩迷茫。他们像海滩上的沙,  相似文献   

18.
汪维藩 《天风》1996,(3):16-17
“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这一口号,是在1986年中国基督教第四届全国会议上,由两会常务委员会提出来的。由王神荫主教宣读的常委会《工作报告》注1中,第二大段的标题是“坚持三自。  相似文献   

19.
本文考证和辨析了《河上公章句》的“五性六情”说。“五性”指“精、神、聪、明、音声”五者,具体指精气、五藏神及人的听、视、言等感官能力。“六情”指构成人身体的“形、骸、骨、肉、血、脉”六种情实,引申指人身的六种情欲。从内容看,《河上公章句》的“五性六情”说与《白虎通·情性》的“五性六情”说不同。在《白虎通》中,“五性”指“仁、义、礼、智、信”,而“六情”指“喜、怒、哀、乐、爱、恶”。《河上公章句》又认为“五性”属阳,是人能够实现“长生久寿”之生命目的的必要条件,“六情”属阴,是人修道养生的消极障碍,并主张“守五性,去六情”。《河上公章句》的性情说在思想上有所创新,它一方面在形式上继承了汉儒“性阳情阴”的说法,另一方面在内容上将“性”与“情”转变到道家的养生说上来。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06,(12):54-54
黄继新在2006年11月上半月版《天风》上发表文章《自我修养的优先性——儒家“为己之学”对传道人研经实践的启发》。作者认为,神学思想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按三自原则办好教会;要办好教会,传道人担任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传道人做圣工是以圣经为依据的。传道人用什么样的态度、怀着什么样的动机去研读圣经,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