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学琳 《管子学刊》2011,(1):123-126
高青陈庄西周城址是齐文化考古和西周考古的重大发现,其具有高规格的祭祀遗迹,可能为诸侯之社,其葬有齐之宗室、执掌军权之卿,应为齐国近畿军事重镇。综合陈庄西周城址具有浓厚的政治和军事色彩,可能是西周时期齐国的别都或辅都。  相似文献   

2.
关于齐文化开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开发、利用丰富的齐文化资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重大的历史价值。齐文化开发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齐文化开发意指齐文化旅游开发,而广义的齐文化开发则意指对齐文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开发。  相似文献   

3.
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论齐国的墓葬特色张明东近十几年来,随着齐文化研究的兴起,各地考古工作的展开,积累了大量的齐国墓葬资料。目前所见齐墓除少量西周墓外,以东周墓葬为多,改变了过去在东周几个大国中,齐国墓葬资料较少的状况,为齐国葬制的研究提供了依据。齐文化类型的墓葬出土地...  相似文献   

4.
由于齐国和鲁国的治国策略不同,反映到他们的教育思想上也存在着差异。齐国开展教育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富民强国,称霸诸侯,而鲁国则是为了维护和推行西周宗法社会的礼制。本文借助现有齐、鲁文化典籍就齐、鲁教育思想的相同点与差异处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5.
试论齐文化的流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齐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中的齐文化是指狭义的齐文化,即先秦时期的齐文化。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表现为两种方向:其一,齐文化与秦汉时期的经学合流。形成了齐派经学;同时又与谶纬学说融合,形成了谶纬神学。齐派经学、谶纬神学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上层社会的影响。其二,由方仙道演化而来的道教,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正统宗教。这可以说是齐文化的流变对封建下层社会的广泛影响。本文拟从齐文化与经学、谶纬、道教等方面来观照齐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整合之后的流变。  相似文献   

6.
研究齐文化,首先必须研究姜太公。因为太公以齐开国之君,行举贤尚功之法(《汉书·地理志》),修因俗简礼之政;“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诸多建构,“成为齐国历代统治者的一贯文化政策”(《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第31页),实为齐国文化的开山。而齐国文化则是“齐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齐文化研究中内容最  相似文献   

7.
近代日本的理性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明治初期,把外来语“reason”译为“理性”的是西周。被认为是1870年(明治3年)左右执笔的遗稿《尚白扎记》中,他作了如下注释:reason广义使用时,可译为道理;狭义使用时,可译为理性。在《生性发蕴》(1873)一文中又解释说:“理性就是理解道理的性能”。查阅一下现在的《英和辞  相似文献   

8.
以博求专新意迭出──读《齐文化论稿》张玉书继主编的《齐文化概论》出版以后。王志民教授的又一本齐文化研究的专著《齐文化论稿》带着墨香、挟着新气,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本书由山东大学著名学者董治安先生作序,二十多万字,"对于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齐国的渔业     
齐国的始祖是吕望。吕望在翦商定周中立下赫赫战功,因而于西周初以功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临淄)。当时的东方,小国林立,齐国的始封之地只有方圆百里。此后数百年间,齐国由小到大,到齐宣王时代,“齐南有太山,东有琅邪,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齐地方两千里”。(《战国策·齐策》)一跃而成为东方大国。齐国得以富强的原  相似文献   

10.
这篇文章中所讨论的“先齐”,其时间概念是指齐太公望吕尚封于地处今山东中部临淄周围地区、建立齐国以前一段时期,大体相当于商代晚期至周成王三年这一历史阶段。这一历史阶段以前再早的先齐地望和文化内涵不在这篇文章讨论之列。“周初”,则是指武王灭纣至成王时期周公东征胜利(约成王三年前后)一段时期。这篇文章着重讨论先齐地望大体方位所  相似文献   

11.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国 ,后人有称姜齐者。姜太公辅佐周武王灭殷 ,功高盖世 ,在分封诸侯时被列为首封。因其为东夷人 ,所以把他封到东夷人居住的齐。也有人说齐本是旧名 ,姜太公袭其旧而建齐国。建国之初 ,姜太公采取了“因其俗、简其礼”、“举贤尚功”、“通工商之业 ,便鱼盐之利”的方针 ,不仅促进了齐国经济的发展 ,而且由此奠定了齐文化的基本框架。《诗经 .齐风》是齐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齐地风俗的集中表现 ,因此 ,我们可以通过剖析《齐风》中的诗篇内容和形式 ,探讨齐地的风俗习惯 ,从而了解齐文化的某些特色。《齐风》 11首 ,反映…  相似文献   

12.
句子的结构一般指句子的语法结构。句子的语法结构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指句子中各种造句规则的总合;狭义的指句子中的语法规则。在语言学中,主要从句子的逻辑和语法两个方面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1、句子的逻辑分析句法中的“逻辑”与逻辑学中的“逻辑”,生活中的“逻辑”是不同的概念。逻辑学中的“逻辑”指思维的规律性,生活中的“逻辑”指客观存在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13.
冶铁文化是齐文化的主要特色文化,是齐国富国强兵的主要标志.对冶铁文化的研究是世界范围内大的史学课题,对它的起源及冶炼过程的研究是一个科学的复杂的过程,历来史学家多有其说.冶铁术的发明,加快了我国文明进程,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作用.研究证明先秦时期的齐国具备了发明冶铁术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基础,淄博铁山是中国冶铁的发源地,齐国发明冶铁术的时间当在西周晚期,春秋时期的齐国已进入铁器时代.  相似文献   

14.
从公孙弘看汉代齐学与墨学的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公孙弘看汉代齐学与墨学的融合范学辉齐学存在广、狭二义之分,广义齐学泛指战国时代形成兴盛或流传于齐地的诸家学说,主要以“稷下学”为代表;狭义的齐学则专指儒学传入齐后与齐地的齐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相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齐地儒学。本文所谈齐学即是狭义上的...  相似文献   

15.
齐国乡里制度述论仝晰纲乡里作为地域性行政区划,始于西周。在西周封国中,齐、鲁、宋、陈、郑等诸国都有乡里设置的文献记载,其中以齐国最具特色,也最为完备。本文试对齐国的乡里制度略作论述,以就正于方家。一、乡里起源及嬗变齐国故地位于今山东东部沿海、黄河下游...  相似文献   

16.
谈“齐之化”和“无文刀”张光明齐国地处我国东方,是我国古代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古代货币文化较早形成的重要地区。齐国先秦时期是铸行刀币的国家,它同我国北方地区的燕、赵、戎、中山诸国,共同形成了我国古代环渤海地区考古学文化中的以刀币为主的货币文化体系。齐...  相似文献   

17.
所谓“言外之意”是指通过语言间接表达出来的意思。“言外之意”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在广义上它是指一切在语言中被省略的意思。在狭义上它是指说话者故意把想让别人知道的意思间接表示出来。本文讨论的是狭义上的“言外之意”。造成“言外之意”的技巧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这里仅探讨一下怎样运用逻辑方法以及相应的语言技巧构造“言外之意”。构造“言外之意”的逻辑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省略法,即省略推理  相似文献   

18.
试论齐文化的开放性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很强的地域性。齐文化,指先秦时期齐国的文化。这种文化的渊源可追溯到齐的封国。西周时期齐、鲁分别立国,此为齐文化和鲁文化的最初分野。齐文化创始于太公,传至管仲而形成系统,后来由稷下齐法家进一步发展。齐文化以它特有的形式和内容区别于鲁文化,成为山东  相似文献   

19.
广义的设计是人类和整个宇宙共同具有的一种追求秩序的力量,是指人们一切的计划和安排活动;狭义设计是指现代设计,是产生于工业革命后,其现代性包括现代社会的工业生产和科技进步,民主平等的社会思想,实用、理性、简洁的审美观。我们所说的设计其实包括广义和狭义两方面的含义:广义的设计,是指人们一切的计划和安排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其实是人们所拥有的,一种整个宇宙共同具有的追求秩序的力量和冲动;狭义的设计,是指现代设计。现代设计产生于工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稷下齐法家这里所说的“稷下齐法家”,是指《管子》一书中大部分篇章的作者,以别于在齐国还有从赵国来的慎到这样的法家。对于《管子》一书的作者归属,学术界是有争论的。郭沫若认为“它大率是战国及其后的一批零碎著作的总集,一部分是齐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