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种范式下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英语词汇为材料,采用自由回忆和再认测验作为外显记忆测验,词干补笔测验作为内隐记忆测验,探讨小学五年级学生在单字范式与字表范式下的有意遗忘效应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单字范式下,三种测验中都存在有意遗忘效应;而字表范式下,只有词干补笔和自由回忆测验中存在有意遗忘效应;(2)三种测验中,单字范式下记忆项与遗忘项的差异显著高于字表范式下二者的差异。这表明,两种范式下有意遗忘效应产生的机制是不一致的,且相较于字表范式,单字范式下有意遗忘效应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机制:成功提取引起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无关材料考察了字表方式下提取诱发遗忘解释定向遗忘中提取抑制的可能性。在实验中,学习完两个字表后,对字表2 进行不同次数(0、1、3次)的提取练习以考察是否会增强定向遗忘效应以及定向遗忘效应是否随着提取练习次数的增加而增强。实验一中,字表2提取练习是要求被试回忆字表2项目,不给予线索提示。在实验二中,采用词干补笔测验的形式对字表2进行提取练习,词干补笔测验保证了对字表2项目的成功提取。研究结果发现,只有在实验二中对字表2的成功提取练习增强了定向遗忘效应,从而表明成功提取可以解释定向遗忘中的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3.
复述、提取抑制与有意遗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陈曦 《心理学报》1999,32(3):284-290
有意遗忘是关于记忆研究的另一种实验范式,对于在实验中出现的要求遗忘的学习项目的记忆成绩差于要求记忆的项目的结果,目前主人存在着两种理论解释:基于编码的理论和基于提取抑制的理论。该实验运用单字提示方式,采用控制较为严密的补笔测验方法和加入所谓的“无关项”,对有意遗忘的心理过程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实验表明:在单了提示方式下,被试在进行有意遗忘的过程中,既对记忆项进行了有意的复述又对遗忘项产生了提取抑制。  相似文献   

4.
加工水平对普通话与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倩秋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07,39(5):795-806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加工水平对普通话和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影响。实验1考察了在有意学习中的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结果表明,测验的语言环境对再认有重要影响。被试在粤语测验环境下对学习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短,误报率却低,辨别力强,“记得”反应占优势。实验2考察了无意学习中的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结果表明,被试在粤语测验环境下,对评定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短,误报率却高,辨别力差,但“记得”反应占优势;但在普通话测验环境下,对评定过的韩国语词再认反应时长,误报率却低,辨别力强,“知道”和“猜测”反应增加。整个研究表明,记忆的语言依赖效应在有意学习和无意学习中都存在,但有不同的趋势,表明加工水平是影响普通话和粤语记忆语言依赖效应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5.
内隐态度实验研究:加工水平与黄,白,黑情感态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素珍  赵华 《心理科学》1997,20(5):418-422
研究使用肯定词和否定词分别与黄、白、黑三字搭配的实验卡片。随机抽取医学院本科生34名,采用2种加工水平×3种测量目标的混合设计来考察态度情感特征的无意识性。结果发现:1)加工水平对被试的自我报告和线索提取有不同的影响,即自我报告受加工水平影响,线索提取不受加工水平影响,发生实验性分离;2)加工水平对被试态度的实验性分离也有不同影响,即概念加工下出现高度分离,数据加工下则低度分离,3)经过改造的语义线索法是测量内除态度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字表法定向遗忘是否影响内隐记忆测验,一直是记忆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选取低频词语作为实验材料,引入指示符变量(记住、遗忘).以词干回忆和词干补笔分别作为外显和内隐记忆测验,考察字表法定向遗忘对内隐记忆测验的影响.结果发现:(1)内隐和外显记忆测验中都出现了显著的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2)字表法定向遗忘效应的机制应该是提取抑制,即要求遗忘的项目在提取时受到抑制而使记住项目的成绩更为突出,而不是偏好对记住项目复述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48名 1 3岁中学生被分为高低两种学习能力 ,每种被试又被分成两组分别学习配有两种插图 (多媒体静态插图和多媒体互动插图 )的一篇生物说明文 ,结果表明 :( 1 )在重在考查插图加工水平的图片测验上 ,学习能力和插图类型主效应均显著 ,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交互作用 ;( 2 )在重在考查文图整合加工水平的文字测验上 ,学习能力和插图类型之间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 ,即只有当学习能力高时 ,两种插图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 3 )在被试的填图过程中 ,被试的尝试次数与其插图加工时间及学习效果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这说明 ,多媒体互动插图可促进所有被试对插图的加工 ,但只能促进学习能力高者对图文的整合加工 ,而且多媒体互动插图对学习的促进效果与被试加工插图时的实际加工深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高湘萍 《心理科学》2000,23(2):184-188
2个实验对PDP的启动型实验程序与Richardson-Klavehn的修正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对指示语的操纵,考察提取策略是否完全受意志控制,以及注意水平、刺激材料、测验类型、加工水平对被试作业的影响.结果发现刺激材料对有意识控制记忆的实验结果影响很大,对PDP的无意识自动加工参数无影响;启动型实验程序的结果与PDP理论相当一致;提取策略不一定是受意志精确控制的.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有意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耀武  白学军 《心理科学》2002,25(2):184-186,183
有意遗忘是一种新的关于记忆研究的实验范式.主要探讨个体抑制能力的发展。研究使用的实验材料分为单字和双字词.被试为小学二、四、六年级共90名学生。实验结果发现:①对于两种实验材料单字和双字词,小学生有意遗忘中的认知抑制能力随年级而提高;②小学生对两种材料的抑制能力存在差异,表明小学生在有意遗忘中的抑制能力受材料的意义性和材料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知觉启动效应及其脑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认为至少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启动效应——知觉启动和概念启动。知觉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形式的优先加工,概念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意义的优先加工。通常被认为具有知觉特征的启动任务有:阈下呈现的单词识别,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和图片命名等。  相似文献   

11.
启动效应是内隐记忆研究的主要对象,人们认为至少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启动效应——知觉启动和概念启动。知觉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形式的优先加工,概念启动被认为主要反应对刺激意义的优先加工。通常被认为具有知觉特征的启动任务有:阈下呈现的单词识别,词干补笔,残词补笔,和图片命名等。  相似文献   

12.
记忆分离研究的新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岩 《心理科学》1993,16(2):118-120
内隐记忆是从记忆测验中分离出来,相对于外显记忆而言的一种新的测量记忆的手段,近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研究者的兴趣,他们运用多种方法,从不同角度进行实验探索,观点虽众说纷纭,却促进了记忆分离研究的不断发展。Warrington 和Weiskrants(1970)通过对健忘症患者的研究发现,这些患者尽管在自由回忆、线索回忆、再认等直接测验中的成绩受损,但在词干补笔、知觉辨认等时间测验中表现出与正常人一样的启动效应。Light 和Singh(1987)的研究证实,年轻人在回忆与再认中的成绩明显高于老年组,但两组被试在完形与知觉识别中成绩相同。后  相似文献   

13.
有意遗忘是强调遗忘的有意性和指向性。对负性情绪的有意遗忘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本研究采用单字范式,实验一以正性、负性和中性情绪词为材料,探讨了情绪材料对有意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三类词语均表现出了显著的有意遗忘效应;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加入了情绪状态,探讨了情绪状态和情绪材料对有意遗忘的影响,结果发现,在积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负性情绪词;在消极情绪状态下,被试更多地遗忘中性词。表明个体对情绪信息的有意遗忘既受信息的情绪性影响,又受个体情绪状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加工类型的不同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寒  张奇  周仁来 《心理科学》2001,24(1):63-66,97
针对加工水平对内隐记忆的影响的研究结论互相矛盾的现状.本研究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通过实验和讨论得出如下结论:1、加工类型和加工水平是对加工在质与量上分别作出的区分,这种区分与有意识/无意识在学习加工中的引入是有意义和必要的。2、内隐记忆存在着加工水平效应。这个结论支持和补充了加工的观点。3、概念驱动测验和数据驱动测验都受到了语义和非语义变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加工分离说的发展述评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杨治良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7,20(5):441-445
0引言九十年代初之前,关于意识与无意识记忆加工的分离研究大多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意识加工而另外一些记忆任务反映了无意识加工。比如,外显记忆任务如回忆与再认被认为反映了有意识的控制加工,而内障记忆任务如词干补笔测验,反映了记忆的无意识影响。尽管记忆研究者们经常认识到这个前提过于简单,但是由这一前提而发展的任务分离说,在整个八十年代由于其能较好地反映出内隐记忆加工特点,从而引发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然而,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大量经验事实表明意识加工可能影响内隐记忆任务,同样无意识加工可…  相似文献   

16.
内隐社会认知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64,自引:4,他引:60  
使用攻击和被攻击者相互作用的实验图片,随机抽取大学本科生90名,采用3种加工类型×2种测验方式的混合设计来考察社会认知的无意识或内隐成分。结果表明:1.加工类型对被试的再认测验和偏好测验有不同的影响,即出现了实验性分离;2.内隐态度是可以测量的,且明显影响被试的社会判断  相似文献   

17.
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频率作用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  朱滢 《心理科学》2005,28(3):643-645
本实验在三种加工水平下考察了自我参照加工和频率作用二重性的关系,实验分为回忆部分和再认部分,三组被试分别进行自我参照、他人参照和一般语义加工,再认测验包括R/K判断。结果发现,在一般的回忆和再认模式下,自我参照加工中的频率作用二重性依然存在,即回忆中高频词的成绩优于低频词,而再认中低频词的成绩优于高频词;但在R/K判断上,对于低频词,无论哪一种参照加工的R都大于K,但对于高频词,只有自我参照加工的R仍大于K。最后,本文从自我参照加工的独特性对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过程分离程序下的自动化提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樊春雷  朱滢 《心理科学》2002,25(4):446-449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的学习阶段涉及两类不同的信息加工方式: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化加工;与此相对应,记忆的提取过程可区分为有意识提取和自动化提取。研究者发现,自动化提取一般不受信息加工水平的影响,这被称为自动化提取的不变性。不过,在任务分离范式下的实验研究中会出现不变性受到破坏的情况。比如,学习阶段的概念编码有时会提高间接测验的成绩,不同的加工水平导致间接测验任务发生不同变化。同时,自动化加工也会影响直接测验任务的成绩。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与任务分离范式的实验假设有关。任务分离范式把直接测验任务和间接测验任务分别等同于有意识记忆和自动化记忆的纯净测量,但这一假设通常是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的实验材料为单字和双字词,利用字表方式呈现。被试为小学六年级的30名学生,按学习成绩好和差各选15名。实验结果为,(1)对单字材料,被试既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了有意的复述,又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了提取抑制;对双字词材料,被试只有对指示遗忘的材料产生提取抑制,而没有对要记忆的项目进行有意复述;(2)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有意遗忘的抑制能力明显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采用2×2×2被试间设计,分别对视觉或听觉通道呈现的DRM词表进行了高水平或低水平的加工,此后又在视觉或听觉通道上,进行了针对DRM词表旧有项目、关键诱饵和无关项目的再认测验。实验证明了DRM范式中错误记忆的稳定存在,并且错误记忆受通道变换和加工水平变化的影响。通道不匹配时的错误记忆效应要大于二者匹配时的;通道匹配时,视觉呈现所导致的错误记忆效应要大于听觉呈现的;通道不匹配时,由听觉学习转到视觉测验时所导致的错误记忆效应要大于由视觉学习转到听觉测验时的。实验表明通道效应和加工水平效应是相互作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