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藏菩萨是佛教中影响最大的四大菩萨之一。隋唐以后,地藏菩萨信仰深入民间,逐渐构成民间佛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说地藏菩萨在中国的应化道场为九华山,所以到九华山朝圣的信徒终年络绎不绝;农历七月三十日,是纪念地藏菩萨的节日,各地寺庙届时均举办盛大法事,宣扬地藏的盛德,许多地方还有点“地藏灯”、烧“地藏香”的风俗,地藏菩萨成为僧俗共敬的大愿  相似文献   

2.
九华山是佛教中四大菩萨之一地藏菩萨的道场,也是全世界地藏信仰者的精神圣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全面进行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九华山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朝山热潮。一批批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信众们来到这里,他们虔诚地匍匍于地藏菩萨的脚下,在菩萨慈光的摄受下,领悟人生的真谛,调整自己的人生位置,这不能不是一个奇特的宗教现象。为了更好地弘扬地藏文化,让地藏信仰真正深入到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来,我们有必要对这一奇特的宗教现象作一番重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阅读随笔     
《法音》1992,(12)
读法音92/4、佛日大德“缘起与性起”,开吾迷蒙。阅柳雪峰“九华山与金乔觉”,颇有启迪。柳文有“九华山与金乔觉的名字是联在一起的”,很对。但应与地藏菩萨的本愿联在一起,似乎更好。地藏菩萨本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诸菩萨大愿,莫过于此。《地藏菩萨本愿经.分身集会品》:世尊在忉利天宫,殷勤付嘱地藏:于释迦寂灭后,弥勒未生前的过渡时期,化度娑婆世界众生永离诸苦。尔时,地藏菩萨承担重任;三  相似文献   

4.
洗过澡,精神顿觉清爽,我搬过椅子坐在门外。这里是九华山脚下的旅店。此刻“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绚丽的晚霞正在为李白当年的梦境绘画:“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让这闻名遐迩的佛教圣地增添了许多神圣和神秘。自渤海之滨,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想到明天就可以见到供奉在月身宝殿里的地藏菩萨,心中的敬畏之情油然升起……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属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留下来的经典,足见其重。持读《地藏菩萨本愿经》利益的殊胜,教我切身难忘。我是老三届,66年高中毕业。自…  相似文献   

5.
常妙 《法音》2007,(12):47-48
本刊讯2007年是中韩两国友好交流年,又是中韩建交十五周年,基于韩国金乔觉王子与我国九华山地藏菩萨的深厚因缘,为增进两国佛教界的传统友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和中国佛教协会向韩国佛教界赠送了一尊金乔觉·地藏菩萨立像。这尊庄严典雅的地藏  相似文献   

6.
九华山自唐正德年间新罗高僧金地藏开山建刹以来,作为地藏菩萨的应化圣地而闻名于世。山中梵宇林立,高僧辈出,香火鼎盛。千百年来,九华山的苍松翠竹、岩洞怪石、飞瀑流泉、田园山庄,深为十方善士“心向往之”,然而,真正为僧俗景仰的还是地藏菩萨那“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誓大愿。这种“愿代众生受一切苦”的菩萨精神,不知唤醒了多少人投身于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度生济世的事业!正是那忘我利他的菩萨精神,成为我发心在九华山出家的最初因缘。  相似文献   

7.
大千世界     
《佛教文化》2013,(5):10-17
8月31日,九华山地藏菩萨圣像开光庆典在安徽省九华山大愿文化园举行。来自海内外的99位高僧大德共同为九华山地藏菩萨圣像开光,近万人共同见证开光庆典活动。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山西五台山是殊菩萨道场,以殊菩萨位于众菩萨之首,所以,唐代宗据不空三藏的建议,钦定殊菩萨居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之右。因此说,殊道场五台山居于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之右。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峨眉山佛教是继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形成以后,于北宋初年钦定的普贤菩萨道场。而五台山文殊道场、峨眉山普贤道场、普陀山观音道场和九华山地藏道场,是明代万历以前形成的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文殊、普贤、观音和地藏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  相似文献   

10.
文良 《佛教文化》1991,(3):104-104
各地现存的地藏菩萨造像,其多数样式是:中间为主尊地藏,两侧二侍者相向而立,右立者着俗服,左立者着僧装,此即闵让和与其子道明和尚。闵公父子与地藏的因缘,源于唐代来华、于九华山行化的新罗僧人金乔觉。据说金乔觉的苦行感动了当地乡绅闵让和,闵不仅周济金日常食用,而且让其独生子从金出家修道。后来随着金乔觉被尊奉为地藏菩萨的化身,闵公父子作为地藏侍者的地位也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11.
王康 《中国宗教》2023,(7):84-85
唐代新罗僧人地藏的神化、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的确立和地藏王菩萨文化的形成,意味着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本土化、人间化和中国化进程不断深入。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构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佛教中国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康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84-85
唐代新罗僧人地藏的神化、九华山地藏王菩萨道场的确立和地藏王菩萨文化的形成,意味着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本土化、人间化和中国化进程不断深入。地藏王菩萨信仰的构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代表,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佛教中国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九华山与地藏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明代佛教九华名山确立 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九华山则是其一,因以尊奉地藏菩萨而闻名于世,故成为独具特色的地藏菩萨道场。九华山佛教在唐代已经知名,《高僧传》里专门记载了开山祖师金地藏的事迹。金地藏以“和尚如斯苦行”,赢得了众人“莫不宗仰”。②唐朝廷对他也敕赐有加,唐肃宗至德元年,在成都大慈寺“敕新罗全禅师为立规制,凡九十六院,  相似文献   

14.
"新罗金乔觉,中国地藏王"。1200年前的韩国新罗、中国唐朝时期,新罗王子金乔觉,来到中国九华山,勤修佛法,99岁示寂于九华山。其卓绝的苦行、宏深的悲愿,体现了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奉献精神,被中国佛教徒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身之一,为中韩两国佛教徒所敬仰尊奉,并成为中韩两国佛教文化交流的载体和人民友谊的象征。  相似文献   

15.
一行 《法音》1990,(10)
本刊讯地处安徽省皖南的九华山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系古新罗国(今朝鲜境内)王子金地藏修行证道的地方,地藏菩萨应化道场.座落在神光岭上的宏伟建筑肉身殿则是在金地藏墓地上构筑的一座塔形殿宇,为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三阶教文献以及其他资料的分析,可明确三阶教非常重视《十轮经》和地藏菩萨,但从整个三阶教体系看,《十轮经》仅是三阶教所引诸多佛教经律论当中的一部,在所有表达地藏菩萨重要性的表述中地藏菩萨都与其他佛菩萨并列,因此说三阶教专奉《十轮经》、专崇地藏菩萨其实是夸大了《十轮经》、地藏菩萨在三阶教体系中的地位。"正合礼忏地藏菩萨"应是指地藏菩萨适合第三阶末法众生礼忏,而不是说礼忏地藏菩萨是三阶教的礼忏法,其背后实质上反映的是三阶教与净土教的论争。三阶教与净土教围绕地藏菩萨或阿弥陀佛展开的争论主要表现在普修与别行、对根起行以及谁的功德大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1,(11)
古新罗国(今朝鲜)王族金乔觉来中国九华山弘化,人们称他是地藏菩萨的应化身,尊为金地藏。从此,中国的地藏菩萨与金乔觉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进一步得到加强,九华山也成为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地藏菩萨的信仰更加深入人心。一、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中朝两国佛教徒之间的友谊,渊源流长。朝鲜的佛教,是由中国传去的。早在朝鲜的三国(高句丽、新罗、百济)时代,  相似文献   

18.
普贤道场峨眉山骆坤琪佛教有四大菩萨,因此需有四座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四座山,都是风景如画的名山,林木葱茏,峡壑幽深,离尘绝俗,氛围清静,确是借人修持习静,宏扬佛教的好...  相似文献   

19.
文殊菩萨     
相传,我国佛教四大名山,分别为四大菩萨的道场:四川峨眉山为普贤菩萨的道场,浙江普陀山为观音菩萨的道场,安徽九华山为地藏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其中,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的说法,是出自佛教经典的。《大方广佛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云:“东北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  相似文献   

20.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传统友谊源远流长。前秦苻坚建元十年(374)赛增阿道至当时三韩(高丽、新罗、百济)弘法,拉开了两国佛教界交往的帷幕。唐开元末(约719)新罗王子金乔觉渡海来上,至九华山晏座苦修75载,于贞元十年(794)圆寂后,肉身不腐,因其本誓,言行与地藏菩萨一一印证,遂被尊为地藏化身。自此,新罗(今韩国)便与我国九华山结下了不解的香火因缘。明清至今,中韩佛教交流趋于沉寂。1992年10月,赵利、初会长应邀访韩后,两国佛教关系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交往日益加强。1994年5月在地藏菩萨成道1200年的殊胜因缘下,九华山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