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跨文化的文本理解与交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燕 《哲学动态》2004,(5):14-16
"文本"(Text)的理解是当代哲学解释学的重要主题.当今世界全球性交往日益密切,在"跨文化研究"这门和哲学密切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中,包括"跨文化交往"与"文化间性"(Intercultuliarity)的研究中,跨文化的"文本"理解已是国外文化哲学、语言哲学乃至篇章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颇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1 一个重要的决策 <医学与哲学>杂志创刊30周年.我仪致以热烈的祝贺.在<医学与哲学>杂志30年的办刊历史中,一直重视"医学、健康与社会"关系的研究.杂志刚刚创办的次年,即1981年第3期,就开始设置了"医学与社会"的专栏,并发表了时任副主编杜冶政撰写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医学、健康与社会"的文章.认为"把医学和整个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从整个丰十会的发展水平和需要去认识医学和医药卫生事业,对于确定医学和医药卫生事业的战略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出要重视医学与社会关系的研究,并同时发表了"论卫生事业的经济地位和经济作用"(杜乐勋)、"水利工程的兴建与疾病的兴衰"(李友松)和"医学社会学初探"(李恩吕)等3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恩斯特·布洛赫哲学研究状况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凡 《哲学动态》2005,1(12):19-25
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界来说,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布洛赫(Ernst Bloch,1885-1977)绝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早在1982年,徐崇温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就有专章介绍布洛赫的哲学.布洛赫哲学的关键词是"尚未"(德语是noch nicht,英译为not yet).当人们要求布洛赫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哲学时,他说:"S还不是P."[1]这个"还不是"也就是"尚未".在布洛赫眼里,人是"尚未",因为人的真实存在还处于未来.布洛赫哲学堪称关于"尚未存在"(Noch-Nicht-Sein)的本体论.[2]  相似文献   

4.
曹健  郭彩琴 《学海》2004,(5):159-162
奥康纳(Daniel John O'Connor,1914-)是当代英国语言分析派哲学家,他从语言分析的角度研究教育,其主要观点在1957年发表的<教育哲学引论>(或译<教育哲学导论>①,此书在1958-1980年间重印十次②)中有所反映.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在本文中系统评价了布兰顿在《清晰阐释》中所阐发的语言哲学,称之为理论哲学中的里程碑.哈贝马斯认为布兰顿在形式语用学与推理语义学之间实现了富有创新性的关联,清晰地阐明了自我理解.这里选录的两节首先在总体上描述布兰顿方法的特征,讨论了他将形式语用学和推理语义学的富有创新性的结合,其次讨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对我们言说的内容要求客观有效性--此问题被布兰顿视为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6.
姚燕 《哲学动态》2004,(5):42-42
跨文化哲学不只是限于作比较哲学研究,而是一种"对照"(contrast)的哲学."对照"是差异性和互补性、连续性和间断性之间律动、辩证的相互作用,它最终能导致哲学中不同传统的真实互益."对照"的智慧在中国哲学中有其起源,在<易经>、<老子>和其他哲学文本中有丰富的资源,<太极图>展示了一种"结构的对照".将它置于时间的坐标,就有"动态的对照",所有个体生活史、群体历史与宇宙过程都通过先、后瞬间连续和间断地相互作用,处于一种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从句法学到语义学、由语义学到语用学的转向。语用学对语言的看法,尤其是晚期维特根斯坦、奥斯汀以及塞尔等人对语言的看法,与胡塞尔、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语言观"有着潜在的一致性和融通的可能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二者没有本质的区别)。语言哲学的语用学转  相似文献   

8.
不仅<周易>的形式架构和思维模式深刻地影响到<文心雕龙>,而且<易传>的一系列范畴和命题,诸如"道"和"器","文"和"章","象"、"辞"和"意"等,对<文心雕龙>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易传>哲学乃是<文心雕龙>的思想之魂.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周易>,就没有<文心雕龙>.  相似文献   

9.
卞敏 《学海》2014,(2):197-200
<正>西方哲学的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古代的本体论阶段、近代的认识论阶段和现代的语言哲学阶段。维特根斯坦作为语言哲学代表人物之一,认为哲学的本质只能在语言中寻找。他消解传统形而上学的唯一本质,为哲学寻找新的发展方向。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被许多人看作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哲学从认识论转向语言哲学,标志着哲学主题的转换与思维方式的革命,即从近代哲学"可以认识什么"的问题,转换为语言哲学"可以  相似文献   

10.
尚杰 《哲学动态》2005,(10):63-65
我在<哲学研究>上曾经发表<智慧的形状>一文,一些同行看到标题感到惊讶,至少是不解.但是,那个题目的发明权不在我,是德勒兹在<什么是哲学>里讨论了概念的"形状"问题,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形状.德勒兹试图彻底扭转哲学研究方向,使之走上"后现代"的轨道.他的这些想法与福柯和德里达相类似,特别在美国文学艺术界找到了更多的知音.杰夫丝(J·M·Jeffers)的新书<画不出的空间:叙述的终结>,讨论了当代西方艺术的哲学化倾向,所述理论,具有强烈的德勒兹色彩,具有跨学科、多角度的特征,流露的信息颇多,非常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