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五台山研究》2013,(4):F0002-F0002
这个文件很好。但未提及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现代佛学》不是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文章的水平也很低。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  相似文献   

2.
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学的文章,已如凤毛麟角,谈耶稣教、回教的没有见过。不批判神学就不能写好哲学史,也不能写好文学史和世界史。  相似文献   

3.
正1963年年底,为加强和扩大对外研究,中央外事小组向中央提出了《关于加强对外研究的请示报告》,提议建立14个研究国际问题的研究所。12月30日,毛泽东主席对该请示报告作了重要批语。"批语"说:"这个文件很好。但未提及宗教研究。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其他刊物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写的文章也很少,例如任继愈发表的几篇谈佛教  相似文献   

4.
1963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一个文件上批示说,“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没有知识,国内没有一个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研究机构,没有一本可看的这方面的刊物。”(《瞭望》1993年第8-9期)值得高兴的是,自从那时候开始,将近四十年过去了,这种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是国家级宗教学术研究专门机构,成立于 1964 年。40 年来,世宗所走过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学术积累与发展之路:学科专业由少到多,综合实力由弱到强,科研成果由小到大,学术影响由近到远。几代科学工作者,用他们的聪明智慧,把世宗所打造成了中国宗教研究当之无愧的国家队;用他们的辛勤汗水,浇开了中国宗教学术繁盛的百花园。 一 现年88岁的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是世宗所的创办者和见证人。1963 年 12 月,毛泽东在一份文件上批示:“对世界三大宗教(耶稣教、回教、佛教),至今影响着广大人口,我们却没有知识,…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陆与佛教有关的刊物有三类形式:第一类为教外研究机构主办的纯学术刊物,如《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中国藏学》、《五台山研究》、《禅学研究》等,中央级的佛教专业学术刊物则暂付阙如;第二类为佛教界主办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人文刊物,目前有从《法音》这一母体先后分离出来的《佛教文化》和《佛学研究》二种;第三类为各级佛协或佛学院主办在教内流通的宗教刊物。从量上来看,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已占据有关杂志的首位,成为佛教文化建设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从质上来看,近几年随着佛教教团的重建,其水准也不低于海外华人地区的同类刊物。本文介绍的是佛教界主办的后二类刊物。文革之前,国内佛教界主办的佛教刊物曾有《现代佛学》、《弘化》、《觉有情》等数种。至1964年。  相似文献   

7.
梳理杨匏安这位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五四时期的文章,发现他对宗教有神论的批判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创立及其内容不甚了解。这与当时理论准备不足有关;也与中国没有发生过如同"十字军东征"那样残酷的宗教战争、宗教在全国范围也从未形成与世俗权力抗衡的社会势力的国情有关。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没有充分重视马恩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及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创立,这是否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共党内对自身封建意识的遗留缺乏必要的警觉?今天的我们应该重视马恩在彻底批判宗教神学基础上对黑格尔辩证法、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扬弃、从而实现世界观的蜕变并创立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全过程的学习与研究,进一步肃清宗教有神论在我国各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佛学院阅览室,摆着各林国内外的佛教杂志,我经常沉醉其中。有一天沉思之际,意识到应该让更多的人分享现代文字般若的风味。佛教界办刊物,已有较久的历史。清末民初就有《佛学丛报》、《浪潮音》、《佛教日报》等杂志报纸出现。解放后,出版了《现代佛学》、《觉讯》、《弘化月刊》等影响较大的刊物。现在,国运方兴、法缘殊胜,佛刊的数量与质量逐年提高。社会各研究单位及政府有关部门也出版了与佛教相关的刊物,如《世界宗教研究》、《敦煌研究》、《宗教》、《西藏研究》、《中国宗教》、《西藏民族宗教》等等。本文所介绍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笔者于1957年曾订阅《现代佛学》杂志。这份刊物除了登一下大的宗教活动外,就是一些有关佛教历史、佛典解释方面的文章,内容较单一,也很严谨。38年过去,原刊物已在历次劫难中散失,所读过的文章亦如梦幻泡影,模糊不清,唯有虚云法师的一首偈语,却是刻骨铭心,长年持诵,完整清晰地印在脑海中。兹凭  相似文献   

10.
道伟 《法音》2005,(10):33-38
台湾圣严法师曾在勖勉中华佛学研究所同仁的开示中说过:“要立志做一个宗教家,而不只是一个佛学研究者。但是一位优秀的宗教家,必须有良好的学术背景。”这也就是强调,“佛学研究”与“佛法修持”其实并不冲突。作为佛弟子,不仅要成为一个“佛学的研究者”,更应是“佛法的修持者”。这意味着我们不光要从事佛学研究,更要有担当,成为一位优秀的“佛教宗教家”。本文就是以这样的角度说明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之间存在着“本末体用”互补相资而不可分割的关系,并尝试依留日的修学见闻,尝试探讨中国佛教现代化开展中佛法修持与佛学研究的双重课题…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6,(2)
六十年代在美国佛教是一种时髦,佛学应时而兴。威州大学率先开设跨学科的佛学研究生班,一些知名度较高的学府相继设置佛学课程,纽约大学也于宗教学系设佛学课。一九七四年秋我从佛州迈阿密踬顿徙纽大近东系,一九七六年春适逢原教授退休,接掌佛课,始获专任,直至去年退休后,仍兼这一门。佛学在纽大成为热门课程,学生由二十多人迅增至数倍。他们主修的学科五花八门,包括心理学、哲学、宗教、美术、电影、舞蹈、舞疗、医学预科、新闻传播、计算机科学、商管等等;一般都是未经世面的佳予弗,尊师力学,不信宗教;大都家境优越,却依传统自立习惯,半工半读,自食其力,虽执贱役,也不在乎;美国富强,其来有自。  相似文献   

12.
台湾《中国回教》李松茂台湾《中国回教》是台湾回族穆斯林的刊物,始刊于1952的,至今(1995年12月)已出238期。其中有报章型的每月会报,有杂志型的月刊、双月刊、季刊。今为双月刊,每逢双月月底出刊。内设“回民之声”、“教义阐扬”、“宗教论坛”、“...  相似文献   

13.
世界上任何一个政治朝代,很少有超过一千年以上的统治时间。中国的周朝,号称是一个极长的朝代,前后一共也不过八百多年;罗马帝国,在东西分裂以前,统一的时期,也不过五百年左右。但是,世界上的五大宗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回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回教是最年轻的一个,到现在也已经一千多年;基督教则将近二千年;佛教、印度教和犹太教,都已超过两千年。世界上以亿万计的个人死去了,万千的家族灭绝了,万千的国家和民族衰亡了,独有宗教却能在各种激荡变乱中长存不坠。这个铁的事实,说明宗教是全人类的一个永恒的需要。这个需要是超国家、超民族、超时间和超空间的。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类的第二生命。地球上有人类一天,就有宗教一  相似文献   

14.
五十年前,毛泽东主席在一个关于建立若干国际问题研究所的文件上,对我国宗教研究事业,作出了重要批示。批示第一次提出要开展“宗教研究”,要“批判神学”,要建立“由马克思主义者领导”的宗教研究机构,从而把我国的宗教学研究奠基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方向之上,对于我国宗教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谈本题之前,先要说清什么是佛学。佛即觉义,佛学即觉悟之学。觉悟系从智慧中来,也可以说佛学即是智慧之学,智慧达到圆满高深的水平,即是成佛。智慧的海洋,深不可测,宽广无涯。学习的次第,当依生得慧,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一、菩萨为度众生而学通常所见,研究佛学的目的,大约有三种不同。第一种人,是把佛学当作一般学问来研究。众所周知,佛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问。没有信根,没有实践,纵在生花之笔,悬河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成立以后,除积极组织动员全民抗战外,极其重视回族伊斯兰文化研究,1939年3月经救国协会副理事长唐柯三与复旦大学马宗融教授倡议,救国协会组织成立回教文化研究会,并发表《中国回教救国协会回教文化研究会成立宣言》,指出:"民国肇造,国父孙中山先生昭示民族平等、信教自由的主张,回胞始渐呈复苏的状态。学校的创立,刊物的发行,民众及学术团体的组织均见活跃,而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事业,回民亦开始努力。抗战  相似文献   

17.
清真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伊斯兰教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清真”这一特有宗教概念的出现,使伊斯兰教跨越了一个久远而巨大的历史文化门槛,由“他在”变为“我在”。“清真”标示着一种特殊的宗教语言、民族饮食和宗教活动场所,同时,它也是重要的宗教哲学思想,展示着中国伊斯兰教文化的本质属性。一、“清真”宗教哲学概念的历史文化溯源伊斯兰教自唐代传入中国,先后被称为“大食法”、“大食教度”、“西域教门”、“穆罕默德教”、“回回教门”、“回回教”、“天方教”、“回教”等。明末清初,伊斯兰教在中国开始被称为“清真教”,其宗教活动场所的称谓亦开始…  相似文献   

18.
2011年3月26日,由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的"百年佛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高层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成功举办。国内顶级佛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黄心川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杜继文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院长方立天教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教授、上海师  相似文献   

19.
常正 《法音》2014,(10)
正本刊讯9月26日至27日,由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办、山东菏泽惠慈集团承办的首届佛教媒体编辑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北京大学宗教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黄夏年、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国家宗教事务局宗教研究中心副主任加润国、《中国宗教》杂志副主编胡绍皆、中国佛教协会《法音》杂志副主  相似文献   

20.
一、《世界宗教研究》是由我国最高研究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创办。该刊是我国最早出版的宗教学理论刊物,迄今已有20余年的历史,许多国内外学有成就的学者都在此发表过大量质量精到的文章,现已被全国各大学列入中文文科“核心期刊”,国外学术界也将其推选为中国社会科学界的“十大刊物”之一。《世界宗教研究》以“学术性、理论性、科学性”为宗旨,辟有“佛教研究”、“道教研究”、“伊斯兰教研究”、“基督教研究”、“民间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学术动态”等多种特色栏目,所发文章学术品位高,理论性强,具有前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