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寺问禅     
在南方某特区城市,一座有名的湖畔度假村旁,有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寺,名叫地藏王庙。它背倚飘逸空灵的西丽塔,面对碧波浩渺的西丽湖,左边有万木叠翠的映群山护卫,右边有白云镣绕的王里山衬托。山寺不大,但极古朴、极幽静,是一方空寂清幽的谈禅悟道的净土。那是一个深秋的下午,我游完西丽塔后,来到了地藏王庙,一进庙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崇高、威严肃穆的地藏王像,两边有两幅意境深远的佛联,一相联语为:“闲剪江云作袖衣,静邀山月归禅室。”另一幅是:“烟霞清静尘无迹,水月空虚性自明”,横披是:“哲学之府”。明明是…  相似文献   

2.
向慧 《中国宗教》2015,(2):78-79
在日本东京市中野区的繁华街道上,有一片竹垣围起的庭院,庭院外墙悬挂着巨幅的达摩画像,画边题为:莫妄想。这里就是东京多宝山成愿寺了。成愿寺是一所禅宗道场,传承曹洞禅法。曹洞禅由道元禅师(1200-1253)传入日本,他于宋宁宗嘉定十六年(1223)来到中国,两赴天童山,成为中国禅宗曹洞宗第十四代法嗣传人。归国后,道元禅师于宽元二  相似文献   

3.
正高旻寺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南郊古运河与仪扬河交汇处的三汊河口,相传其创建于隋代。据《清朝通志》记载:顺治三年,皇帝加封运河之神为"廷庥显应分水龙王之神",令河道总督吴惟华"以时致祭"。顺治八年(1651)吴惟华在三汊河岸筹建七级浮屠,名曰"天中塔"。塔成后,吴惟华又在塔边增建了三进的梵刹,称为"塔庙"。康熙四十三年(1703)康熙帝南巡,曾登临寺内天中塔极顶四眺,有高入天际之感,他从汉王逸赋《九思·哀岁》"旻天兮清凉,玄气兮高朗"句中撷出高、旻二字,故书额赐名为"高旻寺",写下《高旻寺碑记》,高旻寺一名由此得来。高旻寺在中国佛教史,尤其是  相似文献   

4.
说到禅净双修的问题,必须从宋代永明禅师写的禅净四料简谈起。我国汉地佛教到了宋代,禅净两宗最为盛行。永明延寿(904—975)禅师于公元961年,应吴越王钱俶之请,住持杭州永明寺(即今净慈寺),参学的大众近二干人。因此尊称为永明禅师。他原来是禅宗法眼宗的巨匠,著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神栖安养赋》一篇,回向极乐净土。当时他写有禅净四料简,意在接  相似文献   

5.
云居山禅话     
八月,一年中最热的季节。然而我们走在通往云居山的山道上时,却有一股扑面的阴凉。头顶上是层层的绿,及至到了山顶,满眼望去,无边的旷野里依然是雾蔼笼罩下的大片大片的墨绿。原以为云居山也像九华山一样,是一座现代的城市,是一处人头攒动的风景名胜,然而它不是。除了那几排青砖铁瓦的寺宇以及寺宇前大片大片的稻田,几乎没有任何风景。我想,这正是云居山,就像一个真正的禅者,与自然的山水溶为一体,寂穆而不缺少生气,高雅而不拒人于千里之外。 ——云居山,我仰慕已久的佛教名山。  相似文献   

6.
座落在九岭山脉中部宜丰县境的洞山是赣西北风景奇秀的旅游胜地和著名的禅宗法窟——曹洞宗发祥地。向北百里处即是怀海禅师为丛林制定新规的百丈山,经奉新直达靖安的宝峰寺,又是马祖圆寂、天下禅衲纷至沓来的泐潭寺,向南不到六十里即达上高县九峰山,被誉为“宋僧之冠”的浪子和尚惠洪曾在此辟建投老庵,西行百里便是断际禅师开创临济宗的道场黄檗山,唐宣宗李忱践位之前便逃隐于此,依偎断际禅师学法。向东百里与高安圣寿、香城诸寺相望,元丰年间贬居筠州(今高安)酒税的苏辙,即在此与禅客荡摩,观望政潮。洞山古名新丰洞,自晚唐时期良价禅师在…  相似文献   

7.
第一讲学佛的三大纲目去年本寺举行了第一次禅七法会,今年又到举行禅七的时候了。我们在座的有不少人参加过去年的禅七,回想一下当时的情景,好象这两次法会中间没有时间上的距离,似乎这两次法会就是接着举行的。也可以这样说:不但这两次禅七法会,还有其它的法会,没有时间上的距离,即使同佛在灵山会上说法的那种情景、那种因缘,也没有时间上的距隔。所以,我们说一次法会的殊胜因缘,往往用“灵山一会,严然未散”来形容。我想今天请上善人聚会一处,在这里共同修学,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大事因缘。这一次掸七法会的人数比去年增加了…  相似文献   

8.
陈星桥 《法音》2002,(8):20-27
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中兴已有15个年头,业已发展成为闻名中外的一座大刹。“生活禅”夏令营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十届,柏林禅寺住持净慧法师提倡的“生活禅”作为人间佛教思想的一个重要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同时,人们对柏林寺祖师赵州从谂及其赵州禅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当年赵州和尚于此拈槌竖拂,举扬宗风,以至有“天下赵州”之誉。而今赵州塔下,郁郁葱葱的新生松柏伴随着千年古柏茁壮成长,令人有满目青山之感。跨越千年时空,赵州禅重放异彩;经历十年浩劫,柏林寺枯木逢春,委实令人感到佛法不可思议,赵州禅不可思议。曾听净…  相似文献   

9.
柏林禅寺与生活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林禅寺,座落在河北省赵县(古称赵州)县城东南角,西南约两公里是“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这座古刹始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为柏林禅寺。□柏林禅寺方丈净慧法师柏林寺在历史上香火...  相似文献   

10.
饮茶与禅道     
今年3月23日,有缘到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品尝攒林茶,此茶又名赵州茶。自此契机,便与茶禅结下不解之缘,亦有些许粗浅之感悟。一、说茶之韵茶是“百草之首,万木之花,贵之取蕊,重之摘芽,呼之(?)草,号之作花”,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植茶,但茶之故乡在中国。茶树为中性偏阴的植物,有喜湿、耐酸的特点,因而有高山出好茶之说。江西自古出茶。秦汉时江西茶树遍植境内,唐  相似文献   

11.
<正>按计划,我们要在邢台玉泉寺小住一夜。寺前泉水名玉泉,寺以泉名,山门题额为"玉泉禅寺"。下午五点半,抵寺,入客堂,拜会知客师,登记住宿(禅门称之挂单),之后到斋堂用晚餐。佛教丛林中,早餐、午餐叫作过堂,晚餐叫作药石。晚上这顿饭,是"为疗形饥"的药。晚餐有粥,寺院里的粥散发谷米的本来滋味,既香且甜,想是用门前玉泉水煮的。缘药石后,天色向晚,二三人在寺院内散步。忽有一人迎面走来,站定,问:"马居士,还记得我吗?"我有些恍惚,觉得面熟,却记不起在  相似文献   

12.
一、楔子近年来,一股气功热传遍中华大地,各种功法纷纷出山,大都自称糅儒释道三家精华而自成一家。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儒之气功是什么?释之气功是什么?道之气功又是什么?这三家气功的精华各是什么?懦、道两家暂且不谈,这儿讲讲佛教之气功。佛教有没有气功?这就是个争论中的问题。“气功”也者,顾名思义,即通过呼吸吐纳,也就是通过所谓“练气”以求达到健体强身目的的一种办法。那么佛教有没有这种气功呢?否定  相似文献   

13.
明远 《法音》2000,(8):49-49
本刊讯7月4日,浙江西天目山禅源寺举行复建奠基及月照法师晋院法会,省内外诸山长老、各界嘉宾及四众弟子数千人参加了法会。 当天上午,阳光普照,钟鼓齐鸣,山、本焕、广修、悟道、道生、弘法、无相等诸山长老和禅源寺两序大众、地方党政有关部门领导。各界嘉宾齐集禅源寺,参加了月照法师晋院仪式。十时许,庆典仪式正式开始,二千只和平鸽飞向蓝天,拉开了庆典的序幕。仪式由浙江省佛协副秘书长允现法师主持。新任禅源寺方丈月照法师向前来参加庆典的各级领导、诸山长老、大德善信和各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向大家介绍了天目山佛教…  相似文献   

14.
广宣 《法音》2004,(7):30-31
本刊讯6月18日至27日,由中国佛教协会选派的赴日禅修体验团一行5人,先后在日本临济宗、曹洞宗的三个专门道场进行了为期10天的禅修生活体验和经验交流。6月18日,日中韩国际佛教交流协议会事务局长大西真兴先生、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事务局长栂正隆先生接待了禅修团一行,并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禅文化研究所神野恭行?狈耄写ê氲老壬晗附樯芰遂尥旁谌仗逖榛疃谌菁叭粘贪才拧l尥欧至阶椋筛=ǚ鹧г航涛癯て刑岱ㄊΥ樱?月19日在临济宗所属的一宫市妙兴寺及名古屋市德源寺开始了禅修生活体验。菩提法师与振宇法师所在的妙兴寺…  相似文献   

15.
《法音》1992,(6)
人们很难将禅者与普通人区别开来,因为找不到区别的外在标准。修禅并不是某种特殊职业,也不要求出家在寺。六祖慧能在曹溪说法时指出:“若要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但禅者与普通人的区别究竟在何处?这种区别不在外、而在内,是心灵世界的区别。一般说来,人所面临的客观境遇与天然秉赋都差不多。太阳对一些人没有特别的偏爱或厌恶,一天都有24小时,白昼与黑夜相互交替,春夏秋冬是自然的节律。除个别情  相似文献   

16.
结识印严法师,是在云南省大姚县妙峰山德云寺38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中。他一袭粗布纳衣,隐没于活动现场来住的车辆和人群中,让初识他的人无法将“画僧印严”与之联系起来。其后,在德云寺的很多白璧上,看到了印严法师做的画。那些“脱俗超然,纯任天趣”的画作让我在一瞬间想起了先前听闻的关于画僧印严的传说——  相似文献   

17.
青海省大通县最近对全县清真寺的情况作了一次调查,归纳起来,各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有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团结。全县已开放103座清真寺,纯属一个教派的寺有30个,其他73座寺是各  相似文献   

18.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泰国国王的皇兄、泰国越卫律哇那蓝寺住持三廉大师向广州六榕寺赠送一座木质舍利塔,六榕寺住持云峰法师接受了这一珍贵礼品。舍利塔高约六十厘米,系木质精雕细刻而成,玲珑美观。当三廉大师来到六榕寺时,寺内钟鼓齐鸣,云峰法师率领两序大众列队迎接。舍利塔安奉在大雄宝殿,三廉大师和六榕寺僧众共同礼佛诵经,祝愿世界和平,中泰两国人民安乐。又讯泰国教育部督学在七月下旬向我  相似文献   

19.
墨海禅踪     
弘一,(1880-1942),现代著名僧人。俗姓李,幼名文涛,法名演音。擅长书画、篆刻,工诗辞。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和音乐,留日期间名岸,号叔同。归国后,先后在天津、浙江、南京任美术及音乐教师。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从了悟和尚出家,次年在灵隐寺受具足戒,弘扬南山戒律,并提出了“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的主张。1942年,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  相似文献   

20.
幽幽古刹,巍巍少林。印象中,斑驳的塔林、雄伟的山门、身怀绝技的老衲便是它的全部。"拳以寺名,寺以拳显",在影视传媒飞速发展的今天,少林已然成了一个谜一般的文化符号,天下武功出少林和禅宗祖庭的双重身份让它在真实中又饱含神秘。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这座千年古刹,雄浑的钟声唤醒沉睡枝头的小鸟,早课的僧人踏碎林中的寂静,《牧羊曲》的歌声在耳畔回旋。晨曦笼罩下的嵩山真实而朦胧,古老的少林寺在朝霞中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