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一些穆斯林少男少女们像社会上的其他青少年一样,都穿着非常时髦、漂亮的西装短裤、连衣裙。这本是无可非议的,然而当他们一踏进福佑路清真寺的大门,便会招来一道道指责和厌恶的目光。“象什么样子,就这样闯进来了!”“关我们什么事,看伊玛目怎么办。”“伊玛目怎么不叫他们出去,真是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1月11日一场大火把有“月光城”之称的云南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克城烧毁2,3,让一座一千多年历史的茶马古道重镇毁于一旦,25日具有300多年历史的贵州省镇远县报京乡报京侗寨又消失在大火之中,这不能不让人郁闷和纠结。这些地方怎么“吃一堑”却未“长一智”呢?难道别人的“堑”就不是“堑”,非得自己亲自去吃一吃“堑”的滋味才行?说实在话,有的“堑”自己亲口尝一尝也未尝不可,受不了多大损失,  相似文献   

3.
改善伙食     
早上,我把做好的早餐端到儿子的跟前,儿子看了一眼后,嘟囔着嘴说:“怎么天天吃这个,不是鸡蛋糕,就是馒头,你就不会做点其他的?”  相似文献   

4.
正刘蟾是著名画家刘海粟的小女儿,她小时并未学画,到了51岁时才开始系统地学画。一天,母亲对她说:“那么多学生大老远跑来请教你父亲,你就在父亲边上,怎么不学点画?”刘蟾从小怕父亲,就对母亲说:“我怕画不好,会被爸爸骂。”母亲说:“你怕什么?他是你父亲,还能把你吃了?”刘蟾就想:“母亲说得是,画坏了也就是一张纸的事。”于是就开始学画,先是整天看画册,后来当有学生来请教父亲,她就在一旁听。  相似文献   

5.
<正>“撸猫一时爽,一直撸猫一直爽”“今天的我,你爱理不理;明天的我,还来找你”等等流行语说明,“撸猫”如今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文化。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下,焦虑弥漫在空气中,甚至内化成了一种无孔不入的、在日常生活中无法摆脱的情绪,而猫猫就成为了个体对抗焦虑时很好的调剂。对于很多人而言,撸猫可以使他们平静下来,给焦虑的自己做心理按摩。  相似文献   

6.
花开的过程     
吃完中午饭,儿子围着一个装满土的空花瓶转了好几圈,我很奇怪,问他干什么。他说:“妈妈,我好久以前吃的龙眼籽埋进去了怎么还不发芽呢?”我一听,乐了。怪不得他天天站在花盆前看,原来是等自己埋下的果核发芽呀!为了不让他失望,我哄他说:“还没到时间呢,过一段它就发芽了。”儿了听了我的话后高兴地说“真的吗?那我过几天再来看。”说完蹦蹦跳跳地跑出去了。  相似文献   

7.
心理咨询电话里,一位女生诉起了她的苦衷:“……上学期我考了第一,这学期却不知咋个降到第七,只能得二等奖学金了……”“只能得二等奖学金”!她怎么也摆脱不了这个“不幸”。是啊,太痛苦了,第一名的好学生怎么可以降到第七名,怎么就只能拿个“二等”?!  相似文献   

8.
马的礼物     
马儿在山上吃草,来了一只狼。 “多肥的马儿呀!”狼想,“一奈腿,就够我吃好几天了!” 狼不敢轻易吃马,马儿毕竟是大块头呀!谁知道它厉害不厉害呢?  相似文献   

9.
马的礼物     
马儿在山上吃草,来了一只狼。 “多肥的马儿呀!”狼想,“一奈腿,就够我吃好几天了!” 狼不敢轻易吃马,马儿毕竟是大块头呀!谁知道它厉害不厉害呢?  相似文献   

10.
夏夜静思     
小羊 《天风》2006,(16):35
夏夜,一缕爽风擦身而过,拂起联翩思绪。世人喜爱春天,春风宜人,春阳和煦,春花烂漫,春意盎然……咏春诗赋溢满人间。世人更爱秋天,金风送爽,秋高云淡,秋实累累,秋色迷人……赋秋华章犹如“霜叶红于二月花”。世人亦爱冬天,瑞雪兆丰年,银装素裹,万树李花,冰雕玉砌……吟冬颂雪,扬扬洒洒。而吟咏夏天的诗歌寥若晨星,怨夏之词泛如海沙,  相似文献   

11.
最寒酸的春节——1961年。三岁多的我不懂事,不知道“能吃饱就不赖了”是啥意思,问爹娘为什么过年不吃饺子?娘说,等有了面咱再吃,但仅吃了一顿就又没面了,而且很难再填饱肚皮。后来才知道,那时是“困难时期”。  相似文献   

12.
经常有这样的事儿,说话者所说的意思到了听话者那里的理解完全不是一回事儿。这类事情常常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记得有一年复天,我领小外甥(当时还不到五岁)出去玩,路上给他买了一支雪糕,他紧着半边吃,另外半边眼看快要掉下来,我急忙说:“你吃雪糕要一边转一边吃”,他一听,也不含糊,一边身于转着囵,一边继续吃那摇摇欲坠的雪糕,看得我忍俊不禁,说,“你要转雪糕,不是转你的身子”,这下他才明白过来。当时想想有点恼他,怎么一点听不值我的意思,事后想来这不失为一种幽默,回来讲给别人听,让大家也乐不可支。这就是一种“…  相似文献   

13.
有位朋友,在冬天从不吃西瓜。他不是没钱,而是敬畏天时。他说,老天爷让你夏天吃西瓜,秋天吃苹果,冬天吃橘子,这都是事先安排好的。你非要对着干,冬天吃西瓜,秋天吃草莓。这就违背了天时,老天爷就会不高兴。老天爷不高兴了会怎么样——你自己想想吧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在三门峡地区一个偏僻乡镇发生了一件奇事。夏天,收麦的日子临近,当时这个乡镇有信徒200多人,有一位“传道人”就给信徒讲“世界末日”的事,他告诉信徒说:“耶稣马上就要来了,  相似文献   

15.
不避锋芒,正面出击,若切中肯綮,颇能鞭辟入里;有时避开正面,侧面偷袭,也能歪打正着,出奇制胜,横生妙趣。一曰声东击西,歪打正着。一老汉骑驴进城,小贩吆喝他买豆腐脑,老汉表示不买。小贩没好气地说:“谁跟你说话?我是跟驴打招呼。”老汉连忙抽驴一鞭,对着驴说:“在家时你说城里没有熟人,现在怎么又有了?”又一次,老汉牵羊进城,路过衙门时,羊吃了一口草坪的草,知县老爷破口大骂。老汉一边赶羊,一边说:“你又不是当官的,怎么能走到哪里吃到哪里?”前一回“打驴”,老汉间接给不通情理、极不礼貌的小贩上了一课;后一…  相似文献   

16.
    
至今我仍欠图书馆一本书。那是被人窃走的,不算偷。那晚自习,碰巧遇见老乡陈,他请我去吃夜宵。我高兴答应下来,忙转身去拿书。“就一会儿。咱们吃了马上就回来。”“我怕……那走吧。”我迟疑了一阵后跟着他走了。  相似文献   

17.
父亲与情人     
还在很小的时候,我就知道父亲是有情人的。我4岁那年夏天,忙于农活的母亲捎了个口信,让在镇卫生院工作的父亲把我接了去。一个雨夜,我被隆隆的雷声惊醒,黑暗中,我伸出双手去摸父亲的脸,可旁边的枕头上空空的(后来我才知道,那晚父亲是和他的情人幽会去了)。我急着喊了两声爸,仍没有父亲的回音。闪电不时穿透进黑黢黢的小屋,我被吓得在床上翻滚着,大声地哭泣。大约过了十来分钟,院里的一个女医生被我吵醒,她拿着手电赶来,把我抱到她的房间里,还拿出一块饼干让我吃。我吃着饼干仍不停地哭,那女医生把我搂在怀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伟伟乖,别哭,你爸爸出诊去了,今晚阿姨陪你一起睡,好吗?”就这样不知过了多久,我才在她怀里渐渐睡去。不知怎么,父亲那晚和情人幽会的事,很快传到了母亲耳朵里(在他们以后多年的情感纠葛中,母亲常把它当作父亲的“罪证”,在我们四兄妹面前一次次提起),母亲闻讯后赶到卫生院当众跳骂了父亲一番,然后带着我回到了乡下。  相似文献   

18.
漫谈守斋     
一、前言 在世界各国民族文化传统思想中,我国很早就提出了“民以食为天”及“食色性也”等自然规律。虽谈论吃,难免有不雅之嫌,但它的确是与人类生命相始终的。 本来,吃的目的在于维持生命,在于享受、在于满足。《圣经》中就有诸多关于吃的话语:“我愿赐给你们埃及地最好的出产,使你们享受本地的美物”(创45:18);  相似文献   

19.
飞天的流苏     
正"夏天的天,小孩的脸",俗语流溢先人代代传承的智慧,且说昨天雾气弥漫,还热得透不过气来,今天则天蓝云白,风清气爽。若不是白杨成荫,垂柳轻拂,真以为时令走到了初秋的门槛上了,若再来一阵风,一阵雨,就赶紧迈过去,裹紧风衣,迎接秋意浓浓的景致。"太阳雨。""快看太阳雨!"  相似文献   

20.
吃剩菜     
项黎 《天风》1996,(5):38-38
在家,剩菜常常是先生抢先吃了。今天先生晚上有课,不回家吃晚饭,剩菜当然只能有三口之家的另外二位——我和宝贝儿子吃了。但宝贝儿子一上桌就看到了剩菜:捣碎的蛋黄、蛋白和半块排骨,便嚷起来:“妈妈,我不吃这剩菜。”在“独生子女”的特殊政策时期,“小皇帝”、“小公主”的教育也极有其历史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