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智慧的源泉     
思维造就了人的灵性。每个人都在思维.钢不能停止思维,但人的灵性却干差万别.各呈异彩,人与人相比,是那么的不同。虽然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色彩,但在这不同的色彩下面,却掩盖着入与人的思维能力高低、水平上下之分。人有善思与不善思之别。为什么有的人能出口成章、妙语连珠,或口锋凌厉,或婉委动人,乃至三方之舌,能胜百万之众;而有的人却拙言嚅讷.不善表达,或词不达意,或不会应对,及至成事不定.政事有余?!为什么有的人能创厅迹于平凡,扶大厦于将倾,处处足智多谋,事事胜人一筹,而有的人却只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没…  相似文献   

2.
人们往往认为,一个人的命运好坏是神灵保佑的结果。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例如在成才事上,有的人不论是自己还是培养子女,都能心想事成。而另外一些人却是处处碰壁。又例如为什么有的人不论是做生意还是办实业,一次次总是亏本。还有,在财产的增殖等多项工作,有的人碰到顺顺当当,也总是心想事成。而另外一些人不论采用何种办法,未能使自己的财产增殖。人们针对这种不同情况,往往怨命运的原因、机遇的原因,甚至埋怨老天不公,神灵不公,很少有人说是运用科学知识当否的原因。我知道这样两个家庭,一家姓王,一家姓郑。王家祖传中医,从小熟识医药知…  相似文献   

3.
天边 一颗星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在这个博杂的大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一个个不同的角色,或者只能算跑跑龙套。而人生,是一个个小舞台,在这个聚焦的小舞台上,我们却担任着主角,饰演着自导自演的或悲剧,或喜剧,或闹剧,或……我们都好为自己的明天构画着一张美好的蓝图,都好祝愿自己心想事成美梦成真。也许,明天,我们真的能够事事如愿;也许,明天,我们一败涂  相似文献   

4.
苦难与超越     
世间何以有苦难?这是大多数命运坎坷的人容易提出的疑问。常常听到有人说,我没有做坏事,为什么命运如此不公之类的话。的确,为什么人生会有痛苦与磨难?为什么会有不公平的经历?为什么好人要受苦,而坏人却能免受责罚?天主真的关心、在乎我们受苦吗?让我们翻开圣经中的《约伯传》,一起走入约  相似文献   

5.
今天与明天     
郑丽 《天风》2006,(9):4-5
昨天已经成为过去.明天我们无法预知,只能把握今天。经文:太6:34;箴3:27-28,27:1 有人珍惜今天,有人等待明天,今以“今天与明天”为题,浅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今天今天是一个现在时的词语,每一个有气息的人都拥有今天,那么人该怎样渡过今天呢?  相似文献   

6.
人生在世,都向往着成功和幸福。可现实却告诉我们,真正成功的人毕竟是少数,而不成功的人却比比皆是。为什么呢?一位成功人士道出了其中的奥秘:成功者都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地去实现目标。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  相似文献   

7.
我一直在思考,我们所说的人生之路,到底是一条怎样的道路。为什么有的人走得好,有的人却是一团糟?按说,每个人的走法都不同,一个人就是一条路。近日想得有些眉目了,归一下大类,其实只有四种走法。  相似文献   

8.
毛颂赞 《天风》2014,(3):40-41
<正>在瑞士,不同年龄公民用的户籍卡都相同,所以即使是孩子也有"财产状况"这一栏。而瑞士人习惯在这一栏为孩子填上"时光"。的确如此,生命是上帝在每一个人账户中存放的一笔储蓄。昨天,已经是你花出去的;明天,是你不能预支的;只有今天,才是你带在身上的现金。人的生命太短了,折算天数,也就是三万多天不得了啦!但是,实际上人的一生无一例外地只有"三天":昨天、今天和明天。过好这"三天",就能过好一生。昨天,它已经过去,一去不复返。昨天的日子很长,说不清有多少天,但不管有多少天,我们千万"不可忘记他的一  相似文献   

9.
认识神     
杨友文 《天风》2008,(8):36-37
有时我们向朋友传福音,他们的反应是:神在哪里?我没有看到.在日常的生活中,有许多的东西我们凭肉眼看不到,有的根本就不可能看到,却能够接受.为什么信仰却需要凭肉眼去看?另一方面,人的肉眼能看到的,就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0.
病理辩证法漫谈(上)中国房地产开发总公司常州公司(213017)郑秋生人为什么会生病?这似乎是一个古老而又十分简单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说上一大堆生病的理由来。倘若进一步问,为什么同样的病,有的人容易得,有的人又不容易得?或者过去不容易得的病,现在...  相似文献   

11.
前些天听到一位老弟兄说:“传道人不应在台上指责信徒为什么在台下打盹睡觉,而应当先考虑一下自己讲的内容。”也有的信徒反映说:“我们希望教会能重视讲台的工作,因为大家来一次不容易。”信徒反映的话语虽不多,但分量却很重,他们都是十分爱主爱教会的肢体。我深感这些话对我  相似文献   

12.
《法音》1989,(7)
业力是形成人之气质及品格的一种培养力量这大概就是佛家所谓的等流果,冈波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论》说: “如果一个人前生喜欢杀生,今生也大都喜欢杀生;前生喜欢偷盗,今生也大都喜欢偷盗。因此我们看到,有的人从小到大以杀生为乐,有的人连昆虫蝼蚁亦不忍伤害。”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来表达业力论之精义,我们可以这样说: “人如果常常做某一类的事,他就会变成某一类的人。”一个人  相似文献   

13.
谦卑低头     
有两个邻居,张三和李四。张三家常常吵架,李四家却从来不吵。张三就问李四:“奇怪!老李,你们家怎么能够不吵架呢?”李四回答:“你们家所以会吵架,是因为你们家都是好人;我们家所以不吵架,因为我们家都是坏人。”“为什么呢?”“因为你们都认为自己对,  相似文献   

14.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稍纵即逝。一个人看上去从生到死几十年不算短,但用尽一生精力也未必写好一个“人”字。人们常说,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我觉得这句颇具哲理的警语,其重要意义在于给人以自信,鼓舞我们去奋斗、去争取、去拼搏。其实,你若仔细想一想,认真观察一下现实,仔细推敲推敲,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是错的,正确的答案是命运掌握在他人手中。  相似文献   

15.
曲世宇 《法音》2003,(7):42-45
一、什么是业业果思想是佛教整个因果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俱舍论》中说,世界的种种差别都是由于业的作用而产生的。佛法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特殊的原因和必然的结果,所谓有果必有因。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客观事物如此,主体生命也不例外,这就是现在人最不能理解的业果轮回。为什么有人聪明绝顶?而有人却愚笨有加?为什么有人大富大贵?而有人却贫困交迫?为什么有人在孩提时代就表现出艺术家的天赋?而有人却先天残疾?所有这一切的不平等难道是偶然的吗?佛法认为绝非偶然,这些差异都是由于“业”的不同而产生。既然业的力量如…  相似文献   

16.
基督徒的归宿是来世永恒的生命,那么,短暂的今生是否有意义?能够进人永生的是我们的灵魂,那么,必将化为泥土的肉身有什么价值? 我想主内的弟兄们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在宗教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回避这个问题。有些教友就对此生和肉身持无所谓的态度,因为此生无非是一个驿站,旅途的终点是天乡,所以此生过得怎样无足轻重;因为肉身各个感官的享用欲是撒弹诱惑我们的渠道,也更因为肉身的易于衰朽,所以是否健康长寿无所谓。 这类想法,乍听符合道理,可细一想来,就会发觉它与圣经的启示、与圣教会的道理是不相符的。…  相似文献   

17.
比明天年轻     
正常常听到有人叹息着说:"我比昨天又衰老了一天。"我想,他为什么不说自己还比明天年轻了一天呢?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想的是明天会比今天更接近长大,这多么好。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才知道长大并不仅仅是长大,同时也意味着衰老。然而知道了这个又有什么用呢?即使让我从小时候重新来过,我一样也得长大和衰老。但这一定就是一种无奈和不幸么?我想,今天在比昨天衰老的时候,难道不是也比明天年轻么?  相似文献   

18.
读厄撒乌     
厄撒乌是依撒格的儿子,亚巴郎的长孙,但在耶稣的族谱中却未排名。读《圣经》中的厄撒乌,了解其生平简历,品味人情事故,就好象读我们自己,或者回顾刚刚逝去的昨天。 一、感情用事的厄撒乌(创25:19-34) 当厄撒乌尚在母胎时,天主就藉《圣经》作者的笔预言他──将比孪生弟弟雅各伯弱小,厄撒乌的后裔要服侍雅各伯的后裔。当然,天主的预言一定真实,但我们不能用这类现成的故事印证错误的宿命论。一个人的命运总有他可以掌握和选择的时候,将自己可以做主的生活环节配合天道良心,他就可以是自己的主人,同时被天主主导。人象…  相似文献   

19.
看到别人一次次被机遇宠爱,不免羡慕,心里却还是有点酸溜溜的感觉。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这机遇为什么总是频繁光顾别人?却总是跟自己过不去呢?其实要解答这个问题,那只有在自己身上好好查找一下原因。以下就是机遇不愿光顾的8种人。一、机遇不愿意光顾懒散、等待的人懒散、等待的人实际上是把生命当成一种负担来应付,他们对于任何事物缺少足够的兴趣,这样的人即使机遇走上门来也会被他们关在门外的。热衷于等待的人总是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等明天吧!明天也许会更好。于是乎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从黑发少年等到白胡子老人,最后等来…  相似文献   

20.
声乐演唱者谁不希望自己的演唱能给听众以美的享受?然而,对于同一首音乐作品,不同的演唱者来演唱,为什么有的唱出来索然寡味,使人如同嚼蜡?而有的唱出来却扣人心弦,令人回味无穷呢?这里有一个演唱者二度创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