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人生的积蓄     
伏永红 《天风》2006,(16):2-3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经文:太6:19-21马太福音中主耶稣在论天上的财宝时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  相似文献   

2.
基督徒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的公民。在强调天上子民时,丝毫没有减轻基督徒在地上的责任。因此每个基督徒必须正确处理这“双重身份”。基督徒不能只限在教内的超载性或者只追求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应发挥基督教中  相似文献   

3.
不幸的小偷     
小鸟经常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多次经历雨水的洗礼。时间久了,它们深信,水是从天上来的。 这一天,有一只小鸟在地上看到一只老鼠挖洞。小鸟问老鼠:“你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4.
天上的彩霞地上的花, 早晨的阳光照下; 美丽的地方,可爱的家, 毛主席的領导好呀。天空的太阳,地上的光, 照耀在人民的身上;  相似文献   

5.
荣归主颂     
沈承恩 《天风》2009,(12):4-5
《路加福音》2章14节是第一个圣诞夜,在举行的第一个圣诞音乐崇拜上,由天使天兵组成的唱诗班献唱的第一首圣诞歌曲。有的教会在圣餐礼拜最后要唱这首歌,还给这首歌起名叫“荣归主颂”。这首颂歌虽然很短,只有两句话,但内涵极其丰富,讲了惊天动地的两件大事:一件在天上,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于上帝;一件在人间,在地上平安归于上帝所喜悦的人。  相似文献   

6.
罗尔斯代际正义理论与其一般正义论的矛盾与冲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尔斯自己说过,“将正义延伸到包括我们对未来各代人的义务(包括正义储存的问题)”,是他的正义理论所遇到的四个难题之一。正义的储存原则是代际正义的主要内容,但是,“至少在目前我们不可能对应当有多高的储存率制定出精确的标准。资金积累和提高文明、文化水准的费用如何在代际之间被分担的问题看来不容有明确的回答”。所以,代际正义问题“使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极严重的考验”[1]。通过对罗尔斯的代际正义理论与其一般正义论的对比分析,我们将会发现,罗尔斯的这一意味深长、耐人寻味的表白或许主要源于这样一个事实,…  相似文献   

7.
财富共享可从财富的共同享有享用和公平享有享用两方面去理解。共同享有 享用,是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社会财富应为大家共享,而不能仅为少数人享有享用 。在现代个体化发展不断凸显、人们的权利—责任意识不断清晰的社会背景下,财富共享必 具体化为财富分享,即按照社会正义原则来分配财富。分配正义是财富共享的正义基础和基 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包括差异性正义原则和同一性正义原则。差异性正义原则是按照被认 可的“差别”进行分配之原则,同一性正义原则是按照被认可的“同一”进行分配之原则。 财富共享是两种分配正义原则的协同统一,现实地表现为一次分配与二次分配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纪乐 《天风》2006,(10):27
经文:太13:31—32 他又设个比喻对他们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他的枝上。”(太13:31-32) 主耶稣对门徒说:“天国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田里,这原是百种里最小的,等到长起来, 却比各样的菜都大,且成了树,天上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天国”首先是神的能力实际运行的表现,神首先在他子民的心里,并在他们中间彰显他在地上的属灵权柄。  相似文献   

9.
邓灵勇 《天风》2004,(3):48-49
基督徒既是天国的子民,又是地上的公民。在强调天上子民时,丝毫没有减轻基督徒在地上的责任。因此每个基督徒必须正确处理这“双重身份”。基督徒不能只限在教内的超载性或者只追求个体生命的终极意义,应发挥基督教中提倡的“彼此相爱”,去关心人,积极投身于社会的伟大事业,服务人群。因为人类间的和平、民族间的和睦共处都是上帝的旨意,也是基  相似文献   

10.
来,跟随我     
“悔改”令人联想认清自己的过错,对过失感到抱歉.不再重蹈覆辙。可是,今天耶稣所宣讲的悔改与一般人眼中的悔改不同。在马尔谷福音中,耶稣所宣讲的悔改是附带著一个特定的结果,就是信从福音。我相信你我也愿意信从福音,可是这是否意味单是听从某些信息呢?福音意谓喜讯,这喜讯也是耶稣基  相似文献   

11.
一、“学而时习之”。 孔子认为这是带来快乐的事情。学,当是指认识真理;时习之,当是指以此真理为基础的各种日常的道德实践。 《论语》大概成书于孔子逝后。孔门弟子把“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置于全书的开篇处,想必不会是率意而为之举:这句话最能折射出孔子的日常形象和趣味。 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之言来注释这句话:“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但这样的解释是“危险的”,因为我们由之可以推论:众多的“信从者”,当初只是“受益者”,如今不远百里、千里而来,是否又是为了“受益”?抑或是为了“报答”?如果是前者,那岂不成了恶梦?如果是后者,那么,由此所生之“乐”,未免太那个了一些啊!  相似文献   

12.
死亡     
在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是人生悲怆的见证。 赤条条的来,两手空空地去,这是人生空虚的写照。 “地上的生活是一种异乡的流浪”(希11:13),人是世界上本乡本土的“陌生人”。“我们的家乡原是在天上”(斐3:20),世俗是人集宝于天的客栈,人只有找到精神的家园、灵  相似文献   

13.
社会正义理论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正义问题不仅具有学理价值,而且具有实践意义。倪勇博士的新著《社会正义论》最近已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约20万字,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这是一部富有新意的学术专著,它的出版,无疑推动了我国正义理论的研究及其深化。纵观全书,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社会正义论》在学理探讨上深化并丰富了正义理论的内容,显示了作者开阔的视野和反思能力。以往的正义论研究大都把“正义”同“价值”相联系,把“正义”仅仅看作是“善”的规定。应当承认,这…  相似文献   

14.
孔子思想三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看到一些讨论孔子思想的文章,觉得大家对孔子思想的看法还有不少分歧,评价有高有低。我对于孔子,没有作过深入的研究,但“管窥蠡测”所及,有的不与大家相同,现在提出我的看法,向同志们请教。这篇三论包括论孔子的仁与忠恕,论孔子对人民的态度和方针,论孔子的礼与法先王。(一)论孔子的仁与忠恕冯友兰先生说:“孔子的仁,它的主要内容是‘爱人’。忠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录其大意)关锋林聿时两先生也有类似的说法。这个看法,我很同意,与管见不谋而合。但是他们未加论证,不免使读者感到缺憾或怀疑或反对。自然有些同志还信从朱熹、章炳麟等对忠恕  相似文献   

15.
钥匙     
耶稣对伯多禄说:“我要将天国的钥匙交给你,凡你在地上束缚的,在天上也要被束缚;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被释放。”(玛16:19)读了这段圣经,让我想起一则小故事: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他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可见,开门锁只需一把钥匙就可以了。那么开心锁呢?当今世上,尔虞我诈,损人利己之事普遍可见,自己稍不留神就上了别…  相似文献   

16.
有民谚曰:“地上有个人,天上就有颗星。”孩提时候,有一日,妈妈指着天空上的星斗对我说:“军军,那天上也有你一颗星呢!”从此,我就常常喜欢在黑夜里凝视着星空。想寻找到属于  相似文献   

17.
三月十七日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降下了帷幕。这次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大会五中全会提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的通过鼓舞了全国人民共建祖国未来的信心,使全国人民热情地投入到了建设中。一个繁荣、富强、稳定的国家正在一步步地到来。 “科教兴国”是《纲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今后高新技术及其产业会迅速地发展;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要普遍提高。本来我们宗教与科学是很要好的兄弟,但是一百多年来他往往被人们同迷信相提并论——这是我们必须面对  相似文献   

18.
“忠”是孔子道德学说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忠”的论述非常全面和系统,其中既包括对“忠”的学理性探讨,也包括对忠德的培育、践行等的方法论指导,构成了一个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备的完整体系。孔子的“忠”具有泛伦理特征,在他看来,“忠”是一切人都应具备的道德品格,不存在主体上的选择性;“忠”的美德不仅应当施于主体以外的所有人,而且应当施于主体所从事的工作和事业,施于自己的祖国。  相似文献   

19.
孙长征 《天风》2007,(11):18-19
耶稣的话中向我们指出了一个天国银行,天国的银行里储存的不是世上的财宝,而是每一个人在世上所行出的爱,因着上帝爱的感动所产生的每一件善行。耶稣说“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19—21)耶稣的话中向我们指  相似文献   

20.
耶稣由加里肋亚纳匝肋来在约旦河,接受了若翰的洗礼就开始了传福音的生涯,传福音时的话就是“时期已满,天主的国临近了,你们悔改信从福音罢!”在沿加里肋亚海行走时看见撒网的渔夫西满和他的弟兄安德肋,对他们说:“来跟随我!我要使你们成为渔人的渔夫。”他们便立即抛下网跟随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