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谷继明著《王船山周易外传笺疏》一书于2016年1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对《周易外传》进行校刊、笺疏的成果。《周易外传》是船山易学的核心著作,也是其经学诠释的经典之作。《周易外传》中涉及诸多易学知识和历史背景,还有船山复杂的哲学思想和对时代的针砭,因而读来十分不易。为此,该书分为通说、笺疏两部分:通说部分勾勒了船山哲学和易学的全貌;笺疏则通过把握船山的哲学和易学来理解船山,所进行的工作主要有:校  相似文献   

2.
为了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湖南、湖北、河南三省社联联合发起,1982年将在长沙召开全国第二次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湖南省还专门成立了讨论会筹备领导小组。1981年9月,省委宣传部批准恢复船山学社,并成立了船山学社筹备小组。省委宣传部和省社会科学院曾先后邀请全国著名学者张舜徽、石竣、肖箑父、邱汉生和省内研究王船山学术思想的专家、学者及部分中国哲学史工作者举行了两次座谈会,听取了他们对加强王船山学术思想研究的意见和建议。省社联所属有关学会、研究会对开展船山思想研究作了专门部署。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把这项研究作为工作重点,先后举办了王船山哲学和佛学著作讲座,加强了国  相似文献   

3.
《船山学报》原是船山学社主办的专门研究王船山思想的学术刊物,创刊于1914年,后更名为《船山学社杂志》,先后出版了30期。《船山学报》复刊号将于1984年初出版,每年出版两期,每期约30万字,內容包  相似文献   

4.
<正>谷继明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初版,全书共30.8万字,216页。该书是作者在北京大学读博期间,写作船山易学的博士论文而得之副成果,被列入"同济·中国思想与文化丛书"。王船山的易学"综罗往代,渊博浩大,……浓缩了以往易学与理学的精华,而后出以新思"。《周易外传》系船山早年著作,相较于  相似文献   

5.
4月12日天津市中国哲学史学会和南开大学哲学系联合举办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学术报告会。会上南开大学哲学系付教授方克立作了题为《船山学的回顾与展望》的报告,天津社全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杨柳桥同志作了题为《船山的易学方法》的报告。方克立副教授在报告中指出,船山学作为一门以王船山的学术思想和生平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问,有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追溯其源,可以说这门学问从1692年王船山逝世以后就开始了。至今已有290年的历史。回顾它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6.
兼容众家成一家 肇始近代向现代──纪念王船山逝世3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侧记刘惠文1992年11月3日至7日,海内外120余名学者以“船山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为主题,在船山故里──湖南省衡阳市举行了《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学者们从多方面对船山学展开了研讨。一、就哲学方面而言的文章大都肯定船山学作为中国古典哲学光辉终结的睿识。有学者明断船山的主动哲学饱藏传统哲学走向近代的转折意蕴,他对传统宇宙观和人生观主“动”与主“静”的争论在精深研究时自觉总结,在宇宙观方面阐明了动的根本性,有静则是动中之静;在人生观方面阐发了动的重要性,把动作为道德静修的基础,严厉批驳传统的“宁静论”,朝向近代思维而重视人的生命价值,所谓生以至“诚”即是生活行动无不合乎道德原则,达到“诚”亦是达及其主动哲学的最高理想。有学者经过比较,认为船山和颜元都倡主动且都具时代精神,但船山的主动论却来得更全面更深刻。有学者撰文说明船山命题“自然者天地,主持者人”,要求哲学要以人为中心,人应该意识自身的主体地位和主体历史感;他既高扬主体的能动作用,又强调具体客观对主体的种种制约。有学者认为船山诠释  相似文献   

7.
王船山易学渊源试探汪学群船山易学是对《易》本身的解释及发挥,以《易》为蓝本,渊源于《易》,是其易学应有之意。这里所要探讨的是其易学史的渊源,也就是说,船山治《易》除了借助原书外,还参考吸取了易学史上诸家有价值的成果,而这些成果成为他易学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明儒王船山的卦变说,主要参考了《周易内传发例》第十节论卦变的文本,以及《周易内传》相关的注文。首先,讨论船山卦变说的三个体例,说明船山确实讲卦变,不是义理式地泛论卦变。其次,讨论船山如何理解"变",理清船山为什么反对朱子变占图。再次,把船山卦变说与虞翻、朱子的卦变说做比较,寻求各家论卦变背后的思想背景,从而界定船山卦变的易理基础,以及其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9.
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晚隐居衡阳石船山,世称船山先生。他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平生著述一百余种,四百多卷,有人以为:“在清初诸大师中,,能极深研几,切实做穷理功夫的,怕没有谁比得上王船山先生吧。”(嵇文甫《王船山学术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作为宋明理学乃至整个中国传统哲学的批判总结者,历来受到诸多重量级国学大家的关注,在中国哲学史这一领域中,对于船山学的研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深度与广度方面均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1.
易学通信     
(一) 大钧教授伟鉴: 接奉本年五月二十九日手书、又收到《周易研究》杂志,无任感激。光年老力衰自辅仁大学校长退休,只读书教书、不理外事。唯对于学术研究,仍与各方学者联系。多年来因教授中国哲学(仅在博士硕士班开课),对易经研究亦曾用功。现因本年纪念王船山逝世三百周年,以同乡之谊,欲写船山哲学思想小书。现正研究船山易学。十年前,因同乡学人之情,与陈立夫先生发起易经学会与易经研究班。负责办理者偏于易经杂学,讲算命,针炙,天文,数学,却不讲易经哲学,故乃不再参加此易学会。光研究哲学,以形上本体论与宇宙论为主。易经即中国哲学,儒家之形上宇  相似文献   

12.
一、《易经》哲理概论王船山的易学,是他学术思想的最重要部分,也是中国《易经》哲学的代表。历代研究《易经》的学者,在汉朝专门注解,建立象数;在宋朝零碎讲解,没有系统;在清代从事考据,讲述图解。王船山则排除汉朝的象数,从哲学思想解释全部《易经》和《易传》。成立他的易经哲学。  相似文献   

13.
王船山《庄子解》是以经典传注为形式、以哲学重建为鹄的的庄学诠释学著作。王船山指出,正如孔子许狂者不忘其初,庄子是儒家"内圣外王之道"的持护者。在存在论上,天地万物是气之流行聚散,道是天地运行过程中的几微之力,以天兼道,天为人之源,人为天之心。在价值论上,天有厚生之德,健顺之道,庄子所谓的"至人之神"是对"天地之神"的领悟,因此提出"天命我而为人,则固体天以为命"的价值诉求。职是之故,在人生论上,他将《达生》篇"反以相天"解释为"参赞天地之化育",并提出人生价值之"立命而相天"与"能移而相天"两大人生归趣,从而挺立起一个既含摄庄子"自由主体"又含摄儒家"价值主体"的人生主体。船山在以《易》《庸》的"参赞"精神诠释《庄子》的同时,也以庄子之因顺自然天道、重视个体存在的"在宥"精神反哺儒家经典在此方面之阙如,从而形成一个更加周延、儒道互摄的"内圣外王"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 船山重视法相唯识学,近人时有发明。熊十力先生说,他早岁十分崇拜船山学问,后读佛典,“始知船山甚浅。然考船山遗书目录,有《相宗络要》、《八识规矩赞》二书,自邓显鹤、曾国藩之伦,皆莫为之刊行。诸为船山作传者,亦置弗道。吾臆船山晚年或于佛学有所窥,陋儒或讳其书不传,未可知耳。”(《新唯识论·心书》)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也说:“尤可注意者,遗书目录中有《相宗络索》及《三藏法师八识规矩论赞》二书。在彼时以儒者而知治唯识学,可不谓豪杰之士耶!”船山对法相唯识学如何理解?法相唯识学与船山哲学有何关系?船山于佛学研究为何独着意于法相唯识学?本文试作一些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王船山逝世295周年之际,湖南省船山学社等单位,于1987年10月20日至22日,在衡阳市召开船山政治、伦理思想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54人,提供论文24篇。讨论会的中心议题是船山伦理价值观。以“六经责  相似文献   

16.
《尚书引义》是王船山重要的哲学著作。通过文本中以"实有"解释"诚",船山对《尚书》中的很多概念作了义理上的创造性阐发。船山以"实有"释"诚",既对"浮明""人心"所导致心物、天人、形上形下之割裂以及人的价值的虚落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同时也强调了"诚"在天人之际维系和存续的动态历程,以避免对人性的抽象静观。由此船山不只强调了天人贯通的"诚"的根源性价值,而且把人的实存性存在及人所面对或创造出来的实有世界都作了价值上的肯定。船山以实有义、公有义、固有义丰富了"诚"的内涵,努力沟通应然与实然以揭示人的本真存在。通过《尚书引义》"诚"的阐发,透显出船山坚定的儒家价值立场和强烈的实有精神。  相似文献   

17.
马列主义经典作家哲学思想研究社会时空·科学技术·人的自由———从马克思的视角看 张明仓 自然辩证法研究 2 0 0 1. 3略论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的思想 韩安贵 学术研究 2 0 0 1. 3《资本论》也是一部经济伦理学著作 李志祥 马克思主义研究 2 0 0 1. 2青年毛泽东与杨昌济的思想关系及湘学渊源 李佑新 船山学刊 2 0 0 1. 1梁启超新民学说与早年毛泽东国民性改造思想 米华 船山学刊 2 0 0 1. 1论经济方法是邓小平经济哲学的灵魂 陈太福 广西社会科学 2 0 0 1. 1哲学总论创造与传统———新世纪哲学断想 叶秀山 中…  相似文献   

18.
湖南、湖北两省哲学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联合举办的“纪念王船山逝世二百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十八日至廿六日在长沙举行。出席会议的有全国知名学者及两湖地区的哲学、史学、文学工作者九十余人。会议贯彻了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对船山的哲学、史学、社会政治思想、阶级属性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不少新问题,作了较深的探索。茲将讨论会提出争论的主要问题,简介于后。  相似文献   

19.
人学唯物主义是由当代日本哲学家船山信一提出来的。船山信一(1907—)1930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哲学科,青年时代曾参加无产阶级文化活动,接受并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后潜心于黑格尔研究,并翻译了费尔巴哈全集;在过了漫长的哲学生涯之后,晚年把自己的哲学立场规定为人学唯物主义,先后出版了《人学唯物主义的立场和体系》(未来社,1971)和《费尔巴哈、马克思以及黑格尔——为了人学唯物主义》(1984),从而使自己的哲学思想理论化和体系化。  相似文献   

20.
船山先生处明清交替之际,青壮之年激昂着文士的华夏情节,为驱除异族,光复明室而奔波不懈,处困顿踬踣而甘之若饴,中年之后则息养林泉,读书设馆,一心著述、教学,拣择学问以遗后人,一如诸儒志负家国天下、生民百姓之福祉,亦身兼文脉学统、道德品格之承传。先生洋洋洒洒16册的著作便是其内在生命境界及对于外在世界的思考与憧憬的铺展,内容广涉哲学、道德、伦理、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文艺美学等各个层面。自其逝世之1692年算起,于今已有313年,其间对于其著作的整理、研究代不乏人,朱迪光先生在《三百年船山学术研究史的分期及其特征》(《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