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相容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现代经济发展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另一种观点认为,两者是相斥的,中国传统文化阻碍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两种观点均有理论的说明,但依其论述,主要依据还是历史史实。“相容说”依据的史实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极深的某些东亚国家或地区,在其社会以这种传统文化为主导文化的背景下,取得了现代经济高速成长的令世人瞩目的业绩。“相容说”依此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发展并非悻行,“西化论”是错误的。“相斥说”依据的史实是…  相似文献   

2.
李伟 《佛教文化》1996,(4):46-47
读《佛教文化》1996年第二期“当机者说”一栏主持寄语,谓“我们现在都说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可是一种根本不关心宗教文化的文化,或者说根本漠视现代宗教文化人文意味的文化,又意味着什么呢?”我深有同感,社会上确有这么一种观点,视佛教文化为正统学术文化未流或不入流之文化。笔者认为,持此观点的人是因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所致。不过,我们不必在意佛教文化在不在“人文”之列。因为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笔者认为,我们注重的应是佛教文化在现实社会中事功上的作用,而不是其名声的显现…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观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金勇  郭力平 《心理科学》1998,21(5):465-466
1我国传统文化涉及到心理健康及其相关问题的论述内容十分丰富。各派系的观点虽然颇有差异,但关于理想的健康心理的宗旨则大多可以归结为一个“和”字。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对于人生的直观在整体上把关系与和谐作为健康心理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要求从个人身心阴阳的平衡、形神统一的基础上,将心理健康的内涵提升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高度。这个标准体现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就是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就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这个标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心理健康思想的理论基础。2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文…  相似文献   

4.
《历史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三期发表张玉楼以“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方法和历史研究”为题的文章,批评刘节“怎样研究历史才能为当前政治服务”(发表于“学术研究”一九六三年第二期)一文提出的“阶级斗争的理论不能用以解释古代历史事件”的观点。作者首先指出:自从马克思学就传入中国以来,关于这个学说是否适合于中国社会和中国历史,从来就是有争论的。解放以后,这个争论仍然在不同的时间里用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个  相似文献   

5.
文化全球化视野中的“和而不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全球化问题由隐而显,这个历古常新的话题关系到人类的共同命运,探寻传统文化在其目标和机制中的现代价值,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文化全球化是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的统一,提出中国文化传统中经典儒家的精髓思想“和而不同”在其视野中的重要价值。文章从趋势和过程两个角度出发分别探讨“和而不同”在文化认同中的目标价值和在文化整合中的工具价值,阐发经典儒家精神的现代价值,指出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是人类文化的大传统,其过程则是传承与创新、冲突与融合的并存。  相似文献   

6.
物质包含实践说的重要根据之一,就是认为包括人的意识在内的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演化而来的。这种观点来源于古代和近代哲学的溯源式思维方式。古代哲学要寻找世界的“始基”,近代哲学要寻找“实体”,现在有人则循依“意识→动物→有机物→无机物→物质”的模式在时间序列上找到某一个起点(恰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般)。其实,哲学对世界本体寻找的方式已经向现代的逻辑式发生了转换。在哲学史上,首先实现这种追问方式转换的应推康德。在他那里,物自体“这种留存的事物而为感性知识所不能适应者,叫做  相似文献   

7.
美国出版的国际政治权威刊物《外交》1993年夏季号,发表了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一篇题为《文明的冲突吗?》的长文。该文提出的文明的冲突将取代其它形式的冲突而成为21世纪冲突的主要形式的观点,在国外学术界激起了一定程度的争论。该文提出的观点也被称为“文明冲突论”。本文认为,“文明冲突论”及其论据是否能够成立还有待时间的检验。但是,“文明冲突论”所提出的问题本身是值得注意的,尤其是该观点之所以形成的理论背景和现实根据,触及到西方文化中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值得我们加以讨论、重视。本文正是从本世纪西方文明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人们在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时,往往忽视二者的中介环节,这就是衔接着中国古代文化和正在建构的中国现代文化的,在中国近代以来历时百年之久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本文称之为“近代文化”。在这个艰难曲折的长期实践中,发生了对于中国古代文化的批判性审视,发生了对于东渐的西方文化的既“拿来”又“扬弃”的关系,发生了对于新文化的伟大创造运动。对于社会主义的现代新文化说来,中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是必须继承的,而近代以来实践中产生的文化则是同样具有传统的意…  相似文献   

9.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面对的对象是处于“社会政治生态”中的人,即“政治人”的价值身份.在工业社会危机日益凸显的困境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人”应走向以自然、社会和个体生命互为生态性存在的“生态人”.“生态人”的提出与实现,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   总被引:50,自引:0,他引:50  
“以人为本”作为当代中国科学的发展观和社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念,在各个领域里都得到了广泛的认同,甚至受到衷心的拥护。那么,哲学又是什么态度?它是否接受“以人为本”呢?这个问题现在未必有一致的答案。十年前,笔者曾发表了一篇关于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的文章,就曾引起争论,被认为是对唯物主义哲学的冒犯。(参见《哲学研究》1994年第2、8、9、12期有关文章)现在虽然理论环境进一步宽松,但是哲学上“本”的问题历来歧见极深,积重难返,看来今天仍有讨论的必要。“以人为本”的哲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对“本”的释义上。比起十年前,笔者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观察视角也有进一步的深化和转换。  相似文献   

11.
论儒家“致中和”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儒学中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影响最深远的要数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儒家思维方式的根本宗旨是“致中和”。他们认为“中和”是宇宙中各种系统关系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生和社会行为的基本准则,从家长到国君,人类社会各级各类统治者和管理者的根本任务就是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建立和维护中和关系的思维方式是致中和。致中和的基本方法是思维角度的双向转换,它具有系统性和具体性两大特征。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致中和的思维方式在指导历史实践中有过度泛化和非竞争性的倾向,使其历史作用流于形式,但在对抗性日益消解的现代和未来社会中,则有其普及和推广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具有促进合作、减少冲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解释的不确定性关于白马的反论是在《公孙龙子》一书第二章开端叙述的。这个反论是由四个字组成的语句来表述的:白马非马,即“白马不是马”。文章随后又以对话形式来论证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因此,阐明和解释这个反论已经成了学者们十分感兴趣的问题。现代对这个反论已经有了许多解释性的理论,这些理论几乎全都是采用西方哲学传统中形而上学的、精神的、抽象的或语义学的概念。但问题在于阐明为什么公孙龙认为这个反论是可以被肯定的。在此,根据我的哲学观点对这个反论以及随后的对话进行唯名论的说明。我坚决主张,我们不需要把马当作“马的性质”;也不  相似文献   

13.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职员,二月十六日召开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下面三个问题: 一、“过渡时期”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过渡时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论据有四点。  相似文献   

14.
由中山大学文化研究所、中山大学哲学系与台湾中华人文展望学会 联合主办的 “海峡两岸明清思想与现代人文”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9月6日至7日在广州中山大学举行。 作大会主题发言的海峡两岸四位学者是:台湾辅仁大学邬昆如教授、广州中山大学 李 锦全教授、台湾东海大学魏元圭教授、武汉湖北大学周积明教授。邬昆如先生的发言题目是《明代“天臣君民”之社会哲学思想》。他认为中国传统政 治 哲,乃帝王专制之政体,其德治、王道、仁政的内涵则是由道德劝喻所支持而缺乏法治的 民意牵制作用,可说有“民本”,但无“民主”的痕迹。社会…  相似文献   

15.
在关于“文化和市场”的讨论中,有两种颇有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主张把文化生产部门推向市场,将其变成“文比企业”,把文化生产活动变成盈利性的经营活动,并断言文化市场化是繁荣文化的根本途径。(参见《哲学研究》1995年第3期,《金钱、艺术与艺术市场化》一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文化市场化,提倡文化生产部门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文化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绝不是“并行不停”,反倒是格格不入的。(参见《哲学研究))1994年第10期,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一文)我以为,文化的市场化在逻辑上是否可能,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因而…  相似文献   

16.
<正> 一开头的这一节,我把它作为预备节。所谓“预备节”,就是先不阐述本文作者自己的观点,而是先来综合介绍一下在“仁”“礼”问题上,海内诸大家的一些主要观点。冯友兰先生在1973年曾介绍他自己过去的观点。这观点是:“礼”和“仁”是思想的两个方面,其间还可能有一些矛盾(《中国哲学史论文初集》第4页)。他当时又认为,“礼”和“孝”是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直”和“仁”是孔子思想的进步方面,前者使人束缚于传统之内,后者使人自传统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孔子研究》2023,(5):68-74+158
“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律”与“他律”的哲理辩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前学术界关于“自律”和“他律”问题有着两种不同观点:一是片面强调道德上的“意志自律”,认为只有“自律”才是道德的本质,甚至提出“他制他律与自制自律是臣民与公民的根本区别”这样一个情绪化命题,主张彻底抛弃“他律”;二是认为在现代社会,伦理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9.
如何理解“存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存在”问题在哲学中始终是十分基本和特别重要的,甚至称得上是永恒的问题,围绕它的讨论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随着语言哲学的发展,特别是由于使用了现代逻辑这一方法,这个问题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和分析,这个概念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刻画和说明。但是从我国出版的一些与语言哲学有关的论著来看,在有关现代哲学家对这个问题的探讨的理解方面,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在我看来,这些问题主要出在对现代逻辑的理解方面。本文着重阐述和分析从现代逻辑的观点出发如何理解“存在”。我认为,这一工作对于我国学术界是有意义的。说到“存在…  相似文献   

20.
民族精神的发展与民族凝聚力的重构阮纪正民族精神是整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升华,是贯穿于整个民族文化之中的“主心骨”,而民族文化则是民族精神的对象化。民族凝聚力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功能和结果。它体现了该民族成员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结合上的协调性和整合性。同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一样,民族凝聚力也是一个历史范畴。特定的民族凝聚力,总是同该民族某个时期特定的经济、社会和精神诸方面的性质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凝聚力的因素,到了现代社会有可能变成离散力的根源。例如人们常说我们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是“群体本位”的,这种群体取向“有利于”民族凝聚力。在我看来,这一说法虽不无道理,但须结合具体背景进行深入分析才能成立。同样,对那种认为现代商品社会里所谓“个体本位”的精神会妨碍社会群体凝聚力的观点也应作具体的分析。我们社会现阶段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现代化必然引起社会目标的变换、社会利益的重新分配和社会关系的重组。而我们真正的民族精神、也就集中表现在这全面性的改革变换和重组重构之中。我们的民族精神是具有“个体自觉”传统的。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并不在于人是否具有伦理道德的自觉,而是传统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把人的“个体自觉”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