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信息加工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孙连荣 《心理学报》2005,37(6):819-825
通过操纵注意方式、刻板印象的启动方式及被试的刻板化状态,探讨了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加工的方式和特点。结果表明:(1)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加工是自动化加工和控制性加工共同作用的结果,刻板化启动引起更多的自动化加工,反刻板化启动引起更多的控制性加工;(2)注意方式影响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控制性加工而不影响其自动化加工,集中注意时控制性加工的贡献最大;(3)对于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化信息,刻板化程度高的人具有更严格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张晓斌  佐斌 《心理学报》2012,44(9):1189-1201
从个体建构研究视角出发, 考察了基于面孔知觉的刻板印象激活过程。实验一比较了性别分类判断、启动范式以及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性判断三者所用反应时的差异, 结果发现, 后者显著地大于前二者, 且等于前二者之和; 面孔倒置呈现使同时呈现范式下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显著增大, 但其对启动范式中刻板印象匹配判断的反应时和错误率没有影响。实验二基于同时呈现范式, 通过不同程度的面孔变形来操纵性别类别提取的难度, 更精确地探讨了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信息提取过程对刻板印象激活的影响, 结果表明, 随着从面孔中提取类别信息难度的增加, 刻板印象激活所用的反应时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者所提出的刻板印象激活两阶段模型, 即基于面孔知觉的社会类别提取阶段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阶段, 证实社会类别激活和刻板印象信息激活是两个分离的过程, 以社会类别信息提取为目的的面孔知觉对刻板印象的激活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信息的内隐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沛  孙连荣 《心理科学》2007,30(3):540-542,528
尝试采用以图片为实验材料及不同步骤的IAT程序测量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及其操作强度,结果表明:(1)广告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效应;(2)高刻板化程度者具有更强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3)当刺激材料为图片时,不同的IAT程序测得的内隐性别刻板效应不同。  相似文献   

4.
高中生文理分科刻板印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茂林  叶莲花 《心理科学》2006,29(4):991-993
采用2×4×2的重复测量的实验设计,探讨了性别是否会引起对于文理分科期望的刻板化加工以及刻板印象的意识性抑制问题,同时验证目前占主导地位的对范畴信息信任的减弱会增强对个体化信息的信赖这一假说。结果表明:(1)性别刻板印象会影响对文理科这种社会范畴的判断;(2)刻板印象比较顽固,较难受到意识性的抑制;(3)与刻板化信息完全相反的个体化信息的作用大于刻板化信息的作用,对刻板化信息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但无法完全抑制;(4)刻板印象与个体化信息的加工通路是平行的,同时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联系和限制的。  相似文献   

5.
采用ERP技术,以线索提示任务检验了性别刻板印象在返回抑制下的激活过程.实验以性别特征词为线索刺激,性别范畴词为目标刺激,要求被试忽略线索与目标语义仅对目标空间位置做出判断.反应时和ERP显示,线索化条件下刻板语义激活对位置判断产生显著影响,体现为女性刻板语义冲突增强了返回抑制.但非线索化条件下未观察到任何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特定任务下性别刻板印象能够诱发注意偏向,但此过程易受注意线索影响,显示其有条件性.  相似文献   

6.
性别刻板印象对人们有着重要影响.反性别刻板的行为违背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会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对反性别刻板的行为作出反应.文章介绍了认知过程中对反性别刻板信息的抗拒和行为反应中对反性别刻板行为的抵制功能模型,分析了人们维护性别刻板印象的心理机制,并对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7.
佐斌  刘晨  温芳芳  谭潇  谢志杰 《心理学报》2021,53(4):387-399
名字在个体印象评价和人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结合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从刻板印象维护视角出发, 通过3个研究考察了性别化名字的热情能力感知, 基于此探究性别化名字对不同性别个体的印象评价及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1)人们对男性化名字的能力评价高于女性化名字, 对女性化名字的热情评价高于男性化名字; (2)性别化名字影响男性的能力评价和女性的热情评价; (3)性别化名字影响人们对女性的交友偏好, 热情评价在其中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性别化名字影响人们和男性的共事偏好, 能力评价起到完全中介作用。研究揭示了性别化名字影响印象评价的模式, 并为理解人际交往中名字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心理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晅  佐斌 《心理科学进展》2006,14(3):456-461
性别刻板印象对人们有着重要影响。反性别刻板的行为违背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期望和要求,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会采用不同的策略来对反性别刻板的行为作出反应。文章介绍了认知过程中对反性别刻板信息的抗拒和行为反应中对反性别刻板行为的抵制功能模型,分析了人们维护性别刻板印象的心理机制,并对有关性别刻板印象维护的研究进行了评价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沛  张国礼 《心理科学》2008,31(2):340-345
选取较为强烈的、具有普遍性的性别刻板印象,通过进行兼具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的人物图片与刻板化特征词的匹配判断,操纵抽象范畴与具体样例的不同水平,利用ERP技术探讨了刻板印象的心理单元及其在大脑活动中的神经电位变化与定位特征.结果发现:(1)在刻板印象冲突情景下出现了晚正成分P600,主要位于额叶与颞叶,P600的波幅随冲突强度的增加而减弱.(2)刻板印象在记忆中的表征单元是以典型样例优先,基本范畴次之,最后到抽象范畴的"金字塔"模型.  相似文献   

10.
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行为和ERPs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沛  杨亚平  赵仑 《心理学报》2010,42(5):607-617
以刻板印象表征中的核心内容——刻板特质词作为研究材料,采用分类-确认范式对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时间进程及其认知机制进行了探讨。以性别范畴词"男"/"女"作为启动刺激,以性别刻板特质词作为靶子,特质词与范畴词构成一致和冲突两种情境,记录了34名被试(男女各半)对特质词与范畴词进行一致性判断时的行为反应和ERPs。结果发现:(1)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因刻板印象激活效应的作用,被试的反应时要比刻板印象一致情境下更长;不同性别的被试均表现出性别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即内群体范畴词启动条件下反应时更短。(2)刻板印象激活效应对早期ERP成分(P1、N170、N100、P2)没有影响,在刻板印象冲突情境下诱发了额-中区更显著的N400,该成分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不同性别的被试均在内群体范畴词启动下诱发了波幅更大的P600。(3)刻板印象的激活效应以及内群体范畴词激活优势效应均发生在知觉后阶段。  相似文献   

11.
Law  Andrew 《Philosophical Studies》2021,178(4):1301-1314

There is an old but powerful argument for the claim that exhaustive divine foreknowledge is incompatible with the freedom to do otherwise. A crucial ingredient in this argument is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Past” (FP). A seemingly new response to this argument has emerged, the so-called “dependence response,” which involves, among other things, abandoning FP for an alternative principle, the principle of the “Fixity of the Independent” (FI). This paper presents three arguments for the claim that FI ought to be preferred to FP.

  相似文献   

12.
13.
Two types of matching designs, static and dynamic, are differentiated. While all matching designs are logically the same in terms of the probability model which determines chance level of performance, an attempt is mad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re is an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actics, strategies, and actual knowledge ofS and the type of design used which will, in turn, lead to different results even whenS's knowledge is held constant. It is suggested that analogous situations may exist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the traditional psychometric model.The work reported in this paper was supported by a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Undergraduate Research Participation Grant (NSF-G15797) to the senior author. The authors are indebted to Joel E. Greene for his advice and criticism.  相似文献   

14.
If practical reasoning deserves its name, its form must be different from that of ordinary (theoretical) reasoning. A few have thought that the conclusion of practical reasoning is an action, rather than a mental state. I argue here that if the conclusion is an action, then so too is one of the premises. You might reason your way from doing one thing to doing another: from browsing journal abstracts to reading a particular journal article. I motivate this by sympathetically re-examining Hume's claim that a conclusion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follows only from an argument one of whose premises is likewise about what ought to be done.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20.
城市化与道德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 1 9世纪开始的大规模城市化进程是和工业化、商品化、市场化密不可分的。它带来了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和道德嬗变。它使业缘道德取代血缘道德成为社会道德的中心 ,并通过交换行为和交换价值促进道德发展和更新 ,还进一步确立了竭诚服务的社会理念。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的进步 ,是现代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