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善与恶     
正孟子相信"人皆有恻隐之心",也就是"性善";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的"伪",不是"虚伪"的意思,是个动词,意为"后天的学习和修饰"。这两个大哲学家虽然在人的本性问题上针锋相对,但是对人性的前途都充满信心,认为无论本性是善是恶,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和修炼,达到善,所谓"殊途同归"是也。这"殊途",孟子的想法是,既然"人皆有恻隐之心",那么  相似文献   

2.
正"怨"是人际关系中极为特别的一种情绪。聪明的中国人创造了个词"埋怨",借以表达"怨"的重要特征是埋藏在心里深处的;还有个成语叫"怨天尤人",点出了怨恨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天。老子分别在《道德经》(王弼本)第63章和第79章中提到"怨",并对如何处理"怨"提出了自己的主张。老子认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相似文献   

3.
《法音》2009,(3)
发愿与发誓佛教徒常常"发愿",一般人则常常"发誓",那么发愿与发誓的意思到底相不相同?"誓"和"愿"都是一种希望、一种承诺,譬如说青年男女互订终身,男孩说非她不娶,女孩说非君不嫁,这是山盟海誓,可以说发誓,也可以说许愿。有时,誓、愿两字也会连在一起用,称为"誓愿",像是在中国隋  相似文献   

4.
人的幸福有"俗福"和"雅福",人的幸福感既可以来自物欲的满足,也可以来自精神的自由,人的幸福观、幸福感和追求幸福的能力也是历史的。信仰与幸福密切相关。首先,信仰是人的内在尺度的积极实现,信仰者心中的信仰就是一种幸福;其次,作为人理解世界的尺度,信仰是发现幸福、创造幸福、享有幸福的根本坐标;最后,幸福需要信仰的理由还在于病态幸福的存在。信仰建设成为当代中国人既有"感觉的幸福",又有"幸福的感觉"的重要路径,但是当代中国信仰的建设不是简单找回传统和拥抱西方,而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5.
《齐物论》是《庄子》内篇之一,基本属于庄子的思想。它以"道"为最高范畴,主题是"一",内含"道通为一""物通为一""知通为一"三个方面。关于"齐物论"的涵义,历来有"齐物"论与齐"物论"之争,但从全篇来看,二者都有论述,物与物论都是齐的对象。可以说,"齐"即是"一",根本方法是"吾丧我",最高境界是"至人"。  相似文献   

6.
无无名     
正道家的最高理想,应该是"被褐怀玉"。"道隐无名",说得很明白。用一个字来概括道家的思想,我觉得应是一个"安"字。"此心安处是吾乡",这里的"吾乡",不一定做"故乡"解。事实上,能"安",真的是可以"万物一府,死生同状"的。我们的痛苦,在于我们不安。不安,是因为名利放不下。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存一留名的念想,心,就安不下来。"道隐无名。"无名,是一种崇高的境界。但刻意追求"无  相似文献   

7.
德里达认为,真正的宽恕应该是宽恕那些"不可宽恕的事情"和"不请求宽恕的人"。如果一种罪行可以轻易被"补救"与"原谅",这是人们永远都可能做到的;严格意义上的宽恕不能出于"同情",不能出于"交换",也不能出于特定"目的",因而属于"不可能"的绝境性体验。但宽恕的"不可能"中蕴含着"可能",他者的"相异性"是其得以可能的本体论依据;人类正是经由宽恕,方能实现对自我有限性的超越,并获得自身的最终解脱。在此意义上,"解构"并非"摧毁"了宽恕,而恰恰是对宽恕的"建构"。  相似文献   

8.
在哲学语境下,我们需要不断地认识与发现"孔学",以便揭开遮蔽,让"孔学"显现于当下的世界,即孔子哲学之研究仍需时人之努力。孔子关注人及人类社会,并不断地进行追问,试图寻找出自己的答案,整部《论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现在大抵可以简单地勾勒出孔子围绕"人"展开的"追问—回答"结构图:首先,追问"我是谁",即在"知人"层面回答人的"类"特性;其次,追问"我应该向何处去",然后回答人应该作为君子向人性的高处———"仁"走去;再次,追问"我们到底应该如何生存",然后回答人应该在一个现实化的理想图景中获得理想化的现实境遇。这种"追问"与"回答"就自然构成了孔子的人生哲学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汉字是中国文化的载体。传说是仓颉创造了汉字。也可以说,仓颉点燃了华夏文明的火种。汉字中有一个"仁"字,这个字成为儒家文化的核心。而儒家文化,又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核心。从某种意义上,"仁",也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但如果我们深究一下,"仁"字为何是"人"字旁?我之理解,只有人才懂得"仁",除人之外的其他动物,是不懂的。  相似文献   

10.
从对"艺术"、"现代"、"价值"的本源内涵的阐释,可以看到"社会互动的影响是理解艺术机制的关键".只有在艺术之于社会、社会之于艺术的多层面的交互阅读中,才能真正把握"艺术的价值",即它是人的情感的对象化形式、人的情感的传达、人的确证.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不断经历视觉环境的进展和变化,对于今天的人们,接受其所在时代的艺术是艰难的。"当代艺术",或只有先使艺术家和评论家们理解并感到有责任提倡,才能逐渐也被大众所接纳。不是所有奇奇怪怪的艺术就是"当代艺术",好的当代艺术具有不同于药物的治疗作用。它可以作为人与作品、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使人心获得安慰,甚至可以影响社会上的一些认知,并间接地对大众生活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控者无欢     
一位在感情上极度失意者感叹:"一个人一生之中的悲欢离合,如果能由心控制,那就好了。"听到他这样说的人,自然都认为他在异想天开,绝无可能。若是真可以由心控制的话,那么任何人都会只选择一个"欢",其余一切皆可不论。离、合只不过是一种现象,并不重要,离可以欢,也可以悲;合可以欢,也可以悲,所以重要的只是欢。但如果一个人的一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20,(3)
正"能者多劳"与"劳者多能""无论作什么,都要从心里作,像是给主作的,不是给人作的。"(西3:23)在社会上,在单位里,在教会中,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一句话——"能者多劳",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那些所谓的"能者",总是忙得焦头烂额,干得汗流浃背,而那些所谓的"不能者",则站在一旁观望,他们往往指手画脚,说长道短,乍一看,他们并非"不能",而是挺"能"。为什么有些人可以称为"能者"呢?其实,他  相似文献   

14.
人能有何种实现?在荀子看来,首先表现为对本真之"欲"的合理满足,这是人在生理上维系其存在的需要。基于理想生存秩序的营建,荀子提出自觉"礼义""师法"对人而言是一种必须。通过"礼义""师法"的导引,不仅使"欲"的满足有了相应保障,还使人在生存向度上避免了因"逐欲"而导致的没落。在生存筹划方面,人可以通过自我立法结成强大的伦序共同体,使其作为类的胜出成为可能。人"最为天下贵",这意味着人不可沉沦于普通之物,而是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实现。在"学以成圣"的面向,荀子坚信人生而平等,所有人只要坚持"修为",最终必将达至完美实现。  相似文献   

15.
如何正确看待"作者之死",是当前理论研究亟需澄清的原点性问题之一。在对巴特"作者之死"进行理论回顾和批判性分析后可以发现,先于文本存在和文本完成后的作者可以"死",作者并不具备比读者更高的阐释权力。但作为文本撰写者和意义赋予者的作者不能"死",文本的意义是作者思想和情感的表达。从表面上看,是拉康、巴特、福柯等人要求作者"死";从实质上看,是理论和现实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增殖方式的发展变化要求作者"死"。不能深刻地看到这一点,简单地对待"作者之死",不论是反对还是坚持,都很容易掉进前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布下的意识形态陷阱。  相似文献   

16.
陈驯 《天风》2015,(2):28-29
<正>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孝道精神是其中之优秀者。本文称"孝道精神"而不称"孝道传统",是因为孝道的精华部分是中国人的"文化精神性",是可以世世代代继承发扬下去的,而孝道传统的一部分内容随着时代的变迁已经发生变化,有些已经不能直接效法。因而本文定义中国孝道作为中国人的优秀文化精神性,而不是鼓励人们去模仿某种孝道故事。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是具有时代性和进步特色的,现代人不可能回到古代人们的生活状态中去直接效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作为"社会的人",其人格培养必须是在社会活动中完成的,而经济行为无疑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简单而言,人的经济行为可以定义为"在有限的边缘范围内如何获得最大利益"。单纯从这个定义出发,佛学倡导的理念似乎与经济学相反。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园林的本质在于强调"自然与人的融合",它更多注重在建筑上消除自然与人的差异与隔阂,而不是强化人为的因素。中国园林是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的今天,它可以为当下的宗教建筑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建筑模式,值得深入研究和挖掘。一"宗教园林",是指具有宗教意义或者与宗教生活密切相关的园林,它是园林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早期的宗教园林,主要是道教宫观园林和  相似文献   

19.
《天风》2015,(7)
<正>(五)君子体仁而长(zhang)人"仁",生之始也,如桃仁、杏仁,草木之仁,等等,包括生殖细胞在内。"体",体贴、体量、体谅、理解等。君子"体仁",即体贴、理解上帝创造生命、维护生命、延续生命之大恩、大德,大爱者,必能"长(zhang)人",即助人灵性成长、长大。(六)君子进德修业"进德",是在内在的德性上、灵性上追求长进,追求进深。同时,可以修业,即在外在的行为上、品德上、事业上,不断修建、建造。欲及时也。欲,"总要"。及时,抓紧时间,抓紧时机,即  相似文献   

20.
正古人云:"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一个人若不知道控制自己的"胃口",不知足、不知止,见名利之诱便不惜到处"咬钩",人生怎能获得长久的愉悦和安乐?知足,蕴含着个人拥有自知之明、自制之力和懂得自省自律的智慧,是对物质世界不作过分、过多要求的一种理性的行为。有人说,现代人的人生有两个境界:一个是知道,另一个就是知足。知道的人,活得明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