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脑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乙脑组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均<0.01),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因此,血清NSE、S-100、MBP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1对象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自2003年9月至2005年5月经临床诊断慢性结肠炎患者54例,用3种方法检测食物过敏.抽静脉血取血清测14项食物特异性IgG(sIgG):牛肉、鸡肉、鳕鱼、玉米、蟹、蛋(蛋白和蛋黄)、蘑菇、牛奶、猪肉、大米、虾、大豆、西红柿、小麦;血清特异性IgE(sIgE);过敏原皮肤试验,检测慢性结肠炎与食物过敏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日常工作的经历,分析急诊工作的性质,归纳总结了急诊工作四大特点,即危、急、重、杂.提出急诊临床思维具有很强的特异性,由此演绎了12种思维形式.为急诊医师快速而合理地做出临床决策,提高工作质量,保证医疗安全,减少医疗纠纷或事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有关特异性COX-2抑制剂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甾体抗炎药 (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的药物 ,主要用于各种急慢性炎症和疼痛的治疗。特异性环氧化酶 - 2 (COX -2 )抑制剂则是近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一代NSAIDs,其特点是胃肠道毒副反应发生率较传统NSAIDs显著降低。1 NSAIDs的发展过程1 1 传统NSAIDs的发展过程NSAIDs的发展可以一直追溯到 19世纪末 ,当时德国拜尔公司通过水杨酸乙酰化生产出阿司匹林 ,标志着合成抗炎药物应用的开始。 195 2年 ,吡唑酮类药物保泰松开始用于临床 ,此时国际上首次提出NSAIDs…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蛋白(S-100)、髓鞘碱性蛋白(MBP)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100例乙脑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乙脑组患儿血清NSE、S-100、MBP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均〈0.01),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因此,血清NSE、S-100、MBP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及临床预后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泽文  郭谦  葛列众 《心理学报》2010,42(3):406-414
采用DRM研究范式,实验一使用示意图提示,探讨特异性视觉特征对于8岁、10岁和12岁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随年龄而产生的变化;实验二使用位置提示,探讨非特异性视觉特征对8岁、10岁和12岁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及其随年龄增长而产生的变化。实验结果说明:(1)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会显著减少错误记忆,而非特异性视觉提示则会显著增加错误记忆。(2)8~12岁儿童错误记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这可能是由于儿童随年龄增长不断地发展其形成要义痕迹表征和要义连接的能力所致。(3)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对8岁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不显著,对10岁和12岁儿童有显著削弱作用,但这种影响在10岁和12岁儿童间没有显著性地增长。(4)非特异性视觉特征提示对8岁儿童错误记忆不产生显著影响,对10岁和12岁儿童有显著的增强作用,且这种影响从8岁至12岁呈显著性增长。  相似文献   

7.
注意促进效应(ABE)是指目标探测性质的干扰会促进与之同时进行的背景刺激的记忆编码, 产生比分心拒绝下更优的记忆成绩。Spataro等人(2017)对此提出项目特异性解释, 认为目标探测主要促进的是对项目的特异性信息而非关系性信息加工。本研究采用混合学习和分类学习的方式形成对背景刺激的特异性信息和关系性信息加工。结果表明, 与混合学习相比, 分类学习下的ABE有所减少(实验2), 甚至消失(实验1), 表明当编码过程中对背景刺激的加工主要依赖于关系性信息时, 目标探测所产生的促进效应会被削弱, 从而为ABE的项目特异性解释提供更为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8.
数量表征(numerical representation)指与特定数量相联系的心理表征。长期以来抽象的数量表征假说占据主导地位, 但随着自动化加工范式和脑成像技术的发展, 数量表征存在符号特异性的证据已不断涌现。其中, 最近有两个理论认为数量表征可能同时存在符号特异性和符号非特异性。计算的模型假说提出非符号数量和符号数字在总和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而在之后的位置编码阶段具有符号非特异性。双重编码的延伸假说则认为数量表征在自动编码阶段具有符号特异性, 然后在有意编码阶段, 受任务要求影响, 数量表征向实时的抽象表征过渡。已有大量行为和神经基础研究为以上假说提供了证据, 但数量表征动态变化的内在机制和脑区还有待探索, 未来应该在发展、跨文化、自动加工范式与神经成像相结合、单细胞记录技术等方向继续开展数量表征研究。  相似文献   

9.
面孔刺激的加工存在特异性,但"特异性"的具体内涵仍存在争议.面孔特异性假说认为面孔刺激具有特异性;而专家假说则认为存在特异性的是整体加工的模式.通过对相关领域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发现争论中混淆了两个概念--加工类型和刺激类型,二者正交分解可将争论归纳为三个假设:1)面孔整体加工特异性的假设;2)面孔刺激特异性的假设;3)专家加工特异性的假设.在未来的研究中,行为遗传学可为解决该争论提供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大量研究证实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患者存在面部表情加工方面的特异性表现,本文回顾了ASD患者面部表情加工的最新研究进展,认为ASD患者面部表情加工特异性可能受面部表情强度、面部表情呈现方式和ASD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影响,并通过ASD患者的面孔注视模式及其生理机制加以解...  相似文献   

11.
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其临床意叉.对3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前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nti-TPO)、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并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游离T3(FT3)、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及24小时尿蛋白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3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中,单纯FT3降低19例,占51.4%,单纯FT4降低7例,占18.9%,FT3降低及TSH升高伴Anti-TPO轻度升高2例,占5.4%;所分析患者中均无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血清FT3水平降低与24小时尿蛋白量呈负相关,与血浆白蛋白呈正相关,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相关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可出现FT3、FT4、TSH异常,且随病情改善而改善;甲状腺功能检测可能有助于判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2.
诊断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方法.前者需通过胃镜取胃粘膜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RUT)、病理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及基因检测等;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尿素呼气试验(UBT)、血清Hp抗体测定及Hp粪便抗原检测等.各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不一,适用范围也不同,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需结合Hp感染特点、检测条件及费用情况等.  相似文献   

13.
据估计大约50%婴幼儿特应性皮炎和35%成人特应性皮炎患者对常见过敏原过敏。气源性过敏原、食物过敏原和小分子接触性过敏原是特应性皮炎发病的主要环境诱发因素。临床可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斑贴试验、特应性斑贴试验等体内试验并结合外周血过敏原特异性IgE检测进行过敏原诊断。当明确与发病相关的过敏原后,回避治疗是首要的原则,对于尘螨等难以完全回避的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有可能改善病情并达到长期缓解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甲状旁腺激素(PTH)抵抗所致。临床特点有低钙高磷血症、血清PTH升高,部分可表现为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并伴有多发激素抵抗。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本症与编码Gs蛋白α亚基(Gsα)的GNAS1基因缺陷相关。Gsα的失活性突变导致AHO畸形,而多发激素抵抗可能是由于组织特异性的GNAS1印记缺陷所致。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由甲状旁腺激素(PTH)抵抗所致.临床特点有低钙高磷血症、血清PTH升高,部分可表现为Albright遗传性骨营养不良症,并伴有多发激素抵抗.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本症与编码Gs蛋白α亚基(Gsα)的GNAS1基因缺陷相关.Gsα的失活性突变导致AHO畸形,而多发激素抵抗可能是由于组织特异性的GNAS1印记缺陷所致.补充钙剂和活性维生素D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治疗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6.
面孔知觉可能在区域尺度上发生多维信息整合, 但迄今无特异性实验证据。本研究在两个实验中操纵面孔眼睛区域或嘴巴区域的单维构型或特征信息, 测量人们觉察单维变化或跨维共变的敏感度, 以此检测面孔区域尺度上的多维信息整合有何现象与规律, 进而揭示面孔知觉的多维信息整合机制。实验获得3个发现:(1)正立面孔眼睛区域的信息变化觉察呈现出“跨维共变增益效应”, 跨维信息共变觉察的敏感度显著高于任意一种单维信息变化觉察的敏感度; (2)“跨维共变增益效应”只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出现, 在倒置面孔的眼睛区域、正立面孔的嘴巴区域或倒置面孔的嘴巴区域都没有出现, 因此具有面孔区域特异性和面孔朝向特异性; (3)就单维信息变化觉察而言, 眼睛区域的敏感度不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损伤, 但是嘴巴区域的敏感度会受到面孔倒置的显著损伤。综合可知, 面孔知觉确实会发生区域尺度上的信息整合, 它不是普遍性的信息量效应, 而是特异性的眼睛效应(只发生在正立面孔的眼睛区域)。这是面孔整体加工(face holistic processing)在单维信息分辨和多维信息整合之间建立联系的必经环节。这提示我们对全脸多维信息知觉整合的理解需要从传统的面孔整体加工假设升级到以眼睛为中心的层级化多维信息整合算法(a hierarchical algorithm for multi-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7.
发表在本刊2005年第10期“临床决策论坛版”的“从医杂忆”(作者黄莚庭;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授)一文,引起临床界广泛关注。这篇不到四千字的文章,从追求、历练、笔耕、尊师、治学几个方面,讲述了黄教授从医50年的体验,引起许多临床医生的兴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这篇  相似文献   

18.
探讨CC修饰趋化因子11(CCL11)在结肠癌(CRC)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分别采用qRT-PCR和ELISA法检测100例术前CRC及30例健康志愿者血清样本中CCL11mRNA及蛋白的表达,分析血清CCL11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间的相关性。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高表达(P0.05),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及高TNM分期呈显著正相关(P0.05);血清CCL1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年生存率低于CCL11蛋白表达阴性患者(P0.05)。CCL11在CRC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血清高水平CCL11蛋白表达与肿瘤恶性临床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人声是人类听觉环境中最熟知和重要的声音, 传递着大量社会相关信息。与视觉人脸加工类似, 大脑对人声也有着特异性加工。研究者使用电生理、脑成像等手段找到了对人声有特异性反应的脑区, 即颞叶人声加工区(TVA), 并发现非人类动物也有类似的特异性加工区域。人声加工主要涉及言语、情绪和身份信息的加工, 分别对应于三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的神经通路。研究者提出了双通路模型、多阶段模型和整合模型分别对人声的言语、情绪和身份加工进行解释。未来研究需要进一步讨论人声加工的特异性能否由特定声学特征的选择性加工来解释, 并深入探究特殊人群(如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人声加工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20.
面孔刺激的加工存在特异性,但“特异性”的具体内涵仍存在争议。面孔特异性假说认为面孔刺激具有特异性;而专家假说则认为存在特异性的是整体加工的模式。通过对相关领域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结果的总结,发现争论中混淆了两个概念——加工类型和刺激类型,二者正交分解可将争论归纳为三个假设:1)面孔整体加工特异性的假设;2)面孔刺激特异性的假设;3)专家加工特异性的假设。在未来的研究中,行为遗传学可为解决该争论提供合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