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陈天勇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768-1778
近年来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的研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抑制控制是解释工作记忆、阅读理解、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个体差异的一个重要机制。脑成像研究表明, 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和液态智力等高级认知功能都激活了前额叶和顶叶等共同脑区。同时, 认知发展和认知老化, 以及认知干预领域的研究都一致表明, 抑制控制与高级认知功能关系密切。未来研究应注意抑制控制的定义和测量问题, 以及脑机制和训练干预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皮层-基底节-丘脑网络与脑岛网络属于感觉运动相关网络, 这两个网络的改变可能是导致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原因。目前主流研究与临床干预聚焦于患者的高级脑区异常, 对感觉运动系统的关注不足。对健康个体的研究发现舞蹈训练对感觉运动相关脑网络具有显著提升作用, 并自下而上地促进高级功能。以上研究提示舞蹈训练可能是干预精神分裂症、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的新途径。本研究拟借助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 以精神分裂症感觉运动相关网络为着力点, 通过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舞蹈训练前后的脑影像、临床症状及认知行为的改变, 揭示舞蹈训练临床干预的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3.
卵巢激素影响女性恐惧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性别差异导致恐惧情绪加工的两性差别。女性对恐惧情绪加工受到体内雌激素和孕激素浓度的影响。近年来, 人类脑成像技术、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综合研究发现了卵巢激素影响女性恐惧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其中, 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杏仁核活动增强, 使女性对恐惧面孔识别的准确性增加, 而孕激素水平则相反。这与女性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对社会交往的需求和妊娠期间的自我保护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4.
自上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新的脑高级功能成像技术在心理学中的成功应用,心理学已逐渐脱离了认知心理学时期而进入了认知神经科学时期.这是心理学继构造主义、机能主义、行为主义和认知心理学时期以后所达到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5.
胡竹菁 《心理学探新》2002,22(1):F003-F003
20世纪90年代,国际科学界开展了广泛的脑科学研究,曾被命名为“脑的10年”,许多发达国家对于大脑的研究倾注了很大的力量,对大脑的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脑科学与行为科学的研究是整个科学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内容。尤其是脑高级功能的研究,更是其中的热点。由天津师范大学沈德立教授主编的《脑功能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6月)一书的出版,使我们欣喜地看到,我国科研工作者正在为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间的脑科学开发研究方面的差距而不断努力着。该书共包括十章,内容分别是:绪论、人脑的基本知识、大脑左右半球功能概述、评价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心理学方法、利手与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发展研究、大脑左右半球功能的性别差异、大脑功能开发基础、大脑左右半球功能开发方法、脑功能开发的若干实验研究和中小学教师谈脑功能开发。  相似文献   

6.
激素与阳萎     
睾丸酮(testosterone)和催乳激素(Prolactin)是与男子性欲关系特别密切的两个激素,关于它们作用的最近研究评论表明:在这一领域内仍有许多工作有待研究。现已搞清,血浆雄性激素水平韭不是成人性欲的可靠指标。一个复杂的因子似乎是糖一脂类功能紊乱。现在认为,糖尿病患者的阳萎很可能不是由于雄性激素缺乏,而是源于外周小动脉或神经学的问题。催乳激素对脑的影响及其作用(经5α-还原酶或通过对下丘脑多巴胺更新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假设催乳激素对脑内雄性激素代谢的作用属实,它将提示:某些心理性的性障碍可能是由大脑内雌激素过多引起的;由此又可以推测:雌激素颉颃剂可能具有治疗价值。但是,欲达到这一步还需做大量研究。  相似文献   

7.
自主控制眼跳是眼跳类型之一。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研究各种脑损伤,神经疾病和精神失调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手段,为研究眼跳的神经机制以及反应抑制、空间工作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文章介绍了自主控制眼跳的两种实验范式:反向眼跳和记忆导向眼跳,阐述了自主控制眼跳的神经机制及其实验范式的应用,指出自主控制眼跳实验范式为评定精神分裂症等脑功能失调病人的神经功能状态提供了重要的信息,为研究各种脑功能失调和精神疾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法。今后的研究趋势是眼跳研究与神经成像技术和临床观察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厌恶是人和动物最基本的情绪之一, 起源于口腔对苦味(有毒)物质的排斥, 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远离诱发刺激的强烈愿望, 具有回避潜在疾病威胁的功能。大量动物和人类研究表明, 催产素、孕激素和雌激素不同程度地影响核心厌恶刺激的感知、核心厌恶情绪的产生与表达、条件性厌恶习得和厌恶表情识别。三种激素主要通过作用于五羟色胺、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谷氨酸等神经递质受体, 调节杏仁核、脑岛、前扣带回、壳核、梨状皮层、额中回等脑区活动, 影响厌恶加工。未来研究应当在准确测量激素水平和控制实验任务难度的基础上, 探究各激素对不同感觉通道厌恶加工的影响, 及其性别的调节作用; 同时结合脑成像技术和动物行为学, 明确各激素影响厌恶加工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9.
张振民   《心理科学进展》1987,5(1):44-49
心—脑—行为关系的探索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也是神经科学、神经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等等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主题交会点、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和边缘科学的形式、发展和所起作用产生的巨大力量是促进当代科学发展的潮流。然而在美国心理学界有部分学者在神经科学与生理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研究的进展中,却产生一种学术观点的分歧,他们在神经科学细胞分子水平高级实验技术的脑功能定位研究进展现实情况下感到:不少生理心理学者从心理学领域直插神经科学,忽视生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传统,必定会干扰脑-行为关系的整体理论建设,回避概念的发展而集中精力于实验只能得到简单的结论,使脑和行为关系变得暗昧无知。本文对这种观点予以评逆,认为神经科学对脑——这一心理功能器官的微观结构探索是促进生理心理学科研究主题任务解决的积极因素,不致引起生理心理学学术本质上的“危机”,甚至是赋于生理心理学术思想发展活力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基于神经成像技术的青少年大脑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脑成熟是一个动态过程, 高级神经活动的发育主要集中于个体发展的第二个10年:青少年时期。青少年时期是行为、认知和脑迅速发展的时期。青少年普遍表现出来的注意、冲动控制、计划、决策等认知能力的提高都是基于神经系统的成熟发展起来的。运用神经成像等技术的研究指出, 大脑在青少年时期的发展经历着突触精简以及髓鞘化的过程; 白质、灰质在青少年时期的成熟有不同的发展轨迹。青少年大脑皮层的成熟顺序与认知功能的发展相联系, 人脑的高级认知功能在青少年时期发展完成。在这一过程中, 脑的发展会受到情绪、环境以及经验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香港大学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语文认知科学联合研究中心于1998年11月26—30日假香港大学明华综合楼举办了一个以“中国语文认知一神经科学”为主题的高级讲习班(AdvancdStudyInstitute)。是次高级讲习班得到 搓基金会(Croucher Foundation)的慷慨赞助。举办是次高级讲习班的目的是通过邀请国际知名学者介绍目前认知一神经科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成果来开拓中文研究的视野并提高研究水准。高级讲习班的15位主题演讲人均是各自领域(神经心理学、神经语言学、脑功能成像、临床医学、认知…  相似文献   

12.
认知心理生理学与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涛  张进辅 《心理科学》2006,29(1):151-153
无创性脑功能成像技术是认知心理生理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脑磁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功能红外线成像等技术通过对人脑的电磁、新陈代谢、血流量、氧消耗、神经元活动等的测量来研究如视觉、注意、记忆、语言等认知活动及其与相关脑机制的相互关系。它们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略介绍新兴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原理及其对人脑运作机制、人类精神活动的研究.讨论脑功能磁共振的临床技术是否完善、现阶段普及该技术是否可能和必要,以及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能引发的隐私权、歧视等伦理学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4.
本文概略介绍新兴的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原理及其对人脑运作机制、人类精神活动的研究。讨论脑功能磁共振的临床技术是否完善、现阶段普及该技术是否可能和必要,以及进行脑功能磁共振检查可能引发的隐私权、歧视等伦理学问题,并探讨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刘爱书  陈力 《心理科学》2004,27(5):1127-1131
本文探讨儿童听觉P300与行为问题和智力不平衡的关系。分别采用儿童行为问卷(CBCL)和韦氏儿童智力测验(WISC—CR)评价儿童的行为和智力水平,采用听觉Oddball模式检测儿童的事件相关电位。结果表明,智力不平衡和P300潜伏期延迟提示的脑功能损伤可相互验证,混合问题儿童脑功能损伤程度比单一问题儿童严重,智力不平衡且有混合问题儿童的脑功能损伤更有可能是器质性的。  相似文献   

16.
弥散张量成像在语言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秋海  舒华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9):1369-1376
人类的语言功能不仅仅基于以额叶、颞叶为代表的语言脑区灰质皮层的激活, 更重要的是基于这些脑区之间白质纤维束的连接。随着各种脑成像技术的逐渐成熟, 基于核磁共振的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语言认知领域展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弥散张量成像在语言认知研究上的应用, 可以将其与行为测查、功能定位成像、功能连接、全脑网络等多种分析方法结合来共同研究语言认知, 进而从脑结构的角度来探究语言与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对一般流体智力的脑成像研究有助于探明智力的脑机制。从结构成像与功能成像两个方面阐述了相关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一般流体智力与总的脑体积、额叶或其他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中等正相关。一般智力(g)因素负荷高的任务比负荷低的任务引发特定脑区更大的激活。较早的研究发现一般智力水平个体差异与脑区的激活呈负相关,但此后的一些研究却得到相反的结论。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个体差异的研究,将脑成像技术与EEG或ERP技术结合起来,整合多水平(心理测量、遗传学等)的研究结果,进一步阐明一般流体智力的脑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脑的性别差异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脑成像技术的出现为脑结构和脑功能性别差异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借助结构磁共振成像和弥散张量成像等脑结构信息, 以及脑电图、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技术和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脑功能信息, 当前研究主要探讨了脑灰质、脑白质和大脑的基线活动在脑局部区域、脑子系统、全脑连接组三个层次上的性别差异及其在年龄上的发展变化。此外, 为了更好地理解脑性别差异, 当前文章还探讨了脑性别差异研究领域的一些认识误区。有关脑性别差异的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多分歧, 仍然有深入挖掘的空间。未来应该加强对具有性别特异性的心理疾病脑机制的研究, 关注基因和环境对脑性别差异的交互作用, 并利用脑功能活动动态变化的特性、以及结合多模态的脑成像技术进一步阐明脑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兴起, 研究者借助脑成像等技术探讨了发展性障碍儿童的脑结构发育特点, 发展缺陷与脑功能损伤的关系以及障碍干预和脑功能改善的机制等, 这为揭示发展性障碍儿童异常神经机制的共性和特异性, 进而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重要的生物学标记。针对儿童期常见的发展性障碍, 从脑结构损伤、脑激活异常、脑网络连接和脑功能康复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 指出未来研究应拓展角度, 注重揭示各发展性障碍之间异常脑发育特点的共性和特异性的具体表现、病理机制及基因基础等; 临床工作者应注重将脑发育的异常和功能改善用于辅助各类障碍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效果评估。  相似文献   

20.
汪宇  路晖  杜捷  陈红 《心理科学》2016,39(5):1086-1092
肥胖作为一种全球性流行病,与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密切相关。本文主要从脑功能和脑结构层面对现有肥胖研究做系统梳理。脑功能上,个体在加工食物线索时奖赏环路的过度激活、认知控制环路的活动缺失构成了肥胖的易感因子。脑结构上,全脑灰质体积、白质纤维束完整性和整体弥散水平的降低,从不同的影像层面提供了肥胖的神经解剖证据。未来研究可以从纵向研究的开展、干预措施的扩展和多模态脑成像数据的整合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