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子的书院教化运动极大地推进了南宋道学的社会化适应。朱子书院的社会教化主要通过创造、传播新的知识、价值观和信仰(即道学)来影响社会革新,促进社会的变迁;通过道学价值观的教化与认同,塑造新的人格,从而完成书院师生的社会化;通过不同观点的学术争锋来传播道学核心话语;通过科举实现对精英人才的筛选和分配。道学思潮也在官民两种力量共同推动下最终成为国家意识形态,实现了其对社会的控制,迎来了南宋道学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相似文献   

2.
有关“道学”定义问题,向来存在不同理解。本文所谓“道学”指的是道家与道教之学,而“道学研究”则是道家与道教的现代学术研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高,哲学社会科学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道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干之一,在四十年间走向全面复兴,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保持着强劲的势头。时值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有必要对我国道学研究的主要成就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更好地构建道学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宋应星的科学思想的形成和晚明贬抑程朱道学的社会思潮密切相关,构成晚明贬抑程朱道学的社会思潮的四股力量的批判思想在宋应星的思想中都有反映。宋应星的科学思想为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知识的基础。宋应星的科学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科学所固有的长处和局限。从这点看,可以将宋应星看作中国传统科学最后一个杰出代表。和徐光启相比较,他们两人代表了在社会对传统文化反思过程中,寻找社会文化新的出路的两种不同的思想动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学界对于宋明道学的兴起有了一个普遍的共识:认为它与推尊孟子紧密相联,宋明道学通过推尊孟子,继承孟学以建构新的思想体系。但尊孟并非道学家对孟子的全面看法,在尊孟的同时,非孟思潮始终存在。孟子并非道学家心目中的完美人格,道学家对孟子不乏批评之处。在他们看来,颜回才是理想人格的典范。我们认为,宋明道学的发展,存在学颜与尊孟两条主  相似文献   

5.
就土生土长的儒道两家来说,在中国,《论语》比《道德经》影响大;而在世界,《道德经》则比《论语》影响大。在20世纪末伊始的"国学热"社会思潮中,"道学热"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支流。  相似文献   

6.
道学既和儒学一样设定人性是善的,又特别强调追求人性的自由和完整,道学的真人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个人自由的人,因之它完全可以包容西方自由、民主的文化要素,又可以弥补西方文化的缺陷。道学是属于世界未来的,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现实意义。道学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创立新道学是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潮流中审时度势、应变自强的21世纪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在二程之外,张载独立发展了一种对于穷理的认识。在了解前者的看法之后,他坦率地提出了批评。张载与二程在穷理说上的异趣,反映道学虽然有共同的经典资源和诠释对象,但不同学者的关注之点与处理手法却可以大不相同。这个情况也许再次说明,道学话语的形成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过程。一、穷理尽性然后至于命与二程一样,张载也很重视《易传》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但两者的解释颇有不同。如果说二程奉行的是一种同时论,那么,张载坚守的则是一种先后说。“穷理,尽性,至命,一事也”(《外书》卷十一,《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第410页)可为前说之…  相似文献   

8.
论陈献章心学思想的理论意蕴和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献章心学思想的理论意蕴及特色可概括为:一、主张以“静坐”方式来涵养心体,体认“善端”,强调在心体上作工夫,明显具有将为学工夫心学化的倾向;二、为学宗旨是“以自然为宗”,表现出一种对于超越道德的精神境界的追求,与陆九渊心学相比,具有将道德伦理色彩淡化和消解的特点;三、“宇宙在我”,则是凸显主体之心的知觉功能作用,以主体之“觉”来体验自我与宇宙的同一,从本体意义上克服和消解了朱陆从不同方向来膨胀“道”(理)与“心”的偏颇,兼融了朱陆对立的道学与心学,从而表明陈献章心学是从朱熹道学中走出,经过对儒、道、佛诸学的整合,完成了走向陆九渊心学的转变,标志着明代心学思潮的真正开始。  相似文献   

9.
青年毛泽东受时代思潮影响,接受了国民性改造思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分析方法,帮助毛泽东完成了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创立了以阶级分析为基础、人民性为核心、合法性建构为目的、纳入和包容为基点的独具特色的人民话语。人民话语对国民性话语的扬弃,是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和国民性话语本身的局限使然;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则为超越国民性话语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条件。人民话语与国民性话语之间是扬弃、超越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立和否定。  相似文献   

10.
周必大基于重视道德实践的传统儒家观念,对道学学派当中存在的道统意识过于强烈、贪名弃实的中人现象提出了善意的提醒与批评。基于少讲或不讲抽象义理的立场,在与朱熹关于欧阳修的争论当中,周必大通过否定欧阳修"自言学道三十余年"这一记载的真实性,也表达了他对道学家致力于对道学言说之风的不满。对于周必大所批评的这些道学负面现象,道学家基于自身不同理论立场也有所注意与批评。从道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对这些问题进行充分的理论分析,有利于全面展现道学在乾道至庆元之间的处境。  相似文献   

11.
作为新启蒙思想界自我分化及其与自由主义持续论争的结果,中国新左派思潮凸显了中国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深刻的社会变革与权力变迁。基于批判资本主义的阶级立场和追求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诉求,新左派思潮以心系国家命运、情注弱势群体的政治取向,展现了其意识形态话语的现实意蕴。为准确把握新左派思潮内在的意识形态属性,有必要对其复杂的现实成因和丰富的嬗变历程进行前提性追问。  相似文献   

12.
鬼神问题不是道学①的主要兴趣所在,从《近思录》这一权威的宋代道学读本来看,它只占很小的篇幅,且散见于“道体”、“异端”等卷。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儒家的宗教观开始受到关注,连带之下,道学的鬼神观也时被论及。就此而言,中国学术界的道学鬼神论研究,也是一个跨文化交流的产物。道学对鬼神的态度及其理据究竟为何,人言言殊,迄无定说。本文拟以朱熹为中心对道学鬼神观的特质作一探索。之所以从朱熹切入,是因为笔者认为朱熹的鬼神观反映了道学处理鬼神问题的基本立场和主流认识。一方面朱熹广泛继承了宋代道学鬼神论的遗产,另一方面朱…  相似文献   

13.
正"道学"一词,见于《隋书·经籍志》,系指老庄道家及黄老道家之学。本文所言道学,系指以"道"为核心理念、终极信仰和方法论根据所形成的文化系统,主要包括老庄道家、黄老道家与道教。道学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全面深入,中医学在理论建构、生命观念、疾病诊疗、流派传承、本草方药、养生理法等多个方面都受到了道学文化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在宋代道学运动的研究中,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没有得到认真的对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道统谱系的影响,"宋初三先生"的标签似乎遮蔽了这一时期的真正思想活动;另一方面则由于濂洛未起前的道学思想本身的限制。然而,从王开祖的个案研究看,虽然他在道学思想没有系统的创建,但在历史的脉络中,足以折射出宋学初兴时的内容并构成其有机组成部分,代表了北宋儒家初轨与其渐变时期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徐飞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01.-219页.-(博士文库.哲学)中国学术思潮史卷一:子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05.-548页中国学术思潮史卷二:经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王绍玺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05.-605页中国学术思潮史卷三:玄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朱义禄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05.-486页中国学术思潮史卷四:佛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夏金华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05.-509页中国学术思潮史卷五:道学思潮/尹继佐,周山主编;徐洪兴著.-上海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道教协会第二期道学班于1992年9月21日在上海白云观举行开学典礼。上海道协负责人,白云观老道长、青年道友和道学班全体师生四十余人出席了开学典礼。上海市宗教局潘明权处长莅会祝贺并作了重要讲话。开学典礼大会由道学班教务处负责人张振国老师主持。上海市道教协会陈莲笙会长首先介绍了举办第二期道学班的重要性。他说:我会自1986年3月正式创办道学班以来,培养了24名青年道教徒。现在,他们虽然都已走上各  相似文献   

17.
晚明思想界正是在反道学的声浪中完成了哲学本体论的转换,即由程朱理学家形而上学的天道义理之心,转换成了以形气知觉为心性的存在,也就是以自然心性论看待人的本质,看待社会人生。它构成了一种思潮,一种新的哲学本体论思考与追求。《红楼梦》人物的塑造,其灵性,其鲜活,可以说正是受此新的哲学本体论思考与追求影响所致,或者说是晚明自然心性论哲学见诸文学创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李明友同志的《一本万殊——黄宗羲的哲学与哲学史观》,极深研几,提要勾玄,以一言约一贯之旨,用“一本万殊”准确地概括了黄宗益的学术宗旨即基本的哲学观点、哲学方法和哲学精神。本书立论新颖而审慎,材料丰富而又翔实。作者既从纵的方面,究其本源,通过对宋明道学的发展历史和清初批判道学思潮的细密梳理,揭示了黄宗蒙思想的学术渊源,心学本色及其反封建的启蒙意义;又从横的方面,尽其万殊,通过对其宇宙论、心性论、认识论以及哲学史观、科学观、美学观、政治观等的分析,揭示了黄宗象的“一本万殊”的哲学精神贯注流转的脉络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是在科学和哲学两种时间观启发下,以道家方式对时间所作的一种全新理解和诠释.这种时间观立足于传统道论,通过道家的生命体验模式,指出时间的本质是能量.这种能量是道的主要运动和存在形式,时间的流逝发散造就了万事万物,时间能量的不同存在方式决定了事物的不同形态.在时间的能量性中完成时间形式与内容、生命与宇宙的统一,是道学实现个人和人类生命升华的方式,也是其对当今哲学和生命问题的独特回应.它或许将是道学和科学、哲学的主要交汇点之一.  相似文献   

20.
宋代道学以天理作为性善论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暗含了两个困难:一、与传统儒家经典之间的矛盾;二、性之本体至善无恶,那么恶的来源何在。道学中无论是理学还是心学都必须面对这两个困难,并给出解答。本文以张九成"性善之善不与恶对"的思想为例,通过张九成与二程、张载、杨时、朱熹、胡宏等思想家的比较,展现性善论在宋代发展完善的思想脉络,并厘清道学对以上两个困难的解决途径。特别是通过讨论恶的来源问题以及善恶究竟是实质义还是形式义,来分析二程、张九成、朱子与胡宏之间对性善的不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