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在西汉有重要地位,西汉质朴生动的雕塑马别具特色,通过对霍去病墓前石刻马、杨家湾陶俑马军阵、茂陵鎏金铜马的审美浅析来品味西汉马的时代韵味,从而引发当代雕塑创作思考。  相似文献   

2.
计文 《天风》2014,(8):1-1
有一年去丽江旅游,在美丽的江边,看到一个男孩牵着一头白色的马在做生意,他希望游人与马合影,从中可以赚取几个零钱花.为了招揽顾客,他使出浑身解数,在马背上跳来跳去.  相似文献   

3.
正乌龟在地上是跑不过兔子,可乌龟在水里永远比兔子游得快。——不要放错自己的位置。乌鸦学老鹰去抓羊,结果被羊毛卷住了爪子,最后被牧羊人活活地摔死了。——不是每种鸟都叫鹰,认清自己你才能活下去。马在沙漠里碰见了骆驼,马嘲笑骆驼的背说:"嘿,老兄你的背真丑!"骆驼没有理马,只是继续赶路。最后骆驼走出了沙漠,马却再也没有出来,看着马的尸体,骆驼笑了。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的中国花鸟画坛,马新林是极少数能够坚守传统同时又自出新意的优秀画家之一。能够有今天的成就,与他长时期坚持不懈分不开。马新林从小就喜爱绘画,并有所成。1983年,马新林参加了孙其峰教授在洛阳西工区文化馆的花鸟学习班。1989年,考入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师从尚涛教授。从此在尚涛和孙其峰两位先生的耳提面命之下飞速进步。马新林师从孙其峰先生多年,他书、画、印兼修,又勤于读书、研古、知新,深得先生艺术之精髓,并结合自  相似文献   

5.
在民俗文化中,十二生肖是一种吉祥寓意的符号,表现了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马在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七位,称午马。在中华民族文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马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文化。其中,我国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中的"马"字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因此,以东巴文字为元素,创作木刻装饰风格的生肖马,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创作中,可将内心对马的认识、理念、情感外化为流畅或刚性的木刻线条与鲜明对比的色彩;考虑对细节、材质、肌理、色彩相互关系的把握,追求刻刀的力度、深度、速度、角度;用刀木相击迸发的力之美来体现并传达马的奔放、忠诚、驰骋、雄浑、高昂精神,使其具有浓郁的装饰画风格。  相似文献   

6.
1872年的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家餐馆里,斯坦福与科恩发生了激烈争论:马奔跑时蹄子是否都着地?斯坦福认为奔跑的马在跃起的瞬间四蹄是腾空的;科恩却认为,马奔跑时始终有一蹄着地.由于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采取了美国人惯用的打赌方式来解决.他们约定了打赌金额后,请来了一位驯马好手裁决.然而,这位裁判员也难以判断谁是谁非,因为单凭人的眼  相似文献   

7.
竹禅是双桂堂第十代方丈,他在清末之际,以艺术的手法弘扬佛法,接引众生。本文从三个方面评述他一生的成就和贡献:一、竹禅和尚生平事迹。二、竹禅和尚的艺术成就:(一)古琴艺术的成就,(二)绘画艺术成就,(三)书法篆、刻等方面成就。基于佛教艺术介绍竹禅的作品及贡献。三、从佛教修持方面对竹禅艺术行为的肯定,启示出佛教艺术在弘扬佛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历史上的画家及其艺术作品日益关注,使女性绘画研究成为美术史学科领域的一项新内容。古代女性画家多集中在妓女、姬侍、闺秀等人群中,因此为历史上女性画家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本文以明末清初秦淮名妓马守真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绘画题材为主线,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客观评述,以期获得对这一特殊群体的艺术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宫春虎先生乃当代画马名家,作品丰富多元,理论功底深厚。通过其著作《春虎谈马》可以看出,画马艺术要想取得极高的成就绝非易事,要有笔墨的历史传承与发扬,又要"画马要以真马为师",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意境之创构。其实,这是一个由技进乎美、进乎道的过程。宫春虎不仅从这些方面悟出了画马艺术创作的真谛,而且在画马教学方面也有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在当代,马和人的关系,不像在农耕时代那样密切,但马的健美形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依然是艺术家表现的重要主题。粗略地考察可知,在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我国的马雕塑多与人体相结合,表现某种历史人物或故事,艺术方法基本是写实的。80年代后,随着社会思潮、艺术潮流的变化,雕塑家们更强调主体性和个性风格,用抽象、变形等方法,在变异的马形态中,象征性地表现某种理念。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探讨的主旨是伟大的艺术家毕加索在20世纪美术史上留下的光辉成就,同时对毕加索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进行探讨并思考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对我们目前的艺术乃至将来的艺术的一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唐朝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拉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前往印度取经。  相似文献   

13.
米勒作为19世纪现实主义美术的杰出代表,他的整个艺术发展轨迹也奠定了他突出的艺术成就。关于米勒的绘画,本文以艺术家早期的绘画题材为观赏视角,试图从一个探索的轨迹中发觉艺术家潜在的艺术本质和艺术积淀,通过对肖像画和故事画题材的解读、形势与内容的分析,更深入的呈现出艺术家艺术成就多面性色彩。  相似文献   

14.
油画艺术在中国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现阶段的中国油画艺术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文章简单分析了中国油画艺术的发展历程,探讨了中国油画艺术的现状和发展,以期中国油画艺术在新时期能有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17世纪的西班牙,正处在从中世纪传统迈向文艺复兴的转折期。西班牙的绘画传统推崇精神性、崇高风格和力量感,更多接受了来自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艺术影响。而埃尔·格列柯的艺术正恰逢其时,他的艺术成就是自身的艺术特质和艺术追求与西班牙这块土地的绘画传统与民族精神互相激发、匹配,乃至互相成就的结果。16世纪的西班牙绘画成为了格列柯的时代,他的艺术也成为了西班牙绘画艺术传统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油画肖像画创作中的个性与风格以及历史上油画肖像画的发展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是油画肖像艺术如此辉煌的原因。肖像画本为实用职能强烈的画种,却在油画艺术上的成就很高,神似与逼真远远不是这些成就的原因,成就其地位的应该是这些艺术品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内涵,否则,在摄影技术出现之后,肖像画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在结合大量的油画肖像画学术研究,以及大量图像阅读、分析、总结基础之上,综合概括了西方艺术历史中肖像油画的不同精神内涵表达。艺术追求的不同和越来越上升的艺术追求,让肖像画创作中的精神内涵的表现也有所不一样,经笔者总结,它们分别是;忠于对象本身,对审美理想的追求;肖像中的现实主义;强烈的内在激情表达以及个性化语言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中西画马艺术在表现形式、工具材料以及思维理念上不可相提并论,但在解剖、结构、训练手段、形态、神态等诸多方面却有相通之处,有时相互之间也大有借鉴。通过对中西画马艺术的造型、写实与变形、马的情绪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能为中西画马艺术的交流提供理论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18.
原始主义艺术意志论的启蒙者应该是德国著名艺术史论家沃林格。他的艺术意志不仅恰如其分地体现在表现主义和抽象主义艺术中,而且又与之后的诸多现代主义绘画相契合。其精神涵量和文化力度以及在哲学、美学、艺术史上的成就和意义是巨大而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蒙古马在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蒙古族的生活、军事、文化都离不开马。可以说,马背肩负着整个游牧民族的荣辱兴衰。内蒙古艺术家通过各种以"蒙古马"为主题的艺术形式来展现内蒙古艺术,展现草原文化,甚至从草原先民们创造的艺术中提炼精华,吸取营养,与个人的艺术观念统一起来,在当代社会语境下将个人成长经验与草原生存状态相沟通,是对草原艺术的升华。  相似文献   

20.
向古人学习,向经典学习,是提高画马艺术水平的正确之路。李公麟在画马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是将前人的铁线描改为兰叶线,平涂渲染法化为凹凸渲染法。《卸鞍图》《半个月亮爬上来》就是运用针丝法完成的,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通过对龚开《瘦马图》、马和之《鲁颂三篇图》以及清代任伯年、近代徐悲鸿写意画马的学习,马画艺术在形神兼备的基础上加上一个"情"字,即形、神、情兼备,将人的情感与马的动态、形态、神态相合,配合以景物,从而达到以情动人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