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斌  刘莹 《心理科学进展》2019,27(6):1058-1071
急性有氧运动是持续时间在10~60分钟的一次有氧运动。急性有氧运动可暂时性地改变感觉敏感度、记忆、执行功能等认知功能, 但其对不同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存在差异, 干预结果受到个体体适能水平、运动强度和运动类型等因素的调节。目前用于解释急性有氧运动影响认知表现的理论有唤醒理论、前额叶功能衰退理论、神经内分泌模型和神经营养因子假说。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对急性运动发挥作用机制的探究, 更多关注身心运动、团体运动等不同运动形式的干预效果, 以期为长期“运动处方”的开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有氧运动是氧气充足时运用大型肌肉群进行有节奏的持续运动。有氧运动可以加快工作记忆任务中的反应速度; 在记忆编码前和记忆巩固阶段进行高强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情景记忆; 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促进内隐记忆。有氧运动可以促进神经营养因子的产生, 引起长时程增强, 激活海马等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并促进神经元再生。未来可探究有氧运动开始和持续时间的影响、有氧运动强度和认知参与的影响、有氧运动对不同年龄性别群体的影响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中介作用, 从而深入揭示有氧运动对记忆的影响及其神经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女性美得到升华的同时,古希腊人也同样把审美的目光投向男性,如何才能更加充分、自由地展现出男性的美,那就是运动,通过最激烈的运动竞技的方式--如果说女性比较适合于表现人体静态中的动感美的话,那么男性则更适合于体现出人体动态中的力量美.  相似文献   

4.
朱桃 《四川心理科学》2014,(11):149-149
一、教材分析 健美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有氧运动为基础,达到增进健康、塑造形体和娱乐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健美操运动对人体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控制体重、减肥、改善体形体态、提高协调和韵律感具有良好的效果。本节课我选用健美操基本动作组合作为教学内容,由四个最基本的动作元素加上手臂动作组成,能使学生在本次课上初步了解健美操基本步伐,体会健美操运动练习的快乐及该项运动的艺术魅力,提高学生热情,为终身体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内功与外功相对,是以侧重于协调和增强人体精气神为目的的各种运动方式的总称;外功则是侧重锻炼人体肌肉、力量和速度为目的的运动方式的总称.内功又分动功和静功.动功,传统上包括导引、按(足乔),是行气、意念和肢体运动相结合的运动方式,它以有明显的肢体运动为特征.  相似文献   

6.
心肺运动试验是一个重要的人体整体功能学检测方法.让患者运动,连续动态记录以呼吸、循环、代谢和神经体液等多系统的功能活动,由此实现人体整体生理功能状态评价、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治疗效果评估和预后转归预测.从心肺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出发,需要建立生理学医学的整体整合理论用以指导该技术的正确运用和解读.  相似文献   

7.
张波 《美与时代》2004,(10):62-63
1.引言 作为舞蹈审美基本物质材料的延展,舞蹈服装是最贴近作为基本物质材料的运动人体的,舞蹈服装作为角色外部造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一位美国学者认为:"舞蹈除需要舞步、技术等要素外,还需要服装等与之密切相关的要素来配合,才能达到更大的效果.舞蹈服装多姿多彩、风格各异,令人赏心悦目、回味无穷;它是构成舞蹈美的重要因素,它对表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等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呼吸是歌唱的基础,也是歌唱艺术表现的有效手段之一,中外声乐专家已有很多精辟的论述,如"不会呼吸就不会歌唱"、"谁懂得呼吸的奥妙,谁就懂得歌唱."我国戏曲中也有"气为之本"/"唱一辈子戏,练一辈子气"的说法,可见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地位.呼吸问题不解决,声音就会依赖其它力量,喉音以及喊叫的声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声音失去了呼吸的支持.人体的呼吸器官、发音器官、共鸣器官共同构成了人的发声乐器.它们协调一致的运动,密切的相互配合,才能发出美好的声音,才能富有艺术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中长跑运动训练,除身体训练和技术训练外,主要是对运动员进行相应的运动量和强度的刺激.只有不断地突破各人的生理极限,才能促进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可是,人是世界上最为复杂的有机整体.训练极限的不断突破,必须限制在不影响运动员机体健康的条件下,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否则,既不能提高运动成绩,又损  相似文献   

10.
董国兴  杨靖 《美与时代》2007,(12):117-119
武术套路是一种注重动静结合、疾徐有致、刚柔相济、节奏分明的合乎韵律的运动.而音乐是以节奏、旋律、调式等因素构成的听觉艺术,对于人体运动和人的情感、情绪变化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国  殷恒婵  颜军  杨钰 《心理学报》2011,43(9):1055-1062
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的影响是否与运动强度和性别有关, 为从运动强度和性别角度选择合理的有氧运动干预方案改善执行功能提供基础。研究采用混合设计, 选取30名大学生(男女人数各半), 使用功率自行车实施30分钟的不同强度有氧运动, 使用Flanker任务、2-back任务和数字More-odd shifting任务分别测查被试基线、小强度短时有氧运动、中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和大强度短时有氧运动后执行功能的抑制、刷新和转换三个子功能的变化, 结果表明:不同强度的短时有氧运动对执行功能产生选择性的积极影响, 且不随性别变化而改变。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有氧运动强度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的影响。左室射血分数(LVEF)≤49%的慢性稳定心力衰竭患者共60例,随机分为高强度运动训练组(高强度组,A组)和低强度运动训练组(低强度组,B组),分别以储备心率的60%和40%的运动强度进行12周运动训练,入选患者严格除外运动测试和运动训练禁忌证。运动训练前后进行运动耐力测试及生活质量评定,比较最大运动负荷量在运动训练前后及两组之间的差异,同时观察对SF-36量表评分及心脏功能及结构的影响。运动后两组最大运动负荷量均较运动训练前提高[A组由(7.34±2.03)METS提高到(10.7±3.21)METS,B组由(6.21±1.95)METS提高到(9.8±2.84)METS](P0.05);运动训练后高强度组的运动耐量高于低强度组(P0.05);运动训练后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除疼痛评分外均显著提高,高强度组总体改善优于低强度组(P0.05)。以储备心率的60%和40%为运动强度的12周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改善CHF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命质量,无运动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以储备心率的60%为运动强度的有氧运动训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刘柳 《美与时代》2004,(11):80-81
作为舞蹈审美基本物质材料的延展,服饰与道具是最贴近作为基本物质材料的运动人体的.但是,身着的服饰与手持的道具在材料特性上又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4.
人眼底视觉结构,酷似太极图。太极图是宇宙万物圆运动的象征,如天体中旋窝运动的旋窝星云图,一半大陆、一半海洋的地球,圆缺的月球等等。太极图不仅存在自然中,亦存在人体中,如在人体中五脏六腑气机升降,十二经及奇经八脉经络循环,营气卫气运动等,都是首尾相贯圆循环运动。人的视网膜中能分辨明暗的锥细胞与杆细胞也  相似文献   

15.
健美操运动是一项融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追求人体健与美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健康、力量、美丽”是健美操运动的主要特征,整套动作的艺术性和完成情况是健美操运动欣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水稻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代表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从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到转基因大米摆上我们的餐桌,中间必然要经过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环节.目前,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之所以引发全世界舆论的轩然大波在于两点:一是以现在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转基因水稻,还具有安全的不确定性;二是转基因大米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人体试验的伦理争议.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要得到伦理上的辩护,首先,要用新的转基因策略,如创制智能不育系等,使得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之后,再进行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第二,必需遵循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个人知情同意原则、不伤害原则、公平分配利益与承担风险原则;最后,人体试验要严格依照相关管理程序提交申请,由特设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17.
高原地区低压低氧的环境特点,会给机体生理功能带来挑战,对认知表现产生影响。有氧运动能够增加神经可塑性,改善认知功能,但能否适用于高原环境,受认知任务类型、海拔高度、运动强度和暴露类型等因素的调节。目前用于解释高原运动影响认知表现涉及的因素包括:脑氧合、神经营养因子、氧化应激与神经免疫。未来研究应关注不同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对高原移、世居人群的影响,并采用神经生理手段进一步探究高原运动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机制,为开具“高原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人体系统的非优性与疾病的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体系统并非完美,生命抛物线是由生理年龄、社会年龄、人体熵三大要素在非线性作用下相干的结果,从而呈现一种复杂的网状“大X构架”。每一个交叉点都具有阶段性态变的意义和对生命质量的表征。疾病是人体系统非优的必然。熵压决定了熵的退行性运动,从而也决定了生命时间的有限性。疾病是熵增过程造成机体不同程度封闭的结果。每次疾病都是对熵的增压,造成机体的物质丢失、时间丢失与跳跃,出现熵运动方面的引力偏折,从而在局  相似文献   

19.
疲劳心理学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疲劳的性质与特点疲劳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心理现象.从生理学的观点来看,疲劳与休息是能量消耗与恢复相互交替的机体活动,疲劳与体息的合理调节,可以使人体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与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得到锻炼、提高.在一定范围内,疲劳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害处,相反,人体如果长期缺乏应有的疲劳,则会引起机体内部活动的失调如睡眠不良,食欲不佳,精神不振等.疲劳按其产生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的活动(或短时间的剧烈活动),肌肉内产生超过负荷能力的乳酸引起的;心理疲劳是由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工作引起的,因这种工作不易引起劳动者的动机和浓厚的直接兴趣,加之没有适当的休息与调换工作的性质,就会使人厌倦与焦躁不安,甚至失  相似文献   

20.
探讨化疗后不同时间运动干预对乳腺癌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将60例行根治术并完成第二周期化疗,接受第三周期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5人,对照组行医院常规护理;试验组分为A、B、C三组,除常规护理外按护士制定的有氧运动干预方式分别于化疗后第1天、化疗后第3天,化疗结束后规律锻炼.使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RPFS)对四组患者在化疗前2天、化疗后第1天(运动干预之前)和化疗后21天进行评估.结果化疗前2天四组RPFS得分均无差异(P>0.05),化疗后21天对照组RPFS得分均高于试验组,试验C组RPFS得分高于试验A、B组.因此,化疗后及早活动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