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讯     
《人文论丛》2006年卷,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版。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冯天瑜主编,郭齐勇、胡治洪执行主编的大型学术辑刊《人文论丛》2006年卷,最近由武汉大学出版社推出。本卷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与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等单位于2005年9月合作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特辑,选收会议论文82篇,弁以郭齐勇前言一篇,附录会议综述和会议手册。全书凡134万字,十分厚重。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是当代儒学的一次…  相似文献   

2.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3.
2006年6月26日至28日,由哈佛大学杜维明教授、武汉大学郭齐勇教授、陈伟教授、徐少华教授共同发起、组织,由哈佛大学燕京学社、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简帛研究中心、哲学学院、历史学院、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新出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4.
2001年9月7日至9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与湖北教育出版社联合主办的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古朴典雅的武汉大学珞珈山庄隆重举行。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70余位老中青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襄盛举。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人们不再仅仅局限于熊十力哲学的思想结构、理论渊源、价值取向的研究,而是开拓出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跨文化对话,新轴心时代的哲学走向等话题,努力发掘熊十力哲学的当代意义,标志着…  相似文献   

5.
为推进现当代新儒学的研究,进而研讨儒家传统的现代性与世界化问题,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和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共同举办了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此次大会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韩、日、澳、以色列、比利时、新加坡和我国港台、大陆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共一百四十位学者共襄盛举。学者们围绕大会的主题:“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张旻  赵书生 《哲学动态》2007,(10):68-70
第十五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于2007年6月24~2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由国际中国哲学会(ISCP),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孔子学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中国哲学研究所、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等单位主办。郭齐勇教授任本届国际中国哲学会会长,也是本次双年大会的主席。围绕着大会主题——“21世纪中国哲学与全球文明对话”,来自15个国家及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地区的两百余位中国哲学研究专家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一、儒学与现代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的建构…  相似文献   

7.
2003年是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先生的百年诞辰.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于2003年12月6-8日联合举办了"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学术论文60余篇.  相似文献   

8.
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台北东方人文学术研究基金会、台北鹅湖杂志社、台湾中央大学哲学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于2005年9月9日至12日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位学者,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30余篇。这是近年来有关当代新儒学研究的一次规模大、品位高的盛会。会议主题鲜明、研究重点突出,反映了当代新儒学研究的最新成就。本届大会主题为“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2005年正值…  相似文献   

9.
阳征 《哲学动态》2002,(1):9-10
2001年9月7日至9日,“熊十力与中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武汉大学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湖北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来自德国特里尔大学、日本关西大学、创价大学、美国中美精神心理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台  相似文献   

10.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复观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综述吴根友(武汉大学哲学系)1995年8月29日至31日,武汉大学与台湾东海大学,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徐复观思想与现代新儒学发展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是在中国大陆首次举行的研究徐复观思想的专题学术讨论会。现将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1999年10月15日-18日,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哈佛一燕京学社、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和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举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顺利召开。杜维明、庞朴、郭齐勇是本次会议的发起者、组织者和主持者。出席会议的有来自西欧、北美、东亚和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地区的学者百余人,提交论文80余篇。著名学者饶宗颐、任继愈、李学勤、裘锡圭、庞朴、杜维明、石泉、萧 ■父、SarahAllan(艾兰)、RudolfG.Wagner(瓦格纳)、池田知久等参与了此次盛会。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12.
郭齐勇,1947年10月生,湖北省武汉市人。1978年至1984年在武汉大学哲学系攻读学士和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年至1990年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萧父教授。1993年起,任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武汉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育部聘全国高校哲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国际中国哲学会执行委员,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著述有:《文化学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90)、《熊十力思想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天地间一个读书人·熊十力传》(业强出版社,台北,1994;上海文艺出版社,1994)、《钱穆评传》…  相似文献   

13.
<正> 2003年12月6—8日,为纪念湖北籍现代新儒学大师徐复观百年诞辰和推动对20世纪儒学发展的研究,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和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办的“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80余位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60余篇。在会议中,学者们围绕徐复观和20世纪儒学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探讨。7日上午,与会学者前往徐先生故里湖北省浠水县团陂镇徐坳村祭扫了徐先生墓园。会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现将会议论文及讨论要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6年10月27日至29日,中国哲学史学会2006年年会暨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学术研讨会在南昌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许全兴、陈正夫、宋志明、郭齐勇、李存山、陈卫平等先生分别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哲学的地域性与普世性”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就“江右哲学”、“传统儒学和现代新儒学”、“道家哲学与佛教哲学”、“中国哲学的创新和未来走向”等主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  相似文献   

15.
1985年12月26日至29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单位,在熊十力故乡湖北黄州联合举行了纪念熊十力诞生一百周年学术讨论会。与会者有来自全国各地及美国、加拿大、苏联、日本的专家学者,熊氏生前友好、学生及亲属共100多人。会议收到有关回忆文章和学术论文60余篇,专著一部。这些论著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对熊十力其人其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实事求是的评价,集中展示了我国近年来研究熊十力哲学的新成果。一熊十力其人其学总评价熊十力(1885—1968)是中国近现代著名哲学家和爱国民主人士,远在本世纪初,他就投身反清民主革命。由于痛感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他转而从事哲学研究,思考中国落后、革命失败的历史原因和思想教训。自1932年熊十力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经济高速发展,举世瞩目。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台、港地区的一些学人大谈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和作用。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展了“现代新传布学思潮”研究。但在日本,除岛田虔次写一部名为“现代新儒学与熊十力”的小书,吾妻重二在《思想》上介绍过中国学术界对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实指新儒学思潮)研究的情况之外,却很少有人涉及“新儒学”这类话题。  相似文献   

17.
儒学研究是大陆近20年中国哲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由于1949年以后,港台形成并活跃着现代新儒家,而现代新儒家注重阐发孔孟和宋明理学;在1980年代以后,现代新儒家又成为大陆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因此,台湾学术界最关注大陆的孔孟、理学和新儒学的研究。同时,在一般层面的儒学研究上,港台新儒家着意阐发儒学的宗教意蕴和现代意义,因而对大陆有关儒教说、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传统的争论也有所论述。  相似文献   

18.
十年改革,欧风美雨再度袭击中国文化园地,现代新儒学思潮顺势涌入大陆,不仅在思想文化界卷起阵阵波澜,而且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1988年12月下旬在香港举行了“唐君毅思想国际会议”,开幕式上现代新儒学大师牟宗三作了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演讲。为使读者了解现代新儒学的最新动态,兹发表大陆学者参会者之一李宗桂的笔录,文字略有删节,标题系笔录者所加。  相似文献   

19.
马一浮国际学术讨论会综述陈锐为纪念马一浮诞辰110周年,马一俘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3年3月16日至19日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京、沪、浙等地30余家单位和学术团体联合发起。杭州师范学院马一浮研究所主办。来自美国、台湾、香港、日本、南朝鲜和大陆的专家学者及马一浮亲友等60余人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40余篇。马一浮是中国现代文化思想史上的巨擘,他学贯古今中西,思想博大精深,一生以宏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己任,深究儒、释、道,与熊十力、梁漱溟一起被其弟子称为新儒家现代三圣,周恩来称他为"我国当代理学大师",梁漱溟称他为"千年国粹、一代儒宗",贺麟说他"兼有中国正统儒者所应具备之诗教、礼教、理学三种教养,可谓为代表传统中国文化的仅存硕果"。此外,马一浮还是当代杰出的诗人和书法大家。由于他长期隐居杭州酉湖,不求闻达,以致为学术界所忽视。会议就马一浮思想的地位、归属、特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现综述如下:(一)马一浮在当代新儒家运动中的地位。许多学者认为,尽管马一浮在思想风格上比其他新儒家更为接近中国文化传统,但他仍然是新儒家的开创者、领袖人物之一。他所生活的时代及其所面临的问题都已经超出了传统的范畴,和熊十力、梁漱溪等具有  相似文献   

20.
由武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院、美国哈佛燕京学社、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哲学史学会、湖北省哲学史学会联合举办的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5—18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北美、欧洲、东亚等地的百余名学者参加了会议,知名学者任继愈、饶宗颐、庞朴、李学勤、裘锡圭、萧 父、杜维明、Sarah Allan(艾兰)、Rudolf G. Wagner(瓦格纳)、池田知久等出席会议。会议收到论文80余篇。与会学者在总结此前关于郭店楚简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了郭店楚简的学术价值和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