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巴布的理想     
巴布教派产生于伊朗,伊朗古称波斯,中国古代史书上称为安息国。是一个具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16世纪伊斯兰什叶派被宣布为波斯国教。1935年波斯正式改名为伊朗。古代波斯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道,与中国有着友好的关系,波斯语曾是中国穆斯林语言交流工具之一,西北历史上有不少波斯后裔。波斯在数学、医学、天文学、建筑和艺术等方面成就辉煌,为世界科学文化以及人类的文明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18世纪初,纳第尔汗领导波斯人推翻了异族统治而建立了波斯人自己统治的国家。但是伊朗封建汗之间不断地发生内乱与战争,使伊朗农田荒芜…  相似文献   

2.
一、中国穆斯林眼中的伊朗伊朗是世界文明和文化的摇篮之一,伊朗的古代文化和现代文明,均对世界产生重要的影响。在这片164819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突厥族、库尔德族、俾路支族、鲁尔族、土库曼族、阿拉伯族等民族的近7000万人口。其中98.5%左右的人口是穆斯林,绝大多数人信奉什叶派,部分穆斯林信奉逊尼派及其所属哈乃斐、沙斐尔、马立克和罕伯里等教法学派。所有各教派的信奉者在伊朗都受到尊重,并且享有完全的自由。此外,在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徒、亚美尼亚人、犹太人、亚述人和迦勒底人等宗教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宗教组织。在伊朗全国…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12月27日-29日,以"伊斯兰世界当前危机"为主题的伊朗第29届伊斯兰团结国际会议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召开。来自70个国家的500多名著名代表人士以及320名伊朗国内代表人士出席本次会议。大会特邀中国伊协副会长杨志波,中国伊协副秘书长、陕西省伊协会长马希平等3人出席会议。12月27日上午,会议在伊朗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致开幕词,伊朗伊斯兰教派亲近大会主席兼秘书长阿亚图拉穆  相似文献   

4.
在政教合一的伊朗,女性作为明显的弱势群体,她们的生存和话语表达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和限制。而在莫森创立的马克马巴夫电影之家中,以玛兹耶·梅什基尼、萨米拉·马克马巴夫以及汉娜·马克发巴夫为代表的三位女性却能打破自身困境,立足伊朗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以深刻的主题表达和鲜明的艺术创作手法对伊朗女性的生存困境进行了细腻而深入的挖掘,为伊朗甚至是亚洲电影带来了众多自然朴实而又格外动人心弦的作品,同时也为世界认识和探究伊朗电影打开了一扇明朗真实的窗口。  相似文献   

5.
正【本刊讯】(通联员马义辉)2015年12月27日至29日,中国伊协派出以副会长杨志波为团长,中国伊协副秘书长马希平、国际部秘书马义辉为团员的代表团出席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伊朗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29届伊斯兰团结国际大会。来自70个国家的近300名代表和伊朗国内500余名宗教人士出席会议。本届大会主题为"伊斯兰世界当前危机"。  相似文献   

6.
《越位》是伊朗导演贾法·帕纳希执导的一部女性电影,影片采用纪实手法展现了6位伊朗女孩试图"越位"到德黑兰球场观看足球赛而被士兵抓捕到后台聚集地的故事,既体现了伊朗社会中女性在宗教压制下失去人身自由的生存状态,同时又揭露了伊朗国家制度对女性严苛限制的弊病,进而隐喻了对于伊朗社会制度的些许反叛意识。影片中雌雄莫辨的女性形象造型补充和丰富了伊朗电影的银幕女性形象,开拓了全新的审美视角,对现实社会伊朗女性的行为方式具有启发作用,同时也折射了伊朗现实生活中女性的艰难处境,对其制度的合法性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7.
琐罗亚斯德在继承和改革伊朗雅利安人传统宗教的基础上,创立了以善恶二元论和独尊马兹达为基本主张的琐罗亚斯德教。琐罗亚斯德教经历了米底王朝时期的创传,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衍新,希腊化时期的多元融合和萨珊王朝时期的复兴,后来在伊斯兰文化的影响下渐趋衰落并分裂为伊朗和印度两大信徒集团,最终在19世纪掀起了现代化改革。琐罗亚斯德教不仅塑造伊朗的宗教价值系统,而且其强烈的政治文化属性,也深深渗入到伊朗民众的社会生活深处,并凝结为当代伊朗人社会心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琐罗亚斯德教不仅对伊朗文明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纪念伊朗著名伊斯兰哲学家、思想家穆拉·萨德拉诞辰440周年,伊朗于5月22—28日在德黑兰召开了“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应伊朗穆拉·萨德拉伊斯兰哲学研究所邀请,欧美、亚洲、非洲及大洋洲41个国家的30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中国有10位专家学者也应邀参加了研讨会。来自宁夏、北京、上海的8位学者组成了以宁夏社科院院长余振贵研究员为团长、名誉院长杨怀中研究员为副团长的中国学者代表团。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历史系各有一位学者单独前往参加。5月20日,伊朗驻华大使馆还为我…  相似文献   

9.
作为陆海丝绸之路的枢纽,伊朗无疑是中国在中东推进“一带一路”倡议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对伊朗的宗教风险进行系统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政教关系、宗教法治、宗教民族、宗教派别、极端主义、跨国宗教等多个维度出发,研究伊朗宗教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揭示伊朗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潜在的宗教风险,以利于我国把握和规避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10.
认识钱币奥秘的钥匙──读《钱币学丛话》王玉凤,方子玉青年学者毛公强先生撰著的《钱币学丛话》已由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读罢该书,觉得它是认识钱币奥秘的一把钥匙。中国钱币文化源远流长,而且蕴含着绚丽多姿的文化内涵。正如宋百川先生在该书序中所说:中国是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