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商业化运作的紧迫性与可能性作了重点的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商业化具体的运作设想。  相似文献   

2.
穆丽芳 《美与时代》2014,(6):107-108
艺术与生命是一种共存与共灭的密切关系,艺术的创造与发展离不开人类情感的倾注。在漫长艺术史中,人类的情感赋予艺术新鲜的活力,人类用抽象的艺术思维去创造尽量脱离物质而表现精神现象的世界。不管是音乐、美术还是诗歌、建筑,艺术无不以其别具一格的形式诠释人类的生命,艺术只有将情感对象化,并以各种形式变现出来,才能称之为艺术,因此我们感受艺术的美,艺术带来的幻想的同时,艺术越来越成为我们身边不可或缺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人类在艺术创造活动中不仅熟悉和掌握了艺术语言的各种形式要素的特性,而且对各种形式要素之间的联系加以研究,并按照美的规律进行组合和创造,形成了各种艺术语言形式美的法则。艺术语言形式美的主要法则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1.对称与均衡;2.节奏与韵律;3.调和与对比;4.比例与主从律;5.整齐一律与多样统一。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法则概括了创造艺术美的一些共同特征和规律,是人类在艺术生产领域获得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技巧的积淀和总结。研究艺术语言的形式美是为了推动艺术美的创造,更好地发挥语言形式的组织作用,使美的内容得到突出和强调,达到美的形式和美的内容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4.
曹晖 《哲学研究》2012,(7):121-126
一、视觉形式的发生对视觉形式发生的考察需要以形式的发生理论作为基础。对于形式的发生历史上存在着多种认识,最典型的是康德的先验说。许多哲学家、心理学家和科学家对形式的认识,都是以康德的这一理论作为逻辑基点展开的。然而对于视觉形式的发生,目前尚无学者做过系统性的研究。艺术和美学史上较清晰地阐释视觉形式发生的当属英国艺术理论家贡布里希,他的著作《秩序感》中所说的"秩序感",也可以称为"形式感"。书中通过哲学心理学方法对视觉艺术中存在的形式和秩序问题进行了深刻的研究。贡布里希认为:"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有一种‘秩序感’的存在,它表现  相似文献   

5.
建筑与雕塑作为传统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其自身的固有特征仍很明显并继续朝着多方向发展。而作为新鲜事物的公共艺术其中也包含着建筑与雕塑以及其他多种艺术形式,建筑与雕塑必须包含更多的含义,必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这才是公共艺术出现的原因及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6.
21世纪是一个创新的世纪,人类运用聪明才智创造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促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以音乐艺术为例,听众更加喜欢以立体的、四维空间的视听交互方式去欣赏音乐。当代的小提琴演奏艺术主要沿袭传统的演奏形式,创新较少。为了使小提琴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同步,可以将小提琴艺术与我们这个时代的科技和文明相结合,尝试一种全新的艺术展演形式——小提琴演奏艺术与多媒体艺术(影像艺术、电子音乐)结合,形成全新的视听交互结合的小提琴演奏艺术。  相似文献   

7.
杨钢  鹿小强 《美与时代》2014,(3):133-133
一、探索起因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形式,同时也是一种神奇的光影艺术形式。自从出现动画这种艺术形式之后,各个国家就有很多关于动画的各种交流。  相似文献   

8.
产品设计是以产品这一实物形式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它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方法按照功用规律和审美的规律来创造。产品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技术主要追求功能美,艺术主要追求形式美。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当技术相对于产品来说已经不成为主要问题的时候,形式审美就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设计迫切要求人们正确认识产品的形式与审美的关系,用“美”的尺度,设计制造富有形式美感的现代“艺术品”--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9.
所谓领导艺术,是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过程中为实现领导目标,运用自己的知识、智慧、才能和经验,实施有效领导而表现出来的非规范化的、具有创造性的领导技巧和技能。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领导者应着重掌握三方面的艺术:一是领导用人的艺术;二是授权的艺术;三是协调人际...  相似文献   

10.
任何地域、民族、国家的绘画艺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无一例外地存在着所谓“写实”的艺术形式。“写实”的观念,西方人谓之“模拟性”的一种美学品格。  相似文献   

11.
论微电影的叙事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大行其道的今天,微电影也开始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微电影不是简单的DV作品,它也不同于商业化的广告与音乐电视(MV),可以说,微电影开创了一种网络影视叙事的新模式。尽管微电影在当前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但是依然有自身的一些缺陷。时间的限制使它不可能在电影院的院线生存。微电影的这种艺术形式注定了要与广告联姻,但是假如整部电影都成为广告的附庸,那么微电影也将失去思考的力量与社会关注的价值。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微电影将有更多的发展机会,投入到新媒体的竞争之中。但更重要的是,它还需要广大电影工作者与电影理论家的指导,使其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任政 《美与时代》2021,(2):88-89
新媒体艺术是一种新兴的、由技术进步而带来的艺术现象。而今,这种艺术形式以其多样化的方式及灵活可变的效果在商业活动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在苏州这样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城市中,新媒体艺术正逐步切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这在苏州的各类商业街或者商业中心体现得尤为明显。新媒体作为新的形式,不仅能够创造出时尚的视觉形象,也成为了一种开拓苏州古城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研究当代苏州新媒体艺术在广告中的实际应用,以多元的艺术形式开阔大众视野,在提高传达信息效率、增强感官效果的同时,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让新媒体广告艺术融入我们的现代生活,在不断创新中持续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13.
陶瓷装饰艺术中视觉艺术所表现的特质,只有当它在特殊的艺术形式中被发现、挖掘的时候,才能发挥其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视觉艺术在陶瓷装饰中的生命力在于陶艺家将纹样艺术、色彩艺术与肌理艺术有机结合起来,融为一体。当这三者相互渗透的时候,便形成了完整的陶瓷装饰艺术。视觉艺术的表现能力实际上是陶瓷装饰家对个人艺术个性的探索、发现和培养,从而促进了视觉艺术个性的成长。  相似文献   

14.
朱婉吟 《美与时代》2014,(8):123-123
印章艺术是最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在漫长的发展道路上,印章篆刻完成了从实用性到艺术性的演变。21世纪初,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出现于艺术设计领域---DIY手刻橡皮章。  相似文献   

15.
成都青羊宫:彰显道教审美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羊宫以具体、生动、形象的宫观建筑和艺术形式,将抽象、深奥的道教教理教义和美学思想表现出来,又通过艺术的想象与象征深化了道教神仙信仰的内涵,具有独特的道教艺术魅力和审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极具多元化和包容性,各种艺术设计形式和艺术观念不断冲击着传统的美学标准。以往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代设计的需要。传统基础教育注重写实技术的训练,往往造成对艺术观念认知与思考的缺失,致使学生陷入了对绘画与设计外在形式的简单模仿中。艺术观念的局限也约束了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对于作为设计专业的基础课,要运用新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使我们的教学逐步转换延伸到艺术观念的培养和研究中去。通过观念与技术表现的完美结合,以及多样的表现形式语言,才能使艺术创造更具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从艺术特征上看,春联与多种艺术形式有着密切的关联,如文学、音乐以及书法;从历史渊源看,春联的产生与发展始终与传统节日相伴随,并沿袭为一种民族文化习惯;从现实层面看,当今传统节日的法定化,更为节日艺术提供了深远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埃舍尔对契合图形的研究成果是丰硕的。他从自然形式的图案和韵律中,从隐匿于空间自身结构的内在可能性中,感受到充满数学美的恢弘设计,并用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大批理性而美妙的契合图形作品,令观者联想到世界纷繁复杂的自然结构。作品中透出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数学与艺术审美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张京峰 《美与时代》2013,(12):44-45
剪纸艺术是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剪纸艺术以节目民俗剪纸为主要形式,与当时的设计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发展,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影扇、印染、刺绣等艺术领域中。宋代是剪纸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剪纸艺术得以应用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20.
杜欢欢 《美与时代》2013,(8):125-127
现实形式观察是通过观察记录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事物、动物、植物以及行为现象表现出来的构成形式。形式来源于自然与生活,自然界中的各种形式存在即有它的合理性,而艺术所需的形式来源于生活,是在对现实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艺术创作和加工。我们要认识到观察生活的重要性,设计的土壤、灵感的源泉就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形式表现作为平面构成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作表现则能体现出对于构成课程的理解和应用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