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论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合理性与再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晓磊 《学海》2004,(3):191-195
各种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共同遵循着主体性原则、生态原则、公平原则 ,它们是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超越与重建 ,有其内在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暗合了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但是 ,有必要也有可能对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再超越 ,即弱化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主体地位 ,强化人类保护自然的责任 ,把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再往前推进一步。  相似文献   

2.
"人类中心主义"辨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任皑 《哲学动态》2001,(1):30-33
20世纪中叶以来 ,人们开始强烈地意识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正在急剧恶化 ,严峻的现实把一个古老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凸现在世人面前 ,并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思考。在我国学界逐渐形成了非人类中心主义派别和人类中心主义派别。我以为 ,两大派别之所以会产生分歧 ,主要原因在于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理解未达成共识 ,故而在使用上呈现出模糊性、混乱性。为了能够克服人类中心主义讨论中的某些局限性并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 ,本文拟就“人类中心主义”的真实内涵和本质略陈孔见。从历史上看 ,人类中心…  相似文献   

3.
环境伦理学的三个理论焦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之争 :所争何事 ?在西方环境伦理学界 ,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核心问题是 :保护自然这一伦理义务的最终根据或基础究竟是什么 ?对这一问题的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回答是 :对他人的伦理义务。那么 ,为什么人只对人负有伦理义务呢 ?答曰 :人是惟一的目的存在物。到目前为止 ,康德的这一论证仍然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的理论基石。由于担心人类中心主义所理解的这种环境伦理不足以约束人类破坏自然的行为 ,许多学者试图另辟蹊径 ,为人们提供一种更具“刚性”的伦理原则 ,用于指导人们调节人与自然…  相似文献   

4.
生态伦理对“现代性”道德的超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解决生态危机的伦理探究中,生态伦理要么镶嵌在人类中心主义框架内成为个体主义环境伦理,遇到一些违背常识的困难;要么成为与人类中心主义对立的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被指责为个体牺牲自己的"环境法西斯主义".生态伦理只有超越"现代性"道德,才能使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互为补充,获得自身的历史合法性及其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5.
“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在国内学术界关于生态伦理问题的讨论中,对于人类中心主义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主张人类中心主义属于生态唯意志论,它的危害在于必然导致自然生活中的人类沙文主义,因此应坚决破除。(参看刘湘溶:《生态伦理学》,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48-49、120-121页)另一种则主张扬弃人类中心主义。(参看余谋昌:《走出人类中心主义》,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4年第7期)针对这两种观点,国内生态伦理学学者多有不同的看法。(见《哲学动态》1994年第2期)为推动国内学术界关于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的研究,本文首先评述西方人类中…  相似文献   

6.
作为悲剧意识的生存久已湮没。人类在自身的成就中日益自信 ,以至于哲学反思也流于变相的自我阿谀。但通过悲剧意识进入哲学反思毕竟还是哲学的责任 ,而且这一工作首先是哲学观念的自我反思 ,在当代语境下即人类中心主义的自我反思。人类生存以自身为中心———这已经成为险象环生、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此 ,哲学批评范式主要有三种 :返朴归真、全程辩证法和简陋技术主义。三者的初衷是救治人类中心主义 ,最终却成为人类中心主义的变形 ,掩盖了生存的悲剧性质。而要呈现作为生存悲剧的人类中心主义 ,就需要从破解这些范式入手。首先破解返朴归…  相似文献   

7.
环境伦理学:人类中心主义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怎样判定人对自然负有的伦理责任,本文从几个存在的事实论点入手着重剖析了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实质所在,指出这两种观点的片面性;认为应当重构人类中心主义。通过完善认识和实践主体人的能力,来选择和调节人类的需要、利益和生存环境,树立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现代生态伦理学者试图阐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开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论、大地伦理学、生态整体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等理论流派。虽然不同的生态伦理理论为人们理解和解决生态道德问题提供了多种视角和道德框架,但各种理论流派之间始终存在着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间的“范式之争”,以致陷入了现代生态伦理学的理论困境。现代生态伦理研究要想获得新的生命形式,只有在消解“范式之争”中实现典范转移,以全新的世界观融通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才能引领构建新型生态伦理关系,从而为现代生态伦理的发展带来生机。  相似文献   

9.
“人类中心主义”之我见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前,“人类中心主义”被普遍认为是环境问题的“罪恶之源”,环境伦理学界对它的批判声更是不绝于耳。然而,究竟何谓“人类中心主义”?对此,人们理解上存有模糊性,使用上呈现混乱性,由此导致环境伦理学研究中理论上的矛盾性和不彻底性。为此,本文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理解,以及环境伦理学的动机和归宿问题,作些尝试性的探讨,以就教于理论界。一、“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人类中心主义”这一外来词,自西方传入我国理论界后,人们对它的涵义众说纷法。其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用其词而不究其义,甚至以…  相似文献   

10.
"谁之权利?能否利用?",这是长期以来人类中心主义动物利用观和非人类中心主义动物权利观两大理论阵营的争论焦点。本文试图在厘清动物权利与动物利用理论源流与纷争的基础上,积极寻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在动物利用方面的共识,以整体生态观构建动物利用的伦理基础,并以此为基本立场和理论逻辑,提出考量动物权利与动物利用的三个基本原则: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平衡,人类权利与动物权利的双重考量,现实需要与理想诉求的适度结合。  相似文献   

11.
20 0 0年 1 0月 1 4日— 1 6日 ,第三届全国人学学术研讨会在重庆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人学学会、西南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联合发起 ,与会学者 6 0余人 ,提交论文 40多篇。会议主题是“人学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者们交流了最近一年多来人学研究的最新成果 ,着重探讨了进入新千年和新世纪的人学建设问题。一、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反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有的学者指出 ,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人认识、改造和征服自然以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反人类中心主义则认为 ,2 0世纪下半叶以来 ,随着科技飞…  相似文献   

12.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类利益是人类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人是唯一的价值主体。非人类中心主义者则认为,自然与人有着平等的价值主体地位,并注目于“地球上千百万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福利”。从表面看来,这两类中心主义观点是完全相对立的,其实,我们至少可以找到它们的三个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人类中心主义之争:一个虚假的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世纪中叶以来 ,在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压迫下 ,理论界 (尤其是西方学术界 )围绕人类中心主义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 :一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观点 ,二是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这两种观点孰是孰非 ,目前尚未有明确的论断。笔者以为 ,对于这一讨论的关键点是 ,首先要弄清所讨论的问题的真假。只要是真实的问题 (即不是思辨式的游戏 ) ,就有研究的必要 ;而任何一个真实问题的存在都具有两个条件 :一是要有理论依据 ,二是要有事实根据。因此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论争从历史与逻辑、现实与未来等角度进行考察 ,以判…  相似文献   

14.
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类中心主义研究综述覃明兴(广西大学社会管理学系530004)本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不断加剧,人类就自身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此相应,人类中心主义已渐成国际学术界讨论的热点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学术界对此也展开了...  相似文献   

15.
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人的主体性视角,论述了“人类中心主义”与“人类沙文主义”的区别。人的主体性是指人的实践活动的能动性。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受着两种自然必然性的制约,从而形成人的主体性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问题。我们不能否定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特殊地位———主体地位,而一概地反对“人类中心主义”;我们反对的是,片面地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对自然采取狭隘实践态度的“人类沙文主义”  相似文献   

16.
绿色技术包含绿色自然技术和绿色社会技术,其价值论基础是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人类中心环境整体论主张以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中心,去处理和解决人类实践性活动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但有别于本体论和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承认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及其对社会系统的"先在性",但又不同于各种形式的自然中心主义.现实中差异性主体特殊的环境需求,也无法否定和消解"人类共同"环境利益的客现存在.  相似文献   

17.
<正>一、对非人类中心主义批判的误区近10多年来,在国内生态伦理学问题的研究中,关于生态伦理学的出发点、立论的基础和评价的标准以及最终实现的目的的阐释等等有很多争论,并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修正、整合或替代上述两种理论的各种学说。(余谋昌、王耀先,第142页)笔者认为,争论中涉及的一些问题,特别是对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在学理上的某些质疑,至今仍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正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和欧洲各国绿党的兴起,生态思维进入政治领域,绿色政治蓬勃发展。尽管绿色政治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主张具有较多局限性,但它开启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新篇章,对世界影响巨大。从政治伦理的视角透视绿色政治,对于拓新我国政治伦理学的研究视野,有着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绿色政治的转向第一,价值观的转向。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欧洲长期居主流地位。在人类中心主义看  相似文献   

19.
儒家与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一个初步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是一个多元化的话语体系。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centrism)、动物/解放权利论(ani mal liberation/rights theory)、生物中心主义(biocentrism)和生态中心主义(ecocentrism)是这个话语体系的四个主要思想流派。它们之间的相互批评、回应、沟通和交流构成了当代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历史主题。一、规范层面的共识与差异人类中心主义是西方近现代伦理学的主流话语体系。这个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康德的这样两个基本预设:只有人(作为惟一的理性存在物)才是目的王国和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人只对人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人对动物等非人类存…  相似文献   

20.
为何要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人与自然具有事实和价值的双重关系,并从生态学的理论背景进一步阐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论述了构建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