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题组 《学海》2011,(3):148-154
近年来,随着金砖四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与对外经贸的迅猛扩张,金砖四国内部联系逐渐加强。经历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金砖四国经济率先复苏,且对外贸易量开始回暖,在此背景下,研究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发展对于中国经济与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利用2005-2010年的数据首先分析了近年来中国与这三国的贸易趋势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与三国的贸易比较优势,最后进一步探讨了中国与三国的贸易互补性,以求探寻中国与三国之间的贸易潜力。结果表明中国与巴、俄、印三国的贸易互补性都比较高,中国与三国的贸易有利用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保护行为频繁的今天,促进中国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1年,美国高盛公司首席经济师吉姆·奥尼尔(Jimo'Neil)首次提出“金砖四国”这一概念。2003年,奥尼尔在一份题为《与“金砖四国”一起梦想》的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重新洗牌,“金砖四国”是指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四国。“金砖四国”将超越包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与美国、日本一起跻身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高盛这份报告出台后,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作为新兴市场国家的领头羊,受到世界广泛关注,“金砖四国”这一概念由此风靡全球。  相似文献   

3.
6月7日至18日,应荷兰、芬兰、挪威三国圣经公会邀请,以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为团长的中国宗教工作者代表团,访问了上述三国。作为访问团成员,我们感悟甚多。一、成果显著的交流荷、芬、挪三国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有一定影响的国家,也是信教人数众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其价值观同属欧美思想体系。加之三国与中国相距遥远,对中国了解不多。因此,在对待宗教问题上,特别是在对中国宗教和人权状况问题上,受欧美媒体和政治的影响较深,对中国宗教的情况缺乏了解或存在误解,有时还随同美国等国家对我进行指责。基于这种情况,中国宗教工作者代…  相似文献   

4.
由于港台新儒学对儒学传统的重建功不可没,因而如今“当代新儒学”与“港台新儒学”几乎构成同一所指。但就全球范围而言,以港台新儒学指代当代儒学的重建,未能反映当代儒学重构的全貌。中国大陆与西方世界,如今都有儒学重构的重要成果。仅以美国所代表的西方世界而言,如今至少就有两种参与儒学重构的理论形态,即南乐山和白诗朗所代表的“波士顿儒学”以及安乐哲和郝大维对于古典儒学建构性的诠释。本文在指出“当代儒学”并不等同于“港台新儒学”的基础上,考察了西方世界中南乐山和白诗朗的“波士顿儒学”以及安乐哲和郝大维的儒学建构,并对二者的不同进行了提示。限于篇幅,关于中国大陆当代儒学的重构,则另文处理。  相似文献   

5.
1990年12月17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举行了第十一次文化学术座谈会,讨论儒学在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时代的关系问题。参加座谈的有研究机关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发言的内容可大体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一)儒学对日本和四小龙的影响表现在哪些地方;(二)社会主义社会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三)批判继承问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会上,许多学者谈到儒家伦理思想在日本、南朝鲜和新加坡的具体表现和不同特点。一些同志介绍,日本的企业管理十分重视对职工的道德教育和思想工作,想尽一切办法发挥企业中每一位成艮的积极性。有的企业挂着这样的对联:“伦理进入企业,心灵进入工作”。许多企业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方式”,特别强调“感情投资”,尽力消除职工的雇佣感觉,从而把企业当成是“自己的家”。他们自认为,“人和”是日本企业管理的精髓。这使日本企业一般都能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企业遇到重大困难,职工们仍然能够保持团结,特别是  相似文献   

6.
《维先达腊》是中国西双版纳地区、泰国北部、老挝,缅甸景栋、勐永,即“四国五地”南传佛教区域的代表性经典;因其文学色彩浓厚,结合了各地特色,在“四国五地”广泛流行,既衍生出基于同一故事框架不同版本的《维先达腊》系列,又形成了基于该文本每年“赕经节”期间“四国五地”宗教交流会,及跨区域的文化传播、传承和公益实践。受疫情影响,交流会自2020年后转为线上,通过比较:线下的特征在于,因僧人间的互动,以及僧人的游走而产生了跨区域的文化交流和互补,但信众间的交流却仅限主办方所在区域;相比之下,线上形式中僧人间的互动减少,但“四国五地”在线参与互动的增加,则从侧面促进了“四国五地”之间更为多元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7.
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大陆和港台的学术交流,由香港青松观道教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研究所、四川联合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共同举办的“道家、道教与中国文化学术研讨会”,于1994年12月23日至27日在成都召开。与会的有我国大陆、港台和新加坡等地的知名学者共150人,并提交了论文。兹将学者发言和论文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南传佛教与南亚东南亚南传佛教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佛教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在中国与南亚东南亚的公共外交中应充分发挥南传佛教民间外交的独特优势,使南传佛教成为与周边国家文化交流的“共同话题”,实现南传佛教“地缘优势”与“中国叙事”的良性互动,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形象、传递中国声音,传输中国正能量,真正促进中国与南亚东南亚囤家问的民心相通、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9.
授权的测量及其与员工工作态度的关系   总被引:52,自引:3,他引:52  
首先,对Spreitzer的授权量表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进行了检验,3家企业395份调查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表明,授权量表具有较好的效度和信度;20家企业942份调查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授权量表的效度和信度,这表明Spreitzer的授权四维模型在中国得到了验证,其编制的授权量表在中国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然后,利用20家企业942份调查问卷的结果,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对授权与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向与工作倦怠等员工工作态度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交叉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作意义对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对离职意向与工作倦怠有负向的影响;自主性对员工满意度与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自我效能对组织承诺有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上海新艺有色铸造厂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有色铸造专业厂,有职工600多人。自1988年10月以来,该厂开展“共建新艺大家庭”活动,使企业充满了家庭般温暖,企业气氛融洽、和谐,全厂形成了“新艺为我,我为新艺”的生动局面。目前,这一活动已深入人心,它密切了干群关系,强化了爱厂精神,激发了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  相似文献   

11.
韩海浪 《学海》2004,(6):76-78
继十六大为中国民营经济彻底“正名”之后,十六届三中全会又通过《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并提出具体办法和措施,从而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这样的背景下,各地一方面积极清理和修订限制民营经  相似文献   

12.
论企业道德化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开放系统中企业利益相关者及其伦理关系 ,指出企业决策应该是关注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道德化决策 ,并对如何实现企业道德化决策进行了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3.
企业道德责任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了清晰化的梳理与条陈,明确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通用的语义层次,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道德责任区分的价值和实践意义;立论了企业道德责任何以可能;具体分析了企业基本道德责任与积极道德责任实现的一般要件,指出法律制裁力、市场筛选力、中间力量的博弈力是企业基本道德责任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而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经营团队尤其是主要领导者的较强社会责任感、社会组织和民众对企业的积极行善形成的褒奖机制则是积极道德责任必须附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伦理的制度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伦理发挥着协调内部员工、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企业与社会的重要作用。企业在伦理问题上实现制度化管理,需要通过伦理准则、监督机制、反馈机制等一系列内部制度的建设以及企业外部环境适当的制度补充,使企业的伦理标准得以真正内化到员工个体,从而使每个员工自觉地表现出符合企业伦理道德的行为。  相似文献   

15.
道德资本与企业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企业创新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道德资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企业创新的合理方向,提供企业创新所需的精神生产力,为企业创新成果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推动企业创新的道德资本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承担环保责任和消费者权益为主要内容的责任型道德资本,一是以企业员工的创新精神、企业内部的团队精神以及企业与外界的良好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效率型道德资本。要积累更多的道德资本,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必须提高企业员工的道德观念,改善企业的组织制度,并推动公众道德权利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特征分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企业管理者可以借助三种不同的力量来激励和影响职工的工作行为 ,一种是外在的经济力量 ,一种是与工作相关的内在激励 ,还有一种是以人的信念和价值观念为基础的影响力。前两种行为激励是组织行为学研究的传统领域 ,而工作价值观则是近来随着组织文化的兴起而提出的新课题。本研究以企业现场调查为基础 ,分析了企业职工的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指出工作价值观是由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和个人要求因素三个方面构成 ,它们与职工的工作动机有着显著的相关。职工的工作价值观还表现出年龄的差异 ,年轻职工 (3 0岁以下 )的工作价值观并不是与年长的职工 (3 0岁及以上 )完全不同 ,他们在工作行为评价因素、组织集体观念因素方面有着共同之处 ,但是他们在考虑问题和判断时 ,思想更复杂 ,更多地考虑个人要求因素。不同所有制企业中的职工 ,其工作价值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其中 ,国有 /集体企业职工的组织集体观念显著地高于外资 /合资企业职工。  相似文献   

17.
企业社会责任的诸方面内涵显现了和谐的特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伦理资源.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价值目标,营造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和谐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具有一致性.正确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定和完善有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法规和实践机制以及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变革型领导风格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孟慧 《应用心理学》2004,10(2):18-22
以72家企业的193名管理者为被试,通过多来源评估法收集数据,采用因素分析、信度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变革型领导的理论结构及其与领导有效性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变革型领导具有二阶单因素结构。即四个独立子因素为领导魅力、感召力、智力激发和个性化关怀,这些子因素归属于一个单一二阶因素;研究所使用的《变革型领导问卷》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和信度,适用于中国文化;变革型领导及其子维度对领导有效性有一定的预测力。  相似文献   

19.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有益启示和思想亮点,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就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进行的讨论做了梳理和条陈。  相似文献   

20.
名牌企业道德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牌企业虽然大多都具有良好的道德,但也有一些名牌企业出现了"失德"现象,表现为产品质量不合格、广告道德缺失、欺骗消费者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受利益驱动,管理不到位;企业内部存在利益矛盾,干群关系不协调;缺少对异国异族道德情感的尊重;执法机关对名牌企业的失德行为监督、惩罚的力度不够.解决的对策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把好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协调好企业内部的利益矛盾,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尊重异国异族的道德情感;加强企业和员工的道德自律;加强和完善立法,加大执法、监督的力度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