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中国百年油画发展,在当人们立足于21世纪的门槛回望中国油画艺术领域时,中国近百年是术中,油画的绚丽风采是异常醒目的,中国油画发展历史相对西方来说虽然短暂,但绝非浅尝则止。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特定的历史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使得中国油画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最高命题,是其批判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价值基点与建构社会主义现代性的最高目标。马克思现代性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建构相互结合的突出成果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论。"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导当代中国现代性建构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性是人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现代性,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目标,因而也就是科学发展的现代性,必然是和谐发展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当代发展哲学的主题嬗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令超 《哲学动态》2005,23(8):63-67
国内发展哲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它的兴起与发展是以中国社会发展为参考系,从而确定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专门对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总体性转变的发展问题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1918年至1937年是中国现代心理学科早期发展时期,该文论述了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产生和早期发展中的作用,认为,留学生群体特征启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教育救国”观推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发展,躬身实践带动了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发展。留学生在中国现代心理学科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中起到观念更新者、理论传播者、实践耕耘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冬青 《学海》2004,(6):102-104
加工贸易是国际分工的产物,发展加工贸易是我国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经之路。分析了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现状与特点,指出目前制约中国加工贸易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中国未来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与文化转型——关于发展哲学的核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经过过去 10多年的时间 ,中国的社会发展理论同其他学术“热点”领域一样 ,一方面取得了非常可观的研究成果 ,另一方面又面临着亟待深化的要求。要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研究走向深化 ,无疑需要在发展理论的各个层面、各个分支领域中做更为深入的研究 ,但是 ,目前更为紧迫的任务是凸显发展的元理论研究 ,即建构一种植根于中国社会发展背景的发展哲学。这是因为 ,中国的发展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是 :理论上缺少深刻的发展哲学 ,而实践上则缺乏一种相对统一的、主导性的文化精神 ,由此而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理论走向深化 ,并妨碍中国社会转型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发展心理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缪小春 《心理科学》2001,24(1):71-77
本文是对近二十年来中国大陆发展心理学的一个总结。文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这个时期中国发展心理学总的情况的说明,第二部分是发展心理学研究中下列各个领域的介绍:认知发展研究.语言发展研究.社会性发展研究,超常儿童研究,独生子女研究,心理发展的跨文化研究,老年心理研究。在第三部分中作者提出他对中国发展心理学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学派是一批科学家因师承关系和持相同学术观点而形成的派别。在中国心理学发展史上,朱智贤教授在发展心理学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朱智贤学派。该学派的主要贡献是:(1)构建起完整的中国发展心理学基本理论体系;(2)系统建设了中国发展心理学专业教材,为培养发展心理学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3)开展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的研究,改变了中国发展心理学言必称欧美的局面;(4)主编《心理发展与教育》,搭建起中国发展心理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5)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全面总结了中国心理学的成果;(6)培养出中国发展心理学界的一批领军人才。  相似文献   

9.
2009年底,中国人民大学宗教高等研究院、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相继成立,这是宗教学界献给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的学术厚礼,是中国当代宗教学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中国宗教学的当代发展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重大成就之一。中国政界、教界、学界的各界人士都参与了  相似文献   

10.
北宋时以儒学为本位,融合佛、道的理学思潮的崛起,是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理学的演变与发展代表着宋元明时期学术与文化发展的趋势。程领、程颐作为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和理学思想体系的奠基者,不仅对理学、中国儒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而且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二程的理论贡献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性质、内部构成和理论要素有重要意义。一、二程开辟了中国儒学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二程理学的创立,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传统儒学的扬弃。中国儒学是一个极为丰富复杂的艾化系统,在长期的发展过…  相似文献   

11.
文化之于经济,首先在于其工具价值;文化之于人类,根本在于其目的价值;文化之于社会,灵魂在于其核心价值。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崛起,"中国奇迹"、"中国模式"日趋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世界现象,中国文化应该也必须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能否形成与中国发展相适应的"中国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能否大发展的关键所在,是中国能否成为强国的主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中国古代雕塑在内容题材、形式风格、雕塑技法和使用的材质上都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中国古代雕塑是中国古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艺术门类,它不仅表现了中国历代雕塑的艺术技巧的发展,也是和各个朝代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状况有密不可分的关联,更是和中国绘画元素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精神、气韵在雕塑作品中的体现表达,是中国古代艺术家智慧、灵魂、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13.
<正>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理论中,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问题尤为值得关注。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包括农业发展的重大战略,这是为应对旧的现代性发展模式所遭遇的困境而提出的新战略。农业是当代中国发展的核心问题甚至关键问题,我们从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的观点去考察,可以发现,中国的农业发展与以西方农业发展模式为代表的现代性农业发展有很大的不同。而农村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因此,从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等方面给予理解就显得同样重要。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论证了中国伦理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特点。第一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范围和内容;第二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发展的几个基本阶段;第三部分是关于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特征,即民族特色。 文章认为,中国伦理思想史的史料极其丰富,可以说涉及到伦理学的各个方面,并具有一系列特有的概念、范畴、命题和学说体系。应该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中国伦理思想史的研究工作,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服务。  相似文献   

15.
中国是一个多样性宗教与多元文化共存的国家。中国儒家思想所倡导的多元共存的文化理念是中国各民族宗教文化交往的基本原则。伊斯兰教自进入中国,其本土化历程一直伴随着伊斯兰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交流与互动,中国穆斯林学者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对儒家思想的学习与吸收,将伊斯兰教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交融会通,建构中国伊斯兰教宗教理论,使中国伊斯兰教变成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取得重要成就。中国伊斯兰教西道堂的创建和发展是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融汇的成功路径选择表,其宗教思想、文化特色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中国伊斯兰教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只要不带任何偏见,无论从哪一个角度看,中国基督教所推行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三自”原则,不仅是中国基督教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也是世界基督教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是早期教会使徒们建立教会的一个基本原则。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转眼已近五十年,这五十年来,中国基督教和全中国人民一道经历了自己的祖国和民族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宗教》2017,(5):22-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宗教方面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宗教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对于全面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从而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弘宇 《美与时代》2004,(10):40-41
中国的包装设计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特色的包装设计在国际上让世人瞩目.世纪之初,中国加入了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也是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的表现.  相似文献   

19.
经济立宪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经济制度的规定也是现代宪法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它对和平时期宪法经济功能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从我国的立宪与行宪史来看,宪法中的经济制度规范不仅是我国宪法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对中国的当代经济制度变迁也起到了很强的推动作用,并呈现出三方面的基本特征,即与中国发展国情相联系的特色性,与中国现代化改革进程相联系的时代性,以及与中国现实发展相适应的恒定性.  相似文献   

20.
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与中国化佛教的向世界传播,来讨论宗教的普世性与地方化,对于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讨论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是十分有意义的。本文即以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为视点,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1)从外来宗教与本土文化相碰撞所引发的各种问题中来回顾佛教的中国化历程及其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2)探讨中国化的佛教如何既坚持佛教的基本信仰与教义,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表现出了中国的特色,从而获得了在中土的成功传播与发展。(3)探讨基督教的普世化与本土化问题,认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中,必须进一步处理好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特别是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